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姒姓曾氏族谱全谱(完全版家谱世系)

 道本是心 2017-02-25
连山氏祝融、炎黄子孙的姓氏起源族谱、165代世系家谱
         
           姒姓曾氏族谱全谱(完全版家谱世系)
  
               姒雾 搜集整理
  
  史册、家谱记录:连山氏祝融、炎黄子孙的姓氏起源族谱、165代世系家谱。近1000姓氏,占中国约99人口的姓氏起源,以下为部分姓氏起源,其他待建。
  姒姓曾氏族谱全谱(完全版家谱世系),郡望:武城,堂号:三省堂。
  
  正在建设中,不断升级更新,最后更新时间:2006、8、31
  版权所有  姒雾 搜集整理
                    会同县连山氏祝融
  
  连山氏祝融(zhurong 住容),有家谱记录的第1代祖先,到炎帝神农氏石年5代人,神农用同母弟勖其,嗣少典国君,世为诸侯,后以公孙为姓,勖其9传至黄帝的父亲啟昆,到黄帝14代人,到文命(大禹)20代人,到少康的儿子鄫曲烈25代人。到曾巫74代人,到曾参(shen 伸)78代人,到我是154代人。
  时有祝融者,次州荆沅人(荆沅:怀化、柳州之间的古代著名9大要塞、关口之1,要塞以北,湖南省西南部会同县南部连山乡有连山)。曾经游学于大陆广寿老人,老人曰:“观子未有嗜欲,无所造化,当君主天下。而子之后,必有兴起焉者。”祝融告退。
  后至弇州(古9州之1,冀州以西),见古木杈丫,百鸟和鸣集,生机勃勃,受到启发。偶于稠人中歌之,聚听者忘倦,向之粗浮情性,化为温柔(听歌词后受到教育),相应和者几千百人。终日(日落后经常举行煹火歌舞晚会)唱和为乐,谓之属续之乐。移风易俗(长时间的教育),而人多寿。故号曰:祝融(歌颂和乐)、祝诵、祝和,以其歌诵,能使景象融和也。遇人民有疾苦莫识,为其祝说病由,又曰:祝由。时轩辕氏治世已久,欲寻贤能者让之。闻祝融得民情之和,乃以轩辕之车召之,逊以大位。轩辕遂退入深岩(古轩辕之丘,有熊国之南隅,黄帝(到我是141代人)出生于此。今河南省新郑西北)。
  祝融不得已,乃治都于郐,(公元前约
2115年前后,根据帝王的代数,和已知周朝20代王,平均约437年推算,误差1般不超过30年。郐,今河南省新密市东南曲梁乡大樊庄村古城寨)。筑土城环居,以盛君民。自轩辕以下,为禅通纪,言其让禅之德,通乎天道(历史上有过民族、家族、家庭内部选贤任能制)。时3纲正,9畴叙,天下冾和,万物咸若。(道德都纯正,以贤能大小授官,按功劳大小奖励,和谐社会,万物都皆如此)。
祝融常患毒虫恶兽,藏于草莽林木间,民或卒逢其害。乃教民与燥烈之时,举火焚之,遍处延及,凶恶之物,逃匿远窜,不敢逼人矣。祝融又患轩辕氏将5金冶铸为器,性脆易败,乃教民煅炼成熟,用钳锤打就物件。民从之,果觉更为坚利。因其以火施化功多,又号:赤帝,以火为纪。
  临终,召臣民曰:“主治天下,非庸俗所能。尔等宜择有德者归之。”乃令子孙避居于南之烈山(今随州市厉山镇有烈山),配合火德。其后世为火官。遗命葬衡山之阳(是以谓祝融峰也)。
  (前约2093年),传2世。时祝融氏2世去世,人民无主,皆愿立以为君,太昊伏羲推逊不得。以风为姓,名方牙。(公元前2056年即位,根据甲历、天象记录,采用高精度天文数据推算,1千年误差约4分钟)。时有臣仓颉,姓侯冈,(改进了文字,在图画、符号文字的基础上发展了蝌蚪文字。改进了简策),以竹削为方策,火薰出汗,谓之杀肖。(发明了墨水,烟煤,一般是松树燃烧的黑烟。发明了笔,木枝)。以木枝,蘸烟煤书之,始成字迹,画文像虾蟆子,形如水虫,故名蝌蚪,为(书写文)字之祖。
  家谱记录和详细的历史记录1样,都是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而产生的。文字、简策的改进,墨水、笔的发明,书写的记录方法使记录变得容易。从此有了详细的历史记录、家谱记录。
  
