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夏文明起源与融合发展

 白水清风 2017-02-26
华夏文明起源与融合发展

 

                       周光华

 

摘要:研究上古华夏生活地域的可靠文本资料是《山海经》。华夏族源生地起于母系社会时期的女娲氏、燧人氏、伏羲氏、太昊(皞)氏、少昊(皞)氏,在黄河流域融合产生华夏族。炎帝、黄帝继承发展到长江流域,传播扩展农耕经济的华夏文明。炎帝蚩尤是包括苗族在内的华夏诸族的共祖。黄河泛滥流淌,山东成东部“孤岛”,治水和东部山东海盐供中西部族民生活需要是促成华夏融合的重要原因。齐桓公改革称霸,推动家庭自耕农经济的国家管理体系完成华夏融合,推动华夏文明的传播。

关键词:华夏族  起源  融合

 

距今六、七千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族群,在广阔的地域联系中形成“大族”的槪念,习惯上把“大”的含义称为“夏”。夏族世代繁衍,过种植农业经济带来美好的定居生活。古人称草木禾谷为“华”,禾谷成为主要的生活来源,这样夏族逐渐形成传世的称呼“华夏族”,这个名称在先秦的古籍资料中被明确地用来称呼原生土长的中华民族,华夏族做为中华民族的本称由此传世于后。

我研究探索的方法是,古籍《山海经》、《史记三家注》为基本文本资料,考古资料及民俗遗址遗存为研究依据,关注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加以综合研究探索。

一、古华夏族的地域范围       

1、《山海经》成书及流传民间简说。

目前来看,研究上古华夏生活地域的可靠文本资料是《山海经》,基本根据有四个方面。(1)《山海经》,历来被看作是一本“巫书”,我们抛开“巫书”的表象看,《山海经》是我国现存古籍资料中,最早记述华夏生活地域的地理文化史料书,记述着早期华夏的地域状况和华夏时期的文化历史踪迹。(2)学术界研究认为,《山海经》的重要价值在于,保存着尧舜、乃至炎黄以前时期的大量资料,到禹夏时期补充成较为系统科学的认识体系,周代充实成熟,后经秦汉时期调整成书。现存的《山海经》十八卷,大部分是东周春秋战国时期,或者是这以前形成的作品,《荒经》四卷和《海内经》一卷是经过秦朝人的补充调整,是汉代初期的撰作,到西汉末年成书保留的。内容保留着远古流传的踪迹,记载着神话面纱里的历史真迹。虽然《山海经图》丢失,但是《山海经》(主要指《五藏山经》)有系统的文字记述,告诉我们当时华夏古人认识的地域地貌状况和文化历史踪迹。《山海经》是当时学者认真察勘,经过科学的概括和有计划的安排,通力完成的一部科学性很强的地域地理族迹风俗巨著,因此保存着上古华夏时期本来的地域地理面貌和族迹民俗面貌,是珍贵而又可靠的上古地理民俗资料集。(3)《山海经》中保存着大量的神话传说,佐证上古华夏民族的生活状况,提供出活的华夏民族地域的历史证据。(4)目前我们能得到的秦朝以前的古籍资料,散见上古华夏民族的地域活动信息,但是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因此从研究华夏民族生活地域状况角度看,散见的古籍资料仅供参考,可靠的古籍资料是《山海经》。研究认为,《山海经》察勘到的地域地貌,正是华夏族民的踪迹所及,所以起着证明华夏地域和民族发展史的作用。还需要补充的是,学界公认《山海经》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没有经过儒学派整理过的古籍,特别是《五藏山经》保持着原始风貌,是难得的反映远古华夏时期民俗地理历史风貌的珍贵资料古籍,是探索华夏族源历史踪迹的可靠依据。

 

关于《山海经》,根据《左传》、《史记》记载,公元前544年到公元前521年的周景王逝世后,王权争夺混乱,王子朝携带大量周王室的典籍、礼器(青铜器具)往南逃楚国避难。但是王子朝却滞留在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地区一带,从此《山海经》等古籍从周王室流出。公元前516年鲁定公五年,王子朝在楚被周敬王派去的人杀害,《山海经》及众多典籍从此流散于民间,大量的青铜礼器、文策散失在湘楚地区,这在客观上起到促成华夏中原文化南下湘楚地区传播的态势。

 

我研究的依据文本是,晋郭璞注释,清朝学者毕沅解说的《山海经》注本,清朝郝懿行的注释本;《史记三家注》。历史线索的时间依据是《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2000年11月版)。

2、《山海经·五藏山经》记载的华夏族生活地域。

鉴于文字所限,仅例举《五藏山经》涉及的华夏地域范围。对《五藏山径》华夏地域探索研究的详细情况,请参阅本人2004年9月,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远古的华夏族》等著说及相关文论。

(1)《南山经》地域

《南山经》记载给出的华夏生活地域,大致在东部渤海湾山东,南下到江苏太湖地区、浙江杭州湾地区。并且牵着广东、广西地区。

例如,《南山经》说的“南山经之首”鹊山,指山东济南鹊山,基本根据有三点。其一,民俗考察和古地理查看,济南黄河岸边鹊山的周围是水洼地,唐朝时尚有“鹊山湖”。李白有诗《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初谓鹊山近,宁知湖水遥。此行殊访戴,自可缓归桡。”“湖阔数千里,湖光摇碧山。湖西正有月,独送李膺还。”“水入北湖去,舟从南浦回。遥看鹊山转,却似送人来。”从李白的诗句可以看出,唐朝时的黄河流经地的鹊山是水洼湖泊地。根据研究,我在《远古的华夏族》一书指出,黄河下游,泰山西麓、北麓今天济南一带的北面、西面,上古时期是海浸泽洼的黄河流窜的水泊地,能叫做“海”的地方,因此相邻于鹊山的“招摇之山”临于“西海”是合理的。现在这里是开发中的济南黄河森林公园。其二,济南的鹊山不高不险,山西坡有扁鹊祭庙群和陵墓,满山绿树丛丛,遍生枣、杏、桃、李果树林木,尤以桂树为盛。而济南鹊山往东,山地破断但是连接相牵,产杂质杂色土玉石材,并有半生的金属矿产等,符合《南山首经》说的“多桂,多金玉”,有草有木有兽的说法。《南山首经》鹊山指今天的济南鹊山合理。其三,古人说的 “齐烟九点”的鹊山指济南黄河边的鹊山。元代著名画家赵孟頫的名画,现存台湾故宫博物院的“鹊华烟雨图”。这幅画的“鹊”指济南的鹊山,“华”指《左传》记载的鞌之战时的济南华不周山,与济南鹊山遥望相邻。

 

由此说明,济南鹊山是自古传世的名山,多被古人记载为史文书画。《南山首经》说的首山指今天的济南鹊山是合理的,是正确的。因为古人做地理标记的山应该是被人所熟悉的山,不可能用世人不知的山做首山标记的。由此研究认为,《南山首经》的鹊山指济南黄河森林公园鹊山。

 

《南山经》说的“青丘之山”,就是《方舆纪要》说的,相传战国时期的齐景公田猎的青丘,古广饶县的青丘。这个位置在今天山东淄博市桓台县北的锦秋湖,齐景公游猎的“少海”,这里有青丘地名,还有齐国君臣的遗迹传说。

 

再如,“羽山”就是舜处死大禹的父亲鲧(gun)的地方,在东海祝其县城的西南方向。又说在江苏省东海县。再如,“浮玉之山,北望具区”中的“具区”,就是江苏苏州市(吴县)西面的太湖,“浮玉之山” 是今天浙江省临安县北的天目山,所以才能够“北望具区”。再如“会稽之山”,就是今天的浙江绍兴。“泿(yin)水”指今天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面的洛清江,到柳州入柳江、黔江、西江、珠江,在广州入南海。

