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熟悉又陌生的春秋战国(二十七)转瞬即逝的吴越霸业

 金色年华554 2017-02-26

吴王夫差在赢得艾陵之战后,先杀伍子胥,后与中原诸侯在黄池会盟,意图称霸中原。但是却被勾践偷袭姑苏,经过几次战争之后,吴国被越国击败,夫差自杀,勾践被周天子封为诸侯之长,实现了称霸的野心。那么越国是如何在夫差目空一切的时候一步步实现对吴国的反击,勾践称霸后越国又发生了哪些故事呢?

打败了东方大国齐国,夫差可以正儿八经的得瑟一阵子了,至少从成就来看,吴国的基业可以说在夫差手上发扬光大。不过,夫差也跟大多数人一样,开始骄傲自满,更难以听进去任何的逆耳忠言。可是在他身边就有这么个人,总是挑着夫差不喜欢的说。这位不是别人,正是帮助阖闾击败楚国,辅佐夫差即位的吴国老臣,伍子胥。

此时的吴国太宰伯嚭也早就看伍子胥不顺眼了。两个人虽然当年都是从楚国逃难来到吴国,也一起携手合作击败楚国复仇。但是吴国强大起来后,两人的追求爱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不同,两人也从好友变成了冤家。伯嚭时不时跑去夫差那里说伍子胥的坏话,并且告诉夫差,伍子胥利用上次去齐国出差的时候,把自己的儿子留在了齐国,还在那里混的有滋有味,他儿子大有投敌的倾向。夫差闻之大怒,经过一番调查,最终发现伍子胥的儿子果然在齐国,于是就给了伍子胥一把叫做“属镂(lou)”的宝剑,让他自杀。伍子胥长叹一声:“我当年辅佐你们父子取得了如今的伟大成就,你却要听信谗言来杀我这个老头子。罢了,我只有一事相求。我死后,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挂在姑苏的东门,我要看看勾践是怎么灭了吴国的。”于是拔剑自尽。夫差把伍子胥的尸体扔到长江里,草草了事。熟悉又陌生的春秋战国(二十七)转瞬即逝的吴越霸业

这下子夫差耳根子终于清静了,也进一步放开手脚东征西讨。在进行了一番军事和外交行动之后,公元前482年,夫差让鲁哀公向当时晋国国君晋定公发出邀请,要跟晋定公在黄池会盟,主要想讨论讨论这个中原霸主到底应该谁当的问题。为了让吴国大军能够以后更加方便的出入中原,夫差使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沂水和济水之间挖了一条运河,搞的吴国国内民怨沸腾。不过夫差此时已经听不进去任何的劝告了(伍子胥死后也没多少人敢跟他说真话了),于是带上了吴国的主力部队,浩浩荡荡的参加黄池会盟去了。

中原霸主的归属问题可不是谈判桌上谈出来的,从来都是战场上打出来的。光是晋楚两国的百年争霸,大型战争就打了城濮之战,邲之战,鄢陵之战三次。所以,吴国和晋国在会盟的时候讨论这个话题,自然陷入了僵局。吴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君是周文王的大伯,所以周天子都要让吴国三分,因此夫差坚持吴国才应该是天下霸主。而晋国的逻辑也很直接,我们晋国称霸中原一百多年了,凭啥让给你们吴国啊。双方争执不下的时候,晋国代表赵鞅发话了:“我们打一架吧。”谈判最终不欢而散。天黑之后,晋军的司马寅来到吴国军营再客气几句,嘘寒问暖一番就跑回来告诉赵鞅:“吴国那边好像出事了,因为大家虽然谈笑风生,但是吴王看起来没有什么心情。而且听说吴国国都被越国偷袭了,所以估计没多久,吴国会服软的。”果然没过多久,吴国那边传来消息,同意让晋定公决定中原霸主归属,夫差最终还是没有实现自己的称霸梦。熟悉又陌生的春秋战国(二十七)转瞬即逝的吴越霸业

吴国那边怎么了?没错,是越国,确切的说,是勾践在背后给了他们一刀。就在夫差带上吴国大军参加黄池之会的时候,勾践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他在过去十年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不但将越国进一步发展壮大,更是训练出一支强大的军队。现在是到了他们检阅这支军队的战斗力,一雪过去勾践和越国受到的耻辱的时候了。于是他亲自带兵,趁夫差和吴国主力不在时攻打吴国都城姑苏。此时姑苏的守军都是老弱残兵,根本没法与勾践精心训练的越国大军对抗,连守卫姑苏的几位吴国王子也都成了勾践的俘虏。夫差得到消息后,也没心情跟晋国争霸了,立刻带兵往回撤。不过夫差同学倒也真是沉得住气,当吴军路过鲁国和宋国的时候,夫差还嫌人家鲁哀公没有照顾好他们,宋国没有参加黄池之会,对这两个国家发出了战争威胁。化解这场战争的还是伯嚭,他一方面收了鲁国和宋国的贿赂,另一方面也确实没心思打仗,就把夫差给劝回去了。现在连老家姑苏都被人给抄了,还在外面耀武扬威干嘛,赶快回家吧。

