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熟悉又陌生的春秋战国(五)春秋第一霸主

 金色年华554 2017-02-26

有没有人留意过,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君主一般都叫某某公,某某侯,只有楚国是某某王,那么为什么楚国人可以跟周天子一起称王呢,楚国又是怎么样一步步成为南方强国呢?当楚国发展壮大觊觎中原之后,齐桓公又是如何行使中原霸主的责任和义务,来带领中原各国一起抵抗楚国的?

北方的事情终于处理的差不多了,齐桓公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南方的战报以及郑国的求援书又送到了齐桓公的办公桌前,楚国人又来了。

楚国是远古五帝之一颛顼的后人建立的国家,在今天的湖北。但是在周朝时楚国一直不在正式的编制之内,所以各个诸侯国也没拿他们当自己人,甚至一开始大家管他们叫“荆”(连个诸侯国都不是)。直到熊通做了楚的领袖之后,开始扩张楚国的领地和疆域,并逐个征服了汉水流域的许多小国家。

有一次熊通率领楚军攻打随国,要求随国通告一声周天子,给他们封一个王做一下。周天子二话没说就拒绝了,这不是开玩笑吗,只有周天子是王,其他的诸侯国都是按照爵位来的,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几个等级。所以齐国是公爵,小白可以谥号齐桓公,还有些小国家领导人是侯爵,例如战国初期的魏,君主就是魏文侯。你楚国首领当了王,岂不是跟我天子平起平坐,那么我周天子的面子往哪里搁?(虽然天子在天下也早就没地位了,但名义上还是个王,面子还是要的。)

熊通一听,不给拉到,我自己封。于是他自封为楚王,死后追谥为楚武王,从他开始,楚国的国君就是某某王了。之后,楚武王继续带兵东征西讨,不断壮大的楚国的力量,虽然也遇到了一些小的挫折,但是楚国上下众志成城,楚国的势力不断扩充增强。后来楚武王去世,儿子楚文王即位后,继承了父亲壮大楚国的遗志,楚国涌现出一批良相和名将,不但将楚国的版图和领土进一步扩大,还控制了蔡国这个进入中原的门户,为以后楚国北伐出兵中原创造了前提条件。

除了控制蔡国之外,楚文王还办了两件有点名气的事情。第一是带兵北上看了几眼,搞的齐桓公立刻拉上中原各国搞了个幽盟出来。第二就是发现了史上著名的宝玉鉴赏师卞和先生。楚文王看到这个哭干了眼泪又没了双脚的人比较可怜,于是找人好好研究了一下他手里的那块石头,这才有了后来的惊天宝玉:和氏璧。

没过多久,楚文王也在东征西战中积劳成疾,撒手人寰,而他的儿子即位后没干多久就被自己的弟弟干掉,这位弑杀哥哥的人,就是楚国一代雄主楚成王。楚成王即位时,楚国大权掌握在令尹子元手上,而子元对治理国家的兴趣却不如对追求自己嫂子的兴趣大。为了博嫂子一笑,子元竟然率领大军北上讨伐郑国,结果被齐桓公的联军算计,险些留在中原回不来了。后来子元就因为不得人心而被杀,他的继任者就是后世著名的令尹子文,南方第一搭档——楚成王加子文组合正式形成,这个组合将为楚国的进一步兴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未来一段时间与北方第一搭档齐桓公加管仲展开多次的较量。

楚成王一上任,首先打通北上咽喉要道——蔡国,并且将蔡国妥妥的放在了楚国的联盟之中,然后在公元前659年兵锋直指中原的心脏郑国。算上子元的那一次,楚成王刚刚即位三年之内就已经是第二次伐郑了。由此可见,当年郑庄公处在这么个四战之地还能做小霸是多么不容易,他那懂军事的儿子郑厉公在位时别人还不太敢欺负郑国,可是庄公的孙子郑文公的时代,郑国基本就算是软柿子随便捏了。正在北方忙着帮别人进行战后重建工作的齐桓公一看,赶忙带着鲁国,宋国等几个小伙伴往南赶,并且在宋国开了个会,讨论抗楚援郑,保卫中原的重要议题。

楚国可不怕中原人吓唬,继续攻打郑国,齐桓公也是沉得住气,继续跟大伙开会。楚国一打就是三年,齐桓公跟一群诸侯们大小会议开了三年。最后郑文公实在扛不住了,爷爷留下来那点底子都快败光了,于是开始琢磨写降书纳顺表,准备加入南方楚国联盟。大臣们一看赶快劝啊,说要不是齐桓公开会吓唬着楚国,他们早就长驱直入,我们估计都已经去楚国做客了,所以再忍忍吧,相信齐老大能想出办法的。

齐桓公不愧是霸主,在开了三年的作战计划会议之后(齐桓公的办事效率也忒低了点,要是楚成王胆子再大点估计都打齐国去了),终于凑齐了八国联军,八支诸侯国部队浩浩荡荡的杀向蔡国(还不是去救郑国,郑文公挺住),意图断绝楚国北上中原的咽喉要道,来一个一劳永逸。人多力量大,何况对手是小小的蔡国,八国联军很快就击败了蔡国,并且打到楚国边界。

