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还珠格格该不该戴旗头?

 廿氏春秋 2017-02-25

  有一句戏言称:当年清军入关,为当今做出最大的贡献,就是提供了丰富的影视剧题材。它们一般被合称为“清宫戏”,也是宫斗戏的主要组成部分。《还珠格格》《金枝欲孽》《甄嬛传》等,无一不风靡大江南北,甚至连各类“穿越剧”都爱将清朝选作背景。


  ▲《还珠格格》剧照


  ▲《甄嬛传》剧照

  这些清宫戏中,娘娘们、格格们头顶繁复的“旗头”已经成为一个代表性的符号,那么实际上,娘娘们、格格们真的戴“旗头”吗?

  | 清初之前:辫发盘髻 |

  清代贵族女性在头发上下的“功夫”,可是一场漫漫征途。

  清入关以前,满族人聚居于东北地区。日积月累,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他们渔猎、耕种、采摘相结合的生活方式。满族人中无论男女,自幼都要学习骑射,为了行动快捷,他们都有编辫盘髻的习惯。

  当时的女子发式主要有“辫发”与“盘髻”两种。“辫发”多见于满族女子幼年时期,发式与男孩基本相同:剃去四周头发,只留颅后一束编结为辫,盘于脑后。

  直至成年待嫁时,满族女子方才蓄发,以备盘髻之用。朝鲜使臣李民寰记录下其出使建州女真时所见情形:“女人之髻,如我国女之围髻,插以金银珠玉为饰。”参考朝鲜“围髻”,可知女子成年后的“盘髻”,是盘辫、挽髻于头顶的一种发式。


  ▲孝庄皇太后的盘髻造型

  据域外汉籍《入沈记》记载,直至乾隆后期,“盘髻”发式依旧存在:“女子不剃发,挽髻插簪而更无所戴。”在盘髻基础上,往发髻上布置簪饰,无论在王室贵族抑或平民阶层中都颇为流行,可算是后来愈演愈烈的“头饰风”的一个前奏。

  清代早期,满人入关带来满汉两族文化的大融合,满族女子发式也开始吸纳中原地区的特征,盘髻发展出多类样式,譬如高髻、螺髻、连环髻等,并依据年龄、身份的不同点缀上各类发饰。

  可以说,清早期的满族宫廷女性与汉族平民女性在发型上有相互借鉴并靠近的趋势。

  | 清中早期:“小两把头”与钿子 |

  清太祖努尔哈赤建国“后金”以后,节庆、祭祀、到访等各类国家仪式多了起来。为了与这些隆重场合相配,吉服制度产生,佩戴吉服冠也成为一项服饰规定。

  在佩戴吉服冠时,宫廷嫔妃、命妇们常常将头顶之盘髻松散于脑后。由于早期贵族男女的吉服穿戴从外形上看并无太大差异,贵族女性们开始在装饰上费尽心思,“小两把头”和钿子的发明就是其“小心思”的最佳反映。


  ▲清同治时期宫廷女子身穿吉服、头戴钿子

  代替吉服冠的钿子类似于“平顶帽”,帽架用银丝或铜丝编成,外蒙黑纱,内衬棉布,上镶嵌珐琅、点翠花、红白料珠等作为装饰,从形制上分为凤钿、满钿、半钿三种,适用于不同身份地位的宫廷女性。


  ▲《甄嬛传》中,甄嬛册封皇后之后头戴凤钿

  戴上钿子后,再在头顶上梳盘髻便显得脑袋光秃秃的了。于是此时贵族女性开始改梳两个横长髻,将头发平分左右、各扎一把,然后再插上簪、钗、花等饰物,这种发式被称为“小两把头”。


  ▲《少年天子》中女主角的“小两把头”

  “小两把头”配合钿子,头饰华美之风初现。

  摘下钿子后,“小两把头”也可用作家常打扮,因而逐渐成为贵族女性的常用发型,甚至从宫廷风靡到了民间。

  至康雍乾百年间,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后宫妃嫔们由此有条件进一步追求美饰。但是,低垂、松散的“小两把头”无法承受较重的发饰,而钿子亦常常只在重要仪式上佩戴,为了丰富日常发饰,后宫妃嫔们开始了对“小两把头”的改良,最终创制出“两把头”,“发架”、“扁方”等编发工具也随之出现。