当夫差带兵回到那曾经金碧辉煌,现在却破败不堪的姑苏城时,他仿佛看到了东门上挂着伍子胥的一双眼睛,看着姑苏是如何被勾践攻破的。虽说姑苏被攻破时吴国主力不在,但是夫差也确实感受到了如今越国的强大,于是他派人跟勾践谈判,并送去厚礼,让越国先撤军休战。勾践也知道今天的吴国还有很强的实力,不到算总账的时候,就先撤兵回去了。但是夫差的缓兵之计并没有让他太平几年,公元前478年和475年,勾践又两次出兵讨伐吴国,先后歼灭吴国主力军队,进一步削弱了吴国的力量,并在最后一次出兵时包围了姑苏城。

现在的情况简直就是二十年前会稽城下一幕的翻版,只不过围城的从吴变成了越,被包围的从会稽变成了姑苏,而求和的从勾践变成了夫差。眼看着吴国的抵抗越来越弱,夫差派出公孙雄去求见勾践,说我们吴国怎么逆天而行,当初不应该得罪大王,但是求大王能够像当年在会稽一样,给我们吴国君臣一次机会呢。当年的会稽城下之盟,以及在吴国当牛做马的一幕幕,涌入了勾践的心头,但与此同时,勾践似乎犯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他想起了夫差的宽宏大量,毕竟他最后还是放了自己君臣一马,让他们回到越国再次发展。于是勾践的恻隐之心开始主导他的意志,准备答应公孙雄的请求。

但是越国也有自己的伍子胥,那就是范蠡。他告诉勾践:“当初老天把我们越国赐给吴国,是夫差自己不要的。大王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二十年,终于到了复仇的这一天,难道您要忘记当年的耻辱吗?”勾践还是于心不忍,觉得公孙雄太可怜了,想给吴国一个机会。范蠡和伍子胥最大的不同就是坚决,他二话没说,直接走出帐外,击鼓下令道:“全军进攻,直捣吴宫,不得有误!”勾践急忙拦住范蠡,问他为何要这样,范蠡告诉公孙雄说:“我是我们大王受命的军队指挥官,如今大军已经出动,很快就要攻下姑苏了,你回去复命吧。”公孙雄知道大势已去,痛哭而去。熟悉又陌生的春秋战国(二十七)转瞬即逝的吴越霸业

公元前473年,越国军队攻破姑苏城。勾践派人告诉夫差,愿意留他一条性命,把他安置在越国。夫差回复说,自己已经老了,不能像勾践伺候他一样服侍勾践了,于是夫差选择了自杀。临死前,他留下一句遗言:下葬时遮住自己的脸,因为他没有脸面在地下见到伍子胥。吴国灭亡,整个吴国国土统统归入了越国。之后,越王勾践开始了向中原地区的发展,他向周天子进贡,把之前吴国占领的楚国土地归还给楚国,把吴国侵占的宋国,鲁国等土地也各自归还,并且与晋国,齐国等国家会盟。此时的越国,无论从军事力量还是从外交手段上,都达到了自己的巅峰。此时的天子周元王也赏赐勾践,任命其为诸侯之长(情况与当时赏赐的秦穆公类似)。越国于是横行于江淮之间,勾践也最终实现了自己的霸业,留下了那句著名的“有心人终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大家熟知的春秋五霸,一般来说有两个版本。我们在这里采用的是司马迁在《史记》中的春秋五霸,就是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而战国时期,大思想家荀子也评出了他自己认为的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这个版本也是流传久远,好像我们现在学习的历史课也是这么讲的。春秋五霸的归属应该说是见仁见智,但是有人把阖闾和勾践归入五霸之列,这也是对这两位吴越之王最大的认可了吧。

越国牛逼之后,好多发生在吴国的事情也难免会出现,例如,功臣如何进行安置处理。范蠡是个明白人,虽然他在勾践周围多次扮演“伍子胥”的角色,但是他可不像伍子胥那么迂腐和耿直。勾践称霸之后,范蠡辞官,带着家人隐姓埋名,下海经商,开始创业,甚至有传说他连西施也一起带走了。不过范蠡确实是个人才,他在商界取得的成就一点都不亚于他处理政事和领兵打仗的能力,没几年自己就混得富可敌国,后来人们都称他为“陶朱公”。范蠡的聪明让他换了一种生活方式,但是老实人文种可就比较惨了。范蠡走之前想拉上文种一起走,他直接告诉文种,我们越王勾践是一个可以共患难却难以同享乐的人,“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后世“兔死狗烹”的成语就是来自范蠡给文种的信。文种是个死心眼,觉得自己不会那么惨吧,大不了自己辞官不做,但不想离开越国。结果没过多久,有人告发文种,说他谋反。很快他也像伍子胥一样收到了一支宝剑,只好含恨自杀了。熟悉又陌生的春秋战国(二十七)转瞬即逝的吴越霸业

后来随着勾践的去世,越国的霸业也就戛然而止。虽然这个国家又持续了一百多年,到了战国中期才被楚国灭掉。但是越国在战国初期还是保持了比较强大的实力,只是勾践的子孙们无意再向中原发展,也缺少与周边各国的沟通。当战国时期各大诸侯都在忙着变法的时候,越国却在吃老本走老路,从而被逐渐强大的周边诸侯国慢慢侵蚀,最终于公元前306年在齐国和楚国的前后夹击中,被楚国彻底灭掉。

就在勾践三次征伐吴国的时候,大部分诸侯在默默地休养生息,而北方第一强国晋国的六卿之争却进入了晚期。一个叫做荀瑶的年轻人成为了智氏的掌门,但他的野心竟是铲除六卿,独霸晋国。(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