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高考“文科生”会在交叉专业“碾压”“理科生”吗?

 山夫318 2017-02-28

新高考改革,使传统文理分科的学习、考试和录取都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学科选考,七门课程自由选择三门作为高考科目,打破了传统文理课程的界限。按照三门课程的选择组合情况,选择“全文”(三门都是文)组合课程的比例仅占考生人数的8%;其他,选择2文1理 2文1技的占总人数的近30%。而传统文理分科时,文科考生几乎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如果把3文和2文的组合的选科人数都看做“偏文”,这个比例略高于老高考传统文科的人数比例。

17-18的选科,学生和家长基本都是基于考生的特长,擅长,部分考虑中学课程开设和大学招生专业要求等因素,来进行规划的,不同的选择组合具体对今后高考会产生什么影响,绝大多数人,报考中学都未进行过深入的分析。而且,由于赋分制,个人得分除取决于卷面成绩外,还得看参与考试的总人数,而人数多少,选科之前任何人都难以知悉,结果得等到报名结束,由考试院公布才知。因此,你事先既不可能选择对手(只知道自己所在学校情况),更不可能根据选科人数,学习层次如何更多去考虑。

图一:选科组合人数比例情况


在这样的情形下,17-18的考生就只能按自己选定的路线走了,事后,他们遇到的问题和机会倒是给19的考生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选择参考和依据。比较典型地就是物理,之前已专门撰文叙述,这里不再讨论。

除技术外,其他科目,从选择人数,考生层次上,基本符合成绩金字塔的结构。因此,这些科目的得分(赋分),也没多少技巧和机会去抓取,如“抢跑”(高二,高三参加人数和学考上有抢跑可能),“田忌赛马”等等。但新改革最重要的一个创新-赋分制,目前看,可能是意外送给全文和偏文组合的考生一个最大的礼物。

首先,赋分制磨平了传统文科课程,历史,政治(文综),地理和传统理科物化生(理综)的差距。按照过去考试情况,数理化,包括生物,每届考生,都有一批具有一定甚至相当天赋的学生,如竞赛大牛俗称学霸。单科拿满分,常常是人数多少的问题;而文科的历史,政治,地理,说谁具有政治、历史天赋,估计当事人都不认可,只能说,喜欢历史,或者学习历史条例清晰,容易拿高分,但几乎没听说过政治满分。其他多数选择文科的考生,仅仅停留在文科的靠机械的背诵,记忆拿分的层次。

我们可以作这样的对比,如果不赋分,同样分值下,理综的高分人数绝对要超过文综的分数但赋分制后“文综”和“理综”就完全处于个水平上,甚至超过“理综”

对17-18两届,造成这个情况的原因之一就是物理,由于物理选考人数少于其他科目,以及选考物理的考生重点高中实验班的人占比相对多,这样,还是文综对理综,总体上,文综的得分超过理综的可能就大得多。这样的情况,对后面的三位一体招生和高考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我们先回顾一下传统高考。新高考前,由于实行文理分科,大学招生计划制定时对两种类别的学生计划名额也事先计划分配,文科专业报考面向文科招生的专业计划,理科报理科。两者在专业上有交叉者,如社科大类和语言类专业,虽然采取文理兼招,但计划指标也分别计划安排

图二:老高考文理分科学习、录取


浙大曾经在传统文科专业,如人文实验班招投放过理科计划,但效果不甚理想,后期这个传统文科大类就只招文科生。2016年浙江省理科状元北大录取后,却选择人文专业,这是极少案例,即选择理科作为高考,却对文科却有浓厚兴趣,进校后去选择人文。也不排除,该同学理科强于文科,如选择文科可能会与北大无缘,通过理科通道进入北大。但这样的路径规划真“非常人所能”,倒是反过来,有人(文理课程都不错)放弃理科选择文科,目标就是北大。(笔者当年高考时,曾有人第一年理科没考上,第二年选择文科进了北大)

图三:历史“学霸”的学习方法


这样的计划分设,基本上文科和理科井水不犯河水,一本线各自单独划分,文科的分数和理科也没任何关系,各大学的录取提档线也文理分开。换句话,理科生再强,或者文科分数再高,也无法去抢对方的指标。至于进校后再互相进入对方专业领域,这已和高考没多大关系。如浙大曾有一文科生跨大类选择“高分子材料工程业。相比较,由于专业知识原因,理科跨文科的远远大于文科跨理科的学生。

新高考打破了这种界限,大学招生也不再划分文理指标,只设定每个专业大类的招生计划,不同专业类要求不同的选考科目。从各大学公布的选考科目要求看,多数大学,对传统文科类专业,甚至“文理交叉”的社科类专业,都不限定科目,部分大学的专业(类)限考历史或政治,少数物理,历史,政治(或地理)科目三选一。

