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觉察,你的人生只在复制父母的狗血剧本

 教科文书馆 2017-02-26

  
  曾经和一位从事心理咨询的德国医生朋友探讨过一个问题 —— 心理咨询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她说,“很多来访者的问题,我看到了,但解决不了,所以,时常有深深的无力感。也许治愈人生中的心结,悲伤,烦恼,绝望,还是要依托宗教。否则,你怎么向他们解释曾经遭受过的苦难?又怎样让来访者们依靠力量去自我整合,又怎样让他们平静地面对痛苦,找到安慰?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释怀过去的痛苦。只有他们自己找到了问题所在,然后说一句‘原来如此’,心里的疙瘩才能被解开。”

  所以,她认为,建立某种信仰才是治愈自我的终极答案。

  当时,我对这个问题也很迷茫,直到我开始了自我觉察之路。


  01

  因为自我觉察,我的认知也开始发生了改变。

  怎么形容我的改变呢?

  以前我看到的世界是一个圆形的筒状,我的视线也只局限在这个圆形的筒状里。觉察之后,我发现了筒状外的东西。比如,原先我只看到了我的情绪,但觉察之后,我看到了情绪背后的真相。

  尽管我距离看到生命的全貌还很远,但至少比我原先看见的东西大得多。

  慢慢地,随着觉察的深入,我的认知也变得更宽阔了。

  我们认为世界是怎样的,取决于我们的认知。比如,有的人认为世界是精彩的,有的人认为世界是冰冷的,有的人认为世界是残暴的......这些都取决于我们的认知。

  当我们的认知改变时,我们的世界也会改变。

  02

  需要注意的是,认知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

  如果你的认知是片面的,或你还活在情绪中不理会其中的内涵,或你因缺乏方法,找各种理由借口拒绝面对真实的自己,那么,你又怎么能探究到生命的真相呢?


  若你从未搞清楚你是谁?你的感受来自哪里?构成你性格的成因是什么?你是根本不可能改变认知的。

  所以,改变认知的前提,是要学会自我觉察。

  当你改变了认知,你对世界的看法也就变了。

  对任何一个人来说,花一些时间寻找生命的真相是值得的。而且,一口吃不成胖子,我们也不可能一步到位,立刻步入超脱的境界。

  我认为,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意义是:

  它不能为你提供解决人生重大问题的方案,但它能帮助你重新看待你需要解决的问题。

  换言之,心理咨询能助你通过觉察,拓宽认知,了解事物背后更多的真相。

  也许有人会质疑,这真的有用吗?

  是的,只要你做好了心理准备,不抗拒,在一定的机缘巧合下,你自然知道,做这件事的意义是什么。

  03

  在你没有开始觉察的情况下,你早已建立了一套应对真相的系统机制。

  它会让你在即使生活非常糟糕的状态下,仍然不去改变。你会为自己解释,找各种理由让自己相信,这就是事实,你的生活就是这样的,而且,也只能是这样。


  其实,你内心还是很渴望生活变得好一点,同时你对想变好的抗拒心理也很多。因为变得更好,代表你要毁掉多年来自己建的大厦。在那栋大厦里,虽然有你的许多痛苦烦恼,但你很熟悉它的模式。

  推倒大厦重建,需要很大很大很大的勇气,这个勇气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的。

  不过,少数有勇气的人,成了别人眼中的幸运儿。

  例如,我经常听到这样的话:

  1. 我这个人就是脾气坏,改不了了。

  2. 我就是很脆弱,很容易受伤。所以我不想再去爱了。

  3. 男人没一个好东西,哪有男人不花心,女人为什么要结婚,不结婚是最好的!

  4. 我没法对老婆温柔,我这个人就是嘴坏,不善于表达,就这样了改不了。

  5. 我也想对孩子和善点,可是每次他犯错我就怒火万丈控制不了自己,事后又内疚。

  6. 幸福?呵呵,人生不是来享福的,就是来受罪的,我不觉得我活着是什么好事,真的很累了。

  在没有觉察真相的认知里,我们是这样看待世界和人生的。

  但是,如果我们开始了觉察,一切就会不同。

  04

  胡慎之老师前几日在微信公众号里写了一篇我的小故事。(点击蓝色字体,即可阅读文章《不敢对孩子表达的恨意,一定会转嫁到孩子身上》)

  我一岁多的女儿想骑脚踏车,那辆脚踏车是她哥哥的,她骑上去离地面半米,挺危险的,所以,我阻住了她。

  她生气躺地上耍赖,我愤怒了。

  但我没有因为愤怒而对她咆哮,也没有跟支持她骑车的孩子爸吵架,而是极大程度地克制了愤怒。因为我发誓绝不成为我妈,不建立跟我父母那样的家庭。

  愤怒的那一刻,我看到了愤怒来的十分突然且汹涌。

  瞬间,我意识到,我不是因为孩子做了一件,我不想让她做的事情而产生的,也不是孩子爸想让孩子玩一下和我意见不统一而掀起的,那愤怒,是我妈妈的情绪!

