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认知心理学 短时记忆 组块 育儿 过目不忘 心理学研究 记忆殿堂 最强大脑 过目不忘的超能力是很多电影漫画小说中主角的标配。在这些作品中,主角们要是没个过目不忘的本事,都不好意思跟同行打招呼。英剧《神探夏洛克》和美剧《基本演绎法》可以在华生的性别上不一样,但是福尔摩斯们的标配“记忆殿堂”必须大家都要有。还有在最强大脑中靠过目不忘的本事火起来的一批红人们,让人羡慕嫉妒恨。那么普通人能拥有过目不忘的超能力吗? 1 理论 在这里,老白要承认本文题目有标题党的嫌疑。但是,根据Miller等人的研究(Chase & Ericsson, 1982; Miller, 1956),我们的大脑如果掌握了特定的组织信息的方法,在理论上是可以将大量庞杂的信息组织成少量的信息块并记忆,做到过目不忘的。 2 科学研究 在Miller的论文中,他提出短时记忆可以存储的信息量是7(加或减2)个组块(chunking)的信息。短时记忆就是在几秒内能够记住的一定量信息的能力。比如说,别人告诉你一个电话号码,你暂时记住并拨打这个号码,拨打完几秒后你就忘记了这个号码。组块的定义则是一个有意义的信息单元。它可以是一个字母,一组单词,或者一段话。组块在脑中的形成是基于相似性或其他原则重新组织和分类信息的过程。比如说,你要记忆a,d,n这三个字母,如果每个字母是一个组块,你有三个组块要记忆。如果你把它们组织成一个单词‘and’,那你只有一个组块要记忆。 3 总结 我们通过短时记忆来获取、处理、记忆的信息数量是有限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将信息组块加工,把大量的信息组织成少量的组块来突破这个数量限制,提高短时记忆的容量。 4 应用 对于这个理论,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来自Chase和Ericsson (1982)发表的一个研究。研究中的一个赛跑运动员S. F.对赛跑时间非常熟悉,他可以把数字序列组织成赛跑时间的模式来组块记忆,最终在短时间内记忆84个数字,大大超过了常人的7(加或减2)个数字。 就像S. F.一样,你也可以根据你熟悉的东西把信息组块。举个例子,当你记忆一个新的手机号码“19283726933”时,你一般会用一种简单的节奏模式进行组块,比如说“192,停顿,837,停顿,26933”。这个例子说明我们其实是经常用组块的方式来进行短时记忆的。如果你能把在某一刻看到的所有信息用你熟悉的方式组块处理成7(加或减2)个组块,那么你也可以过目不忘。不管是电话号码还是书本内容,下次当你需要短时记忆大量信息时,试试看你能不能“组块”吧。 老白题外话:Miller在1956年发表了讨论短时记忆(immediate memory, short-term memory)容量的论文。在这篇文章中,Miller提出信息编码(information coding)的概念为使用信息加工理论研究记忆开创了道路。也是从这篇论文开始,信息学概念被引入到心理学,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的时代被开启。到今天,这篇论文发表60年了,与物理学三四百年的历史相比,可以说认知心理学还处在幼年期。 References: Chase, W.G., Ericsson, K.A. (1982) Skilled and working memory. In: Bower, G.H. (Ed) 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Vol. 16.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Miller, G.A. (1956) The magical number seven, plus or minus two: some limits 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63, 81-97. 大话心理科学 跟两个美国心理学博士妹子体验心理学家的脑洞, 秒懂心理科学。 拒绝伪科学,全部文章漫画都整理翻译自发表在权威心理学期刊上的科研成果。 每周一(Central Time Zone周日晚)推送开瓢君的科普漫画。 每周五(Central Time Zone周四晚)推送科普干货文章。 还等什么,关注我们吧! 微信公众号:dahuaxinlixue 微博/知乎/头条号:大话心理科学 欢迎转载,转载前请加联系微信hebebai 加入微信群请先添加好友hebebai或者saniyawu 并注明'大话心理科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