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衰老 Microsoft Word 文档
2017-02-28 | 阅:  转:  |  分享 
  
人体衰老

?编辑

从生物学讲,衰老是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发的必然过程,它是复杂的自然现象,表现为结构和机能衰退,适应性和抵抗力减退。

中文名

衰老

外文名

aging

拼????音

shuāilǎo

解????释

年老而精力、体质衰弱

目录

1?词语释义

??基本信息

??详细解释

2?衰老的定义

3?衰老的概念

4?衰老的实质与结果

5?衰老理论

6?机体变化

7?衰老的比较研究

??遗传与衰老

??生殖与衰老

??温度与衰老

??食物与寿命

8?衰老理论和原因

??体细胞突变学说

??自由基学说

??生物分子自然交联学说

??衰老的免疫学说

??端粒学说

9?延缓衰老的方法

10?几种抗衰老的紫皮蔬菜

11?未来抗衰老方法

12?人体器官衰老时间

13?饮食恶习成衰老元凶

14?人参延缓衰老的表现

15?女人衰老症状表现

??脊椎

??牙齿

??鼻子

??头发

??肠道

词语释义



基本信息

词目:衰老[1]?

拼音:shuāilǎo

详细解释

[oldandfeeble;decrepit;senile]年老而精力、体质衰弱

《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六回:“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及其衰老,驽马先之。’今鞠太傅但知臣盛壮之时,不知臣已衰老矣。”

年迈体衰,精力不济。

《史记·货殖列传》:“﹝陶朱公﹞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脩业而息之,遂至巨万。”

明刘基《题老翁骑牛图》诗:“勿言衰老筋力薄,有牛可放殊不恶。”

叶圣陶《未厌集·夜》:“从她那动作的滞钝以及步履的沉重,又见得她确实有点衰老了。”

指年迈体衰精力不济的人。

《礼记·月令》:“﹝仲秋之月﹞是月也,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

唐张乔《赠头陀僧》诗:“如今竹院藏衰老,一点寒灯弟子烧。”

清严有禧《漱华随笔·宋太宗》:“寒暑迭变,不觉渐成衰老。”

犹衰败。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八:“魏郡张奋者,家本巨富,忽衰老财散,遂卖宅与程应。”

衰老的定义

从生物学上讲,衰老是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发的必然过程,它是复杂的自然现象,表现为结构的退行性变和机能的衰退,适应性和抵抗力减退。在生理学上,把衰老看作是从受精卵开始一直进行到老年的个体发育史。从病理学上,衰老是应激和劳损,损伤和感染,免疫反应衰退,营养失调,代谢障碍以及疏忽和滥用药物积累的结果。另外从社会学上看,衰老是个人对新鲜事物失去兴趣,超脱现实,喜欢怀旧[2]??。

衰老的概念



衰老(senility)是一种自然规律,因此,我们不可能违背这个规律。

但是,当人们采用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保健措施并适当地运动,就可以有效地延缓衰老,降低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

就衰老理论和延缓衰老而言,中医药学具有深刻阐述和丰富实践。《素问·上古天真论》就详细论述了女子以七、男子以八为基数递进的生长、发育、衰老的肾气盛衰曲线,明确指出机体的生、长、壮、老、已,受肾中精气的调节,总结衰老的内因是“肾”起主导作用。老年期也会出现肾气衰退的表现,如发齿脱落、耳鸣耳聋、腰酸腿软、夜尿频多等。

衰老的实质与结果



(1)衰老的实质是:身体各部分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衰退的过程。

(2)衰老的最终结果是死亡。它是生命的终止。它的主要特征是心脏、肺、大脑停止活动,其中大脑停止活动是死亡的主要标志,即人死亡的标准是脑死亡。

[讨论]:根据平时的观察,举例说明人衰老的表现有哪些?