  觉察到情绪后,我想起了童年片段——我妈经常因为我超出她的控制而愤怒,很多事情我是不被允许做的,一旦做了,等待我的一定是乌云密布,雷电暴雨。

  妈妈这样的情绪,我无法承受。


  更糟糕的是,假如爸爸试图给我撑腰,或想带我进行一些妈妈不允许的小小的“冒险”时(其实也就是骑车这种程度),我妈就会暴怒,把所有的愤怒全都转移到爸爸身上。

  紧接着,两人发生激烈的争吵。

  当时我只是以个三四岁的孩子。我会自然而然的认为父母争吵是因为我。因为我的存在,爸妈的关系才变得如此糟糕。

  爸爸被妈妈攻击后,他的反应是加倍地攻击妈妈,最后他们两个就像得了神经病一样,陷入疯狂地争吵。

  这给我性格造成的影响是:当爸爸回忆我的童年时,他总说,我小时候非常胆小,哪里也不去,就喜欢呆在家里。上幼儿园后,也不爱玩小朋友们都爱玩的滑滑梯。

  有意思的是,我也常常回顾童年,并和人谈及我的童年,但却从没在回忆中想到这些细节,或和这个细节相关的一切记忆,感受。

  05

  女儿骑脚踏被我阻止的那天,我体验到了对女儿的愤怒情绪。

  自我分析觉察后,我突然回忆起了过去被遗忘的记忆。

  为什么这部分的记忆,在平常的时候,丝毫想不起来呢?

  也许这就是选择性失忆吧。

  目的是,把这段痛苦的记忆搁置在我的意识之外,让我远离难受的感觉,这是自我保护的本能。这些痛苦的部分,幼年的我无法解决,因此,选择了遗忘,但遗忘不代表它消失了。事实上,这些记忆都储藏在我们的大脑里和潜意识中,不断地制造情绪。


  这一次,它出现了,我捕捉到了它,才发现,这愤怒,原来是我妈妈的。我妈妈那时对我的愤怒,被我认同了,然后我复制了。

  如果我没有觉察到,就会像我妈妈曾经对待我那样,用近乎歇斯底里的言行阻止我的女儿骑脚踏车,也会对孩子爸允许她骑车感到非常愤怒,跟他吵架。

  这些,会给我女儿带来糟糕的童年记忆。

  如果没有觉察,我就不会停止情绪的爆发。如果我没有停止情绪的爆发,那一刻我就是我妈妈。

  如果当时我真的那样做了,那么,我是在过我自己的人生,还是在复制我妈妈的人生?

  06

  不管我们的父母和童年是怎样的,我们都必须明白以下几点:

  第一,这些是我们无法选择的,是如钢铁一般的事实。

  第二,那些痛苦的事情,发生在我们人生中的头十来年,未来的六七十年(现在科技发达,没准八十年),我们完全可以自主自己的人生,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第三,如果我们没有觉察,每一次的选择都在重复父母当时的情绪性格,接下来的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过的日子,只不过是一直在重复,重复,重复,没有任何创造性和建设性。

  人人都说,要倾听自己的声音,为自己而活,似乎有了这些,便获得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答案。


  没那么简单。

  是否有人思考过,我们怎么才能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什么叫做为自己而活?

  当你在愤怒的时刻,尽情发泄愤怒时,你不是为自己而活,而是在把自己所有的欲望都实现,丝毫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你以为你这样做,你就会快乐,其实,并不会,你只是在简单的重复过去的模式,在原地打转,没有觉察和成长,生命进入了死循环。

  07

  当你这样做时,你清楚你在为谁要吗?这真的是你想要的吗?如果不是,那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有位朋友,他父母长年对他母亲苛刻对待,说话很难听,大男子主义。

