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平定安史之乱头号功臣是李光弼?(鹏云史话的回答,41赞)

 闲情漫步123 2017-02-27

历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英雄人物是值得人们铭记的,在安史之乱这场灾难面前,就涌现出了一批奋勇当先,折冲千里的中流砥柱,死后被尊为“武穆”的临淮郡王李光弼无疑就是其中最耀眼的人之一。

“克定祸乱”曰“武”,“布德执义”曰“穆”,“武穆”就是平定战乱,使国家安定下来,功德被传诵的意思。提起武穆,我们首先会想到南宋的抗金英雄岳飞,会想到《倚天屠龙记》里面凭此可以逐鹿天下的武穆遗书,由此可以想到凡是跟“武穆”的有关联的人物必然不同凡响,而恰巧唐代的李光弼因为平定安史之乱,被誉为兴唐战功第一,又有临淮遗法的故事流传下来,因此可以说岳武穆和李武穆的命运有很多相似之处。

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唐玄宗刚愎自用,听信军中宦官诬告斩杀大将高仙芝、封常清,自断手臂;又逼迫采用固守疲敌之策的哥舒翰出关迎敌,致使潼关和京都长安相继陷落。潼关保卫战的失败使得唐军和安史叛军的形势得到了逆转,玄宗恐慌下带着皇子皇孙如丧家之犬开始跑路,途中经马嵬之变后太子李亨北上灵武另立山头。

这时候唐军在河北的势力已经被史思明全部扫除,安禄山的下一个目标指向了河东的太原,拿下太原就可以长驱直入去摧毁唐军当时的复兴根据地灵武,于是一场决定唐军复兴大业的太原攻防战拉开了序幕。

当时叛军兵发四路,共计十万之众围攻太原,而李光弼麾下的精兵都被抽调走了,身边只剩下不到万人的乌合之众,手下的将领们都非常害怕,就建议李光弼加固城池等待援军。李光弼对众人说:“太原城方圆不下四十里,如果修城的话,贼军来了而我们还没修完,这是没有遇到敌人却先让我军疲累。”。

他一面严明军令,和士卒同甘共苦,在城外挖掘壕沟抵挡敌军;一面在城中不断发现有才能的人,人尽其用,最后在士卒中找到了三个善于挖地道的人,乘着叛军在城外寻衅辱骂之际把地道挖到叛军营中,斩杀数千人,俘获上万。

此外还在城头大量安装石炮打击敌人士气,使得叛军伤亡很重,叛军由于伤亡惨重不得不停止攻击,围城待援。这时候李光弼又假装城内已经无力支撑,假意投降,乘叛军欣喜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骤然杀出,至此叛军彻底丧失了士气。

后来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所弑杀,安庆绪命令太原之战的指挥者史思明回去防守大本营范阳,李光弼抓住时机大破贼军,一战斩首七万余,太原之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场胜利被称为平乱战争中的首次重大胜利,对唐军有着转折性的战略意义,也为唐军之后收复洛阳和长安打下了基础。

纵观这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李光弼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展现,整个战役中他治军严明,令行禁止,使得一帮松散的乌合之众成为战胜叛军的雄师劲旅。心胸开阔,善于听取不同意见,不因身份而产生偏见,才能够发现隐藏在军中的能人异士。战术运用灵活巧妙,又机智多变,当叛军士气正盛的时候挖掘壕沟消磨叛军士气;当进入僵持时,通过地下挖通道,天上抛飞石打击叛军力量和士气;当叛军士气低迷时,又使用诈降计进一步打击叛军士气;最终乘叛军内部不稳,士气消磨殆尽的时候大破叛军,取得全面胜利。难怪《旧唐书》中认为即使孙武、吴起、韩信、白起这些古代名将比起李光弼来也“或有愧德”。

后来李光弼又相继与史思明大战河阳,与袁晁义军对阵衢(qú)州,都相继取得了重大胜利,因功勋卓著,被封为临淮郡王,赏赐丹书铁券,画像挂在凌烟阁,名字刻在太庙,享受与国同休的荣耀。

虽说瓦罐难免井边破,将士难免阵上亡,但可惜的是忠臣猛将往往不是牺牲在战场上,而是被君主所猜忌,被小人所谗陷。当宦官鱼朝恩、程元振因嫉妒而起的谗言触碰到代宗的猜疑时,原来对李光弼信服的部下都得到了极大赏赐,从此骄横跋扈,不再把李光弼放在眼里,李光弼难以忍受种种折辱终于忧郁成疾,去世的时候仅五十七岁。

在安史之乱的平定过程中李光弼与郭子仪都立有大功,而李光弼所指挥的太原战役和河阳之战对唐王朝的中兴作用是很大的,所以后世评价是李光弼中兴战功第一,而不是功劳第一,整体功劳上还是郭子仪更胜一筹。这主要是两人性格上不一样,所以李光弼忧愤而死,郭子仪却安然度过被猜忌的时月,安享富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