 

(2)《西山经》地域

《西山经》包括的地域有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新疆乃至帕米尔高原。

例如《西山经》说的“钱(泉)来之山” 在河南省灵宝县,“太华山”就是陕西省西岳华山,“鲋鱼之山”在沔水边的陕西省勉县,“嶓冢之山”在陕西省宁强县,“騩(guī,郭璞注音读作wēi )山”在青海湖的东面,“高山”在今天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六盘山地区的隆德县、泾源县地界。再如“泑(āo)水”流入泑泽就是盐泽、蒲昌海,今天新疆自治区的罗布泊。“不周之山”在喀喇昆仑及帕米尔高原地区,“钟山”在山西朔州市、代县以北地区,“阴山”连带内蒙古阴山地带。“轩辕之丘”在甘肃天水市,“鸟鼠同穴之山”在甘肃渭源县等。

(3)《北山经》地域

《北山经》涉及到的地域有新疆、甘肃、陕西、河南、山西、内蒙古、河北。

例如“泑水”指今天新疆自治区的罗布泊,“杠水”指源发于今天的祁连山地、阿尔金山地区的疏勒河水,“灌题之山”在甘肃、青海、新疆交界处,“北鲜之山” 在今天陕西省榆林地区的横山县,“彭水”在今天河南省鲁山县南,“少咸之山”在山西省大同市东面的阳高县境的东南面,“县(悬)雍之山”指山西太原晋祠流出晋水后面的山叫悬雍山,“梁渠之山”在今天内蒙古集宁市东面靠近长城的兴和县,“归山”在太行山地的河南省辉县,“锡山”在今天河北省邯郸地区的武安县等。

(4)《东山经》地域

《东山经》地域大致在山东、陕西、山西、河南、

例如“绳水”在古益都,今天的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县级市)。“沔水”汉水的上源,源出自今天陕西省的宁强县。“姑射之山”在今天山西省临汾市的西面,“空桑之山” 在今天河南省开封市的陈留镇等。

(5)《中山经》地域

《中山经》地域包括陕西、河南、四川、甘肃、青海、山西、安徽、湖北、湖南。

例如“熊耳之山”西自陕西洛南县,东到河南省的宜阳地区。“阳虚之山”在陕西省洛南县的西北面一百里处,黄帝的重要使臣苍颉遇灵龟授背甲丹书的地方。“岷山”在今天的甘肃、四川交界处,“女几之山”在今天四川省双流县即成都市。“高粱之山”在今天四川省剑阁县剑门关,“玉山”在今天的甘肃省甘南地区与青海省交界的昆仑山麓地区,“甘枣之山”在山西省永济县的南面,“霍山”指山西省霍山县太岳山地中的霍山,“雎(jū)水” 在今天湖北省的房山县西南,“衡山”指今天安徽省当涂县北面的横望山,又有“衡山”指河南省南阳地区衡山,又有“衡山”指湖南省衡山县衡山。“洞庭之山”在长沙巴陵县西,今天湖南省的岳阳市西面等。

总概《五藏山经》提供的华夏地域,大致包括范围在渤海湾山东、河北、山西、阴山内蒙古、陕西、河南、甘肃、青海、新疆、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浙江、安徽,南牵广东、广西。以《中山经》记载的河南地域密集较详细。

二、古华夏族的源生地

华夏族应该从“三皇”说起,本文研究仅参考说法,但不拘于说法。国学大师顾颉刚在《三皇考》里认为, “皇”字为母祖“皇妣”,是母系社会的先祖神。因此可以说,华夏族源生地起于母系社会时期。

1、燧人氏、伏羲氏。

(1)燧人氏。燧人氏是继有巢氏以后的发明家(《韩非子·五蠹》),源生于甘肃天水地区,迁徙到河南与山东鲁西接壤的商丘地区。根据是,古籍有燧人氏记载,“燧人为燧皇”(《风俗通义·皇霸》、《太平御览》卷七七、七八引据),伏羲生于甘肃天水继承燧人氏(《三皇本纪》)。甘肃天水民俗有燧人氏的传说遗迹,更重要的是河南商丘有燧人氏的墓陵燧皇陵。

(2)伏羲氏。伏羲是古时候的成纪县,今天甘肃省天水地区人。根据是,魏晋时期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唐朝司马贞为《史记》补写的《三皇本纪》解说等有记载。民俗调查天水地区有伏羲的大量传说,有伏羲时期遗迹存留画卦台、画卦山等,有大地湾距今8000多年延衍而来的考古遗址丰厚的出土文物,证明天水地区是华夏族重要源生地。

2、太昊(皞)氏、少昊(皞)氏。

(1)太昊氏。顾颉刚先生在《古史辨》的考辨研究里认为,太昊、伏羲不是一个人,太昊是东方族氏群。《左传·昭公十七年》说:“太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是以龙为族标图腾的族群。《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记载,今山东泰沂山地西南地区,有春秋时期的任(济宁)、宿(汶上县西北)、须句(东平)、颛臾(平邑)四个小风姓邦国,属太昊(皞)氏后裔。古籍记载及学界研究认为,太昊氏生活在山东鲁西南地域,泰沂山地西南面大汶河、泗水河流域。这一地区考古发掘有距今7000多年乃至4000年再近些时期的,山东北辛-大汶口-龙山-岳石文化相承继的古遗址文物遗存,证明这里是古老的族源生地。鲁西南地有太昊氏的传说遗存。吉林的宫玉海先生,根据西周后期“共和历”的历法年月计算,认为伏羲氏诞生于距今6231年前(见2000年12月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山海经〉与华夏文明》第6页)。

(2)少昊氏。少昊氏来自西太平洋,马里亚那海沟地域诸岛。生活在山东泰沂山地东麓沂河、沭河流域。根据是《大荒东经》说:“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当代科学研究认为,距今4~1万年的第四季末冰期(第五次亚冰期),渤海湾海水下降到-100多米,甚至接近-200米的程度,东亚大陆架同朝鲜半岛、日本及琉球群岛、马里亚那海沟地域诸岛陆路相通,西太平洋马里亚那海沟地域诸岛的“东海之外大壑”的古人,可以由陆地迁徙到今天的山东地界。《左传·昭公十七年》郯子来朝的答话说明,少昊氏是崇拜鸟的族系,继承太昊氏以鸟命官成为东夷族系发展。《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左传·定公四年》、《史记·鲁周公世家》等史料记载说明,少昊的居住发展地(“少昊之墟”)在鲁北的“穷桑”,位置在今天山东的沂源、临朐、安丘、诸城地区的沂河、沭河流域,后来才到今天的曲阜,继承太昊氏,与太昊氏融合。

3、女娲氏。

女娲生源于古冀州,《淮南子·览冥训》里有记载。古冀州在今天的山西省、河北省地界。今天汾河流域有大量的女娲族系的遗迹遗存和民俗流传,女娲的陵墓在这里。考古证明,山西省有几十万年到几万年乃至几百年的,文化相连继的文明发现,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重要发源地。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的孟繁仁研究员对女娲源生于山西省,作过重要研究。

