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末深读:中国父母最爱“摧毁”孩子

 mrsh 2017-02-27

  我的同事Jim也是老师,他和我经常切磋教学方法。有一天他从教室回来,问我:你听到教学楼那边传来的爆炸声没有?

  我一惊。

  他笑着说:It'sstudents' minds being blown away! 他是说他用的某个教学方法管用,学生为之震撼,教学效果形势大好。 It blows my mind. 意思是某事听来让你震撼,约等于中文中说的“震撼麻痹而昏倒”。思维的激荡,也可以这么说。一个老师,最欣慰的事情,是在学生的心中点燃了火焰,引发了他们思维的大爆炸。爱尔兰诗人叶芝说过:学习不是填满水桶,而是点燃火焰。作为一个教育者,我把这句话当成了座右铭。这种激情的培养,是一门细活,所以关于学生学习动力的书汗牛充栋。


  我曾经从瑞典一培训公司了解到一种教学法,叫Discovery learning, 发现式学习。该方法强调学习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这个过程里老师不多灌输,而是借助游戏和活动,让孩子大脑里的灯自己点亮,出现Aha moment, 亦即我们所称的开窍。

  英文中关于学习的话语,多与发现、探索、惊奇、喜悦有关。学习不完全都是让人喜悦的过程,但是学习过程也不必要排除喜悦。但中文语境里的学习,似乎更偏重吃苦,甚至不知道为什么吃苦,吃苦是要达到什么目的。


  苦逼教育造就苦逼的人生

  近日在中文学校,听到两个讲座,一个是说钓鱼,一个说教学。在教学的讲座上,一辈子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张教授总结说:中国关于学习的成语习语,多半和“吃苦”有关。比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苦中苦,方成人上人”,“头悬梁锥刺股”,“十年寒窗苦”,等等等等,学习被认为全是苦差。用Outliers里的话来说,这就是我们这个农业社会的“水稻田心理”,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一点不容否认,但我们也看到。方法不得要领,不能入门的人,再吃苦也没有用。

  在钓鱼的讲座上,我发现,有经验的钓鱼者,会有机调配鱼的品种,水的深浅,气候的变化,鱼饵的配置等多种因素,才能经常钓到鱼。一个有经验的老农,和一个有经验的钓鱼人一样,知道作物、土壤、天气和季节的相互作用,能合理调配,创造出最适宜成长的环境,故而能花相对少的功夫,把庄稼种好。学习也是一样。Robert Gagne称,好的教学必须是在创造学习的条件(Create conditions for learning). 不得要领,只靠苦学的办法耗时间耗身体,靠“苦”来“学”的做法,有时候纯粹是折腾。农家养小鸡,有经验的农妇叫小孩不要老是折腾,一会儿抓手里,一会儿放窝里,一会儿喂虫,一会儿喂米。你会活活把它“盘”死。

  由此我这里说到第二个话题,小孩的兴趣是,怎么没被盘活,而给“盘”死了?如果说在”怎么学“的问题上,老师用“苦”字糟蹋了兴趣。其实此前在”学什么“的问题上,家长已经用“逼”的方法糟蹋了一回。他们逼孩子学习他们不喜欢的东西,“为他们好”,“他们日后会感谢我们”。我不否认这么做积极的作用,但是也有很多反例,让我们怀疑这种做法的效果。听说有学生在父母逼迫之下,学习钢琴,拿到最高级别证书之后,就丢掉,再也不弹,让过去自己和父母所有的心血都付之东流。与其怀着一身技艺最终自废武功,倒不如我们这样纯粹的乐盲 —— 尚能带着对于艺术的向往和崇敬,去走近它。虽不知关节与经脉之所在,倒目有全牛,能去欣赏完整的音乐带来的冲击 —— 接受这种冲击有时候是不需要专业知识的,只要你的热爱没有给摧毁掉。Sir Ken Robinson写了一本书:The Element: How Finding Your Passion Changes Everything。 他说人一辈子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热爱,passion, 其他的一切,比如专业、职业、名利,都会take care of themselves.我们中国的父母,在摧毁孩子的兴趣爱好上可谓毁人不倦,说句不好听的话,有很多人是在“为你好”的名义下,给孩子的思想里下慢性毒药。

  这种一苦二逼的教育,造就的是苦逼的人生。我们用工业思维,让孩子像流水线上的零配件一样,一个接一个补充我们认为重要的技能,让他们匆匆走过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不让他们散漫地在游戏中学,去探索,去想象,去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到了成年之后,容易变成一个乏味的人,一个空洞的人,甚至是一个有害的人。除了工作,除了换房子,请问还会什么?还喜欢什么?


