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去十年互联网经济高歌猛进,为何反而全球经济不景?

 昵称37330410 2017-02-27

过去十年可算是互联网产业的黄金十年。以电商为领头羊,各种互联网公司此起彼伏,好不兴旺。但是很不应景地,这十年世界经济并没有像互联网公司一样兴旺发达,反而是金融危机不断,经济停滞甚至衰退。而且这种经济不景,并不局限于个别国家,而是席卷全球大部分国家。一方面,美欧日这些传统发达国家少有幸免;另一方面,互联网经济发展最为迅猛,在很多互联网行业中领先全球的中国(淘宝、京东的销量全球领先),同样面临改革开放以来最严峻的经济形势。

互联网经济,代表了效率远远高于传统商业的先进的新经济模式,为何没有给世界带来新一轮经济增长,反而让世界经济陷入泥淖?这纯属巧合,还是隐含了某种必然性?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互联网经济的崛起,给商业社会,以及普通人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

 

第一点:人们变“宅”了

互联网的兴起,使得人们变“宅”了。以前买点什么东西,必须靠两条腿,逛街、寻购。消费者只要跑到街上了,购物之余,难免要坐车、要吃吃喝喝、再顺便看个电影、做个美容什么的。

以前也没那么多好玩的网游、手游,找乐子也只能跑到街上去,逛公园也好,找朋友喝茶泡吧也好,打打保龄球也好,看场比赛也好……,总之要跑到大街上去。到了大街上,除了计划中的活动之外,难免还要坐车、要吃吃喝喝,再加上点冲动消费……

经济学有个基本原理:把整个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消费=收入!你的消费,必然会变成某个人的收入。反过来,别人的某种消费,也会变成你的收入。譬如,有人买了一杯奶茶,就会有个奶茶妹有钱收。有人看了部电影,就会有个像景甜一样的女演员有钱收。

人只要离开屋子,到街上去,就自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消费。消费越多,社会总收入就越多,GDP就越高,经济就越发达。

人宅在屋子里也有消费,但这个消费的总金额跟跑到街上玩是不能比的。很多低收入人群天天泡在网吧里,原因是在网吧里既好玩,消费又低,连最底层的人都消费得起。我自己也玩过一阵子手游,几十块钱就能让你玩上一个月。沉迷网游、手游,是省钱的最好方式。

宅在屋子里,很少一点钱就可以嗨上一天、一个礼拜、一个月。宅的人越多,社会总消费就越低,GDP就越低,经济就越是不景。

 

第二点:同样的工作,只需更少人去完成,所以工作岗位少了

互联网的先进性在于高效率。以电商为例,从前要卖出一件东西,首先得建个商场。这商场一建,水泥、钢材、玻璃、通水、通电、建筑工人……各种需求都来了。

商场外壳建起来后还要内部装修,内墙、地板、厕所、水管、电线、灯具、装修工人……又是一大波需求。

装修好了,还要招店员、制作工服、培训……

等到店开业了,我们知道商场人流是不稳定的,一天里可能有两个小时人流兴旺,另外十个小时门可罗雀。但无论有没有客流,店员都得在店里呆着。所以很多商店的店员大部分时间就望望天,望望地,无所事事,时间白白浪费了,站在老板的角度,店员无所事事,你还要照发工资,这就是浪费了。

所以传统的商业模式,商品大部分的价格不是制造它们的成本,而是把它卖出去的成本。

你可以说这种低效率的销售模式,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但所谓浪费只是站在老板的角度来看,如果站在打工者的角度来看,其实这些钱已经变成了水泥厂工人、钢材厂工人、建筑工、装修工、店员……的工资。

到了电商时代,所有富丽堂皇的店,都只需一个漂亮的网页。背后可以是一间破旧的仓库,一个幽暗的套间。一个店员,就可以把网页维护、上货、跟客人在网上聊天推销、打包、发货等等全干了。多节省成本,多高效率。

旧经济时代,要产生十万元的销售额,从水泥工人到店员,可能平均下来需要七、八个人在工作。

互联网经济时代,同样产生十万元的销售额,可能只需一到两个人,坐仓库里的电脑屏幕后面,就把所有活全干了。

电商跟传统商业相比,唯一促进了的是快递产业,但快递产业额外产生的工作岗位,还是远远抵不过其他众多行业工作岗位的消失。

 

第三点:中小企业和创业企业更难生存了

有人以为互联网的兴起,让创业变得容易,让中小企业像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但事实恰恰相反,互联网的兴起,使得创业变得前所未有地艰难,创业失败率前所未有地高。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被挤压,市场成了一两个行业巨头垄断的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