一:
  连山氏    今湖南省西南部会同县南部 连山
  
  代数不详
  
1 祝融(1世) 都于郐 今河南省密县东南曲梁乡大樊庄村古城寨
  (zhu rong 住容)       公元前约2115年
2 祝融氏2世  祝融氏 郐氏    前约2093年
         祝氏  融氏
3 典(太典)  烈山氏 迁今密县南随州烈山,厉山氏 后迁厉山
         烈氏  列氏 厉氏 历氏  今山西省西南部厉山
4 少典 妣有蟜氏女安登为妃 又曰任姒 厉山氏 姜姓 再迁姜水
   I           姜水今陕西岐山县西南、宝鸡东北之间
  长子炎帝神农氏----- 公元前2017年 ---次子少典公孙氏
5 石年     奔水氏听为妃       尊卢氏之女为妾   勖其(xu 序)
6 临魁-堇--权--不浩--端--女娃  邛--柱--起我  巨駓(pi 披)
7 承云 伊氏 宛氏 陈-仓 神-农    耆氏 庆甲 衡氏  芒昧
8 明         氏   氏     I  监      夷栗(su 诉)
9 宜-越南开国之君            I  谷氏   伯坚-节
10来                   I   I     赫胡
11裹                   I   I     封胥(xu 须)
12节茎                  I   I     依卢
13戏----------克        I   I     啟昆
14器(小帝)     榆罔(参卢)    蚩尤  I     黄帝(荼tu 图)
15伯陵-祝庸-封钜  方-雷氏    邹-屠氏  I     昌意
16   术嚣                   I     颛顼( 专序)
17  條-勾龙(土正)              荐     骆明
18   垂-信(3苗头领)-郎(饕餮)   (火正祝融)   白马
19  伯夷 夸(胯)   危氏         苗族     崇鲧(gun 滚)
20 吕氏  苗族     苗族                文命(大禹)
    