  ▼

  强势父母逼坏孩子人生

  逼迫孩子学习的爸妈也称虎妈虎爸,美国人对这个概念的反应跟过山车一般。一开始十分震惊,接着开始反省,但是再接着觉得不过如此,自己该怎样怎样。到现在,这种威逼类型的中式女性,又回到了起点,成脸谱化贬义词了。Salon杂志最近一期上有一篇关于“剩女”的文章,文中说女性倾向于”高攀“(marry up), 找比自己强的,所以一些高学历高工资的女性成功得嫁不出去。而男性,则习惯”低就“(marry down), 亦即找比自己逊色的。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有位评论者的发言很有意思:

  Maybe these imperishable leftovers should use their prowess to take on the real culprit the legions of dragon mothers who scare boys forever after away from strong women. Poor guys.

  意思是这些剩女要怪就要怪那些张牙舞爪的龙妈虎妈,是她们太要强,害得孩子从小萎缩,活在她们的阴影之下,感到压抑,长大以后,都不敢娶比自己更出色的女子。如果这种心理确实存在,那是足以和俄狄浦斯情结(弑父娶母)相对应的心理畸形,值得学者研究。


  如果你爱你的孩子,努力训练自己不要做这样的父母吧。

  直升飞机式家长


  ▼

  造就长大而不独立的下一代

  西式婚礼上有个仪式极具象征意义。新娘手挽着父亲的胳膊,徐徐走在教会的走廊,在左右两边宾客的注视中,走到前面,把女儿交给她的丈夫。这个仪式象征一个女人,离开她的父母,投入到自己的家庭里。“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创世纪2:24)。

  在国内,孩子住父母的房子里更为普遍,父母给子女买房似乎也天经地义。在美国,上一代自我牺牲来给子女买房子,并不是常态。我有个同事,父亲的农场卖掉了,有了一笔钱,于是想在我们这边买个房子,但是自己又不来住,而是租给他儿子,他儿子照样出钱。我们常常谴责这种做法没有人情味,有钱为什么不直接给儿子,买房子为什么不直接给儿子?因为此事关系到下一代的自尊。他的儿子早已成人,四肢发达头脑也不简单,何必受这种馈赠?

  我的另外一位同事,因为工作调换,暂时住在妻子的父母家里,为了避开相互的干扰,将房子隔开,保持各自的空间和隐私。先小人后君子,先分清彼此,而后才相互礼让。我们的人情往来恰恰相反,一开始是口气很大:“什么你家的我家的,我的就是你的,你的就是我的,一家人分什么彼此?”到最后经常产生矛盾,甚至翻脸。

  这里不光是财产的继承问题,这也涉及到我们对于生命旅程的整体认识。在父母完成各自的义务之后,人生的路要每个人自己去走,为此才不枉一生。一个离不开父母的儿女是不成熟的,一辈子大部分时间在父母扶持下走路的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大打折扣。一个不肯对儿女放手的父母,通常不是负责的行为,而是无能和失职的表现,因为你没有把小孩培养出来,让他具有独立闯荡的才能。

  西式婚礼上有个仪式极具象征意义。新娘手挽着父亲的胳膊,徐徐走在教会的走廊,在左右两边宾客的注视中,走到前面,把女儿交给她的丈夫。这个仪式象征一个女人,离开她的父母,投入到自己的家庭里。“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创世纪2:24)。

  不过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即便是在美国,拎不清的父母也有不少。比尔·考斯比就说过一句话:“所有动物之中,只有人类允许孩子一次次返回来。”其他的动物,都是在需要的时候训练自己的后嗣,让他们能够独立去飞翔或者奔跑。近来曾看到韩寒说以后会给自己的女儿提供一切,养她到底。假如有一天,她女儿不需要他养呢?