——如:皱纹的出现,驼背,拄拐杖,行动迟缓等。

、影响人衰老的因素有: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精神状态、遗传因素等。

、延缓衰老的措施有科学合理地生活、轻松愉快的心情、适当地进行文娱和体育活动等。

衰老理论



每一物种的衰老过程,从生到死,均经历显著的变化。对于人们为什么会衰老,尽管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学说,但科学家们已提出一些理论。每一种理论的某些部分都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会逐渐衰老和死亡。

程序性衰老理论认为,一个物种衰老的机率,可以通过他的基因预测。基因决定了细胞能活多久。当细胞死亡,器官功能开始失常,最终将不能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生物学功能。程序性衰老有助于保存物种;衰老成员按一定比率死亡,这就留下一定空间给年轻的成员。

自由基理论认为,细胞的衰老是细胞内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有害物质堆积的结果。在这些化学反应中,产生称之为自由基的毒素。自由基最终损伤细胞,引起个体衰老。伴随着衰老,损伤越来越多,许多细胞不能正常行使功能或者死亡。当这些现象发生时,可能引起机体死亡。不同的物种以不同的机率衰老,主要取决于细胞如何产生自由基以及对自由基如何产生反应。

机体变化



人类机体随着年龄增大在很多方面发生显著的改变。出现得最早的老化可能是眼睛不容易聚焦在近物上(老视)。常常大约在40岁左右,许多人发现不用眼镜就很难看书、看报。听力也随年龄变化,人们对高音调的听觉失去正常的听力(老年性耳聋)。因此,年老的人可能发现,小提琴的音调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动人。同样,因为讲话中大多数闭音节的辅音是高音调(如k、t、s、p和ch),所以年龄大的人可能认为其他人老是在咕噜咕噜地说话。

大多数人随着年老,身体的脂肪比例可能增加30%以上。脂肪的分布也发生改变:皮下脂肪减少,而腹部的脂肪增加。因此,皮肤变薄、起皱纹、脆弱,体形也发生变化。

大多数的内部功能也随年老下降。这些功能通常在30岁之前达到高峰,然后开始逐渐下降。即使这样,大多数的功能在一生中仍然足够使用。因为与机体的需要相比,大多数的器官都有大于需要的功能储备。例如即使半个肝脏破坏,保留的肝组织仍足以维持正常功能。与正常衰老相比,疾病更容易导致老年人的功能丧失。功能下降意味着药物、环境变化、毒素和疾病等对老年人,更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虽然许多器官功能下降,对于生活几乎没有影响,但有一些器官功能下降,能够极大地影响人的健康和幸福。例如,虽然老年人心脏在休息时泵出的血量并未明显下降,但心脏泵出最大血量却下降。这意味着年纪较大的运动员不能像年轻运动员那样行使功能。肾功能的变化明显影响老年人把某些药物排出体外。

要决定哪些变化纯粹因衰老而引起,哪些是人们生活习惯的结果常常是困难的。经常坐着不动、食物贫乏、吸烟、酗酒和滥用药物,较之单纯衰老,能更早损伤许多身体器官。受有毒物质影响的人,一些器官的功能可能更明显和更迅速地下降,特别是肾、肺和肝。工作在嘈杂环境中的人,更容易丧失听力。

建立较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防止有些变化。例如,在任何年龄阶段停止吸烟,即使是80岁以上,都有助于改善肺功能,减少发生肺癌的机会。负重锻炼有助于维持肌肉和骨的力量,不管年龄如何。

衰老的比较研究



无脊椎动物由于寿命短,在用以研究衰老时,实验周期短,易于重复。无脊椎动物在外形上与脊椎动物差别虽很大,但在细胞水平上有许多共同点。有人比较了果蝇与小鼠细胞衰老的变化,发现各种细胞器的改变十分相似。例如核凹陷、线粒体膨大、核糖体减少等等。如进一步分析到分子水平,则无脊椎动物或脊椎动物细胞内的许多生化过程基本一致。因此,轮虫、线虫、果蝇、家蝇等常被用作研究衰老的材料。用无脊椎功物与脊椎动物做比较研究,发现许多因素如遗传、生殖、温度、食物等与衰老有密切关系。

遗传与衰老

不同动物各有其特定的寿命极限。如蜉蝣成体只有一天寿命,而果蝇和家蝇成体可有30多天寿命。一种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briggae)能活28天,另一种寄生线虫可活17年。欧洲龙虾最高寿命可达30年。哺乳动物的寿命差异也很大。小鼠和大鼠约3年,大象约70年,而人类可达110年。在人群调查中常见到长寿的家族有长寿的后代。单合子双生儿寿命很接近,而双合子双生儿的寿命可能相差较大。这些都证明遗传对寿限起主导作用。