  朋友总说,他很讨厌父亲,母亲很可怜。

  第一次婚姻失败,原因是他受不了妻子的强势。第二次婚姻,他对妻子的要求跟他父亲当年对待他母亲一模一样。他的妻子必须容忍他的苛刻,不管对错,妻子都必须听他的。

  一旦妻子抗争,他就非常愤怒。

  他说,他就想要特别温顺,不提倡男女平等的伴侣。


  但是作为旁观者的我们,看到了一个很简单的逻辑问题浮出了水面。

  他口口声声说,讨厌他的父亲,替母亲不值,但他现在的这段婚姻,难道不是在扮演他的父亲吗?久而久之,他的第二个妻子也会成为他的母亲,要么隐忍地过一生,在子女面前不断地表达对父亲的怨恨。要么绝望地终结和他的婚姻。

  这就是可怕的因果循环。

  如果我们觉察,很可能像我这位朋友一样,很容易认同他父母的婚姻模式,并不受控制的复制粘贴。

  这也是潜意识的巨大魔力。

  然而,这种生活不是他想要的,也不是他父亲想要的。但最终,他们都走向了同一条路——得不到妻子的爱,失去了儿女的尊重。

  08

  他母亲在婚姻中抑郁多年。

  理性上,他知道,自己继续这样对待妻子,也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悲剧,但他自动省略了这层问题的思考。解释说,我的愿望是想找一个温顺的,什么都听我的妻子。

  是的,没有觉察,他就看不到自己。

  他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只不过是被潜意识指挥着去做的。

  潜意识的力量这么大?

  恩,很多时候,如果没有觉察,我们的头脑就会粉饰和伪装潜意识的行动,尽量把行动合理化,自我催眠,以为自己在做一件对自己很好的事情。


  觉察就像一束光,照进了黑暗的潜意识里,我们的人生将有所不同。

  这种变化,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你不需探究到所有的问题,在一个点凿一个洞,让光进去,后面的反应,都是全自动的连锁反应。

  很简单,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难。

  所以,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要找到那个点,这也是觉察的第一步。

  一步之前是一个旧世界,一步之后就是一个新世界。

  当他觉察到他变得像他父亲时,他开始了觉察,改变也随之发生,现在,他好了很多,减少了重复他父亲对待他母亲的那种言行。

  09

  有一门学科叫认知心理学,挺值得一读的。

  里面有一些观点,挺想分享给大家的:

  比如,

  第一步,眼睛看见了一棵树,我们认为这是事实。(我们只看到了事实,没有认知到我们看到的是什么)

  第二步,我们会对“看到的事实”进行信息加工解读。(解读跟我们原先的知识相关。我们需要通过已有的知识来对该事物进行判断。)

  我们不用了解深奥的学术,因为先验知识只看字面,下一次,你再看到同一个事物穿时,除了视网膜,你还会根据你的先验知识一起来解读它。


  赫尔姆霍兹有个理论,叫做无意识推理理论。

  意思是,我们的某些知觉源于我们对环境做出的无意识假设。你不需要看到这个东西的全貌,但是你熟悉这个环境。你以前看到过类似的经验会让你在看不到这个事物全貌的状态下,判断出它是什么。

  但这种判断是不够准确的,你会因为熟悉环境,记忆,经验而产生错觉。而且,这种错觉的产生,很难被发现。

  不禁想问,我们有多少认知是全面,真实,客观的存在?

  你的男朋友很忙,迟到了。

  你感到很恐慌,觉得受到了伤害,为了不再体验他迟到带给你的毁灭式感受。你大发雷霆,甚至威胁他再迟到就分手。

  但是,他迟到其实不代表什么。

  关键是,你如何解读他的迟到。

  也许换一个女孩,她会宽容礼让,泰然处之。

  之所以你会这样,跟你小时候的原生家庭有关。

  小时候,妈妈总在家里等爸爸,爸爸最长失踪了半年才回家。你陪着妈妈一起等,感受妈妈的情绪。所以你是那么的讨厌迟到带给你的感受。

  尽管这个男人不是你爸爸,他迟到也仅仅是一个偶然事件。但是你片面的认知把你带进了死胡同。

  而他没有义务去承受这些,所以,他要么当场反抗令你痛苦,要么忍下来以后再找补。

  一个男人不是你的救赎。当然女人也不会是男人的救赎。


  我们怎么才能了解自己的真相?怎么才能从情绪中觉察自己,避免死循环,不去重复父母的人生?怎么透过那么多错觉和意识建立的大厦,去寻找一个更全面更真实的认知?

  这就是开篇那个问题的答案。

  我认为,心理咨询的意义就在于此。

  觉察是一种方法,帮助你,穿过潜意识的河流,让你看见自己,哪怕看到的只是一点点光亮,那也能照亮你的生命。

  只要你真的相信,愿意试试。

  虽然我没有自我觉察,且有恶劣的童年,但是我发誓我不会走父母的老路,这样我就能超越他们,不会原地打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