表一:北京大学涉文专业(类)选考科目

表二:清华大学涉文专业选考科

表三:中国人民大学涉文专业选考科目

表四:浙江大学涉文专业选考科目

表五:浙江工业大学涉文专业选考科目

2017年由于几所高水平大学在浙江继续实行三位一体招生,北大、清华、复旦、交大面上计划会进一步减少,裸分考这几所大学已失去讨论意义,学生主要通过三一进入。在三一报名条件规定上,选考“物化生”的传统理科生没有任何前置门槛,而选考其他科目,报考选考科目中未选择物理的“1理2”文的学生,能否进入三一通道,取决于这几所大学的部分专业(类)对选考科目的要求

浙大由于招生量大,三一招生计划对面上计划影响较小,因此,以下我们主要讨论上述四所大学之外的大学。换句话,选择不同组合的考生,影响最终录取结果的主要是这几所大学之外的其他985,211和普通本科大学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高水平大学的招生量少,但他们对全省排名前5000以前的录取组合不同,将直接影响其他所有高校考生的位次和报考志愿。

其实到这里,多数家长应看出端倪了,2017的新高考改革的大学专业招生,由于实行专业(类) 大学的志愿填报投档方式,某个考生能否进入填报的专业类,只要符合选考科目,最终取决于高考总分(全省名次)。这样,在不限定科目或政治、历史,地理二选或三选一的传统人文的文科领域,交叉的社科领域,以及选考科目要求历史的部分理科专业,文科和理科的PK就取决于分数的高低。而分数的高低,除语数外三科,之前的七选三,三门选科的赋分高低,对部分考生可能就会起决定作用。而且,就目前来看,一些大学的三位一体招生,估计会参考16年十月完成的三门选考科目的成绩加第一次外语成绩,共四门成绩作为入围的依据,总分低于410的参与竞争或在挑选专业上,会面临很大压力。

2017,2018两届考生的主要问题是物理,平均来说,物理赋分低于其他科目,这样,三门科目选择物理的和没有选择物理的,从概率上,后者的总分要高。这样,在大学专业的竞争中,不限定科目的传统人文专业(通常选物理的填报的也少),限定物理,历史等文理交叉的专业,最后的高考竞争,从985,211到普通大学,越往下选择物理的竞争力越处于弱势

上一篇文章,我们曾谈到建筑学专业,部分一流大学的建筑学选考物理或历史,或不限制,从机会来说,选择历史,或不选择物理的考生将大于选择物理的考生。极端情况,天津大学,东南大学的建筑学很大可能根本找不到选考物理的考生,最后录取的都是选择历史的(文科生)。

其他专业(类)是否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和建筑类似,很大可能,选考科目限定物理,或其他文科科目的专业(类),最终招生的学生是不选物理的,从而出现文科生在这些专业领域碾压选考物理的理科生的情况。

对家长和考生来说,新高考,不分文理,对偏文和偏理的考生来说,谁的机会更多,取决于谁有能力去抢对方地盘的资源。新考高也好,老高考也罢,无论如何改革,有一点是不变的。如同“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房子是用来住不是用来炒的”,很多常识却被忽略或强调的“废话”一样,“高考招生人数基本是确定的”。重要的话说三遍:高考招生人数基本是确定的”!!!

说到这里,结论也无需我下了,大家都明白了,新高考,2017-2018的考生,传统文科的机会将大于老高考,尤其在选考物理或文科之一科目的专业(类)上。

具体分析:三门选考,文科组合的总赋分,同一层次的考生分数优于选择物化生,或物理 其他两门组合的概率较大。高考语数外三门课,偏文科考生语文,外语会稍占优,偏理科考生数学上占优,两项比较打个平手,如偏理的考生如果数学不突出,可能在语文上还有吃亏导致三门总分再次落后。

因此,总体比较,在社科交叉专业类和部分选考历史等文科科目的理科专业,如文科生去竞争,他们很大可能会碾压理科生?!进而在高考录取蛋糕分配中,“文科生”可能会获得比老高考更多的机会和利益?!

这也许是改革者,大学专业选考科目设置者,都没想到的改革出现的新情况。是好是坏,孰优孰劣,最终取决于高校哪种生源人才培养更好,这似乎又是一个无法证明的命题

更详细内容可进“千聊Live”微信公众直播平台下的“金典课堂直播室”内收听。




或直接点击以下链接进入:

http://m./topic/240000303001789.htm?preview=Y&intoPreview=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