分享

公共经济学概论

 名天 2017-02-25
公共经济学概论
国家行政学院
许正中 教授
第一单元
一,市场及其效率与公平
二,市场失灵及其矫正
三,政府的经济职能及其履行
四,公共经济的研究范畴及方法
五,本课程的构成
完全竞争市场存在的条件
(1)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其数量之大使得每一个买者或卖者都是既定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决定者;
(2)所有的卖者所提供的产品和所有的买者所面临的产品都是同质的;
(3) 所要要素均可自由流动,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
除此之外,完全竞争市场还隐含着完全信息,交易成本可以忽略不计,经济当事人具有充分理性等假设.
市场 济的实质
地位平等
机会均等
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
交换经济
竞争经济
法治经济
诚信经济
帕累托原理
帕累托标准是判断经济效率即经济运行优劣状况的最重要标准.这一标准是指这样一种状态:任何人都不能在不使另外一个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使自己的境况变得更好,即帕累托最优状态.要达到帕累托标准,须满足三个条件:交换效率条件,生产效率条件,交换和生产的总体效率条件.
在一个纯粹竞争经济中,可能有多种经济运行状态都符合帕累托标准,但不一定都与社会价值判断相一致.为此,有必要引入和构造社会福利函数,以决定现有生产技术能力下的最大社会福利.
效用可能性曲线与帕累托效率
效用可能性曲线:即沿契约线量化了的效用水平组合.
帕累托效率:指这样一种状态,在不使其他任何一个人变糟的情况下,不能使任何一个人的情况变好.
效用可能性曲线
e
g
c
b
UA
UB
埃奇沃斯盒式图与交换效率
假设经济由两个个体组成(A和B),有两种产品(X和Y)的交换经济:埃奇沃斯盒式图是将两个个体的均衡选择合扣在一起形成的一种分析工具.
交换效率:分配达到以下状态――不使另外一方处境变糟的情况下使A或B变好的分配是不存在的,则此时的交换是有效率.即帕累托交换效率.
契约线:A和B的无差异曲线之间的所有切点连线,称为契约线.
OA
X
Y
XA
XB

