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让学生欠老师人情吗?

 张班级管理 2017-02-26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是决定人们能否取得合作和合作成效的一种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关系越近,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合作和影响程度就会越高,关系越远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合作和影响程度就会越低,甚至根本没有交往、合作与影响。
一般情况下,师生关系原则上来说是一种人情关系,师生之间的情感付出是这种关系维系和发展的纽带。其实,师生之间的这种关系也符合特定的人情法则。这种法则就是有来有回。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具有对等性,从这一点上来讲,老师对学生好,学生就会对老师好,学生就会愿意主动积极努力的接受老师的教育影响,否则学生会觉得对不住老师,就会欠老师的人情,从而引起强烈的心理失衡,一旦引起学生的心理失衡,学生就会觉得不舒服,为了重新恢复自己的心理平衡,学生必然会更愿意从老师要求的方向去努力改变自己,否则就无法实现自己的心理平衡。这就是人际交往中的互惠原理。
互惠原理就是受人恩惠,欠别人人情就要想办法回报的原则,所以人们应该以相同的方式来回报别人为我们所付出的一切,否则就会欠别人人情,引起心理的愧疚感和心理失衡。这种愧疚感和心理失衡就会引起相应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改变,如此才能够恢复心理平衡,否则一直心理失衡会很难受的。这一原理对我们的学生管理也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第一,所有的人包括我们的学生都希望知恩图报,谁也不希望亏欠别人太多,否则会引起严重的心理失衡。给予、接受、偿还,既是一种交往的形态、责任,更是一种心理倾向,只有及时的有效的偿还才能维持心理的平衡。青春期的学生爱面子,要自尊,这种自尊和面子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为别人做一些事情,让别人欠自己人情,体现出自己的重要性满足自重感。如果我们成功的创造机会或者抓住机会让某一个或者某一些难管的学生欠我们人情,特别是在很多人都知道的情况下,就会严重引起学生的心理失衡。这种失衡必然要求自己回报一下,来实现心理平衡。我们教育管理学生的机会就来了。我们自身受教育的经历是否也是如此。我们是否至今想着你曾经的老师对你的好呀,是不是偶尔这些老师来找你,你总是争着请老师吃饭呀。请完了你就觉得心里舒服一点了。我的很多学生至今记着我对他们的好处。这种好处不一定是物质的,有的时候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足以。特别是学生自认为处于困境的时候,你拉他一把,他会记住你一辈子的。很多程度上,又不是我们金钱上的付出,我们完全可以慷慨的去在学生
急需的时候,给予学生。
第二、这种亏欠感觉引发的心理失衡正是我们说服教育学生的突破口。这种心理失衡的体验会使学生更加倾向于接受老师的教育说服工作。实际上老师的这种给予,学生欠老师的人情,无形中提升了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学生会更听话,老师说的话在学生心中的分量更重。有一次,09汽修3班的学生明天就要去进厂毕业实习了。正好碰上今天市里有检查的,学校要求学生穿上校服。但是这帮学生的校服在车间实习的时候弄得挺脏了。班主任气急败坏的向我求助(那时候,我分管汽修专业的学生管理)学生就是不穿校服,他们根本不听我的。学校里有要求的。咋办。我考虑了一下,说你看看我处理一下。我来到教室里,确实只有两个学生穿着校服。他们班的学生跟我比较熟的。我进了教室,给他们说,我和大家的关系如何大家都清楚,我应该对得起大家是不?很多学生都说,那当然了。我请大家帮我一个忙,一些学生兴致来了,老师您说,只要我们能做到的。今天学校要求穿校服,我知道你们的校服还没来得及洗。但是必须得穿,就算给我帮忙好不?学生逗乐了,原来是这个事情。学生迟疑了一下啊,说好办。但是得回宿舍去取。我说,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回宿舍穿上校服,再回来。这个问题就顺利地解决了。
第三、青春期的学生思想单纯、喜欢交往更注重友情,这一阶段的学生最渴望得到友情,如果老师能够可以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学生会倍感珍惜,老师对自己好、对自己够意思,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回报情绪和动机,老师正好利用这种心理倾向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从而有效的提升老师的影响力和教育的效能。我们要学会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的特点,增强对学生的影响力,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如何与学生建立这种人情关系呢?
首先,要策略性的给学生好处,让学生欠老师的人情。这种好处应该正好与学生的需求相符合。所以,我们给与学生的正是学生所需要的。当然这种付出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情感的。物质性的无非就是学生的生活物质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及时的给学生来满足学生的物质需求。比如,老师在学生缺钱的时候借给学生钱;或者说老师利用国家或者学校的优惠政策给家庭贫困的学生办理助学金;甚至有的老师还在学生生病的时候买点慰问品前去看望等等。有的老师说了,这不是要花我们的工资了吗,实际上对于一个班级而言,有这种需求的学生不多,我们有班费、学校里有助学金。借给学生一点生活费之类的,人家又不是不还。学生生病了给他们买点小礼物,也用不了太多的钱。实际上,有付出就有回报,一点小恩小惠就能把学生拉到你的身边来,听从你的管理。在这里我主要想强调一下学生的精神需求。我在前面的讲座中单独讲过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从心理层面最迫切的需求是自尊或者自种感。其他的心理需求还有赞美、支持、认同、同情、等多种需求,如果老师能够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给与学生这种满足,学生就会觉得老师在特别好,就会对老是产生亏欠的感觉。
其次,要在无意中展现出对学生的好,并让学生感觉到,让他觉得老师非常够意思。实际上老师就是一种角色,这种角色需要老师这个演员去演好。好的演员要让观众受到感动。老师的对学生的好不在于真与假,只要让学生这一观众真正被你所演的角色和剧情所感染就可以,只要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亏欠心理,引起心理失衡就可以了。
第三,要善于利用心理策略,有意的设计,给学生面子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好,欠老师人情。有的老师特别善于拉拢学生,在无形中就让学生紧紧地向老师靠拢,也就是说善于收买人心。根据心理学的互惠原则,学生是不愿意亏欠老师太多,也生怕自己难以回报,如此便产生努力回报,以求心理平衡的心理倾向。老师可以有意设计一些环境,营造一些人情,给学生面子,让学生产生亏欠的感觉。要想回报,就要给有策略的给学生提出要求,让学生向老师预期的方向努力。
第四、要学会恩威并施
让学生欠老师人情就是我所说的恩威并施的的第一部分。欠老师的人情所以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必须要无条件完成。但是同时我们也必须让学生怕老师,这就是所说的“威”,学生怕老师,老师说的话才有执行力,否则必然会遭到讨价还价。从这一点上来讲我们要学唐僧对付孙悟空。唐僧对孙悟空有救命之恩,恩同再造,因此必须听师傅的。但是仅有如此还是不够的,唐僧还会念紧箍咒,如果不听话,师傅要念紧箍咒的。所以要恩威并施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