  炎帝神农氏石年(公元前2086年-前2009年),祝融的5代玄孙,姓姜,名轨,字石年,号神农氏,又曰魁愧氏。石年生于姜水,(今陕西省西部岐山县西南),后迁伊阴、谷城、伊水、耆田,又为伊耆氏。甲戌年,(公元前2027年),建都陈仓,后迁宛丘、再迁曲阜,78岁死于衡山,择地建陵而葬,于茶陵县东部景阳山之野,又名茶山,故名茶陵。癸巳年,(公元前2008年),母后命临魁嗣为炎帝。
  石年令子柱,居守谷城(湖北汉水中游),教民耕稼,堇于伊水(河南伊河),邛于耆田(陕西宝鸡附近),端于筑水(汉中房县汉水支流南河、马兰河、神农架),不浩于陈仓(陕西宝鸡),权于宛丘(河南淮阳东南)。临魁封少弟起我建国于南(湖南茶陵)。炎帝的子孙有姜、农、稷、伊、耆、谷、仓、衡、温氏,后来又分出,姜姓谢、吕、许、高、于、丁、卢、方、孔、崔、邱、雷、贺、龚、文、章、芦、邹、屠、申等200多氏。如谢氏,周宣王时,宣王的舅父封于谢(河南南阳、唐河1带),从申氏中分出,炎帝裔孙伯夷的后代,周初封于申。以及多数苗族人为炎帝的后代,占中国约9的人口。
  神农用同母弟勖其,嗣少典国君,世为诸侯,后以公孙为姓。少典勖其9传至轩辕黄帝的父亲少典啟昆。
  二:
5   勖其 妣扶胥氏
6   巨駓 妣蜀山氏
7   芒昧 妣逿伊氏
8   夷栗 妣女儀氏
9   节  妣钜闾氏  伯坚 妣赤水氏
10  赫胡 妣摩利氏
11  封胥 妣女娥氏
12  依卢 妣九方氏
13  啟昆 妣有蟜氏附寶  北迁于有熊(河南省西北部熊耳山1带)。
  黄帝(公元前1906年-前1826年),祝融的14代孙,公孙姓,名伯荼,后改姬姓。生于古轩辕之丘(以前轩辕氏生活过的地方,新郑西北),因号轩辕,有熊国之南隅。甲子年,(公元前1857年),邑于涿鹿(河北)之北,81岁崩于洛阳,葬防山寿陵(今洛宁县,另有都城西南、中条之北靠陵、洛阳翟道、北道子午山4处纪念地,有黄帝的衣、冠、剑、鞋、5具,5陵皆曰桥山)。4100多个姓氏中,黄帝的后代,姒、妫、妘、祁、姬、子、嬴、任等姓3000多氏,占中国约90的人口。全球有几十亿人,包括朝云之国、中国、西国、北国人。
14  黄帝    元妃西陵氏嫘祖          二妃方雷氏女节
15长子昌意---------------6子玄嚣-龙苗;3休-7清
16长子乾荒-次颛顼-3安-4始均-少子悃  蟜极 犬戎  魁   
  朝云之国  I  西国  北国  北狄   I        I
17 长子伯称-骆明--穷蝉-         喾   颛顼孙女脩清孙
     I  I   I           I        I
18  卷章  白马  敬康-句望-桥牛-瞽叟 挚--尧-    大業
19黎-吴回  鲧   敬、苟、文氏  舜-象 莘氏 房氏    皋陶
20黎 陆终  文命-崇氏      虞氏        伯益--仲甄-理
21  彭铿  啟-杭氏-余罕            大廉-若木 甄氏 李
    I   I    余氏            黄氏 徐氏    利
22 大彭  太康-仲康-鬲能-祭(计)-过弘-华观    费氏   贞氏
   彭氏  辛氏 I  鬲氏 祭氏   过氏 华氏         舒氏
23        相-邓某          花氏         纪氏
24       少康  邓氏                    段氏
25 鄫曲烈-窦龙-杼-越无余                    邓氏
26 鄫炫忠 窦氏 槐  越氏
27 鄫坤仁    芒  顾、余、邹、驺、欧、欧阳、骆、闽、
28 鄫録     泄   诸、杭、稽、嵇、乌、植等氏
29 鄫浩源  不降--扃
30 鄫富材  孔甲  厪
31 鄫焜    皋
32伯基-锐   发
33  鄫汪   履癸
34 鄫志梁 淳维-隗(夔、归、胡)氏
35 鄫煌  匈奴       夏、夏侯、曹、侯、杞、楼、
      刘、金、淳、屠、  娄、鲍、包、计、等氏
      丛、位等氏
  