a
b
c
E
假定经济社会中只有两个消费者,两个生产者,两种要素和两种商品,那么,交换效率条件是指任何两种商品之间的商品替代率即边际替代率对任何两个消费者都相等.生产效率条件有三个:技术替代率条件,产品转换率条件,边际产品条件.其中,技术替代率条件是指任意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技术替代率对任何使用这两种要素的两个生产品都相等.交换和生产的总体效率条件是指任何两种商品的产品转换率等于它们的商品替代率.
公平的评判
公平一般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一种评价.评价不同,对于公平的具体解释也不同.
公平既是对不同构造形式的社会福利函数所代表的社会福利水平进行评价和选择的重要准则,也是人们在一般意义上给出经济是否合理价值判断的依据. 
评判标准
------洛伦茨曲线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1)
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找出了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如下图),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零则系数为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该系数可在零和1之间取任何值.
基尼系数(2)
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如果个人所得税能使收入均等化,那么,基尼系数即会变小.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对公平的分析与判断(1)
第一市场评判型:市场为经济当事人提供了相同的参与自由竞争的机会,市场交易是自愿的,从而市场竞争性的结果就是公平的,在此基础上,资源配置使那些有能力而且努力工作的人获得相应的报酬.
第二罗尔斯标准.如果社会的不公平能够给社会中的最弱者带来收益,那么社会公平程度会得到提高.因此,罗尔斯主义认为,最公平的配置就是使社会中最弱者的效用最大化.公平可以是平均的,也可以不是.假如通过赋予具有较高生产能力的人一定的收入,可以调动其积极性,从而使社会的产品更多,那么社会中最弱者的境况同样会变好.
对公平的分析与判断(2)
第三平均主义标准.通过社会产品的平均,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够获得与他人均等的一份消费品.会将财富从生产能力较强的人手中转移到生产能力较弱的人那里,这种转移是不利于社会财富总量增加的.
第四平均主义改良标准.基数效用论使个人福利大小的衡量成为可能,于是,出现了考察个人效用水平总和的社会福利函数.这种社会福利函数中,社会赋予每个人的效用以同样的权数.平均主义变成其特例.由于个人效用的度量以及效用水平之间的比较存在着较大困难,所以,这种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难以得到承认.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1,公共物品失灵.
2,外部性失灵.
3,垄断性失灵.
4,风险和不确定性.
5,收入分配失灵.
6,宏观经济的失衡.
公共物品失灵
公共物品有两个显著特征区别于私人物品:
第一,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也就是说,当增加一个消费者时,其边际成本为零.
第二,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即排斥人们享用公共物品的成本非常高昂,甚至难以做到.
收入分配失灵(1)
1,各个社会成员之间由于历史,教育,家庭背景等诸多原因,它们在生产要素占有,天生禀赋,机遇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别,从而造成各市场主体参与竞争起始条件的差异.这种起始条件的差异决定了,尽管市场交易的规则与秩序,经济主体的行为等都比较规范,平等,不同成员之间仍然会有收入差别.
2,即使是起始条件相同,市场机制本身也会导致各市场主体最终竞争的结果不同,优胜者和失败者之间必然出现收入差异.特别地,在没有调节机制的情况下,市场机制会强化所出现的收入差异,使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进而形成两极分化.
收入分配失灵(2)
3,不同生产要素之间的市场供求状况是有差异的,富裕要素和紧缺要素之间的收益有很大差别.
4,市场上垄断的存在,会使垄断商品的价格与其真实价值相背离,为垄断者获取不合理的高额利润提供了基础.
公共部门与弥补市场失灵
如果由公共部门来提供公共物品,或者采取与私人部门合作的方式,可有效地克服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提供公共物品的供给能力.
政府可通过清晰产权等多种方式,逐步实现外部效应的内部化,提高市场经济的运行效率.
抑制垄断,鼓励竞争历来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对于那些具有公共性的信息,由公共部门来提供可能更加有效.
调节社会收入分配是政府的基本经济职能.政府的财政政策是调节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有效手段.
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
(一)资源配置功能
1,提供公共物品.
2,区域间经济配置
3,促进消费与投资之间的资源合理分配
(二)收入分配功能
1,各收入阶层的家庭之间的分配.
2,生产要素之间的分配.
3,代际之间的分配.
4,部门或地区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三)稳定经济功能
资源配置的公共财政机制(1)
(1)公共财政对公共物品和私人产品结构进行调节.在公共物品提供过程中,无论公共部门通过运用财政资金直接从事公共物品生产,还是通过政府预算,政策安排等其它公共财政方式与私人部门合作生产,将改变社会总产品中的公共物品与私人产品结构.另外,政府还可通过税收对个人收入进行扣除,来改变公共物品与私人产品的结构,因为当税收增加时,个人和家庭用来购买私人产品的开支将减少,而政府用来购买公共产品的开支将增加;反之,税收减少时,必然导致个人和家庭用来购买私人产品开支的增加,以及政府用来购买公共产品开支的减少.
收入分配的公共财政机制(2)
2,税收.税收是政府促进收入分配合理化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具体的税收工具中,累进所得税最为重要.一般地,收入越高,所适用的所得税率就越高,从而能够有效地缩小各种收入差距.
3,公共管制.
政府从宏观上对收入分配作出一些具体的强制性规定,如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对生活必需的消费品实行价格上限,禁止工资歧视等,也有助于缓和各种收入分配差距.
稳定经济的公共财政机制(1)
自动稳定政策能够在经济周期中自动调节由社会总需求变化所带来的经济波动的财政政策.具有这种自动调节作用的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是累进所得税和社会保障支出.经济繁荣时期,生产迅速发展,企业和个人收入增加,因而易发生通货膨胀或因生产过分扩张而导致经济危机,此时实行累进所得税率,一则可使达到起征点的人数增加,从而税收增加,二则可使达到高档次税率纳税的人数增加而使税收增加.税收增加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经济过分扩张,延缓经济危机的发生.相反,经济萧条时期,企业和个人收入减少,税收相应监守,可防止生产的进一步衰退.类似地,经济繁荣时期,失业人数减少,社会福利救济金支出减少,从而有助于抑制消费过热,减缓通货膨胀的冲击.经济萧条时期,失业人数增加,社会福利救济金支出相应增加,从而有助于抑制个人消费的减少,减轻经济衰退的严重程度.
稳定经济的公共财政机制(2)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客观经济形势的不同,适时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结构的财政政策.其目的在于通过积极运用财政政策去平衡经济,而不是平衡政府预算.例如,社会总需求不足,以致失业率提高,政府就应增加支出,减少收入;社会总需求旺盛,以致发生通货膨胀,政府就应减少财政支出和增加收入.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改变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水平,调整税率,调整税收起征点及减免税规定,修正转移支付条件等.
稳定经济的公共财政机制(3)
在总供给方面,公共部门也能够通过投资,补贴,税收政策等手段,增加有效供给,缓解经济增长的瓶颈问题,或者遏制无效供给的增加,使社会供给总量趋近于社会需求总量.
现代政府职能不断变化
斯密的古典财政职能范围――政府守夜人
凯恩斯的现代财政职能范围――政府干预主义
新经济时代的财政职能变化趋势――公共部门经济
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关系的界定
完全依靠政府来配置社会资源――低效
用企业来替代政府职能――失败
现代经济的特征是混合经济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政府的干预行为对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
一是对政府经济活动和政策的后果进行评估和评价,即开展实证性研究;
二是对政府经济活动和政策的合理性进行评估和评价,即开展规范性研究.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福利经济学构成了公共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石.
-----社会福利问题为核心,
-----价值判断为基础
公共选择理论
宪法理论
伦理学
政治学
社会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