楚成王立刻从郑国撤兵回援,赶在八国联军进入楚国领土之前回到自己的边防线,并且派了一名使者去见齐桓公,“君侯您住在北海之滨,我们则待在南海之滨,本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是您千里迢迢跑到我们家门口来,想干啥?”后世名言风马牛不相及,就是这么出来的。管仲脑子快啊,赶快接话说:“我们齐国从姜太公开始,就可以讨伐诸侯,而且东南西北都在我们的征讨范围之内。你们楚国长期不给天子进贡(大家都不进贡,不过楚国挂着个王还是让天子很不爽),而且当年周昭王南巡就没回去,所以我们国君前来问罪。”(插播一则周天子轶事。西周天子周昭王看着当时楚地的南蛮子不爽,亲自带兵征讨,结果乘船渡过汉水的时候发生了交通事故,船莫名其妙的沉了,周昭王就喂了鱼,后来人们就把帐算到楚人身上了。从这看来,周桓王被郑庄公揍一顿还不算太惨,起码小命保住了。)但是人家楚国使者虽是南蛮,但是口才一点也不差:“这个没有进贡的事情,我们做的不对,以后会去按时进贡的。至于周昭王为啥没回去,这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我们也不知道,你们去问问汉水流域的老人家,看看有没有看见的,但这事跟我们楚国没关系。”

齐桓公和楚成王的第一次交锋,就这么吵了一架,八国联军愣是没吵赢人家南蛮部落,那就硬着头皮继续进攻吧。楚成王也不是吃素的,早早的就列队迎候了,双方安营扎寨,囤积军粮,开始对垒。熟悉又陌生的春秋战国(五)春秋第一霸主

两个月过去了,什么都没有发生。八国联军劳师远征,跟楚国耗不起啊,就有诸侯吵着要主动进攻。关键时刻还是管仲有耐心,如果进攻没有把握反而容易陷入对方的埋伏,还是得继续等。终于有一天,楚国又派来一名使者屈完(大家不认识他不要紧,但他却有个大名鼎鼎的后人,屈原)来见齐桓公。正当大家以为楚国终于沉不住气的时候,屈完却要求齐桓公的部队后撤三十里,然后我们开始和谈。齐桓公正准备发飙,管仲又一次拉住了他,然后大伙后退到三十里外的召陵,风风光光的给屈完办了一场军事演习。齐桓公得意洋洋的问屈完,我们的军队如何呀。屈完不卑不亢,“你们的军队的确是雄壮之师。但是,如果你们以德服人,谁敢不服?如果你们以武力服人,那么我们楚国准备好了,你们放马过来吧。”

齐桓公算是看出来了,耍嘴皮子未必干的过这群楚国人,那就和谈吧,反正这次他们也把楚国的小弟蔡国收拾了,算是没空手回去。于是屈完就代表楚国跟齐桓公签订了召陵之盟,盟约规定,楚国要向周天子进贡。从此以后,楚成王终于开始把周天子当作自己人,并且史无前例的第一次给东周天子上贡。

当时的天子周惠王很高兴,也给足了新加盟成员楚国面子,但是他却没有给齐桓公面子。众所周知,要不是齐桓公帮忙跑前跑后张罗诸侯一起抗楚,周天子哪来这种待遇。原因竟然是,齐桓公管闲事管到人家周天子家里去了。周惠王也是一个想废长立幼的同志(大家数数这第几次了,别着急,这时候晋国也在废长立幼呢,咱后面就说),不喜欢老大王子郑,而是喜欢自己宠妃生的王子带。于是王子郑就跑去找齐桓公叔叔帮忙,姜大叔二话没说,张罗了一大群结盟的诸侯陪着王子郑游山玩水,让这位周朝世子好好享受了一把,并且全天下都知道他是周朝的世子。生米煮成熟饭,周惠王没招了,于是悄悄拉了邻居郑文公下水,说“齐桓公不厚道,你也跟着多管闲事,别跟他们瞎混了。”于是没主意的郑文公竟没跟齐桓公打招呼,趁着大家结盟热闹着,悄悄的溜了,而且开始跟南边的楚国眉来眼去。楚成王仗着自己已经是周朝的诸侯,而不是番邦外国,更加肆无忌惮的在南方横行霸道,先后吞并了弦,许等国,再次让中原地区开始颤抖起来。

齐桓公一看,自己再不出手这中原霸主就是楚成王的了,要是再失去了郑国这个伙伴,中原可以说是门户大开。于是齐桓公拉上自己的小伙伴们两次伐郑,给了郑国一个小小的教训。郑文公一看还是齐国强大,再次乖乖的跑到齐桓公的阵营。齐桓公自然见好就收,否则把郑国彻底惹毛了而铁了心投靠楚国,可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后来齐桓公在周惠王去世后,宣布王子郑即位的会盟上,郑文公在没被邀请的情况下就屁颠屁颠的跑来,再也不是之前不打招呼就溜号的情况了。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并且邀请新任天子周襄王(王子郑)参加,接受了周襄王赐予的代表最高礼遇的祭肉。然后一群人开了两个月的会,在齐桓公的带领下,大家统一思想,坚定不移的团结在以周天子为核心的王室周围,共同促进中原各国的合作与发展。会议还制订了一系列的国际公约,并且发表了葵丘宣言:凡我同盟之人,盟誓之后,重归于好。熟悉又陌生的春秋战国(五)春秋第一霸主


葵丘之盟的签署,标志着齐桓公的中原霸主地位正式确定,随后他和管仲一起一如既往的勤勤恳恳,带领中原各诸侯国北御山戎,南抗强楚,还时不时插手一下周王朝内部事务。说起来,齐桓公在位的这四十多年间,真正的履行了中原霸主的责任和义务,光是拉着诸侯国帮助其他国家盖房子修城墙就搞了五次。所以那个年代的中原诸侯们,在齐桓公的领导之下过的也挺辛苦。他们既要到处打仗,又要忙着修墙,而且还有开不完的会,会不完的盟,最后把大家都折腾累了。

经过了霸业的顶端,齐桓公的事业开始由盛转衰,而真正让他伤心也使得齐国开始走下坡路的是,管仲去世了。(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