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很多苦寒药是黄色的?《内经》“亢则害,承乃制”的原理带你用五行思维演绎事物规律

 为什么73 2017-02-26

    很多苦寒药是黄色的,甚至药名都带个“黄”字,比如:黄芩、黄连、黄柏。黄色属土,在五味上对应甘,为什么苦寒药都是黄色的呢?用现在的科学理论没法解释,但用《黄帝内经》的理论是可以解释的。《内经》有一句:“亢则害,承乃制”,意思是说在五行中无论哪一行太过,都会有害处,接着就会出现制约它的那种属性。这句话比较抽象,我们可以讲得更具体一些。

    金朝张元素的《医学启源》很有名,书中讲:“五常之道,微则当其本化,甚则兼其鬼贼。”“五常之道”就是五行之道,“微则当其本化”是说当五行每一行只有一点的时候,那么它就是它。假如太多,那么与之相克的属性就出来了。譬如说“木”,一点“木”是“木”,“木”太多就变得不像“木”了。

    再举个具体点的例子:与土相对应的是湿,与木相对应的是风,木克土。当只有一点湿象的时候,它就是湿象。病人一般舌头舌苔滑腻,舌质胖大有齿痕,这叫“微则当其本化”。如果湿很严重,病人可能会颤抖,颤抖是风象,这叫“甚则兼其鬼贼”。因为湿邪属土,风邪属木,木克土,湿邪太过就会出像风象。

    冬天外边冷,屋里窗上凝结出水珠,这就是“寒过极而兼湿化”。

    小风那是风,风太大就会出现燥象,东西都干裂了。风属木,燥属金,风太过就会出现燥化。

    燥过极则兼火化。燥属金,火克金,燥得太厉害就会着火,燥到了极点就会火化。

    这种思想在中医里非常重要,要经常分析寒、热、燥、湿、风五种邪气、天气之间的转化。无论针对六淫还是整个五行而论都是这样。从五行的角度讲:

    某个地方土壤肥沃,就是土气过盛,就会长树木,这就叫“土过极则兼木化”。

    木头长得太好,木气太旺,木质就会变硬,引来斧锯之灾,这就叫“木过极则兼金化”。总之你太好了,克你的东西就来了。大树死后,如果未能充分腐烂,木气过旺不能运化掉,也会从金化,变成化石,所以有一种“木变石”,这都叫木过极则兼金化。

    古人打仗,张三将军举刀便砍,李四元帅举起方天画戟相迎,两件兵器碰到一块火星直冒。金属碰撞摩擦时,金气最旺,就会着火,这就是“金过极则兼火化”。

    身上生疮疡,诸痛疮疡皆属于火,只有一点火的时候它就会发红,一派火象。火太大的时候,它就不再发红,而会溃疡、流脓、流水;夏天肉容易腐烂,肉烂就会淌水。这些都是“火极则兼水化”。

    土随水流,在河道的宽阔处沉淀下来,就会形成三角洲,这就是就“水过极而兼土化”。中国人眼中的水,不是水分子,而是指江河湖海。

    知道了“亢则害,承乃制”的原理,就能理解苦寒药爲什麽多是黄色了。普通寒药,例如甘寒的芦根,它基本不发黄,不像黄连、黄柏黄得那么鲜艳;又如旱莲草、女贞子、何首乌,它们都是寒的,也都是黑的,黑是其本色,还不是太寒,只有寒到一定程度,才能成为黄色,呈现土的颜色,因为寒属水,土克水,寒过极则兼土化。从另一个角度看,在五行里极苦的药对应的是火,应该是热的,但是水克火,火极则兼水化,水对应的是寒,药苦到极点则必然是寒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