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亭下,一树红梅

 cxag 2017-02-25





前段时间媒体报道,大禹陵算是古城区内目前最大的梅花林了,而眼下正是盛花期的到来,景区约有800余株梅树,白梅红梅竞相开放,疏影横斜,暗香浮动。

古老的会稽山水与梅花相映,意境格外优美。

寻觅其中,小编格外钟意窆石亭处这一株。

这株红梅树龄已近50年,近来天气更添暖意,绽放地更加茂密,鲜艳欲滴,让前来的游客不禁驻足观赏,纷纷在此拍下古亭和红梅的合影。

娇巧的花瓣、婀娜的梅枝形态,别有一番韵味!

偶尔风吹过,花瓣如细雨般洒落,美极了。树下盛满零落的花瓣,很难不让人感怀。

古老的大禹陵古亭与梅花相映,意境格外雅致。

这座坐落在禹庙旁边小山坡上的“窆石亭”,因窆石而得名。

窆石高约204厘米,宽约80厘米,形同圆锥体,上锐下粗,上部有圆孔穿透。

窆石上面题刻累累

质地似砂岩,上面有自东汉至民国的题刻二十余处,但经过上千年的风蚀雨淋,刻字已较难辨认。

窆石题刻之元代“元峤真逸题刻”

窆石题刻之宋代“赵与陞题刻”

(以上为禹陵窆石题刻中保存较好的几条)

关于窆石的用途,其中称其为大禹下葬工具之说最广最久(《说文解字》云“窆,葬下棺也。”)

窆石因其同大禹下葬的联系,加上后来汉至民国诸多题刻,赋予了它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成为后人凭吊大禹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对了解历代祭禹陵的文化习俗、官阶制度等内容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其中汉刻的隶书、赵与陞题刻隶书、元峤真逸题字的行书亦非俗品,可为后人师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