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座清代王府,因为一部电影,成为北京城最有名的鬼宅

 唯我英才 2017-02-25

清朝从入关前的努尔哈赤算起,至末代宣统溥仪为止,有王府五、六十处。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说的是位于北京西城区大木仓胡同的郑亲王府。

它是清代开国元勋济尔哈朗的封邸。济尔哈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三弟舒尔哈齐之子,顺治九年(1652)加封叔郑亲王,是清初著名的“八大铁帽子王”之一。

老北京城的鬼宅不在少数,曾有四大鬼宅、八大鬼宅、十大鬼宅等多种版本。但是不管按哪种版本算,郑亲王府,都算是北京城最为有名的鬼宅。这和一部电影的放映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老百姓传说,郑亲王府在庚子年八国联军进北京时遭了秧。洋鬼子在那里大开杀戒,拿王府当起了屠宰场。一时间“尸积如山、流水为赤”,不少义和团和无辜百姓都命断此处。

从那时起,郑亲王府便聚集了大量孤魂野鬼。一到夜晚府邸里鬼火闪现,有时还能听到悲悲切切的哭喊之声。有人进入废园查看,发现残垣断壁间净是些刺猬、狐狸、蟒蛇和黄鼠狼。

这些动物在民间被称为“四大仙”,都是神秘力量的象征,一时间老百姓“谈府色变”。

其实郑亲王府被称作鬼宅实在比窦娥还冤,完全是替别人背了黑锅。最早北京坊间传说的四大凶宅之首是西城宝禅寺街庆宽宅院。这位庆宽曾任粤海关道,家底十分殷实,因此宅院修的也是富丽堂皇。

一次著名导演陈方千来京后下榻在庆宽宅院。闲来无事,陈导和大公报记者徐盈侃大山,听到了此宅的离奇传说后十分心动。不久陈方千撰写了电影剧本《十三号凶宅》,投送到了中央电影制片厂第三制片厂。

剧照

电影厂认定此片必定大卖,因此马上投资拍摄。为了扩大电影影响力,便将剧本中的庆宽宅改成了郑王府。与此同时,凶宅故事中的主人公还用了与末代郑亲王昭煦音同字不同的名字。从此,郑亲王府糊里糊涂的登上了凶宅排行榜。

末代郑亲王昭煦听闻此事后勃然大怒,随即高价聘请了大律师梁治耀,将电影厂告上了法庭。法院受理案件后,勒令电影公司在官司审结清楚前不许上映《十三号凶宅》。电影公司迫于压力与郑亲王府达成和解,供赔偿郑王府名誉损失费十三亿法币。

但是拿到赔偿的郑王爷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一方面除去高额律师费,郑王府落不下什么实惠。另一方面不管怎么解释,郑王府都成了老百姓心中的凶宅。越抹越黑,郑亲王是百口莫辩。据说那一阵,郑王府周边的房价都直线下跌呢。

历史的变迁中,特别是清朝灭亡后,那些气冲牛斗的王爷早已不在了,如今郑王府只有东部的建筑还有存留,包含了街门、正门、正殿、五间东配楼、三间西配楼和五间正寝,依稀可以看出其昔日的恢宏与气派。今为国家教育委员会址,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