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乾社社员】张子璇作品选:惆怅归来月在门

 WENxinHANmo 2017-02-26



  • 张子璇,1999年生,陕西兴平人,尝负箧长安,现为南京师范大学古典文献学在读。



诗部


    秋怀三首 

两处支离罢北征。深宵烛语那回轻。羣灯息影蟾初放,一蝶辞枝叶乱横。入海难从齐壮士,整仪争效鲁诸生。长安亦有新丰在,强作燕居知未成。其一 

登高偏忆渡江时。秋雨残荷不自持。江左有公应识我,冀州无马竟如斯。换巢独幸巡檐久,持烛休言倚树迟。涉级趋庭过缓缓,隔窗遥指后雕枝。其二

三代传经势赫炎。祗今沈醉诵爰潜。复梁入洛忽成往,守险出关犹可兼。孤屿夜寒思闭户,他年日暖候开帘。美人昔奏无弦乐,力忍玄花频北瞻。其三


    五月 

五月江河涨满川。殊方消息各纷然。丘生长夜终为尽,轲死斯文不得传。据乱渐忘三世说,安民新铸五铢钱。外朝衮衮羣公默,来日身名大可全。 


    为某公百年诞辰作

时局心怀两不兼。谁挐归去太湖船。一峯并有翠丹嶂,五夜难分幽显天。入定山河夕曛裏,钩陈兵气落花前。剧怜溘死流亡后,未是红羊换劫年。


    谒十三陵

昌平有客拜灵宗。诸劫难隳万木功。丁女紫光前殿外,甲申兵乱内城中。历阶归去此山远,负箧来游斯恨同。载酒因悲今夕事,思陵下马哭戗风。


    秋读晋书感事

从古风雷奔似车。晋书下酒尽堪嗟。参军幕府习蛮语,典午衣冠忆永嘉。证子馀年惟望气,怜今时序不通槎。如何对客说溪客,中泽浑无照眼花。


    大寒

稍霁犹忧行路难。朝来何必问今欢。已刊石匮同灰冷,在袂夕曛经眼酸。是日午尘归涕泪,一年苜蓿长阑干。怜君寂寞下帷夜,记得人间尚有寒。


    洛阳道中 

携上巾车散酒酲。转蓬随地况宵征。更惭客感临殊域,那负深恩祷晚晴。雒下伽蓝曾度劫,北邙事业竞销兵。东门我亦能长啸,夷甫经过不问名。 


    梦泛舟 

满眼荒芦匿野蒿。枕船入寐夜滔滔。五津横控江潮猛,二气中悬枯木高。南海明珠原是薏,绥山仙卉岂惟桃。年来心绪浑难定,况复临舟听雨毛。 


    丙申重九 

高阁层峦未及攀。荒荒秋令迫幽关。桂烟浩荡连朱柹,落照升沈叩碧环。或跃在渊今尚悔,已浮于海况难班。中宵检点年时句,忆到登临不忍删。 


    春暮忆旧其一

坐到更深未觉迟。但愁车马去来时。榴花满眼思卿夜,始读中唐以后诗。


    大暑绝句其二

染袖髻云吹上眉。怀藏踪迹少人知。一番日下各收伞,绝似当年独往时。


    海上三首其一

旅梦章街事事新。开筵独忆曩时春。繁花重露当中夜,耿耿烟波不避人。


    金陵秋诗其一

禁风宿雾掩青蒿。白露沾衣雁影高。花乳一瓯新示客,凭枝忍忆旧开桃。


    雷雨

榛苓迟暮。萋萋其附。黑云鸣雁。一时州聚。同车出郭。长门漠漠。沈雷嗷嘈,遣之以雨。

曜灵在旅。炎炎灼黍。非惟蔽日,持伞亭午。嘉树濩落。风击连蕚。百卉黄陨,遣之以雨。

陟彼霄路。芣苡几许。执手弥野,未辨时序。芳洲杜若。相期在昨。望子不来,遣之以雨。


    长安

榕叶忽云屯,吹吹去芳甸。漫理旧花竹,飞椽曾一线。孤梦初醒时,但见车轮转。稚子说刻舟,有怀终未遣。亭午镜中光,山河如在眼。渭水望不到,日近长安远。


    琴诗为亡友冥诞作

