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诗词,犹若画中行 ![]() 有些诗,如画;有些画,如诗。诗意塑造的画面,美的不可自拔,令人不愿走出,只愿长醉不醒,停留在那最美的画面里,停驻在那至美的诗意中。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赏析: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寒江雪钓图: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颇有一种遗世独立,清高孤傲的精神气魄。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黄昏之时,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流水潺潺,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牵一匹瘦马,迎着夕阳,迎着西风艰难而行,相思断人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赏析: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 “惜”字,化无情为有情,“爱”字,给绿树以生命,“才露、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画面感超强,黄沙漫天的大漠,宽广无垠,夕阳渐向西下,落辉泛着柔光,干燥的沙粒上好似飘出几缕孤烟,落日斜照地面。可我们觉得这言语都难以将其描述。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赏析:这形象的生活剪影给人亲切温暖的感觉,大儿锄豆,中儿编织鸡笼,小儿卧剥莲蓬,层次分明,跃然纸上。非常富有生活美,人情美。不由令人向往田园的安宁平静。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赏析:第一首诗,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花香草绿,明净绚丽,燕子衔泥筑巢,沙上鸳鸯成双,似是在享受这温暖柔和的一缕阳光。 与之不同的第二首则描摹的画面犹如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碧波荡漾,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朵朵鲜花红似火,旖旎灿烂。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赏析:早春二月,黄莺在天空中高飞,杨柳轻轻拂着堤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 孩童放学归来,结朋唤友,一起趁着东风放纸鸢。天空中似乎飞满了红的、黄的各种各样的风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赏析:新雨过后,山林安静空旷,似是带来了一片安闲宁静,夜幕降临下的初秋凉爽清透。皎洁的月光洒落在松间石上,可以看到清泉清冽流于石上。 竹林里一阵阵歌声笑语,是浣女洗衣归来的欢歌,渔舟划过,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荷塘的夜色也动了起来。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赏析:清晨步入古寺,旭日初升斜照着山林,曲径通向幽深处,而在这幽深之处可见禅房前后花木繁茂。诗的美已不是言语可以概括,何不静静品味,体会其中意境。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赏析:采莲时的江南,美的不只是人,还有藏在水中与莲叶嬉戏的鱼儿。鱼戏莲叶,在东,在西,在南,在北。好不欢快。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赏析:《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北宋秦观词作,曾被誉为《淮海词》中小令的压卷之作,描绘一个女子在春阴的怀抱里所生发的淡淡哀愁和轻轻寂寞。 作者用“轻描淡写”的笔法,融情入景,明写景,实写人的愁怨,其构思之精巧,意境之优美,犹如一件精致小巧的艺术品。 全词意境怅静悠闲,色调轻浅幽渺,含蓄有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