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套人民币十元,俗称'大黑十' 大白边 第二套人民币十元,俗称'大黑十' 大白边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国计划发行第二套人民币,当时苏联还是中国关系亲密的老大哥,中苏两国还是关系和睦的友邦和近邻,正处于如漆似胶的“蜜月期” 第二套人民币共印制 11 种面额、 16 种别: 1 分、 2 分、 5 分、 1 角、 2 角、 5 角、 1元、 2 元、 3 元和 5 元, 10 元。 1955年第二套人民币正式发行,其中高面值委托苏联代印,这三个面值分别分,大黑十,红五元和绿三元. 十元因为主色调为黑色,而且票幅巨大210毫米×85mm,四周又有大面积的空白,所以又称为'大黑十','大白边' 1.发行年代特殊。第二套人民币发行于1955年,当时中国经济处于困难时期,而且是委托他国代印,因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数量少。 第二套人民币发行于1955年,中国处于经济困难的非常时期.第三套人民币中的三个高面值十元,五元和三元委托苏联老大哥代印.后来苏联老大哥同中国翻脸.中苏关系破裂.苏联中断了对中国各方面的援助,撤走专家.帮助中国印钞的业务也中断了;为此中国 2.流通时间短。第二套人民币(除1,2,5分小面值纸币硬币以外)从1955年开始发行到1964年停止流通陆续回收。只流通了短短9年。流通时间短,作为第二套中的最高面值的'大黑十'更是少之又少自然市面上就少。加上停止流通后,银行的收兑.(普通人在收到人民币停止流通的通告当然是赶在兑换期之内把手上的旧版钱币换给银行,换成我我也一样呀) 3.民众没有收藏意识。在全国民众收入都非常低的上世纪50-60年代,人民币的购买力非常强,一张十元,对于绝大数普通家庭而言算是巨款.我曾经同北京的一位钞友交流过,这位北京钞友的父亲年轻时曾经留学过苏联,属于高级知识分子,但在当时,朋友的父母曾经说过,当时第二套人民币顶多能见到五元面值,可想而知,对于普通人而言要拥有大黑十是非常有难度的.但在经济非常困难的特殊时期,吃饱穿暖是百姓要解决的一大问题。手上有了钱自然是先解决自己和家人的吃饭和穿衣问题。所以民间流存少,所就理所当然就少! 综上所述,根据物以称为贵的规律,作为第二套人民币的最高面值的大黑十自然面然就身娇肉贵,成为了第二套人民币数量稀少价格金贵的币王! 顺面贴一下第二套苏联印刷的品种 苏联印刷的红五元 苏联印刷的绿三元 回答头条问题,我们总是认真的,路过的朋友们不要吝惜,点个赞呗! (哥回答问题的风格就是简单、粗暴,纯手打,各位且读且珍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