三、华夏族产生、迁徙、融合及传播文明的过程

1、太昊、少昊氏的融合。

太昊是龙的传人始祖,这是我们目前从古籍记载里知道的唯一“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左传·昭公十七年》)的东方族系,生活在山东鲁西南地域,建都城在山东的曲阜。少昊氏进入山东地面在沂、沭流域生活,接纳太昊的文化传统。例如少昊的儿子句(芶gōu苟)芒叫重的,任太昊主管春生草木万物的官职,并且管理地域邦国115年(《竹书纪年·前编》)。太昊氏也容纳少昊氏的立政管理制度,实行“以鸟命官”的官职(《左传·昭公十七年》郯子来朝)。最终少昊氏继承并融入太昊氏,成为龙纪传人(谯周解说《左传·文公十八年》记载的少昊氏),都城在曲阜(《左传·定公四年》杜预的注释解说:“少昊虚,曲阜也”)。少昊氏成为龙的传人,继续向西发展,成为“金天氏”(《左传·文公十八年》引谯周的解说、《礼记·月令》郑玄孔颖达疏解等)邦国的邦族首领,把太昊氏东方族系文化传播到西部族系,崇拜鸟的文化习俗,在中国的西部族群融纳为民俗。《左传·昭公十七年》郯子来朝中交代说,少昊氏是在帝挚时期得到发展的。研究认为,这个时间在公元前的2222年到公元前的2214年这个期间,帝挚执政9年。这个时期正是考古发现的,山东龙山文化迅速往西部扩展传播时期,以鸟为标识的文物在考古发掘里大量出现。

东北地区的远古族民是以鸟为族标图腾的,后来的殷商、秦人,也是崇拜尊奉鸟的族民,所以属太昊、少昊为代表的东夷族群。

少昊的四个弟弟(重、该、修、熙)仍然在山东“穷桑”(《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少昊氏有四叔”的孔颖达疏注),即今天的沂源、临朐、安丘、诸城地区的沂河、沭河流域发展,同时融合于太昊氏,发展着学界公认的东夷文化。当代考古发现,沂沭流域,从北往南,特别是沭河流域,成片地发现相连续的,距今1万年前的细石器时代的古遗址,这些细石器遗址往南展到苏北地区,说明这里是史前山东古文化的重要生源地。可以说,泰沂山地是华夏东部族群东夷文化的重要生源地,太昊、少昊氏融合,代表着东夷文化的发展方向。

太昊、少昊为代表的山东东夷文化群,以渤海湾、山东、江苏、杭州湾为重要发展地带,与东北地区相关联,并且往南、往西部扩散。太昊、少昊氏为代表的东夷文化群的发展,距今8500年前进入泰山北麓后李文化遗址为代表的农耕经济时代,距今7000年进入鲁西南北辛文化遗址为代表的母系中期社会时期,距今6000年进入泰山西麓大汶口母系中晚期社会时期。距今5500年到4000年时,进入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山东龙山文化往西传播扩散时期。在莒县陵阳河考古发现距今5500年的“大汶口陶文”二十多个象形符号,标志着华夏东部奠定着华夏文明的发展基础。邹平县丁公村出土龙山文化的“龙山陶书”11个象形文字,说明华夏东部族系迈入文字文明发展时代。

2、太昊伏羲氏融合。

根据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和应劭(shào) 的解说等,“伏”是“别”、“变”的含义,“羲”是“气势”的含义。这样看,伏羲氏就是能把握“社会和人的气势变化”的先进民族,所以会画八卦掌握四季变化用于治理人事。伏羲氏族群源于甘肃省天水地域,古籍资料载明,伏羲的母亲华胥氏因为在东方的水地“雷泽”践踏“大人”的足迹感孕,生下伏羲的。唐朝的司马贞在为《史记》补写《三皇本纪》的时候特别注明,“雷泽”在济阴,具体位置在今天山东定陶县的东北面,山东省的巨野县、梁山县、东平县到兖州市地域范围内。古雷泽也叫兖州泽、大野泽,这个地区正是太昊氏的生活地域。也就是说,伏羲氏与东方太昊氏发生血亲融合。融合后的太昊伏羲氏在“陈”,今天淮河流域的北部,河南省的淮阳地区建立邦国都城。民俗查勘说明,天水市有祭奉始祖的伏羲庙,市北面20公里,葫芦河与渭河的汇流处,有伏羲观天象画八卦记人事的画卦山、画卦台等地称遗址。自天水陇右往东行,沿渭河谷地进入关中,过西安出潼关,漫过灵宝风陵渡,沿黄河南岸东渐,南依崤山,过函谷关出洛阳,直达豫东地区和山东鲁西南地域,形成以淮河北岸支流地域“陈”,今天的河南淮阳市为都城中心的东方太昊-伏羲族系文化,遍布太昊-伏羲氏发展的历史踪迹和考古遗址。从西往东,有典型含义的考古、民俗遗址遗存,例如距今8000多年的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大地湾考古遗址遗存,距今6000多年的河南渑池县仰韶文化遗址,伏羲降伏龙马得河图的河南孟津渡,河南巩义市伏羲创立《连山易》的画卦地伏羲台,潜心画八卦治人事的上蔡县伏羲画卦亭。例如学界认为,距今6000多年的大汶口文化考古遗址是代表太昊-伏羲族源地文化的典型。太昊-伏羲氏的邦域都城“陈”,是今天的河南省淮阳市,不仅有大量相关于太昊-伏羲氏的民俗传说,重要的是太昊-伏羲的陵墓在这里。也就是说,太昊伏羲氏血亲融合,在渭河流域、黄河南岸、淮河北岸、山东泰沂山地及周围地域生活繁衍,建政发展远古的华夏文明。

3、女娲伏羲氏融合。

女娲氏生活在古冀州,今天的山西省、河北省地域。根据《周礼·夏官·职方氏》记载,当时建都的中心地在山西省霍县太岳山地的霍山地域。民俗考察和学界研究证明,山西霍山一带及汾河流域有大量女娲氏的民俗遗传和遗存,女娲的巨大陵冢在山西洪洞县的赵城镇侯村霍山南麓。《文献通考·王礼考》记载说:“女娲葬赵城县东南,在晋州”。根据古籍记载和民俗考察,女娲是用黄土造人的生育之母,是华夏繁衍初母,时间应当在山西汾河流域发生火山、地震频繁的造山运动后期,这个时间在距今万年前。可以说,女娲是华夏族的繁衍祖母。

古籍记载“伏羲鳞身,女娲蛇躯”而交尾(《昭明文选》中撰王延寿的《青灵光殿赋》),典型的伏羲女娲交尾图是,山东嘉祥县武梁祠东汉石刻伏羲女娲交尾画像和徐州出土的伏羲女娲交尾的西汉石刻画像。山西赵城镇几千年流传女娲伏羲为夫妇,伏羲没有社会地位听命于女娲,有相关的遗存。说明女娲伏羲氏血脉融合,处在母系社会发展时期,伏羲是女娲的婚友外血亲,没有稳定的社会地位,处在母权统治下。由此,生活在黄河北古冀州汾河流域的女娲氏与生活在黄河南岸的伏羲氏婚媾血脉融合,女娲为繁衍生母,奠定华夏族发展的血脉根基,华夏族在黄河南北融合发展。

顾颉刚先生研究曾经指出,伏羲氏在今天河南省的汝河流域封女娲的后代邦国(顾颉刚《三皇考》引《氏姓篇》),这个位置在今天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南面的北汝河,或者是京广铁路东面汝南县的南汝河的可能性都合理。说明伏羲女娲融合,女娲族脉的后代过黄河往南迁徙到河南地域。通过考察地域民俗认识到,山东鲁西南地区,北自山西、河北的桑干河流域,南下汾河、漳河,乃至今天崤山以北,河南省三门峡市往西到陕西省的西安市地带(可以再往西、往西南),然后从陕西的宝鸡、甘肃的天水南下进入四川盆地的川江流域,特别是今天重庆市的古巴国地域,有大量的关于女娲氏的踪迹、遗迹和传说民风习俗,同时伴生着伏羲氏的踪迹,证明女娲氏的迁徙繁衍地域在这些地方。