  ▲咸丰时期后宫嫔妃画像,梳着早期“两把头”

  发架形似横着的眼镜架,作用在于帮助两端头发缠绕。扁方则呈尺形,一端半圆,一端似卷轴,起横向连接的作用。梳头时,先固定头座,再放上发架,将左右两股头发交叉绾于发架上,中间再横插一个扁方,然后用针或簪将发梢和碎发固定。借助发架与扁方,此时的两把头已十分结实紧密,足以承受各类金银发饰。


  ▲扁方

  改良后的两把头还有许多鲜明的特征,例如将剩下的头发拢起,末端用发带倒束,垂在脖颈处,微微上翘以形成“燕尾”,相信你在各类清宫剧中见到过它的身影。


  ▲《宫锁心玉》中女主角的“燕尾”

  两把头造型上的略微差异还常常用于区分已婚与未婚女性。譬如在“辟缝”时,即平分头发时划出中间的头缝,妇人大多采用“直缝”或“斜缝”以露出鬓角,而未婚少女则常常梳“盖缝”,使得头发压下来遮住鬓角。爱美的少女们还喜欢在鬓角处留下一撮寸长头发,或直垂或抿成微弯弧形,名为“水葫芦儿”,这便是那时候的“刘海”了。


  ▲《孝庄秘史》中女主角鬓角的“水葫芦儿”

  在清中早期,两把头大多是由女性的真发直接编制而成的。而到了清晚期,掺入假发成为新的潮流,二把头变得越来越突出,直至最终“旗头”的诞生。

  | 清末:旗头当道 |

  两把头发式诞生以后,后宫嫔妃们开始“疯狂”地往头上插各种发饰,一股奢靡华丽的头饰之风吹遍了清宫角角落落。以至于后来,咸丰皇帝曾下旨要求后宫人等“悉用旧样,不可竞尚新奇”——可惜,并没有什么效果。

  自光绪初年以后,贵族女性便兴起在两把头中掺入假发。此时两把头的尺码已膨胀到八九寸,梳头时以假发代替真发扎在两把上以增加发量,甚至连脖颈处的燕尾也常常是假发。


  ▲同治末年的夸张版“两把头”,此时头发真假相掺

  清晚期,两把头发艺“登峰造极”,甚至不再真假相掺,而是完全以人工制成的“大拉翅”,即“旗头”代替。至此,清代贵族女性最具特色的、集发式造型与妆饰于一体的著名发式终于诞生。

  旗头是一个形似扇面的板状硬壳,高约一尺余,内里用铁丝或藤条按照头围大小做出一圈圆箍骨架,外边包裹黑色绸缎或绒布,形成一个固定的纯装饰性的“大两把头”。需用时戴在头上,不用时摘下搁置一边。

  旗头能够承载金钗、凤簪、珍珠、流苏等大件发饰同时插戴,装饰后各有风韵。据说,正是极其爱美的慈禧发明了旗头。


  ▲以乾隆时期为背景的《还珠格格》中,小燕子的旗头本不应该出现

  而如何装饰旗头,则是区分宫廷女性品级的一个重要标准。从皇太后、皇后、贵妃、嫔妃到普通的秀女,乃至宫女,旗头上能够镶嵌与插戴的发饰数量、种类有详细的规定。在两端流苏的装饰上,一般亦是地位低的只能戴一边,地位高的才能在两端都装饰流苏。

  即使在民国初期男子已经实行“绞辫”之后,满族女性仍然偏爱旗头,人们甚至常常能看到戴着格格不入的大旗头行走在路上的八旗女子。


  ▲民国初年走在路上的八旗女子

  从满族女性的发式演变中可以看出,清朝统治阶级女性的生活日益远离日常生产活动。在清人入关前,满族女子无论贫贵,皆辫发盘髻以参与骑射。发展到后来,旗头风靡,此时女性已完全脱离了社会生产,甚至无法料理自身的日常生活。

  所以说,生活在乾隆时期的还珠格格本不该戴旗头,你发现了吗?

  ●●●

  新媒体编辑 / 郑媛(实习生)、新星

  以上内容由《世界遗产地理》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