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颈鹤,翱翔在雪域高原的“神鸟”

 板桥胡同37号 2017-02-26



世界现生存鹤科鸟类15种,黑颈鹤是其中发现最晚的一种,它是俄国探险家普热尔瓦尔斯基于1876年在中国青海湖发现的。黑颈鹤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种之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每年冬天黑颈鹤会长途飞行到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越冬。




在全球环境状况越来越不容乐观的今天,雪域高原西藏依然因她纯净的空气和灿烂的阳光成为世人向往的地方。西藏也是野生动物的乐园。近年来,西藏大力保护野生动物,使昔日濒临灭绝的黑颈鹤开始大量繁衍。


吉祥的鸟儿


       藏族同胞信奉佛教,对黑颈鹤十分喜爱,称之为“仙鹤”、“神鸟”、“吉祥鸟”。藏族长篇史诗《格萨尔王传》是一部流传极广的民间巨作,描写岭国的格萨尔王降伏各地妖魔,为黎民百姓除害的故事;其中描述王妃珠茉在被巴扎那保国的霍尔王族黄帐王俘虏之后,写信向格萨尔王求救时,便是派去3只仙鹤送的信,尼玛泽仁绘制的“珠茉遣鹤送信”(唐卡)画,深受藏族人民喜爱。




黑颈鹤族群有类


       黑颈鹤是属于高原特有的鹤类,体长130厘米左右,头顶呈暗红色,因前颈及上颈腹面披以黑羽而得名,主要分布在中国、印度、不丹和尼泊尔等国境内。在世界性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黑颈鹤被列为全球急需救助的鸟类。



家族群:常见的为两只成鹤一只幼鹤,幼鹤羽毛为灰褐色,在野外很容易与成鹤区别开。



亚成体群:是指一些还没有幼鹤的年轻鹤鸟,成群地聚集在一起,数量从七八只到三四十只不等。



混合群:成群的黑颈鹤常与成群的灰鹤一块在山坡上觅食,但并不完全混杂,各自保持相对的集中。夜间,两者也分别成群而居,保持相对的距离过夜。


除此之外还有孤鹤,一般是因“伴侣”死后失去“家庭”,难以靠近群鹤,常独自活动,或站在高处充当“哨兵”。



在拉萨市林周县虎头山水库浅水区,与黑颈鹤共处同一栖息地的有斑嘴鸭、赤麻鸭、斑头雁、绿翅鸭、绿头鸭和普通秋沙鸭等十几种水禽。它们与黑颈鹤一起觅食,友好相处,起落时上下翻飞,姿态各异,景象甚是壮观。


高冷的鸟儿常居雪域


       黑颈鹤在中国的地理分布范围北起新疆阿尔金山脉,延伸到甘肃祁连山下,南抵西藏喜马拉雅山脉和云南的横断山脉,西起喀喇昆仑山,东止于青藏高原东北线的甘肃、青海和四川交界的松潘草地及云南与贵州交界的乌蒙山脉。





黑颈鹤是迁徒鸟类,它们的繁殖区与越冬区分布在两大区域:越冬区主要是在云南、贵州及西藏海拔1600~4000米的地带。繁殖地则相对分散,但主要在西南的青藏高原和甘肃、四川北部等海拔3500~5000米的沼泽地带,那里空气稀薄,人烟稀少,气候寒冷,5~6月时的气温有时还在零下12℃左右。



它们每年3月就来到繁殖地区,当湖沼中冰雪开始消融时,群体便开始分散,雄鸟和雌鸟纷纷四处漫游,寻觅佳偶。


鸟儿们的主食


       黑颈鹤特别喜欢吃植被的地下茎块部分,也兼吃少量的小鱼等食物。在滇东北地区它们的主食为马铃薯、油菜子、燕麦、养子、小麦、蔓菁等,其次就是红白三叶草等草类及少量鱼虾。




逃不了食物链的迫害


医药成分的捕猎:中医传统理论认为黑颈鹤去毛、内脏,取骨晒干,有利尿通淋的功效,治小便不利。因此被捕猎。



过度捕猎:黑颈鹤是中国特有的珍稀禽类,驰名世界,具有重要的文化交流、科学研究和观赏价值。民间以鹤为“神”,历来受到尊崇和保护,但有些人却以非法捕捉和杀害鹤类、甚至吃鹤肉为荣。



栖息地破坏: 作为选择高原草甸沼泽栖息的鸟类,本来在“高处不胜寒”的云贵藏生活、迁飞,与世无争。近年人类对湿地的开发,抽干了沼泽,使这些高原涉禽面临失去家园的威胁。





不过近些年来,国家出台了不少保护措施,加之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大力管制,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西藏越冬的黑劲鹤仅知有700~800只,到20世纪90年代这个数据已经增加到了4277只,到2010年我国西藏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黑颈鹤越冬和繁衍地,数量达到了8000多只,占全球黑颈鹤数量的四分之三。





编辑 | 杨子         图 | 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