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师大的王蔷教授谈自己对于语篇教学的理解与看法

 昵称40671860 2017-02-27

北师大的王蔷教授谈自己对于语篇教学的理解与看法

一、 推进小学英语教学第七年

阶段:

更多的关注低年级---玩演唱,听说能力提高,兴趣培养;

本次关注高年级---孩子生理、心理、认知的发展变化很大。如何继续保持兴趣、提升能力十分必要。孩子可能已经不需要老师课堂上的游戏、说演唱。已经不感兴趣了。那么我们认为本次关注高年级时非常必要而且非常及时。

二、 评课意见

第一、指导思想

从课标上来看,分级目标技能的描述可以看出教学的指导思想。

一级目标低段:技能目标是,听做、说唱、玩演、读写、视听

二级目标:技能目标是,听说读写,玩演视听(转向语言机能的发展)

三级目标:抓住大意

(结合课标的分级目标来开展教学活动)

 

阅读的目的:

Reading for pleasure 愉悦的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Reading for information 阅读能够获取信息,语言是承载信息的,承载文化的信息,盛在其他学科的信息。所以,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应该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Reading for language 我们学校开设英语课,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为了教会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而且,阅读还是为了学习语言。所以,语言也不能忽略。

 

如何理解高年级的阅读教学?

习得母语的过程比较。从有声到无声。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是很少进行朗读的。高年级段的阅读教学,应该帮助学生从有声到无声的阅读转变。

怎样从连环画的图文结合的阅读形式转变到段落文本形式。可能有插图,但已经不再是连环画了。

从集体的分享式阅读逐步转变到个体的阅读活动。能够静下心来自己进行阅读。回家之后可以进行拓展阅读。(为什么国外曾经有这样的反对看电视的活动?因为读书的时间少了,希望人能够静下来,读读书、读读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获取信息。)

从逐字逐句的认读向意群的阅读方式

从字面的表面阅读转向深层次的阅读

通过阅读能够真正的发展阅读策略。包括读大意、在语境中猜测生词的活动等。

第二、 观摩课活动亮点(略)

第三、 观摩课活动需要关注的问题

关注教学目标的确定

从教案的情况来看,很多教师的教案中目标过于宏大,不够落到实处,缺乏可操作性。因此,上完这堂课,缺乏可观测性、可评价性。

关注教学设计

第一、要分析文本的题材和体裁。短文、书信、故事等,不同题材不同的处理方式。

第二、教学过程的导入部分,有的时间用的过长。是否用最短的时间调动学生的兴趣,并为下一阶段的学习作好铺垫准备。这是导入的有效性问题。

第三、活动的不紧密。

第四、语境中呈现生词的问题。把课文的整体性脱离开来,这样不好。可以在语境中逐步带出,不断发展。

第五、教师提问的有效性问题。提的方式和示范不到位。有的比较浅层次。希望多些追问。Why?

第六、 关于信息的输入渠道问题。有的老师在阅读课上先组织听,然后再组织读。读容易还是听容易啊?另外,故事教学不一定非要先读。在进行故事教学的时候可以有声有色的进行教学。

第七、课堂互动的问题。小组活动比较少。课堂互动贯彻的比较少。

第八、 Homework 的问题。有的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负责任。有没有实效性。

 

第四、 对老师们的教学建议

加强教学基本功。语言素质都很好,但是,教学基本功不扎实。示范、指示语、课堂活动的组织、互动模式的贯穿不连贯等等。

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环节之间的联系需要整体思考。

要关注学习过程中的信息提取。要沉下心来精心阅读,让孩子学有所获。

Be yourself. Be natural. 似乎授课老师更多的是体现智囊团的idea。结果没了特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热点新闻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