  姒姓还有谭、邱、费、卜、蒲、苻、禹、戈、扈、户、党、仉、相、水、冥、男、褒、斟寻、斟、斟灌、淳于、湛、淳、彤城、夏后、有南、泊、粤、沈、尤、巢、艾、尚、涂、覃、抗、航、牟、司空等氏。
  帝舜,(公元前1733年)赐文命(大禹,前1754年-前1682年)姒姓,舜8年,丁丑(前1724年),治理水功成,封河南豫州,夏后氏。鲧娶有莘氏志之女,曰修己。九流星贯昴(28宿之1),岁有二月。丁未年6月初6甲戌日,母梦神人食以神珠薏苡,而生于:西夷燹道汶山石纽村之石穴(今四川省北川县)。生时胸坼而文成:命字,是号:文命,字密,即以姒为姓。(前1699年)受禅让即帝位。73岁夏6月上旬崩于会稽,秋8月,择葬会稽之南数里。
  帝禹分同姓之国12:封有扈氏(陕西户县)、褒氏(陕西勉县东南)于西岳,封有男氏、斟氏(斟寻巩县西南)于河南,封杞氏(杞县)、戈氏(睢县)于睢阳,封彤城氏、辛氏、冥氏于冀州(山西),封费氏于江夏(湖北安陆、云梦),封缯氏于泰山(山东),封斟灌氏于北海(山东昌乐、昌邑1带)。
  啟,封长子太康於陈州之北。啟封儿子为有辛氏。
  仲康,辛卯年,(前1650年)夏,封弟能,有鬲氏于河洛之间(河南偃师1带),封祭,有祭氏于颖阳(许昌西),封弘,有过氏于北海(山东掖县北),封观,有华氏于西岳(陕西华县1带)。
  仲康,封儿子某于邓林(今河南省邓州南)
  史册记录:少康(前1615年-前1556年),丙寅年,夏4月初5日,帝后缗生少康于有仍。丁亥春,(前1594年),少康奉母奔於有虞。丙午年(前1575年),少康中兴。丙辰年,(公元前1565年),封长子伯传于荥河(河南郑州夏城),仲原于陕(陕县),封汝艾于谭(济南、历城之间)。丁巳年,(公元前1564年),封无余于会稽(会稽山,浙江绍兴、嵊县、诸曁、东阳之间)。年60岁而崩。
  《竹南曾氏世次源流》家谱记录:鄫国初国在河南(省)荥阳(市)圣水峪潧水(今贾鲁河)流域之鄫水城,因水名国。鄫同潧,同曾。
  潧水:河南(省,黄河以南)荥阳(荥波、黄河以南)(市)圣水峪潧水流域之鄫水城。(今贾鲁河上游袁河),源出新密市白寨镇北部杨树岗村圣水峪,黑龙庙附近。
  鄫城:河南省郑州夏(商)城,夏潧水城遗址位于郑州市区内。郑州市区,位于贾鲁河东南方,贾鲁河流域。潧水城位于城东路和城南中路交界的地方,面积25平方公里。C14测年为公元前1600年-前1300年前后。C14测年有前后几十年的误差,公元前1600年前后,正好是后羿、寒浞叛乱期间。乙丑秋杀相,公元前1616年。
  鄫国:丙辰年,(公元前1565年),鄫国初国在荥阳、中牟、新郑、密县之间。
  商初,鄫志梁或煌,南迁今新郑、新密之间的(潧水)今溱水。
  商末,鄫成锐或一蒨,东南迁于今河南柘城与安徽毫县之间的鄫邱,鄫子国。
  东周初,鄫炲或墅,北迁拓城县北之鄫城。
  周襄王(公元前651年-前619年),鲁釐(僖、申)公(公元前659年-前627年)年间初,鄫宇銮或沛恩,东北迁山东胶南西北瑯琊,並与鲁国建立联姻。
  周襄王11年,鲁釐公19年,鄫沛恩或朴北迁,终至今山东省滕县东方、苍山县西北、枣庄市东,即苍山县前鄫、后鄫村间之鄫城。(公元前641年-前567年8月鄫時泰)。
  
  曲烈(始封鄫)-炫忠-坤仁-録(录)-浩源-富材-焜-伯基(曲烈至此天命归汤基仍承伯爵)-鋭(锐)-汪-志梁-
  煌-相奎-世鍳(鉴)-政治-模-瑞焕-垠-錦容(锦)-洪-桂茂-照-培元-銈(鉒)-允渿(沇柰)-杞-焳熹(爝,jue 决西)-塤和(埙)-成鋭-
  一氵倩(茜、蒨)-椿-烱(炯,jiong)-垣(yuan 元)-銷(销)-福波-時榮(荣)-炳-均柞-鈴(铃)-浤仁-一松-炲-
  墅-鎮玉(镇)-浥-祥榑-炷-方瑆(土旁瑆,埕)-宇鑾(銮)-
  沛恩-
  朴-世美-時泰-
  巫(襄公六年甲午年七月,鄫为莒灭,世子巫遂奔鲁,去鄫之邑为曾)-夭(季氏宰臣)-阜(叔孙宰臣)-蒧(即點(点),字子皙,为孔门高第有尧舜之气象,封号另详,生于景王己未年九月十四日,葬南成山,(曾蒧廟)乾隆廿年重修设祀。生一名配上官氏,葬仝夫山,生子一名,)参。
  曲烈-時泰,根据家谱记录,为53传,49世,有4位是兄弟相传。禹-巫为55代人,巫-参5代人。
  