例如,山东济宁地区有女娲陵(《兖州府志》),古代“太行山”的名字叫“娲皇窟”、“补天台”等(孟繁仁考《译州府志》、《潞安府志》等)。山西永济县的黄河边风陵渡有“风后”女娲陵,吉县清水河下游的“柿子滩”有一万多年前的“女娲岩画”,长治市、晋城市、平定县等有女娲炼石补天的遗迹。河北涉县、赵县等地有女娲伏羲遗址庙宇等,甘肃天水秦安县有大量女娲与伏羲的遗地遗迹、庙宇、墓茔等,陕西临潼、蓝田华胥镇、汉中地区的平利县均有大量女娲、伏羲民俗留存遗迹遗存、庙宇等。四川广元、绵阳地区和古巴国重庆市地区有与黄帝、夏禹相联系的女娲氏的民俗流传、遗迹遗事等,被认为是繁衍祖母,说明女娲势力往南展衍进入四川盆地,成为华夏血脉的族亲发展。

4、神农、炎帝氏及迁徙融合传播华夏文明的过程。

《易传·系辞下》说:“包牺氏没,神农氏作”。就是说,伏羲氏之后继承华夏事业发展的是神农氏。神农氏的母亲是有蟜氏,也就是有娲氏(女娲氏),叫任姒(巳),邦族地域继承女娲氏在河内冀州,今天山西古女娲氏地域。但是姓姜,是在今天陕西省岐山地区的姜水流域发展起来的女娲族氏,所以又有有蟜姜氏女登,在今天陕西省商州市地区的“华阳”(《尚书·禹贡》胡渭解华阳的位置在汉水的丹江上源)游住受神龙“感孕”,生下炎帝的(魏晋皇甫谧的《帝王世纪》)。民俗考察,今天陕西汉中地区的洋县北面,秦岭的南麓有华阳镇。古人和学界研究认为,神农、炎帝不是同时同代的人或事,却是同族系姜姓族的人和事。因为神农炎帝是女娲氏的姜姓族脉,在陕西岐山地域繁衍发展,所以神农炎帝是华夏文明的继承发展。姜水的位置指,陕西麟游县流出的漆水东流往南折湾的羊毛湾水库地带,南流到旧武功镇地域的水。

神农炎帝并称,是从东汉学者郑玄和三国时吴国学者韦昭做学问出现的,秦汉时民俗也习惯把神农、炎帝并称,神农、炎帝也就成为后人分不清楚的一个族世系甚至是一个人的事,这些问题有待深入探索研究。

神农炎帝的发展,大致分往南和往东两个方向。

首先,姜水的神农炎帝南下今天宝鸡地域,沿“陈仓”故道进入汉中,成为神农炎帝的重要发展地域,由此进入四川和湖北发展。例如汉江流域、川江东部地域,都有神农氏的踪迹和相关的民俗文化印记,这些地方考古发现距今6000年到4000年,重要的神农氏时期的大量古文化遗存。古籍记载和民俗有神农炎帝生于随州的说法,湖北省汉江流域的文化遗存发现地,同时有民俗中关于神农氏的传说和相关的踪迹地名存在。

2003年5月13日,湖南省永州市的永州日报发布新闻说,湖南永州道县西北16公里处的寿雁镇白石寨村出土距今1.2万年前的玉蟾岩稻作文化遗址是神农氏生息发展的源地。应该注意的是,远古的父系族应该张扬母系族的血脉方可立祖业,古籍没有关于炎帝母族在永州地区的记载,民俗也缺少相关炎帝母族的流传遗存作实证。所以根据诸方面因素研究认为,湖南永州地区是远古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潇湘文化的产生源地,是古越人的源生地,神农炎帝是外来文化,受神农炎帝文化影响,永州玉蟾岩成为炎帝稻作文化古遗址。

关于神农氏,民俗流传和古籍记载,是以农耕经济源祖和医药学发明家留存至今的远古华夏伟人,所以神农是华夏文明发展的标志时代神圣的伟人。除汾河、渭河、汉中地域,今天的川东重庆地域和湖北省鄂西地区流传的神农氏遗迹遗存遗址踪迹也繁多,并且南下湘江流域。

其二,神农炎帝势力继承伏羲氏传统往东发展,在今天的宝鸡陈仓建立农耕经济邦域,往东发展到今天淮阳地区和山东曲阜地面建立邦国地域(根据唐朝张守节的《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初都陈,又徙鲁”等)。炎帝的后代子孙戏器,他的儿子担任火正,被称作祝融,祝融的后代子孙承袭这个职务,被称为祝融氏。后来祝融氏因罪被处罚降居在长江流域,死后葬在湖南省衡山的南坡,被称为“祝融峰”(《路史·前记八》)。所以,炎帝的华夏文明往南传播到湘江流域,后来的湘楚人自称为炎帝祝融氏的后代。戏器生三个儿子,另两个儿子在今天山东发展,所以后来的齐鲁文化与湘楚文化有扯不断的联系,共同继承发展着炎帝时代的文明。

根据《史记》记载研究认为,神农炎帝历时530年,起于公元前的3000年,止于公元前的2471年。大致在距今4500年的时候,进入东夷族系的炎帝蚩尤氏时代。蚩尤“人身牛首”,姜姓,是太昊-伏羲女娲-少昊华夏族群发展的直接继承者,是我们今天找到的古籍资料里,唯一明确记载为炎帝的炎帝族系首领或部族首领继承者,“兴封禅,号炎帝”,开始举行祭奉泰山的华夏大祭奠(《路史·后记四·蚩尤》)。所以蚩尤是华夏炎黄交融时期炎帝族系的重要首领,具有很高的民俗威望,占据华夏发展的重要历史地位。炎帝蚩尤氏有八十一个兄弟或者是部族,用铜作兵器而进入铜器时代。《管子·地数篇》说,蚩尤在葛卢山、雍狐山冶铜造兵器兼并诸侯。东汉设置的葛卢县位置在山东半岛的今天莱阳、胶州地域,在这里考古发现,学界认为标志华夏地域进入铜器时代的,距今4300~4800年的古铜锥,这与蚩尤冶铜制兵的地点和年代相合,说明山东半岛是炎帝蚩尤氏发展的重要地域。

炎帝蚩尤同黄帝展开长期的战争,重要的战场有河北桑干河流域北京湾地区的涿鹿地带,山西运城盐池地域的晋南战场,山东鲁西南战场。例如,涿鹿有蚩尤城、苗族方笼式建筑的蚩尤兵寨和考古发现铜箭镞等,蚩尤战败的地点有“凶黎之丘”山西黎城县,“掷械于大荒之中,宋山之上”的河南商丘地界,山西夏县-运城(古安邑县并入夏县,运城有安邑镇)有蚩尤城(《太平寰宇记》),蚩尤被杀肢解身体的山西运城盐池被称作“解”(参《路史·后记四·蚩尤传》),蚩尤墓冢在山东的“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皇览·冢墓记》),蚩尤族人阚姓败退山东鲁西南阳谷县旧寿张地界,蚩尤的都城在曲阜(《逸周书·尝麦解》说:“蚩尤于宇少昊”)等。

炎帝蚩尤与黄帝大战而败,同时战败的还有同属炎帝族系的“夸夫”、“刑天”两大女娲族脉。两大炎帝的族脉战败往南迁徙,大致分东、中、西三条线路南下。东部族脉从山东省鲁西南地区南渐,经河南商丘地区、江苏、安徽到浙江,然后散往福建、江西,进入广东地带,发展影响着后来的蛮夷百越地域族系。中部族脉由山西省南部,从今天的河南省南阳-信阳地带、陕西省汉中地区沿汉江流域上源南渐,到两湖地域,发展成后来的蛮楚地域族系,部分扩散到岭南、西南地域。西部族脉从今天的陕西省汉中地域南下进入四川,继而往西南湘西、云贵高原、广西地域扩散,成为后来“九黎”部族发展的族系。

