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捷:闪存的后来者如何居上? 希捷,所有的存储厂商朋友都熟悉的了。 硬盘时代,成就了希捷。闪存时代,正在改造希捷。 但是,希捷似乎一直对闪存这个事情不温不火,表现出来的冷淡好似夏天的冷淡杯,一个人喝越喝越冷。可见,做什么事情,都不能一个人就我自己说了算,得融入热闹的群体才能找到未来的自己。 一年之前,我们也看到了希捷CTO对外表达了对闪存的看法,对于用户来说,一个大型数据中心(特别是高效能计算环境下等等情况),10%是闪存,90%是硬盘,这是一个目前标准组合模式。目前用户作为成本考虑,那么闪存与磁盘每TB成本之比1:10,未来10年还会呈现这样的格局。为此,希捷自然会不断将SMR、HAMR这样的磁盘技术融入自己的创新之中,以期获得更高的用户需求满足。 可见,希捷CTO认为磁盘和闪存都重要,但他更看好磁盘的进一步市场发展,闪存可能得再看看。那么到了2016年下半年,我们也看到希捷推出的一些新品。比如15k超能盘、10TB酷鹰监控盘、10TB酷狼PRO盘、10TB氦气3.5英寸企业级海量盘、以及ClusterStor存储系统等,还有闪存产品线方面的8TB Nytro XP7200 NVMe固态硬盘、6TB SAS固态硬盘、2TB Nytro XM1440 M.2 NVMe 固态硬盘 。 从这些磁盘产品的创新和闪存产品的标新立异来看,希捷通过多年与合作友商打交道的过程中,深知需要抓住企业级用户,特别是数据中心应用方面的痛点,这样才能继续获得长久的动力。因为解决了用户的痛点,自然就可以为自己带来信的市场创新机会。 速度、容量、密度这三个重要的闪存因素正是数据中心用户当前面临新IT环境下最迫在眉睫的问题。从M.2盘和60TB 闪存盘的出现就可以看出其中的意义所在。 当然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希捷也开始推出了存储系统,对于一个长期做硬盘供应商的希捷来说,这确实是头一次。可能,在面对竞争对手比如西部数据的HGST 也有高密度的存储系统的情况下,如果不在存储系统某个专业领域有自己的一角,似乎希捷的未来就不敢想象了。 ClusterStor采用 了希捷的企业级硬盘和固态盘以及相应的软件,可见这是一个混合的存储系统,因此也比较适合当前用户的需求。 从这也可以看出,希捷还是非常现实的厂商,并且也看到了混合存储的市场已经成熟才涉足进来,看到闪存盘市场逐渐开始形成规模了希捷也就“三下五除二”快速切入了。 可能,希捷作为闪存后来者,与其他存储厂商的不同在于,有着长期的磁盘技术研发积累,也有着闪存控制器的技术积累,对存储系统的理解也并不亚于综合性的存储厂商。但是,希望希捷不要跨越了产业格局的那条线,所谓术业有专攻,这样才更利于产业生态的发展,更利于希捷自己生态圈的“长治久安”。因为跨越了生态正常格局去追求“大而全”的厂商,最终都没有好果子吃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