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台电梯很奇葩,原因是这样的……涨见识了!

 启程的男孩 2017-02-26

关于这个奇葩的电梯,我们一起看下电梯人的意见:


  1. 因为要满足轿厢和对重距离,曳引轮与导向轮距离就得加大,但是钢丝绳与曳引轮包角变小了所以要增加包角,有加个轮子(最经济)、换大曳引轮(主机配套成本太高)或把主机抬高(空间不够),个人理解。

  2. 这是压轮,为了增加包角、有时线距离太大,主机加高台又有限的情况下用压轮就可增加包角,增加曳引轮摩擦力。

  3. 看工艺绝对是后加的,因为有一边角铁没搭全。应该是运行中有打滑现象,解决不了才加的,包角计算是很复杂的,小了打滑,大了钢丝绳磨的快。别说小厂,很多大厂也是设计在临界值,曳引轮磨一点点就会打滑,比如早期的凌云。其实也可以增加曳引机高度来解决这个问题。但不论怎么改都算是改变原厂设计了。应算改造报监检。

  4. 由于曳引轮与导向轮横向距离大,导致曳引包角不足,产生的曳引力不足,所以增加压轮,增大包角,提高曳引力!

  5. 机架设计不对,钢丝绳碰到槽钢了,使钢丝绳不碰到槽钢,又能增大包角,一石三鸟!

  6. 这个一看就不是原来的设计,绝对是后加装的,那为什么加装这么一个轮子呢,肯定是为了增加曳引力了,当然增加包角也可以,但一方面受到机房高度的限制,另一方面需要把曳引机的底座框架解体并加高,比较起来,还是加个轮子相对简单,因为物料是现成的,不就是加个导向轮嘛,很多地方安装验收时需要测试曳引力的,这个我觉得就是针对过验收用的。

  7. 可能是曳引轮摩擦力不够,或者曳引轮是V型槽有跳绳现象,厂家增加一个压绳轮子,既增加了摩擦力,又防止绳子跳动还可作为挡绳轮用,一举两得,这个厂家有创新。

  8. 看工艺应该是后加的轮子。虽然未加前包角设计足够,但不同的钢丝绳摩擦系数会不一样,钢丝绳直径小了一点的摩擦系数也不一样。这图片的轮子应该是检验时试重载下行拉闸滑行过长后才加上的。

  9. 山东泰安5克拉有个工地是这样的我去装过,其实原因很简单 就是曳引轮与导向轮横向距离大,导致曳引包角不足,产生的曳引力不足,所以增加压轮,增大包角,提高曳引力罢了。

  10. 此设计就是为了增大包角增加摩擦力,很多1:1或2:1电梯都有此类问题,这个应该是厂家发现有这方面的的问题时的解决方案。可能安装人员或维保员后增加此轮时,不专业,没有改变曳引轮的包角。此问题跟曳引轮材质,钢丝绳材质,和异常磨损有关。

  11. 轿厢中心与对重中心距太大,钢丝绳与曳引轮包角太小,至使摩擦力太小。配置上压绳轮目的是加大包角,增大摩擦力。不过图片上的压绳轮压绳的幅度太小,最好的效果是将曳引钢丝绳压调至垂直状,包角达到180度就最好了。中心距过大,曳引比1:1的梯子最合适这么设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