73 鄫時泰 
74 曾巫  鲁襄公六年甲午年七月,公元前567年8月
75 夭
76 阜
77 蒧(点)
78   1 参(shen 伸)
79   2 元-----------申-华
80   3 西---------中
81   4 钦-----铎-锡
82   5 棏-莊-筐          旦寸:棏
       I
83   6 羡-----美
84   7 遐(xia 侠)
85   8 炜---盈
86   9 乐
87  10 浼-况    (mei 美)
       I
88  11 旆(pei 佩)----光
89  12 嘉
90  13 宝-------顼
91  14 堎---墴-景    堎右上土八为火,土旁景
92  15 据-援
       I
93  16 阐(chan 产)-----------場(场)
94  17 植-----------横-茂-楫
95  18 耀-------炯-柄
96  19 培-----城
97  20 德-行-徵
       I
98  21 珣-------珍
99  22 涣-----震
100 23 梓---耀
101 24 勰(xie 协)
102 25 端
       I
103 26 铉(xuan 渲绚)--宏
104 27 海
105 28 墴-------培
106 29 兴-----田
107 30 隆-陈-陂
       I
108 31 钧
109 32 谋
110 33 丞-------------卺(巹,jin 紧)
111 34 珪---------蓨(tiao 条)-略
112 35 宽-绰-丰-晖-隐
       I
113 36 荘(庄)
114 37 庆
115 38 伟-------骈
116 39 辉
117 40 崇鼎-崇邺-崇德-崇祯
             I
118 41 澄修-敬修-裔修-从修-绚修
119 42 肃  洎
120 43 知温
121 44 载阳
122 45 锐
       I
123 46 舆道
124 47 彦舆(yan yu 验鱼)
125 48 谘-许-谌-誇-諲(,yin 因)
126 49         悱
127 50        沅老
              I
128 51 晞顔(家永丰龙潭)
129 52 巽申(xun 迅)
130 53 如瑶
131 54 潼
132 55 集
       I
133 56 芝(迁徙湖南宁乡)兰-茂-桦-芬-芳
134 57 官---安
135 58 纭   絟
136 59 潮许  潮瑶
137 60 盟树
       I
138 61 昞
139 62 显
       I
140 63 宏
141 64 闻
142 65 贞
143 66 尚
144 67 衍
       I
145 68 兴
146 69 毓
147 70 传
148 71 纪
149 72 广
       I
150 73 昭
151 74 宪
152 75 庆
153 76 凡
154 77 祥 姒雾
       I
155 78 令
156 79 德
157 80 维
158 81 垂
159 82 佑
       I
160 83 钦
161 84 绍
162 85 念
163 86 显
164 87 扬
       I
165 88 
  
宏闻贞尚衍 兴毓传紀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鼎新开国运 克复振家声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彝常 裕文煥景瑞 永世锡绪昌
  
17      帝喾
18      弃 (稷)
19      邰玺(后稷)
20      叔均
  
32  2   公刘(后稷,由狄迁豳,袭爵为侯,屡谏桀王不从,自修后稷之业。)
  
48  18  太伯-虞仲-季历
49  19    吴季简 姬昌
50  20        姬发
  
151 121 希
152 122 贤
153 123 显
154 124 佐
155 125 良
  
汝南周氏族谱 濂溪派序:希贤显佐良 廷文世大启
  
19      舜
  
52  1   满,谥号胡公
  
153 102    石门县陈氏
  
159 108 道  广东罗定陈氏 字辈:宏天道
(曾友乾艺名,宗族名曾繁胜,宗圣公曾子七十六派裔孙2010-04-02号发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