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睡前小故事丨囫囵吞枣

 汉青的马甲 2017-02-25

【缘聚阁】最具传统文化氛围的大家庭



◎本文由缘聚阁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主播:缘聚阁 婧姐姐



*在阳光明媚的一个下午,有几个人闲来无事,就坐在一起聊天。


一个年纪大的人对周围几个人说:“吃梨对人的牙齿有好处。”


一个妇人听到之后,马上起身,就说要去集市买梨子吃,老大爷忙拦着说:“吃梨好是好,不过,吃多了的话是会伤脾的。”


妇人听到了老人的话,又坐了下来。


老人又说道:“吃枣呢,正好与吃梨相反,吃枣可以健脾,但吃多了也不行,因为吃多了对牙齿有害。”


旁边有一个小伙伴,他听了之后老人的话,马上自作聪明地说:“我倒是有一个好办法,既可以受到梨和枣子的功效,又可以避免它们的害处。”


大家对他的想法很感兴趣,便问道:“你有什么好办法呢?”


小伙子得意地 说:“我吃梨的时候,只用牙齿咀嚼,而不咽到肚子里去,这不是可以让梨有益于牙齿,而避免了它对脾脏的伤害吗?”


旁边有人听了这话,疑惑地问到:“那么枣子怎么吃才好呢?”


小伙子不以为然地说:“这还不简单吗?等我吃枣子的时候,我就不用牙齿咬,一口吞到肚子里就是了。这样的话,就可以让枣子对脾脏起到好的作用,又不至于伤害牙齿了。”


老人听了小伙子的话,反问道:“你吃梨不咽,肠胃没有吸收,怎么能有益于牙齿呢?”


“你吃枣子,一个一个地囫囵吞下去而不咀嚼,肠胃能消化吗?又怎么能对人的脾脏有好处呢?”


妇人开玩笑地说道:“你这不是将枣囫囵着吞下去了吗?”??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笑得那个小伙子脸都变红了,大家的话也十分有道理,因此他也无话可说了。 


后来,人们根据囫囵吞枣的故事,引申出“囫囵吞枣”作为成语。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读书和学习不求消化、理解,就好像把枣子整个地吞下去一样,并没有真正成为自己的学问。



睡前小故事,人生大道理


小朋友们,这个囫囵吞枣的故事虽然可笑,但是它带出的道理确是意味深长的。


故事中的小伙子自作聪明,如果按他说的办法囫囵吞枣的话,那枣子整个连核也一起吞下去了,不但谈不上健脾,还可能会造成卡在喉咙的危险。


我们学习知识也是这样,如果对所接受的知识不加以分析、理解,只是一味死记硬背,那是得不到什么收益的。


其实,我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首先把要学的知识理解清楚,然后再认真去掌握它。如果遇到自己不懂的部分,也一定要请教别人,或者自己查找资料,不能不懂就算,或者是不懂就跳过。


因为打好基础,对学问和技能来说都是很重要的。用理解的方式去记忆知识,这样远比我们死记硬背的效果要好哦!


比如在背一首古诗的时候,我们先去了解一下这个诗人的背景,明白了这首古诗的意思,知道古诗所表达的情感以后,我们再进行一个朗读背诵,这样的办法一定会让我们记忆得更牢固,掌握得更加好,小朋友们不妨试试。







 上一则故事:暗箭伤人 



*【睡前小故事】每天晚上陪你说晚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