堂外风波恶。案上有鸣琴。畴昔嘉宾在。尚可昭德音。鸷鸟得腐鼠。鹓鶵失长林。曲罢无人顾。所以恸中心。已矣同丘壤。空学蟋蟀吟。


    仲秋遇雨无月歌

月乎月乎,三年仲秋不见汝。月殿敛色浮云密,女魃长失昆山路。冯夷子,渡河死。注欷百川无今古。喧风一何速,却绕高城不肯去。烛笼一何烁,却照紫兰遍南浦。南浦漏声长,五夜发华光。亦有莲未枯,采之予客尝。江南虽云乐,久滞非吾乡。幷州不得忆,何况忆咸阳。


    金陵奇寒,淫雨终日,时读宋史

十月东南雨凄迷。出门抬眼叹其奇。仓陂烈风何荡汩,落木如水尽崩离。漫道今年寒已极。昼晦三呼指漆黑。渡河不成反渡江,建康忽在京畿北。


    去国谣

严城夕光滞春水。五月紫藤分衣袂。京华肃肃暖翠无。行人欲行犹东指。夜过滑台尽尘霾。曾住大梁旧公子。一十六年已如斯。一十二年复如此。余年未必启金縢。姑苏有井藏心史。


    采莲歌

荡舟复荡舟,采莲复采莲。其华圆圆,其叶田田。 孰云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啖彼莲华,滋味犹胜其藕。啖彼莲叶,滋味犹胜其藕。听君座上言,为君几斟新丰酒。拊手佯动露潠洒,横塘霎时生五彩。是夕始有攀折想,折罢惟剩莲蓬在。当初有恨唤东风,无奈芳芷一一风中解。采之啖之,留我于斯。啖之弃之,君言惜之。兰桨复兰桨,新醅复新醅。眼中历历旧池台。池台待月吾何有。遣我与莲相对久。


    上惕斋冯公诗 

世读庾郎赋,往往以为文胜质。年十五侍梁东宫,无非瑶台听清瑟。公读庾郎赋,乃尔札心血化出。譬如海上菱芡满,独能一角见残日。落叶联翩下高枝。郢都章台祇吞悲。任车薏苡作明珠,余心所善将何为。三代之隆诸法备,读经濩落却伤时。转徙南都幸逢公,高楼灯火似丹葵。最忆诵诗及论世,惕斋先生几咤噫。席上举尊陈磊落,其知我者非公谁。食蔗从梢固了法,为学为咏两相宜。兰芷江离终幷发,采撷答公会有期。 


    东南有丘阪 

东南有丘阪,日夕荆棘生。箕星怜衰谢,风波偶一停。白雁直北来,精卫忽涕零。营巢古塔下,不复海上行。云寺地火灭,予心竟遑宁。独羡宿昔友,石匮书已成。 


    拟古乐府伤歌行 

城东有高树,其高未可详。城南有君子,其貌未可忘。记得初逢夜,杯盏溢辉光。翠彩佩于侧,明月照在堂。归来不能寐,耿耿思未央。端坐鱼龙静,步登荒畴长。今旦忽言去,能使我沾裳。崩波难回注,凉埃似全荒。重崖曾折枝,户庭独看霜。中夜存一梦,重遇在晓堂。之子狂简甚,严严整其装。何用赠明珠,安辨只与双。 


    英英曲 

英皇身死江湘间。良人陟方竟不还。九嶷山下周道鞠,年年春泪竹尽斑。帝舜毅魄苍梧旧。惆怅庙门与窗牖。有女红衣复邦族,明眸云髻千载后。背立蹀舞团扇风。英英奏乐画楼东。旨酒饮罢攘皓腕,席间玉佩暗许公。公本维扬一长者。负熷赤霄终难下。授业上庠本公愿,岂料长安街前炙。蒸哉我王侧艳才。何劳国中筑歌台。为君新谱龙船调,茉莉独枝是夜开。茉莉开兮傍圜府。候人顾曲弦频误。汉宫春色三鵩鸟,翩翩集苑对烛语。丰城宝剑凌斗牛。柱楣楚组唱莫愁。冰蟾邈绝央央照,二分重自属扬州。堪笑群魔触逆鳞。妒尔上皇真至人。阴林邪气攻中势,迋迋飘风転佱轮。海外扬尘何纷扰。藁街一炬新生草。但使苗寨红椒在,人间万事付谈笑。转眼庆丰天子朝。匡世无功起厉妖。言官漫夸唐虞世,诸将竞攀侍中貂。垂垂白发望湘水。鹰飞篁空熊罴死。何妨永年着芰荷,池塘蛙鸣犹未已。 