炎帝蚩尤族系南移,证明华夏民族以炎帝蚩尤为先祖的同根基历史,久远厚实。这些历史积淀突出的史例是,今天的苗瑶族系发展留下蚩尤族系的历史根基。例如,今天的苗族把炎帝蚩尤奉为先祖,民俗传言仪礼(丧礼歌)、《苗族史诗》述说,苗民的祖先生活在太阳升起黄河入海的地方,蚩尤公被抓囚禁在宋山(河南商丘),刑具化为枫林,遭到杀害,把苗族的来源始祖说成是从枫木中产生的(《枫木歌》),祖先是鸟蛋卵生的等。可以肯定的说,苗族是华夏远祖炎帝的直系后裔,是华夏同根亲族。

战败的蚩尤古称“九黎”族系,多次受到征讨,多次被迫迁徙。有的被强迫西迁,向西迁到“邹屠之地”(《拾遗记》),今天的甘肃渭源地域,由此融合历史上的氐羌族群。向南迁徙的,经过多次艰难险阻地战斗及转移,炎帝蚩尤氏的后裔九黎族的大部分,被迫往西南迁徙(参《苗侗文坛》<贵州凯里>1995年第4期,苗族学者唐春芳文:《试论苗族的原始居地》)。所以,后来的“西南夷”与古山东东夷族系是血亲瓜(wō)连的。南迁到今天的湖北,即古人说的荆楚地带的,被称为三苗。由此进入湖南的衡山地域,西靠洞庭湖,东靠鄱阳湖的水乡地带生活(《说苑·君道》有类似记录)。后来又从荆楚地区往西迁、往南进,分散到我国西南边地四川的山区、贵州、云南、乃至东南亚的国家中。华夏文化由此南渐传播,华夏文明在南中国地域得到有效地扩散。

炎帝的陵墓在湖南省东南边界罗霄山脉中段的炎陵县(原酃县),这里往东接江西井冈山,西望衡山,往南通到广东,北望洞庭湖。

5、黄帝族的来源、迁徙及炎黄融合传播华夏文明的过程。

黄帝族民是从云雾升腾的高原山地来的,所以称“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左传·昭公十七年》),被称为“缙云氏”(《文公十八年》、《昭公十七年》注),是以云为族标图腾的族民。因为《西次三经》说“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为帝之下都”,《海内西经》说明黄帝的“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的位置,在盐泽的北面,盐泽就是青海湖(《尔雅·释水》),黄河的发源地在南面,“河源在南”;《尔雅·释地》点明古三成,今天的酒泉地区是昆仑丘。所以“昆仑之丘”,黄帝的“昆仑之虚”、“帝之下都”在祁连山地、河西走廊地区,黄帝族系是沿着祁连山地、河西走廊由西往东进入黄土高原的。需要说明的是,昆仑是大山脉的意思,是远古羌语含义,被华夏语言消化融为表义语词,属双音节连绵语音语词,不可拆开,表达固定完整的意思。“昆”有“浑厚”的意思,“仑”是天象气势广大的沦沦荡荡状态,泛指中国地域的大山脉,所以在中国的山里有诸多“昆仑”的地称。《山海经·西山经》里的“昆仑”指祁连山地,与黄帝有联系的“昆仑之丘”在甘肃省酒泉市地域,古人例如三国魏酒泉太守马岌、清朝的毕沅等多有说明。国学大师顾颉刚也是这样认识的(1950年文:《昆仑传说和羌戎文化·酒泉昆仑的实定》)。由此,黄帝族是沿着祁连山地河西走廊东进,在黄土高原发展的西部族系。

黄帝出生在天水市清水县城东70里的山门乡白河村的轩辕谷,又叫三皇沟。母亲叫附宝,是女娲族脉的有蟜氏姜女,是在“祁野”,今天的太原地域(《说文解字》)看见大电绕北斗感孕,在天水的轩辕谷生下黄帝的。所以,黄帝族东进到黄土高原,是接纳华夏血脉和文化传统发展自身的。同时说明,黄帝母亲尚处在“感孕”,不知其父的母系社会时代。

《竹书纪年》说黄帝:“元年帝即位,居有熊”。《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在后面的总结记述里说:“黄帝为有熊氏”。根据古籍记载和实地考察,“少典”在古“华阳”,今天的陕西汉中地区,“有熊”在河南新郑。这样出现的问题是,魏晋前秦时期的王嘉撰《拾遗记》点明“有熊”国君的母亲叫吴枢,不是轩辕黄帝的母亲叫附宝。《史记·五帝本纪正义》还解释说:“《舆地志》云:‘涿鹿本名彭城,黄帝初都,迁有熊也’。”就是说,新郑“有熊黄帝”是从今天北京湾地区涿鹿迁来的,不是今天新郑地区土生土长的族群。所以迁到“有熊”的黄帝可以在今天的新郑即位,但是新郑有熊不是黄帝的故里。当前官方商业操作新郑是黄帝故里,编造虚假的华夏族群生成历史是很不妥当的。把华夏族群宽泛的生成地域割断,压缩在距今六千年前处在黄河流淌泛滥,无法成为大族群繁衍地的狭小的河南新郑,没有古籍记载的凭据,没有大族群形成的地域环境条件,没有黄帝族群母系社会的根基凭据,是在割断华夏族群生成的历史进程,是在编造分裂中华民族群的根据,这是我们今天学问研究应高度引起注意的。

黄帝起于公元前的2470年,历时100年。黄帝战胜炎帝蚩尤后,“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史记·五帝本纪》)说明黄帝族尚处在游牧动迁的时代,因此有多处都邑。根据北京地区的学者研究,平谷区鱼子山上有黄帝陵和轩辕台、轩辕庙及民俗流传等诸多历史资料凭据。《天府广记》记载,黄帝战胜蚩尤后成为天子,“建都涿鹿之阿,以兵为营卫,即今京师之地。” 又说:“今保安州西南九十里有涿鹿山,黄帝破蚩尤于此,州东南四十里有轩辕城”。这里说的保安州,就是今天的涿鹿城。涿鹿山在今天门头沟东灵山西北面不足10公里处,地属河北省的涿鹿县。由此证明,黄帝在这一带与炎帝蚩尤大战,随后在今天北京湾地区建政,并且陵墓在这里。这样的研究是有道理的,李白有诗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陈子昂诗:“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就是指古幽州,北京鱼子山上的轩辕台。由此,与蚩尤大战的黄帝的真正陵寝,在北京平谷区的鱼子山上。

黄帝势力进入四川娶西陵国女,也叫蜀山氏女嫘祖为正妃,实现黄帝族势力与川江四川地域族民的融合发展,嫘祖的生活地域在今天四川绵阳地区的涪江流域,生源地在盐亭县(王德奎等编著《嫘祖研究》,1993年7月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版)。

黄帝娶西陵氏女,是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里记载下来的。汉置西陵县在江夏郡,今天的武汉地区,司马迁记西陵氏女必然用汉置郡县位置。考古和实地考察,三峡、涪江地区有好多西陵的地称,有大量丝织业古文物出土,有丝织业传统工艺流传至今,有大量的黄帝娶西陵氏女嫘祖的民间传说遗迹存在,证明着黄帝时代华夏族群在长江流域的融合扩展。编造汉置汝南郡的西平县是西陵,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黄帝姬姓,与黄帝同祖系的远古北方祖民,有骊戎、鲜虞、严允(荤粥)等,后代有獯粥-匈奴等,这些都是中华北方族系统的远古祖先。黄帝把儿子玄嚣迁居到长江流域的洞庭地区,把儿子昌意迁居到若水,今天四川的雅砻江流域,从而控制四川并长江流域(参《山海经》、《史记·五帝本纪》、《竹书纪年》)。由此,黄帝统领华夏地域诸民族,势力进入四川盆地,并且在长江流域扩展。

