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立设计 · 17岁从艺,20岁开店,23岁网红,他用一把剪刀载去旗袍的风尘味

 瀞舒凝兰 2017-02-26


作为京派龚氏旗袍的第四代传人罗三裁,17岁从艺,一剪刀下去,做了6年旗袍。他以一针一线,一丝一锦,复活了传统旗袍工艺,也对抗着现代媚俗的旗袍风气。在他的剪刀下,裁出的不止是衣服,还有心和岁月。


一头蓬松的卷发,一米九多的身高,90后的罗三裁,怎么看也不像京派龚氏旗袍的第四代传人。可就是这个年轻人,自17岁拿起剪刀,学做旗袍,一晃已经做了6年。



17岁学做旗袍,他想的是为考取大学里的服装设计专业做个准备,然而,自大学二年开办了自己的旗袍工作室后,他考虑的问题成了:哪个设计技巧能为制作旗袍服务?


十字剪裁、立体剪裁,罗三裁的旗袍从不是全盘复古,或是全盘改良,他以现代的工艺复古传统版型,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中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在遵循前人手艺的原则上,做出不拘一格,但能摄人心魄的旗袍。



罗三裁不屑于一些设计师把精力都放在“前凸后翘”上的做法,每每见到都皱起眉头,“过分艳俗”。


自小喜欢泡在干妈旗袍店里的他,对于旗袍之美的认知也与众不同。“它不是一个东方的性感符号,而是端庄间穿插着一些妩媚,但并不艳俗,也没有风尘味。”他眼中最好旗袍样式是上世纪30年代的款型,“端庄里藏着妩媚,承载着女性的独立和自信,是那时代女权崛起的象征。”


为此,他还给自己立了个规矩:只做复古派的旗袍,不做短款的改良版。



他费尽心思设计出一件件旗袍,跳脱出低俗、媚艳,呈现出女性独立、自信、优雅的美。可美人们起先并不买账。最难熬的那段时间,将近半年没一个客户,工作室几乎要倒闭。但即使一日三餐咸菜配粥,他也从没想过随波逐流,去做更受欢迎的改良版。



在旗袍的世界,他兀自飞针走线, 固执地坚持了3年,生意竟渐渐好了起来。上门或直接发送腰身尺码,客户多了起来。每逢有新布料到店,很快就会被预订一光,到后来他不得不先把手里的订单做完,才敢发“布样”,以防止客人想做时却没了布料。



每个到过三裁工作室的人都会惊讶,这样一个性格张扬的青年人,还有如此细腻的一面。为客人量尺罗三裁从来都是亲力亲为,即便无法到店的客人,他也会要求人家传几张照片过来,以此形成一个整体感官,考量收腰、袖摆等细节的处理方法。



他做了多少件旗袍,就懂了多少个女人。露与藏、虚与实、理与性,东方女性的美,在旗袍面前,不分年龄,没有迟暮。少女俏皮、熟女雅致、老妇人端庄大气,每位女性到了罗三裁这都有适合自己的旗袍可穿。他甚至调侃,“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都逃不出我的法眼。”


“我的旗袍没法‘减龄’。”罗三裁眼里,“年龄对于女性是顺其自然的东西,与人的阅历和谐统一,应该以适合的方式展示出来,而不是藏起来。”所以与客人达不成共识也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这个不适合你,短的不做,带拉链的不做……嗯,你慢慢考虑,嗯,出门右拐是电梯。”旗袍的含蓄,只有懂的人才懂。罗三裁也只愿,为懂的人而做。


罗三裁做的旗袍,配色不艳丽,也不做复杂的镶滚,一色儿的素雅干净、端庄大方。手臂自然垂直,开叉在中指指尖的位置,不张扬的似露非露,紧守某个微妙的尺度,衩间若隐若现,行走时文雅感性。这是他赋予旗袍的感觉。



罗三裁做一件旗袍,收费四五千不等,刨除材料,手工费依然可观,但他依然坚持讲价不做。因为他坚信自己的作品够好,够美。“如果能够美,谁不愿付出些代价?”


但他也并非对所有客人都不“降价”,有时他也会为一些“顺眼”的顾客打折。“老式传统京派旗袍,不同于海派旗袍之重型、对于女性的身材长相要求颇高,京派旗袍弱化了这些形上的影响,更注重女性气质和内涵。”符合这样审美的客人,只要给他一个成本价,他就愿意给人家做。“有些客人你也知道她绝不缺钱、出得起价,但是略一交谈,就已经不想做这笔生意了。“



他的巧手让旗袍走进烟火生活,客户从成都老家,扩展到四川、北京、上海……乃至海外。而他本人也越来越红,上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在东家app里穿着长衫梳着油头录制《旗袍说》,被无数本土的、外地的、国内的、国际的媒体采访。


可他不太喜欢这样,他觉得,设计师再红,旗袍再好,也是没有生命的,他更愿意让客户来亲身体验旗袍的好。“是女人改变了旗袍,而不是旗袍改变了女人。”



他展示旗袍却不愿使用模特,只是单纯地把旗袍放在人台上,因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会在那件旗袍上留下她的气质,改变旗袍本身。


私底下的罗三裁有些不羁,连做采访也不会按理出牌,问他最满意的作品是哪个,他答:都不错;问他怎么挑选布料,他答:第一眼看着顺眼……平日里的生活,除了做衣服,就是喝酒、写诗。他的微博满是那些诗意的句子。



如此“潇洒”的一个人,也有苦闷的时候。


做旗袍,罗三裁怕催,个把月才能做出一件,漂漂亮亮做好。有人开催,急急躁躁做出来的,他自己都不好意思看。他也怕变,客人临时取消会面,做好了要换款,每次遇上他都会焦虑好几天。



靠手艺吃饭,罗三裁谦虚地自称是“旗袍裙下狗”,他却用一针一线、一剪一缝续写着传统旗袍的新篇章。


他的作品,就像本名罗阳的他给自己起的新名字一样,罗三裁,裁衣,裁心,裁岁月。




·

·

·

END



罗三裁

本名罗阳,因为认定旗袍不止是衣服,

还是女性阅历和自信,遂自称“罗三裁”,

“裁衣、裁心、裁岁月”

京派龚氏旗袍的第四代传人,

在成都九眼桥边开有私人定制工作室。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穆霖  首席记者│王恩泽  

编辑│张爽  李晨璐  田小摔  王小轩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


本文由正午文化原创,转载请注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