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拍照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按动快门后,光线从镜头进入,到达传感器,传感器负责采集、记录光线,并把它转换成电流信号,然后交由ISP图形信号处理器进行处理,最后由手机处理器处理储存. 然而对喜欢抓怕路边美景和漂亮的基友而言,手机对焦的速度才是他们关心的事儿。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尤其是小编身边的朋友都喜欢用手机记录瞬间有趣的事物,但是往往让人尴尬的情节就是在掏出手机抓拍后发现拍出的照片模糊不清,绝大多数是因为对焦不准导致失焦的原因。失焦的原因有很多,一般来说主要是环境光线不足或者复杂导致相机无法准确捕捉对焦点。先谈一下相机包括手机的对焦原理: 这张图绝大多数人应该是似曾相识吧,没错就是中学物理上的光学那一节课讲到的。
要保证xx’=ff‘,这样才能得到清晰的像,可以发现物距x跟像距x’具有共轭关系,当物距x变化时,要么调节焦距f,要门调节像距x’,才能在相机上得到我们清晰的像。 既然知道对焦原理了,那么还是没有解释对焦速度的问题啊。别急,我这就给各位涨涨目前手机主流三大对焦技术: 激光对焦(LDAF) 所谓激光对焦就是指通过后置摄像头附近的激光测距对焦仪可通过激光进行测距,从而精确判断焦点所在,提升对焦速度。
反差对焦(CDAF) 反差对焦算是一种半物理式的对焦技术,通过找对焦区域对比度最大的点作为对焦准确的点,但是不同对焦区域的对比度的大小并不是固定的,系统也不知道对比度什么时候最大,所以需要来回去移动镜片来寻找:
拿两个道具示范一下,如果对比度明显的话,比如对焦在后面红色相框上速度会比较快;反之,对比度不是很明显,对焦相对比较慢。
一般来说这个过程或者说是周期很短,估计不到1.5秒。此时如果你仔细聆听,还可听见摄像头内的马达工作声音。 相位对焦(PDAF) 相位对焦是寻找像差最小的点,也就是通过计算对焦点的相位,来完成对焦。它的优点是对焦速度极快,但是缺点是对光线和目标比较挑剔。
以上三种对焦方式是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不过小编在询问其他大神有哪些对焦技术的时候,莫名冒出了个“陀螺仪对焦”, 询问度娘得知陀螺仪对焦的原理是这样的:手会晃动,影响手机对焦。陀螺仪会检查晃动数据,补偿对焦数据。
写到这里肯定有人抱怨小编的文章太过冗长,其实啊,这些都是基本的知识点,驾驭好手中的相机也好手机也罢,必须先知道它们工作的原理,否则“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接下来就重点说一个魅族手机自带的强大相机功能——光场 必须先让你们知道何为“光场”! 引用度娘的官方解释:
通俗地说光场就是先拍照后对焦,这种拍照方法最早实现是在Lytro Illum光场相机上,没想到几年的发展,手机也能实现先拍照后对焦的光场相机技术了。
魅族的“光场”功能在最新的Flyme6相机界面的左上角,点开来后就会看到光场这个功能。
对准被摄物体,会有一秒左右的最远最近距离对焦的过程。为了更直观地描述,小编特地做了下面这张GIF动态图演示:
拍完之后,可以看到右下角有个选择对焦点的按钮,点击这个按钮后就可以任意在画面中选择对焦点。由于选择的焦点不同,图中清晰的地方也随之变化。
总之一句话:摄影不是看机子前面的头,而是看机子后面的头——人的大脑。灵活应用美妻的拍摄技巧和内置功能,一样可以拍出大师级别的照片,可以说运用好手上的美妻即可事半功倍。
作者:若水颜
|
|
来自: 2724318989 > 《知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