华夏地域到黄帝时,号称“中国之域”基本形成。按照西晋张华《博物志》卷一所载:“中国之域,左滨海,右通流沙,……东至蓬莱,西至陇右。右跨京北,前及衡丘。”大致看,东自山东半岛的海上,西到河西走廊接沙漠地带的今天塔里木盆地;北自内蒙阴山地区再往北,南到湖南衡山岳阳地区再往南的湘江流域,包括黄河、长江流域。河南的学者认为,黄帝的地域往南到河南省南召县的雉衡山,这是需要商榷的。因为炎黄战争,炎帝族群战败往南迁徙,沿着南阳地区宽敞平坦地,顺河流往南到今天湖北襄樊地区再南下是方便顺畅的,黄帝族群顺势扩展势力南下是合乎情理、合乎事理的。放弃地形平阔的南阳河流顺畅的通道,窝在南召山地里,放弃南阳及以南地域不发展,这是没有道理的。由此,黄帝时期奠定形成最早的中国华夏地域,往南到湘江流域。

6、黄帝时期华夏融合地域的文明发展过程。

根据《史记三家注》研究,黄帝历时100年,起于公元前的2470年,这个时代历时396年,到公元前2075年止,后继的大致历史过程述说如下。

颛顼是黄帝的四代孙,起于公元前的2370年,止于公元前的2293年,经过78年时间。统辖地域在雅砻江流域连同上源的黄河源、长江源地区的巴颜喀拉山麓,即今天青海省玉树、果洛地区、川西地区。这里是青藏高原冰寒地,多冰雪水泽(《淮南子·时则训》)。沿四川盆地逐渐发展,最终越过米仓山,势力达到今天汉江上源的汉水地区,成就邦国地位,死后埋葬在今天的汉中地区的“鲋鱼之山”(《海内西经》)。根据清朝毕沅解说,鲋鱼山在汉朝设置的沔县,今天陕西省汉中勉县地域。被迫西迁的炎帝族系的苗民,成为黄帝后代颛顼帝的族系子民。颛顼时期,华夏族的民俗音乐发展成熟。根据古籍记载和民俗查勘,颛顼帝的势力继承炎黄势力往东发展,在今天河南省濮阳建立都城,安阳市有颛顼的陵墓。

高辛氏帝喾是黄帝的曾孙,继承颛顼为帝,始于公元前的2292年,经过70年,止于公元前的2223年。今天的河南省濮阳市为都,叫“帝丘”,又迁到河南偃师县西南面的“亳(bó)邑”。帝喾时期华夏族民和谐发展,是华夏民族文明发展重要时期的首领。死后葬在濮阳顿丘城南台阴野的秋山上,受到华夏族民的尊崇,所以有多处陵墓。例如,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安阳市所辖内黄县城东南30公里的二帝陵(颛顼、帝喾二帝陵冢)、陕西省渭南地区合阳县帝喾陵、河南省清丰县的西南面等。根据《史记·楚世家》三家注、《左传》、《吕氏春秋》、《淮南子》相关篇章的注释解说,帝喾时期的华夏文明波及黄河长江流域。春秋战国时期,芈(mǐ)姓的楚国人是帝喾的族脉重黎的后继吴回的后代。根据今天的民俗考察,长江流域受帝喾时代华夏文明熏染的地域族系,涉及到苗瑶彝侗等,遍及范围包括长江以南诸省,连及到越南地区。帝喾时期,是山东龙山文化扩散时期。

根据《史记正义·五帝本纪》,帝挚执政九年,封地在今天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的高辛镇。帝挚是帝喾的儿子,是四个妃妾所生儿子的长子而继承帝位的,因为能力所限,在今天河北省的唐县把帝位禅让给帝尧的。帝挚起于公元前的2222年,经过9年,止于公元前的2214年。

帝尧是帝喾的第三妃陈锋氏女的儿子,接替帝挚执政。治政地域主要在今天的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地区。受封地在河北省唐县,所以有唐尧的称呼。都城在山西太原,后来迁到临汾,这两处历史上都叫平阳城(《史记三家注·五帝本纪正义》)。在这之前,帝尧曾接受帝挚在山西省平遥“陶唐封植”。帝尧是受人民敬重的首领,把邦国治理得很好,出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社会景象。但是却处在地球的回暖期,年年洪水泛滥,人民无法安居,治理洪水成为当时治政安民的头等大事。帝尧任用叫“鲧”的人治水,没有成功。帝尧时,华夏民俗产生四季的认识,认为一年366天,会制闰月定四时节气。帝尧起于公元前的2213年,经过98年,止于公元前的2116年。帝尧亲自选用人才“舜”,把首领的位置“禅让”给有德、有才能的舜。

帝舜接替帝尧执政41年(包括尧的丧期2年),起于公元前的2115年,止于公元前的2075年。舜的丧期三年,所以后继的夏禹起于公元前的2071年,与《夏商周断代工程》测定的年代相合。舜是有作为的华夏首领。舜生在山东的泰沂山地区,继承帝尧在山西的永济(蒲坂)地区建都立政,控制着今天运城地区的盐池重地,所以帝(虞)舜的治政中心地域在山西省南部的永济、运城、夏县、平陆一带。帝舜往南巡查到湖南湘潭地区,因为奏韶乐得名韶山,在这里决定用武力,把湖南地区炎帝蚩尤的后代三苗族,强行迁到今天的甘肃地区的。再往南巡查到湖南南界的九疑山,死在那里葬在山的南坡,具体位置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的北面(汉置零陵的营蒲县)。帝舜最大的成功是,使中国境内“蛮夷猾夏”诸邦族得到稳定治理,华夏文明扩展传播,形成有条理、分工明确的国政管理。

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7月版《山西考古四十年》第二章第四节“二、晋南地区”的“陶寺遗存介绍”,高炜等《关于陶寺墓地的几个问题》1983年6期《考古》的研究文论等指出,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碳十四测定为公元前2200~2400年之间,学界成熟的看法认为这是帝尧的都城。如果这项考古研究结论正确,按照《夏商周断代工程》、《史记三家注》提供的代继线索,黄帝始于公元前2470年,经过100年;颛顼起于公元前2370年,经过78年;帝喾始于公元前2292年,经过70年;帝挚起于公元前2222年,经过9年;帝尧起于公元前2213年,与碳十四测定尧都陶寺遗址为公元前2200~2400年之间相合。

四、华夏融合文明产生的文化构成原因

1、地域邦族自身发展需要血脉杂交。

任何民族的发展,需要血脉杂交,需要占有经济的优势地位,华夏地域邦族的血脉杂交融合事例是很多的。例如,华胥氏女践东方雷泽大人迹感孕,促成西部伏羲氏与东方太昊氏的族群融合,汾河谷地的女娲氏与黄河南岸的太昊伏羲氏血亲融合,神农炎帝与女娲后裔有蟜氏姜女任姒、女登血亲融合,黄帝族与有蟜氏姜女附宝血亲融合,黄帝与西陵国或蜀山氏女嫘祖血亲融合。再例如,周族的祖先与女娲氏后人有邰氏姜女血亲融合等。这些事例说明,先祖自身发展需要血亲杂交。同时要注意的是,血亲杂交融合的过程,正是先进的经济文化传统传播扩展的过程。不难看出,女娲氏有着先进的经济文化传统手段,有着母系社会华夏正统的权威地位,代表着华夏文明的传承基础,所以炎帝、黄帝及后来的周族的先祖要与女娲氏后裔血亲融合,由此发展本族系,提高本族的华夏社会地位,客观上起到扩大传播华夏文明,促进华夏融合的作用。