词部


    鹧鸪天  初雪得句,近日补之

诡幻经年世味殊,飞花何故满庭除。半颓芦荻溶于夜,永日思量淡到无。

风特特,草疏疏。荒寒挂眼认当初。街灯暗逐时人尽,立雪心情总不如。


    浣溪沙  上元日谒杜公祠,归来欲小憩,醒来乍已黄昏,无端倍觉凄清

房露重听自掩扉。华灯浅处认清辉。并忘旧约与前期。

舴艋载花经眼后,流虹送影入楼时。一春情绪少人知。


    浣溪沙  与矫盫师观西交大少年班彩排得句归途补之

为避飞花惯闭门。清寒不觉乐声频。流晖满目尽春魂。

一地冷光携孑影,半宵欢燕祝金樽。当时曾似此间人。


    点绛唇

芳信迟来。零星还在江亭北。殢人风急。含萼都无力。

想象春深。若是春阴寂。阶痕碧。酿花天色。永日空相忆。


    虞美人

梨云忽在阑干外。梦觉吹如海。窗中木槿岂关情。终岁不知红萼对谁明。

霜风消受衣难整。总怕冰魂冷。去年携手折花枝。怎料今春竟恨落花时。


    鹧鸪天  受寒抱恙,归来见玉兰飘零

犹怯春寒已仲春。露桃时雨涴啼痕。一庭渐看芳菲尽,满地休期落蕊陈。

凉入梦,病侵身。凭栏心事眼前温。飘零况有花争树,惆怅归来月在门。


    渡江云

东君原薄幸。夜回暗雨。旅棹费相寻。记傍人敲遍。又入方塘。再看却如针。风中颜色。恍翠袖。还作轻吟。憔悴久。槛前枯柳。槛外少鸣禽。

难禁。虚廊堆叶。数瓦生莓。比年时更甚。天渐昏。粘窗絮冷。过眼烟沈。伤怀第一横波去。坐暮霭。断送春阴。今底事。如何愁也无心。


    鹧鸪天

照眼荷花露浥时。携行又过石桥西。何当小叶分三瓣,特为中宵留一枝。

经梦冷,看人归。红桑海上各相期。西京已远持裙带,重唱深秋庚子词。


    鹧鸪天

尽日都无陇上烟。渐凉天气美人肩。溪风到处争排闼,朝雨来时各送船。

思永夜,诵琼篇。共经行地对亭然。惊眠但惜瓶梅小,石竹催花过眼前。


    南乡子  离常夜饮

帘幕酒旗边。半落微云吹上天。如此高楼听击柝。无端。知是临行况夜阑。

湖海未曾眠。怒裂灯花侧帽间。一折荼蘼抛却去。尊前。尚有承平与少年。

强村《南乡子》有「一去不回成永忆。看看。唯有承平与少年」句。


    浣溪沙  补六月二十四日得句

残柳空阶信未能。蝉鸣底事转无声。嶙峋花影动微酲。

深巷重檐终隔月,城南疏雨又飘灯。一痕碧藓数鼍更。


    鹊桥仙

熏薇影缺。依窗枝小。已证风前清瘦。池台独立听荷声。却留取。斜阳满袖。

唾花裙上。收春眼底。都是歌阑归后。半江空翠湿寒衣。只记得。当时中酒。


    东风第一枝

露浥风荷,灯喷老树,幽阶涨绿微晓。五更蟹舍寒烟,杂些木香青草。中庭闲坐,沈吟久,叶飘多少。思量着,西弄人来,万一叩门声悄。

频梦得,履痕又到。怜碧水,半蒿放了。魏塘迢递时时,汾阳横吹杳杳。芜菁尽矣,若归去,那堪凭吊。算词客,离后年光,十样新眉都老。


    忆王孙

旧尘无数没新尘。置久春甁色已沦。历历微星入瓦盆。任凉温。一室繁花空闭门。





    与贳壶楼主书

