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授、诺奖得主与院士:一笔不该糊涂的帐

 战神刑天与帝争 2017-02-26



曹则贤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不管我们愿意怀着怎样的复杂心情去面对,2015年对中国科学界都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女士首次获得了诺贝尔奖的自然科学奖项。在欢呼、祝福、抱怨、质疑、惶恐等诸多声音当中,有一种声音显得格外有趣。有人注意到获奖者不是院士,其申请院士的过程成了批评院士制度的理由,并有“屠呦呦获诺奖打了谁的脸”之问。更有甚者,获奖人2001年于70岁上才当选博士生导师也成了谈论的话题。


本文对过去几个月内围绕屠呦呦女士的诺奖所引发的各种议论不作任何评价,仅拟就教授、诺奖得主和院士之间的关系做一点技术性的澄清。作为参照,本文选取的是法兰西学院(Institut de France)的院士制度和德语系国家的教授制度。就洋人们那里的情形来看,教授、诺奖得主和院士这三者可为一人兼有,但三者之间并不必然有任何从属性关系


学过量子力学的人都知道德布罗意(Louis de Broglie)。德布罗意在1924年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物质波的概念,为了给他的物质波找个方程,1925年底奥地利人薛定谔(Erwin Schr?dinger)构造了薛定谔方程,世界上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量子力学。物质波的概念于1927年被证实,这样德布罗意就在1929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然而,要等到15年后的1944年,德布罗意才当选académie fran?aise (法国的院?)的院士。在17位投票人中,有德布罗意的亲哥哥Maurice de Broglie ,但哥哥不是诺奖得主。注意,académie fran?aise声誉高于法国科学院(académie des sciences), 它们和Académie des inscriptions et belles-lettres (人文学院),académie des beaux-arts(艺术院)以及académie des sciences morales et politiques(道德与政治科学院)这五家一起构成了所谓的Institut de France (法兰西学院)。

法兰西学院似乎以学问论英雄。Académie des sciences院士中包括18岁就当选的克莱罗(Alexis Clairaut),他那时自然不是什么教授,但此人13岁就到académie fran?aise宣读数学论文了。更为惊悚的是,我们在数学和物理中遇到的那个庞加莱(Henri Poincaré),据说此人曾当选法兰西学院这五个académie的院士。这老先生是震铄古今的大学问人,能和他比肩的可能只有英国人罗素(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196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但是,即便这样,庞加莱可不敢宣称自己是当时法国最有学问的人,法兰西学院也不敢宣称是法国的最高学术机构。

德布罗意作为诺奖得主15年后成了académie fran?aise的院士算是幸运的。居里夫人1903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1911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但是在1911年académie des sciences的院士选举中,居里夫人并没能当选。笔者也未读到居里夫人教授的说法。当然,这丝毫不妨碍科学界认可居里夫人的学术地位。在同一年举行的第一届索尔维会议上,居里夫人和庞加莱在前排坐着讨论着什么,可怜的爱因斯坦,还有普朗克,只有站着的份儿(见图)。


诺奖得主与一些academy的院士不能兼美,可能与诺奖的选择原则有关。有人总结说诺奖的选择原则是“非功不侯”,即诺奖根据“事件”选择获奖人,不涉及获奖者的学历与学识。有一件值得奖励的成就,成就的完成者(或者如粒子探测之类大项目的代表)就可能获奖。值得注意的是,诺奖得主可以是诺奖的推荐人,但决定诺奖得主的委员会成员却几乎不是诺奖得主。这是和院士选举制度(程序上完全由已当选者决定)截然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游戏有不同的玩法,但既然是游戏就包含规则与技巧两方面。关于如何获得诺奖提名的技巧,有兴趣者可参阅诺奖得主级科学家写的畅销小说Cantor’s dilemma.

诺奖得主不仅可能当不上院士,还可能不是教授。德语系国家的教授升迁是有严格程序的。拟当教授的博士要做Habilitation, 一般为2-3年的独立工作。通过后可以把自己的头衔写成 Habil. Dr., 获得讲师职位。这表明该同志已经有了教授资格,就等着聘任了。错过了这班车,或者误入了别的职称体系,哪怕后来得了诺贝尔奖,那也不是教授。

瑞士的罗雷尔(Heinrich Rohrer)博士是1986年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让人类“看”到了原子,但他不是教授。德国的穆斯堡尔(Rudolf M?ssbauer)是196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他1962年初当上教授是美国大学聘的。诺奖得主不是教授,因为这两者性质不同。诺奖是一种荣誉,而教授是一种职位。没有教席,没有教学水平或兴趣,不耽误获诺奖,但教授头衔就无从说起了。教授、诺奖得主和院士这三者当然可为一人兼有,这样的人包括朗道、普朗克、爱因斯坦等人。在冲着这三者而拼搏的人生路上,上述几个科学巨擘是绝对的例外,更多的人是酸甜苦辣咸各有滋味在心头。

慕尼黑大学的索末菲,名满天下的大教授、大院士,朝廷的枢密顾问,门下弟子众多一如威虎山且各有能耐获得诺奖一小堆,他自己却屡被提名而终未能获奖。哥廷根大学的玻恩,名满天下的大教授、大院士,眼看着他合作或帮助过的人一个个成为诺奖得主,不由得泪流满面。好在他终于于1954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总算愈合了心理创伤。 而诺德(Emmy Noether)女士,因为她的关于不变的变分原理,世界才有了理论物理,其在德国一直是连正式教职都没有,遑论院士头衔和诺奖。可是,诺德女士却和普朗克、爱因斯坦等人一样,在科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对于一个从事科学的人来说,能让名字不朽的好像只有科学成就本身。

诺奖得主不必然是院士,也不必然是教授;教授不必然是院士,也不必然是诺奖得主;院士一般来说是教授,但不必然是诺奖得主。这三者性质不同,没有必然的从属性关系。这一点,在西方似乎是不言而明的,因为他们脑筋单纯,讲究一码归一码;而在此地,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却有点儿纠缠不清。这可能是因为我们习惯了赢者通吃的哲学,以及还总还保有一点藐视一切规矩的混账做派。有趣的是,我们不仅乐见强者的通吃习惯,我们甚至以自虐的心态去臆想人生赢家的杰出才能和高尚品格。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对居里夫人的伟大品格的赞美。有一段中文文字说,居里夫人竟然把自己的诺贝尔奖章给女儿玩,瞧,她是多么的淡泊名利啊!可是,但凡脑子还好使的人就能想明白,这世上有谁舍不得把诺尔贝奖章给自己的女儿玩呢?几乎所有做父母的都能做到这一点,只不过苦于家里没有诺贝尔奖章罢了。再说了,把诺贝尔奖章给女儿玩有什么不好,人家女儿不是也玩成了诺奖得主、教授和院士了嘛!

让世界和心灵,简单点,再简单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