2、黄河流窜阻隔东部与西部邦族,治水把东西部联为一体,稳定“中原”地域,促成华夏融合。

根据当代科学研究、古籍记载和实地考察,距今6000年前乃至4000年的黄河,出洛阳后,黄河古渡口孟津——太行山麓以东的华北平原,是黄河横溢泛滥流淌的地带,到处是泽洼河道水泊地。再根据本文对古“雷泽”地理位置的断定,古鲁西地域是“雷泽”占据的沼泽湖泊地。鲁西南地域及山东半岛地域同今天的河南省地域被水泽阻隔,成为东部“孤岛”,这是我们今天研究华夏族群生成关系时应该特别注意的(中科院周昆叔等研究、西安碑林中禹迹图、华夷图等碑刻、《禹贡》等)。

 

当时的山东半岛,西北部有黄河“流窜”,酿成当时的鲁西南地域成为湖泽洼地的森林地带,南四湖就在这一地域。这片古黄河漂移泛滥游动地,北自今天的天津市,南到徐州以南的淮河流域北部,是远古的湖泊沼泽森林湿地,成为距今6000年前,华夏地域东西部交通联系的障碍,形成东部山东半岛并泰沂山地相对孤立发展的特定时期地位。今天山东曲阜-兖州到巨野县、金乡县、定陶县一带地域,是古山东半岛联系今河南中原地乃至华夏西部地域的方便“陆桥”通道。

今天河南地域是华夏融合发展的中心地。这是因为,远古的河渭汾洛及交汇地域是华夏族群融合的中西部主要族源地域,往北是水洼地带的古河北,往南是水网密布、山地分割地域,不利于联系整体发展。到黄帝时代后期的大禹治水,重要的意义是把黄河下游治理好,使河南地成为华夏时期能稳定生活的祥盛地域,成为东西部联系发展的主体地区,华夏族由此融合壮大发展,这是当代古环境研究的科学性给出的认识。例如黄河三角州文化研究认为,大禹治九河的地域,在山东地界的黄河下游地区。具体说,根据西安碑林中禹迹图、华夷图等碑刻及相关古籍,现代环境考古研究认为,禹治黄河的地域,大致从河南省新乡地区滑县地界往北到海河流域,往东到山东的古无棣、利津地界(滨州市、东营市),禹治九河在这个地界内。这样,治水联系华夏东西部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孕育着华夏融合的根基。

3、邦域族民需要控制产盐地,促成民族联姻、战争,促成西部与东部沿海的融合。

古冀州的晋南地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的重要原因,就是控制产盐地今天的山西运城盐池地域。黄帝与炎帝蚩尤大战,部分学者认为涿鹿大战的地点在今天的晋南地区,原因就在这里。后来的帝舜主政发展的根据地就在晋南地区,控制产盐地运城盐池,扩大华夏文明的传播。黄帝改变娶有蟜氏(有娲氏)姜女为妃的血亲传统,南下汉中进入四川的涪江流域,娶西陵国或蜀山氏女嫘祖为妃的重要原因是,涪江流域的盐亭地区是重要的井盐产地,可以凿井取卤水熬盐。血亲联姻是最便捷有效的血族融合措施,可以便捷有效地把西陵国或蜀山氏纳入黄帝族群的执政管理范围,从而促成华夏融合,起到传播华夏文明的实际效果。华夏中西部大量的食盐需要从东海上来,当时从海上取盐的方便路途,就是到山东半岛获取海盐。后来的齐国建政屏周保护周天子东土的首当大事,是发展盐业生产,满足华夏中西部食盐的供应,这是推动华夏西部与东部融合的重要动力。《尚书·禹贡》记载有青州“厥贡盐絺(chī)”,“贡”是向国家贡献、纳税的含义。说明古齐国地的青州产盐,夏朝时期就纳入国家管理为重要税收。这在远古的资料里是唯一的记载,可见山东古青州即后来的齐国产的海盐,占据华夏族民生活和国家建政需要的重要地位,同时是华夏融合的重要因素。

五、华夏文明传播的历史作用

1、传播农耕家养经济和治水安居文化生活

考古发现,距今210万年前,古冀州地域就发现成片的古族民聚居地,典型的代表是桑干河流域的,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古文化遗址遗存。泥河湾的于家沟遗址证明,距今1万年时发生种植农业。同期发生种植农业的地点,考古发现集中在华夏中部地域,例如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等。说明中国是世界上农业经济发生最早的地域,同时说明华夏中部地域是农耕经济发祥地。

山东地区,距今9000年时出现农业经济(后李文化遗址)。到距今6000年的大汶口文化时期,耜耕农业占居生产的主体地位。大量随葬的猪头骨,显示家畜蓄养发达,说明农耕经济在东夷地区较早形成生产规模。距今四、五千年时,以黑陶文化为主体的山东龙山农耕经济文化,往西部快速扩散传播,形成华夏融合文化类型,产生早期的华夏文明。

众多族系族民,与华夏生源之母的女娲氏族及其后代血亲融合,获得在华夏地域立政的经济地位和主导权的资格。这个习俗从伏羲、炎黄时代,一直延续到春秋时期,女娲氏后裔,炎帝族系的有蟜姜氏女,一直是宗周的血亲婚族。例如姜太公建政齐国的历代“姜女”,都是周天子及其宗亲的姻亲正统婚配。周天子要娶姜女为正妃,宗亲例如鲁国、晋国的国君等,要娶姜女为正妃,所生子为嫡系长子,要继承天子帝位或诸侯王的世袭地位,否则就是违犯礼的规定,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治政建设。典型的事例有,《左传·成公二年》记载公元前590年,鞌之战以后,晋景公派使臣把齐国的战俘押解献给周天子,周天子不接受。因为齐国是甥舅异姓姻亲封国,是姜太公的后代,与姬姓兄弟国家是尊亲血缘关系。天子命令讨伐,胜利后报告个消息就行,献俘虏是违背先王礼法的。再如,《左传·文公十八年》及《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鲁文公死后,宗室杀掉哀姜夫人的嫡系太子恶(wū),立不是姜氏女,鲁文公嬖爱的夫人庶生的庶子俀(tuǐ弱)为鲁宣公,从此鲁国宗室的威望权贵地位在国人的心目中减弱而鄙视他。“祸起萧墙”,宗亲鲁桓公的三个后代仲孙、叔孙、季孙即“三桓”,受到国人的敬重,财产和权力转向“三桓”,势力强盛起来,直接影响着鲁国的军政建设和经济发展。这两个史例说明,齐国姜氏是宗周姬姓的姻亲婚族,唯姜氏女才是周宗室姻亲的嫡系正宗。否则就是破坏血亲统治关系,这是不允许的。姬姜是姻亲血族不可分割的,共同维系周王朝的统治。所以“姜氏”是尊贵有威重的,不可侵犯。这就是后来的齐桓公,在周统治陷入“礼崩乐坏”的危难时期,高举起尊王攘夷的旗帜,屏周称霸的根本原因。由此发展东西部融合互补的农耕经济(推动自耕农家庭经济、扩大使用铁器农具),促进华夏族系各方全面融合。

关于治水,《史记·六国年表》司马迁“太史公读秦记”文中明确记载说:“禹兴于西羌”。东汉扬雄的《蜀王本纪》说:“禹本汝山郡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帝王世纪》说,禹“身九尺二寸长,本西夷人也。”《史记集解》引皇甫谧的话说:“孟子称禹生石纽,西夷人也。”《华阳国志》说:“今夷人共营其地,方百里不敢居牧。”《水经注》“沫水出广柔徼(jiào)外”解释说,广柔县“有石纽乡,禹所生也。”这些资料说明,夏禹是西羌人。“羌”-“姜”血缘相通为瓜(wō)连族系,“姜”为母系族姓,“羌”为父系族氏。简言之,夏禹是四川汶川县西十三里的石纽山乡人。2000年下半年对岷江上游地区,禹生长的古茂州地,今天四川汶川、茂县、理县、松藩、黑水5县地域进行考古调查,初步发掘四川茂县(古茂州地)营盘山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的文物丰富。有房址、墓葬、人殉坑、窑址等遗迹百座,出土陶器、玉石器、骨器等各类文物上万件(考古发掘仍在继续,有年代更久远的新发现)。说明这里是古华夏族衍生地,古氐羌族的生源地,这里是羌族禹的故乡。

