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豆蔻年华的Fong’s临床风险评分系统——CRS提出16年

 wxyi2017 2017-02-26

本期作者:刘铭

作者简介:主治医师,博士,出诊时间:周四上午


豆蔻年华的Fong’s临床
风险评分系统——CRS提出16年

1999年9月,MSKCC的Fong教授提出了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临床风险评分(Clinical Risk Score,CRS)系统。通过分析1001例连续进行肝切除的mCRC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因素,共发现7个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切缘阳性、肝外转移、原发灶淋巴结转移、转移灶距原发灶出现时间<12个月、肝转移>1个、最大肝转移灶>5cm及CEA>200ng/ml。前两个因素应视为手术的相对禁忌,而后5个因素则组成了我们现在所说的CRS评分。每个因素1分,危险因素越多,生存率越低,0分者5年生存率60%,5分者为14%。0~2分者与3~5分者的生存也有显著性差异,5年生存率分别为47%vs24%,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4个月vs22个月。(该组患者10年生存为22%,是最早的几篇讨论外科治疗的10年生存率及治愈的研究。)

       实际上,这并不是首次研究CRLM的预后影响因素。这篇文章发表之前,有很多类似的研究,比如有学者建议只用肝转移的个数将患者进行分类,也有人建议,除了个数外,还应该联合肝转移的分布、转移灶>2cm等指标来指导治疗。Nordlinger在1996年提出的分类方法与Fong的研究最为相似,他分析了1568位患者,提出了7个因素(我科微信号之前推出的文章中有详细描述),一方面7个因素要比5个因素应用起来更复杂,另一方面,7个因素中包括了外科切缘这一术前无法得到的指标,所以未能得到广泛应用。而Fong的评分系统采用的指标,兼顾了之前研究,临床中又非常容易获得,从而迅速得到了广泛接受。Zakaria和Merkel分别比较了数个评分系统,一致认可Fong的评分系统。

       2002年,Mala的研究中,CRS≤2分与CRS≥3分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40%和12%,具有显著差异。2004年,澳大利亚Mann教授将Fong’s评分系统应用于其所在中心的手术患者,他将患者分为0~1分、2~3分、4~5分三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72.5%、31.2%和0%,具有显著性差异,验证了该评分系统的有效性。2005年,Aldrighetti同样验证了CRS的有效性,CRS≤2分与CRS≥3分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36.4%和16.3%。



我中心数据应用不同评分系统的印证结果


        CRS的作用不仅限于预测预后,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层方法,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CRS制定不同的临床诊疗策略。2001年,Jarnagin教授的研究发现,通过腹腔镜探查,CRS评分≥3分时,42%患者会发现不可切除的新病灶,而CRS≤2分时,只有12%患者可能发现无法切除的病灶,他建议对CRS≥3分的患者应常规进行腹腔镜探查,避免无效的开腹手术,从而缩短这些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2004年,Schüssler-Fiorenza将CRS用于PET扫描,发现CRS 0分者进行PET检查发现肝外转移的意义不大,同时有很高的假阳性率,而CRS1分以上者14%患者通过PET可以发现新病灶且没有假阳性。2014年,Rahbari的研究发现,CRS可以指导术后辅助化疗,CRS≥3分时,术后辅助化疗能明显改善生存(HR 0.40),而CRS≤2分时,术后化疗不获益(HR 0.90)。Nakai的研究同样发现,CRS0~1分者辅助化疗不获益。Ayez在可切除CRLM的新辅助化疗方面的回顾性研究同样表明,CRS≥3分的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才是获益的,并据此设计了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CHARISMA,其结果可能会弥补40983试验的缺憾。Ayez和Shin的研究发现,新辅助化疗后CRS同样有预测意义,如果化疗后CRS降低,患者预后会得到改善。从另一方面讲,这些研究也支持术前新辅助化疗,对于可切除高CRS患者,如果新辅助化疗后CRS降低,这些患者的预后会类似低CRS者。

Pro. Fong Yuman

       当然,CRS并不完美,尤其是目前新辅助化疗、靶向治疗等应用越来越广泛,化疗性肝损伤、病理反应率等CRLM的相关研究越来越深入,很多学者建议对其进行改进。2007年,Andres在CRS基础上加用“是否肝左右叶均有转移”这一指标,提出mCRS的概念。2008年,日本学者提出了MGJSCCR系统,即改良的JSCCR系统——结合原发灶淋巴结状态和RHN系统(使用肝转移的个数和最大径),实际上是一种简化的CRS系统,但实际应用上并不方便,与生存的符合情况也不优于CRS。2012年,Ivanecz试图将p53、Ki-67加入CRS系统。Maithel分析了12种基因的定量表达,发现TS(胸苷合成酶)过表达是独立于CRS的预后因素。另外,关于CRS的5个因素所占比重是否应该有所不同也有争议,实际上,Fong在原文中也提及这个问题,虽然5个因素的相对风险值并不相同,但为了便于应用,定义每个因素1分,其与生存曲线的符合也比较满意。

       总之,目前CRS在临床上已被大家广泛接受,在预测预后、指导治疗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今后仍可以通过应用CRS来筛选患者,设计临床研究,进行个体化治疗。


本文原创,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链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