  子女已经成人成家,还一直不肯放心不肯放手的父母,被称作“直升机式父母”(helicopter parents), 因为他们总是在子女的头顶盘旋,使得他们没法拥有自己的生活。他们甚至还会说这是为子女好,但是良好的动机,未必都有良好的结果,因为婚姻和家庭是复杂系统,涉及到诸多变数,一个变化都会引发一个小系统内部的地震。有的家长甚至是直升飞机中的黑鹰战斗机,不但盘旋在上,甚至时不时丢几个炸弹下来,把小家庭炸得满目疮痍。

  在谁也不信谁的中华大地上,似乎只有父母子女的亲情靠得住,所以我们全民族唯一的共识,似乎就是重亲情。但只信父母子女,不信配偶,更不信任何外人,这做法不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也不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中华传统。在一个满世界高呼亲情万岁、尽孝趁早之时,家长也要知进退,不要无休无止盘旋,或者遥控指挥,使得亲情太黏糊,最后压缩了各自生活空间,伤害了大家和气。亲情人情都是好东西,但久处是非多(英语有一说法:Familiarity breeds contempt。),适可而止吧。这样的放手,或许是对子女最大的馈赠。


  老外:为什么中国人好像总是长不大?

  作为一个在中国的外国人,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中国人好像总是长不大,有时候上了大学甚至是毕业以后仍然是这样。这个问题我跟中国人讨论过,但仍不得其解。大家只有一个程式化的答案,那就是孩子们除了服从父母,别无他法。他们说这是“孝”!他们就是没有勇气,挑战尊长,哪怕这些长者明显不对!是的,你说的另外一点也很对,很多家长善于背后操控,老是拿出“孝”的说辞,来为自己对子女的严密控制开脱,哪怕子女已经长大,甚至已经成家!这些孩子年岁增长,但是并没有相应地成熟,因为他们躲在妈妈的围裙后面过日子。他们无法独立思考,一些很小的决定,都得去找妈妈。当然了,这些妈妈,本来就是过去那个时代的人,受到的教育比较少,甚至没受过什么教育。当儿女来咨询她们意见的时候,这些当妈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偏见、甚至还有贪婪,而不是根据事实,来给出自己的意见。例如,我的一个在大学教的学生英文很差,想跟我去麦当劳练习,最后却发短信来临时取消:“我还小,我妈对我的安全不放心!”真是难以置信,不过是聊聊而已,还能找到比麦当劳更安全的地方吗?他们实际上生活在恐惧当中 —— 他们的母亲给他们灌输的恐惧,为此宁可牺牲提高英语的机会!任何人,只要不属于自己直系亲属的圈子,他们都觉得是来欺骗自己的!由于父母的手伸得过长,他们无法和外人建立正常的关系。这也是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之后面临的最大障碍。他们无法和同事、客户沟通,因为他们是妈妈一路带大的。

  还有一位自称娶了中国老婆,在中国教书的读者称:

  我知道真相听起来很刺耳,但是我赞同本文中的大部分观点(不是所有观点)。我是一个西方人,担任英语老师,我几乎每天都看到这种“直升飞机”式父母。这些父母盘旋在教室门外,从窗外偷看,想看看教室里都发生着什么,有时候,甚至想到教室里来,和孩子一起坐着听课,而这些孩子有的都13岁了。时时刻刻都有这些父母在外头转悠,给孩子另外送来衣服、零食或者其他他们认为孩子需要的东西。我给学校面试入学的学生,有的学生都17岁了,可是其父母坚持要和孩子一起参加面试,我们只得客气地请他们离开。我还听说有个成年女子,来学校应聘教师助理职位,全部面试过程中她妈都在,帮她回答问题,还代她打听公司的情况。这个女子后来自然没有拿到她应聘的工作。”

  原文参见Parents' must let kids leave the nest 评论部分

  可能还有人以为西方人羡慕中国代际关系中的价值观。除了上面的例子外,据我的接触,大部分和中国人长期生活过的外国人,对于中国孝道中的阴暗面是感到十分震惊的。爱比孝重要。脱离了发自内心的爱,仅靠义务、传统、内疚、感恩支撑的“孝”,容易滑向道德绑架和精神捆绑。

  可是一个母亲,跟着女儿去面试,最终女儿面试失败,这位母亲或许觉得十分冤屈。她何尝不是好意?天下父母对子女的善意,是大同小异的。我想说的不是有心无心的问题,而是有脑还是无脑的问题。没有智慧,愚蠢的、黏糊糊的善意,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只会造成很多问题。你把孩子带世上来,不是孩子求你带他们到世界上来,父母对于子女的义务,远甚于子女对父母的义务。为人父母,不关“天下父母心”什么事。你去关心孩子是天经地义的,动物都知道。只有你的脑子和心灵一样使劲,相互效力,方可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