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识管理,过年除了胡吃海喝之外的小确幸

 金陵一棵树 2017-02-26

这是 浩子61 篇原创,全文共 1596

只用 5 分钟,开始做知识管理

转眼间,半个月过去,大家都陆陆续续从老家挤回自己打拼的城市。

每逢佳节胖三斤,这半个月可以全然不顾过去一年所有的自律,按照老习俗放肆的吃喝玩乐,鸡鸭鱼肉蛋吃到打嗝,红白黄啤喝到不吐不快,熬夜熬到睁不开眼,烟花爆竹声也是此起彼伏,还有各种串门。

很难想象,如今这个富足的时代,养生节目层出不从,广场舞遍地开花,什么都讲究个绿色环保,而过年却是在各种肆意放纵,过量的脂肪、抽烟、酗酒、熬夜、制造噪音、制造空气污染,这些行为并不契合社会的主旋律。

自律一整年,放纵半个月。练了一年的瑜伽,半个月后身材被打回原形,平时细心调养的脂肪肝胆囊炎等等富贵病节后又迎来一波爆发,就连老家引以为傲的优质空气质量这几天也是天天严重污染,在水泥森林里低调隐忍一整年,所有正确的规则在这几天里全部失效,这就是过年。

两本关于“知识管理”的书

持续稳定的推送需要一个持续稳定的的作息时间,而过年那几天很明显是不具备这个条件的,按照习俗每天都有每天要做的事情,自己的时间并不是自己的,好不容易空一会儿,还时不时的还有人过来拜年,导致这段时间没有什么输出。

不过我还是看完了两本“知识管理”方面的书籍:一本田志刚的《你的知识需要管理》,另一本是萧秋水的《记录,成为更好的自己》。

《你的知识需要管理》

在19世纪,一个知识更新周期(以一个领域知识更新20%为一个知识更新周期)为5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为15年,20世纪90年代为3到4年。到2050年,我们现在拥有的知识可能只是那时知识的百分之一。

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如今管理知识,原始社会那套囤积技巧已经不实用,这就是信息爆炸给我们带来最直接的冲击,我们需要更高效更符合时代特征的方法和技巧来匹配快速增长迭代的知识。

个人知识管理分为五个环节:学习、保存、共享、使用和创新:

学习:问君哪得清与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不断学习来更新自己的知识,是打造个人核心竞争力的必经之路,参加培训课程是学习,看书是在学习,和别人聊天也是在学习……

保存:知识不一定要全部存储在我们的脑子里,它还可以存储在纸上或者电脑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把知识保存在云端,任何时候都可以调出来,数字化的信息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检索,数据越大,这个好处越明显;

共享:协作的社会,个人价值体现在自己能够为别人创造多少价值,而知识共享就是为别人提供价值的一种途径。共享是将别人的显性知识(可以写出来的知识)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产生隐性知识(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出来的知识),然后再将自己的隐性知识转化成为显性知识的一种途径。

使用:知识只有使用了才会有价值,没有使用的知识只是信息,不会使用知识的人也只是一个移动书柜。使用是检验和巩固知识的一种途径,在使用过程中,经过自己对别人显性知识的的分析和总结可以再次产生显性知识。

创新:如果想在一个领域做到别人永远都无法超越的境界,那就需要不断的推成出新,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廉,人廉我无,只有创新。

《记录,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是一本讲解“有道云笔记”的书。

我在2013年就开始用有道云笔记写日记,也用它来保存网络资料,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云笔记里面的数据越来越多,内容也越来越杂,各行各业什么内容都有,这时如何高效准确的将这些信息整理保存起来以便日后查询变的越来越迫切

个人知识管理的第二个环节是保存,这本书就是讲如何利用有道云笔记来打造个人知识库,其实我只是把这本书当作一本“有道云笔记”的高阶使用说明书,我想找到一些4年来我没有发现的小技巧。

用了4年的有道云笔记,但是通过这本书,我还是发现了很多云笔记的新鲜玩法,包括:个人知识管理、时间管理以及如何提高个人工作效率,受用不已。

第一条地铁

过年在胡吃海喝之外,自己能够找到一些和往年不一样的玩法,也挺自豪的,而知识管理,这也是2017年在知识地图里修的第一条地铁,这也是我以后不断输出的一个主题。

明天开始上班,开工大吉。

- End -

再认知|重新理解这个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