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生误区,药要喝饱,才能起效

 古道岐黄 2017-02-28

药汤过量,咳嗽反重

病人之所以会生病,在平时生活上,确实有很多误区。有的时候给他开好的汤药,他都煎不好。药房见多人了,什么样的人都有。有的老阿婆,她们熬药喝药,千奇百怪,有的反复地熬,有的药喝得饱饱的,舍不得漏掉一点药。

有个咳嗽的病人,老师给她开止嗽散,这药本来就是熬出来不浓,她熬一遍还不够,还要多熬几遍,放一碗水还不够,还要多放几碗,老师给她开三付药,喝完两付药后,咳嗽反而加重了,而且还胃胀胀的。她来找老师问为何?老师一问才知道,老奶奶完全没按药房的要求来熬药,多喝了三四倍的汤药水。

药在精而不在多,不是喝得多熬得久效果就好

老师跟她说,本来治咳嗽的药就轻,量也不多,你大量地喝,都喝到下面去了。治上焦的药一般取其气,你长期久煮,气都走了,剩下的是味,味都偏于走下焦。你把药拿回来,我们帮你熬,喝喝看。

病人把剩下一包药拿回药房,熬好给她喝,熬的水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她一喝完就好了。

老师说,人体脾胃,它本来运化就需要有个空间,现在很多老百姓,他以为药要熬得多,要喝得饱才有效,他们甚至还嫌一包药只熬三杯太少了,自己拿回去熬,熬个大半锅自己喝,反而加重胃肠负担。不是说药量大,药劲就大,药在精而不在多,在于恢复脏腑气化的功能,哪有把药当饭吃的。

《黄帝内经》上说,大饱伤脾。又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你不管是吃饭,还是喝水,超过身体的收纳能力,肯定会搞伤脏腑。不要说是治病,反而会吃出病来。

汤药须一定浓度方能起效

周师傅喜爱喝酒,他也比喻说,好像房县上好的黄酒,你就那么一壶酒,煮了喝很舒服。可你把这一壶酒跟一壶水兑在一起,浓度变浅了,喝起来就没那劲,不过瘾,那都变成清汤寡水了。我们喝的是药,而不是在喝水。

那老人家后来说,我自己煎三大杯药,原来都抵不上你们煎一杯药。

是啊,喝浓度低的酒,喝上三杯,也不如喝浓度高的一杯啊,一杯的酒劲比三杯还大。

药在精而不在多,不是喝得多熬得久效果就好

老师说,治病喝药,有汤丸之别,汤者荡也,丸者缓也。一般用汤药都是取它涤荡病邪之功。好像用汤水来冲刷地板上的泥巴一样,你得够劲。

如果你软绵绵,没浓度,冲个多几次,都冲不干净,这就失去了汤剂的意义。这汤的力量不是说喝越饱越有劲,看的是它的浓度,而非量度。

把药喝个饱,非但不取效。
反而把胃胀,咳嗽何时了。
再按规矩搞,随后重新熬。
再喝不胀了,咳嗽也变好。
如同房县酒,添多水不妙。
药劲看汤药,不在多与少。
兵多将不良,乌合众难调。
药精量虽少,却把邪荡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