京中一别,已逾数月。是日分袂,余独往昌平谒十三陵。昨日余过孝陵,乔木秋风,猛忆亭林『问君何事三千里,春谒长陵秋孝陵』句。畴昔自宁北上,与兄壮游京津,山川在眼,佳士在座,岂料今日之南旋耶。霜降后十日,西溪秋雪盦有两浙词人祠之秋祭,余亦往之。近闻吾兄朝过长安,暮抵六安,明日即抵杭州也,此非张叔夏所言之“殊乡聚首”乎,必将联床夜雨,秉烛论学,朱则杰公《清诗史》一部亦为兄携之。弟顿首。


    蓬窗丙申稿序

李君与我,年相若也,于诗静专,我固知之。黄陶庵谓诗文者以气为主,气弱者,虽为之不至也。然李君之诗,佳处在气。中宵看月,台园吹笙,譬如丹水泠泠,一旦出焉,或滃郁状,或蒙流貌,然不变者,清冽其质也。丙申秋,李君有惑问于我,是夜相论甚多,其中诸感,非我辈不能察,余亦心有戚戚焉,或曰乐道至苦,信哉斯言,吾子勉之矣。


    钱塘雅集之什序

丙申六月之望,钱公子南邀宴钱塘,与会者凡七人。览风物之澄和,聆大雅之眇论。朋酒斯享,秉烛以遨。和靖墓下,辽鹤不归;曼殊塔前,鸣蜩其沸。穆清月朗,湖山不辨旧影;瑶池荷新,根柢宁改故时。噫,行人湎百年之欢,大夫深宗周之思。西北高楼,历板荡而弗存;东南骚雅,拄斯文以不坠。蒸哉诗道,于今非惟韩陵之片石,幸乎昆池劫后,犹有新泉浸润也。席间,秦雪泥师诵胡僧公“高天厚土迫重衣”之句,取次分韵,各为篇章。咸阳后学张子璇谨识。


    重读周书杂记

九月,余欲辑嘉善曹子愿《南溪词》于康熙刻本《国朝名家词余》,访书于随园古籍室,未得,悻悻。遂览清总集别集数种,览毕,隔架有《周书》三册,即取而阅之。

宇文周之遗事,余甚爱之。学诗以前,尝有志于治史。年十三,购《周书》、《北齐书》、《魏书》数种,尤嗜《周书》。读至小关、沙苑、河桥、邙山诸役,即大拊掌;至宇文护擅权,即扼腕叹之;至周武克邺、而后北征抱疾,即心悸终日。余初见《哀江南赋》于《王褒庾信列传》,时时吟咏,又购《庾子山集注》。少时旧梦,一一在眼,今感念之余,题绝二首曰:

大梦中宵冷一身。起来移坐倍伤麟。胡尘汉月同沆瀣,开府在周予在陈。

莫道江南可采莲。南人战鹢隔瑶烟。还都抱疾乘舆日,转忆旌车入邺年。

陈寅恪、周一良、王仲荦诸公之论著,旧时亦常在身侧。甲午年,余初识林君,林君者,学林之嘉禾也,与余交甚笃,从李范文公习西夏学。一日,吾与林君论学,林君道余之资在诗文,宜专治之,此谓术业有专攻也。余深感其言,遂转而攻诗,于史则日渐疏,《周书》亦数年未观。呜呼,今复读之,而林君已亡,许用晦诗云“鵩鸟赋成人已没,嘉鱼诗在世空传”,每忆此间事,无不中心恸怛。

五载前,余独学而无友,尝得一学友,绍兴人,经年以尺牍互答。其人好中亚史、东北亚史、匈奴史,嗜读《和汉三才图会》,然才高而畸,性情甚异,尺牍亦中断数年矣。时《和汉三才图会》无印刷之册于市,此君则自觅其书之影印版自印之,每日捧卷必读。前日,余步出随园,乐匋书社已贩此书于架上也。

金陵之四序,秋短而冬夏长也。秋将没,树间犹有桂香,然西风已砭骨。《论语》有“吾党之小子狂简”句,近日读之无端倍觉凄清。人间诸事,亦聚散无端,执笔案前,忆即书之,恍然不知所云。









入社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