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这个知识焦虑的时代,你需要马上构建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

 stwym 2017-02-26

在这个知识焦虑的时代,你需要马上构建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

继上文所说的个人管理系统后,今天我们来谈谈个人管理系统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个人知识管理系统。

为什么要建立知识管理系统?

我们每天都在接收微信公众号的文章轰炸,我们点赞、转发,甚至打赏保存,然后呢,我们为了什么学习?

我们发现自己有好多东西要学,但是哪些对我们有价值呢?

我们好像懂得了很多东西,但是别人一问,我们却什么都讲不出来...

我们的职场核心竞争力真的有么?我们怎么建立起来?

而就在这样的时代里,我们活成了两类人:一类是脱颖而出的大咖,时常能用内容创业;一类是陷入焦虑的学习漩涡,无法自拔,却没有任何成果,越学越焦虑。为何差距那么大,其实这就是长期碎片化接收信息跟建立知识管理体系的区别。

如何建立知识管理系统?

说到这里,我先讲一个故事,大一下学期,因对英语的爱好,我去参加了一个英语教育机构的培训,并通过培训认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学,参加培训之后,我们经常一起在学校练习英语,而在这个过程我们萌发了在学校开培训班的念头,我们把之前参加培训的英语学习方法和后面我们自己亲身实践的总结,整理了一套适合的英语学习方法,最后我们通过这套英语学习方法开了英语培训班,招纳学生,并在这个过程革新了我们的教学方式,最后我们不仅是开培训班,我们还成为了一家英语教育机构。

现在回过头来看,其实这段创业历程就是把知识转化为个人能力的过程,也是搭建个人知识管理体系的过程,只不过当时并不知道这些罢了。

我现在再来整理一下我这个创业过程,大家就应该能明白了。

“参加英语培训”就是知识获取的过程,就如同大家明天去看书、看文章一样。

“一起再学习练习”就是知识整理和保存的过程。

“开培训班”就是知识分享和知识使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革新了我们的教学方式”就是知识创新的过程。

而构建个人知识管理体系其实就是在通过对于知识获取、知识保存、知识分享、知识使用、知识创新这五个环节的管理。

而这也是正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看了那么多书,好像懂了很多东西,但是又似乎什么都不懂的原因。因为我们绝大部分人对于知识的管理一般都只有两个过程“知识的获取和知识的保存”,甚至很多人只有第一个过程,就是知识获取。

说白了,就是看了一本书,然后继续看下一本书,最多写一下读书笔记,根本就没有把知识进行分享和使用,更别提创新了。我想这也许是大家知识焦虑的一个原因吧:因害怕,所以学习;学习了,却没有使用;没有使用,过段时间就忘记了;过段时间觉得还要学,学了还是没有使用...进而进入了这个死循环。

回到正题,对于我个人来说,我觉得假如把每项知识看作一条线,在你不断学习的过程,你会将你学习的几条线打通,就好像打通奇经八脉一样。最后多条线(知识)将会连成的一张网,这也就是知识体系这张网。

就像我刚刚那个例子一样,我参加英语培训,只是在学习英语知识,后来因为开培训班,我需要去做宣传,我们的宣传方式就是到班级去做演讲。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练习我的英语,同时我的演讲因为讲的多,也慢慢得到提升。3年之后,我将英语和演讲这两项知识打通成为了英语演说家。

而之后,我英语能力的提升将会帮助到我的演讲(音调)能力,而我演讲能力的提升也会增加我的英语(表达)能力。而只要我的专注点一直在这里,那我的这两项知识将会一直增长下去,直到遇到一个个瓶颈。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成甲老师说的:“知识将自然生长”,我觉得这也许就是知识管理的魅力吧。

当然以上言论都是我在目前的个人见解,如有不同意见,也欢迎和我交流。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最后把构建知识管理系统的五步法整理了放在最后,希望对你又帮助。

知识的获取:首先先列出你想学习的项目。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学习这些项目知识。

知识的保存:接着通过各种方式(比如为知笔记)将这些知识整理并保存下来。

知识的分享:紧接着你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把它用你自己的话分享出去。(教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知识的使用:最后一步就是把这些知识进行进行利用,利用到你要用的领域和场合。比如职场知识利用到职场上去,个人财务知识利用到个人。

知识的创新:在自己实践过程,你会将你原本学习的项目知识进行创新,这样知识就完全属于你自己的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