《山海经·海内经》说,炎帝的妃妾听 (tiān)所生的第八代孙噎鸣长到十二岁的时候,洪水泛滥,“噎鸣生岁十有二,洪水滔天”。根据《史记三家注》研究认为,炎帝时期历经八代止于公元前2471年,也就是说,大约在公元前的2500年左右,噎鸣十二岁的时候,大洪水爆发,华夏中国地域进入治理洪水治政立政的时代。帝尧时期中国地域的洪水泛滥,到帝舜时代,当时的治水专家夏禹疏导河水入海,使今天的河南及连带的“中原”地域,成为稳定发展农耕经济文化生活的,安居繁荣发展的富庶地,有效地促成华夏地域族群的融合。

2、华夏融合,形成黄河、长江为中心地域的华夏早期文明

神农炎帝时期,相土地,察水源,改善生存环境。造耒耜,种五谷,改善饮食生活。制陶器,作斤斧,改善生活条件。后人敬仰神农炎帝在中国医药学方面的杰出贡献及献身精神,把整理出的中国古代第一部医药书称为《神农本草经》。神农炎帝为华夏医药学做出重大的科学贡献。

到黄帝时期华夏融合,形成黄河、长江为中心地域的华夏早期文明。黄帝开拓西南域。例如黄帝娶西陵国女嫘祖,黄帝儿子玄嚣迁到江水洞庭地区,把儿子昌意迁到若水,今天四川的雅砻江,由此往西南方向扩展,从而控制整个长江流域。根据《易大传·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说法,从黄帝时代开始,黄河、长江流域为主体的华夏地域族民,进入“礼文法度”的治政管理,等级统治秩序产生出来。黄帝时期做舟车杵(chǔ)臼(jiù)筑房宇。《易大传·系辞下》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伏羲氏已经用“书契”取代结绳记事,产生刻记下的文字。现在考古发现,距今8000年乃至6000年前的天水大地湾遗址、仰绍半坡遗址、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陶器上,都发现有文字含义的刻画符号,特别是距今5500多年的大汶口陶文,有着明显的甲骨文的象形蓄意印记,奠定中国汉字的产生基础。可以认为,与伏羲时代相合的大汶口考古发现证明,在距今六千年的伏羲氏时代出现“书契”文字,到距今四千多年时,山东出土的“龙山陶书”使象形“书契”进步发展,但是仍然未能完成代结绳记事。退一步说,“书契”的推广传播有个过程,就当时的文明情况看,“书契”和结绳记事同时存在。换个说法,如果《易传》的说法是历史的真实,那么伏羲氏的“书契”文字是在黄帝以后传播使用的,所以有“仓颉”造字说。可以说,黄帝做出推广文字的重大历史性贡献。

3、早期华夏文化传播使中国地域文明形成。

黄帝时代,华夏文化得到广泛地扩大传播,后来春秋时期的齐桓公改革称霸,促进华夏文明的传播,使中国地域文明形成。简言之,齐国建政有三个因素推动华夏融合。

(1)、《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姜太公望,吕尚是“东海上人”。《史记集解》刘宋裴骃引《吕氏春秋》说明姜太公是东夷人士。所以周武王封姜太公到古青州、营州地建齐国治理东夷地域顺利方便。《齐太公世家集解》引徐广的解说,姜太公“其先祖,……虞夏之际,封于吕。”“吕”国在南阳郡的宛(yuān)县西面。《齐太公史家索隐》司马贞又根据《地理志》解说,“或封于申,姓姜氏”的“申”国位置在南阳宛县。这样看,姜太公吕尚在今天河南南阳封国的建政经验,运用到东夷齐国建政的措施上,从而实现宗周在东夷封国屏周的治政目的,客观上起到促进东西部华夏融合的作用。

(2)、根据《左传》、《史记》等史籍的记载,齐国建政的重要任务是,守好周建封国的东部,防御山东半岛古东莱国的侵犯等。自此,齐国的建政扩展使华夏融合趋向必然发展的过程。

(3)、齐桓公改革的大事是发展盐业生产,供应华夏中西部食盐,这是推动华夏融合的重要原因。

由此,齐桓公改革称霸完成华夏融合。首先,把人民分为士、农、工、商四类,确立专业家庭经济单元地位,由此建立管理专业家庭为社会构成基础的国家管理体系,同时为土地私有的地主农耕经济快速孕生提供暖床。这个体系打破井田采邑的血亲分封制度,瓦解宗周血亲统治体系,从而打破种族隔阂,使地域种族、邦族之间融合联系加快,促成华夏各族系的融合。其次,齐桓公在救灭国,伐戎狄,阻南楚的屏周过程中,推动自耕农家庭经济扩散传播,为华夏社会创建新的行政管理模式,催生地主经济做出奠基性贡献,促成华夏社会融合为不可分的整体。由经济基础形成的中华民族认同形成,华夏民族形成。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给于高度评价,认为“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 认为齐桓公用管仲改革成霸,起到完成华夏融合进步发展的重要历史作用,推动华夏文明的传播。

最后,华夏融合,政治上趋向中国统一发展。这是因为,华夏融合以安居经济为基础,社会的经济政治体系得到一体联系的协和发展,形成共同的民俗认同,所以华夏民族的同归性强烈,地域疆土的中国认同性强烈。推动富民养农政策让农业发展,是保障中华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的基础。五千年的历史说明,华夏融合统一才能造就中国,才能使中国发展强大。

 

(2008.4.13.修改稿)

 

主要参考:

晋郭普注、清毕沅解《山海经》、郝懿行本

《大戴礼》、《水经注》等注本

《史记三家注》1933年商务印书馆

唐颜师古注本《汉书·地理志》

顾颉刚主编《古史辨》1926年4月第一册出版后等诸着

孟世杰着《先秦文化史》1929年北平文化书社

徐旭生著《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1943年中国出版社出版及以后改版本

《蒙文通文集》1978年7月巴蜀书社版《古史甄微》等相关文论

袁珂著《山海经校译》1985年7月上海古籍出版社

杨华著2001年武汉出版社版《三峡地区远古至战国时期古城遗迹考古研究》等

俞伟超著《三峡考古与长江文明》,2000年《重庆历史与文化》第2期

王震中著《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1994年陕西人民出版社版

李学勤《青铜器的研究及其展望》,《天津市历史博物馆馆刊》1994年第4期文等  

严文明著《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1996年《中原文物》第1期  

徐其忠、李靖莉、王燕着《黄河三角洲古文化遗存研究》2002年6月山东人民出版社

郭云鹰主编《禹贡碣石山》2002年8月济南出版社  

王青《环渤海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文化与海岸变迁》,2000年4期《华夏考古》

栾丰实《论夷和东夷》,2002年第1期《中原文物》

栾丰实《海岱地区史前文化的发现和研究》2002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1世纪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

周光华《齐桓公强行发展成霸的措施作用》2002年8月山东文艺出版社国际学术会《齐国治国思想论集》

周光华《孝文化及颜文姜祠索探》2003年《管子学刊》第2期

周光华《远古的华夏族》2004年9月山东人民出版社

周光华《东夷齐文化与华夏文化的融合发展》2004年5月华东学术会演讲,2005年《管子学刊》第1期

周光华《华夏文明起源与融合发展》2005年12期《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

周光华《华夏族的起源与齐文化融合》2007年第2期《管子学刊》

 (该文是2002年以来《管子学刊》中科院自然史所讲座等、学术活动、专著文论的基本文稿概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