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摄影/落霞孤鹜 800多年前,南宋名将辛弃疾寄情山水间,以此举诗词聊以慰藉自己的不得志,以明自己的高洁之志。 实际上,抛开种种情怀,当面对美丽的大自然,人的心真的能够赤露敞开,疲惫的心被美景所医治,深深懂得人和大自然同样都是造物主的美好创造。 摄影/落霞孤鹜 今天走吧网继续带你走进怒江两岸,很多人被它的文化所吸引,为它的一张图片而前往。 高山峡谷里的明星 一座红白相间的教堂,矗立于高山之上,倒映在水面上,沐浴在日光下,令人心静如水。 摄影/浪人浪语 教堂附近的山,是一座造型独特的皇冠山,它宛若是高黎贡山的皇冠,倒映在教堂前的碧波中,煞是美丽。 摄影/浪人浪语 这就是老姆登教堂,位于怒江大峡谷,是怒江海拔最高的教堂,为法国传教士所建,并且至今仍在被村民们使用来做礼拜。 摄影/落霞孤鹜 摄影/老贵 老姆登村属于匹河怒族乡—是中国唯一的怒族乡,老姆登村有千人,怒族占95%,“老姆登”是怒族语的音译,在汉语里的意思是“人喜欢来的地方。 摄影/老贵 虽然在峡谷里,居住着怒族、傈僳族、白族、汉族、藏族等,但是他们绝大多数对基督教的信仰却是一致的,只有极少数的人保持着原始的信仰,如傈僳族的东巴教和藏族的藏传佛教。 摄影/老贵 日光星空下,青山依旧,教堂依旧,红色十字架直指天空,“神深爱世人”,字体鲜艳,那种自然和朴素让人心动。 摄影/耕耘无声QD 无论你什么时候来到这里,总能听到悠扬的赞美诗从教堂里飘出来,身着朴素、散发着泥土芬芳气息的的老姆登村村民,用虔诚的心向上帝献上敬拜。 摄影/永永生生AAAAA 歌声如同天籁,温暖人心,周六晚上有老姆登村民练习敬拜歌舞,在2000多米海拔的教堂里,在寂静的星空下,你也不由自主地跟他们一起歌唱舞蹈起来。 摄影/浪人浪语 一派祥和、安静、圣洁、平安、喜乐的暖流萦绕在你周围! 摄影/独钓寒江 网友@永永生生AAAAA说: 看到当地的村民,深为震动的,不是壮美的风景,而是信仰的力量。 一进村,你就可以看到“怒苏哩150客栈”,这是怒江边上最出名的客栈,背靠山坡,千脚落地建筑,前有走廊、晒台,木片瓦、竹篱笆墙、屋檐下吊着金黄的玉米棒子。 客栈150怒台 为何叫150呢,是取自客栈老板名字“郁伍林”的谐音。他是怒族文化遗产的继承人,能歌善舞,喜欢书画、摄影,才华横溢,经常代表怒族到北京去表演少数民族歌舞,还是个远近闻名的帅哥。 这客栈有着非常一段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一位韩国的女游客,见到高大、帅气,能歌善舞的150,燃起爱情之火,一定要把150带回韩国,150没有走,留在了老姆登村,但这跨国之情,在村子里传为一段佳话。当问到150为什么不跟着走时,质朴的150说:“老婆不让走呀!”大家都笑了。
一座因预言失误而被荒废的旧城 去老姆登村游玩,你还可以顺道去不远处的知子罗废城,它雄踞在2000多米的碧罗雪山,曾经是怒江洲碧江县的县城。 摄影/快乐石头110 上世纪50年代,因为有地质学家预言,知子罗所在的山体,将会在短期内出现滑坡,因此知子罗这个县城就搬到了现在的六库,搬空了的知子罗自然成了一座废城。 如今,是废城一个,一切还是上世纪80年代的模样,过往的学校、操场,工人文化宫、教堂等建筑像是泛黄的老相片,昔日的繁华镌刻在斑驳的墙壁上,冷清而但不颓废。 摄影/浪人浪语 令人感叹的是,现在还有不少山民在知子罗周边居住劳作,他们无视预言,依然坚守于此,所谓中国人所说的“安土重迁”大抵如此吧。 摄影/王自荣 登高眺望,抒怀! 现在知子罗的那座八角楼,是为游人登高赏景而建的,也成为知子罗的标志之一。 摄影/快乐石头110 登上八角楼,深处碧罗雪山之上,眼前的怒江大峡谷绮丽幽深,它被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深切而出,如一道美丽的伤痕,两山扶持怒江从脚下汹涌南下。 摄影/快乐石头110 摄影/落霞孤鹜 网友@浪人浪语登临此楼,禁不住如此感慨: 摄影/快乐石头110 怒江大峡谷晨曦,缥缈仙境在人间! 摄影/浪人浪语 摄影/落霞孤鹜 老姆登村的民风淳朴,没有商业气息,本地种植玉米、小麦、豌豆等旱地作物为主。 摄影/飘飘然zhf 由于这里土地肥沃湿润,空气清新,山高多雾,水源为碧罗雪山山泉,周围几十公里内无任何污染,栽种茶树不需任何人工肥料,所以该村所产“绿茶”茶叶肥大而细嫩,外形毫锋显露,香气清雅馥郁,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醇厚回甜,深受饮茶者青睐。 摄影/飘飘然zhf 摄影/浪人浪语 这个春天走吧网和你一起相约:西藏林芝桃花! (点击上面文字,进行报名) 走吧网,中国第一自驾社交分享平台! 亲,感谢你的阅读,若觉得美,请点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