人类女性寿命常比男性长,以往常归因于社会因素即女性承受生活压力较少。实际上除了男性工作、劳动消耗大,损伤机会多的外界因素外,性别也对寿命有影响。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女性为XX型而男性为XY型,许多遗传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女性由于另一X染色体的掩盖可不表现出病态,但男性则不能掩盖而出现病态。遗传决定了男女性别,也造成了寿命的差别。

在动物界也有雌性动物比雄性动物寿命长的现象(见图)。雄蝇在17天时死亡率为50%,而雌蝇在32天死亡率才达50%;此外,一种黑蜘蛛雄性平均寿命为100天,而雌性为271天。一种大型水蚤雄性平均寿命为38天,而雌性平均寿命为44天。

生殖与衰老

有机体借生殖以保持种群的延续。生殖的方式对机体的衰老有重要影响。一次生殖的有机体,生殖后很快即衰老,随之死亡。许多昆虫和极少数的脊椎动物如太平洋中的几种鲑鱼均属于一次生殖类型。多次生殖的有机体可以在生命过程中一再重复生殖,大多数的脊椎动物和寿命较长的昆虫均属多次生殖的类型。

许多昆虫具有两种明显不同的适应性颜色,一种为保护色,另一种为警戒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在生殖期结束后不久即死亡;而有警戒色的昆虫生殖后生存期较长。昆虫在生殖后如飞行多,大量消耗体内储存的能量,很快即死亡。而飞行少的昆虫可保存能量以维持较长的生命。一次生殖的昆虫实际上直到生命的终结前仍需保持全部的功能和活力,衰老仅发生在生殖过程完成后的一段很短的时间内。

脊椎动物的鲑鱼也是一次生殖型动物,在产卵后旋即衰老死亡。有人曾用阉割方法阻止产卵,避免产卵后的退化变化,鱼的寿命即可延长数年,因此认为生殖器官的成熟即蕴藏着衰老的因素。产卵本身可引起内分泌的改变,但不是死亡的直接原因。

哺乳动物属于多次生殖型。下表中示哺乳动物妊娠期、成熟期、生长期和寿命的一些资料。成熟期早,繁殖力强,一次产仔数多,每年产仔多次的动物寿命较短。

小型啮齿动物如大鼠、小鼠、豚鼠等即属此例。而大型动物如牛、马、象以及人类,生长期长,妊娠期较长,产仔率低,寿命较长。

温度与衰老

从比较老年学的角度看,许多冷血动物的代谢受外界温度的影响,在低温条件下能降低体温,寿命相对延长。如有些爬虫类和两栖类动物在热带生存的种类寿命比较短,而在温度较低地带的种类寿命比较长。有人用南美的一年生鱼类在15和26两种不同温度环境下饲养,结果温度低的一组生长快,体型大而且寿命较长。说明温度低时,冷血动物可变温适应环境,寿命也延长。

温血动物能保持体温恒定,代谢速度也比较平稳,例如蝙蝠一天内可经常蛰伏不动,代谢慢,冬眠时体温下降,寿命能达15~17年;小鼠行动活跃、代谢快、外界温度降低时小鼠不能降低体温来适应环境,寿命只有3年。如将幼年鼠饲养在低温下,不但不能延长寿命,反而易染疾病,缩短寿命。

食物与寿命

摄食量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动物的抗病能力从而影响寿命。有人用限量食物饲养断奶后的雄性大鼠可以使之比随意取食的大鼠寿命长。但另有试验说明如大鼠在120天以前取得足够的食物,其寿命比限食动物的寿命长。大鼠120天为成熟期,可见在生长期如给以足够的食物可增强体质延长其平均寿命。也有人认为食物与体重及寿命长短有一定关系。

有人用家蝇、蟑螂、工蜂等做了一系列营养试验,认为食物影响昆虫的产卵时间,也间接影响到昆虫寿命。

衰老期的变化机体衰老从宏观到微观都有一定的变化,并随年龄增加而渐趋明显。对低等动物的衰老变化虽然有人研究,但为数有限,且多是为了用来建立某种衰老模型,开展抗衰老实验,因此有关其衰老变化的资料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对于人和哺乳动物的衰老变化则积累了较多的资料。

整体水平

老年人身高下降,脊柱弯曲,皮肤失去弹性,颜面皱褶增多,局部皮肤,特别是脸、手等处,可见色素沉着,呈大小不等的褐色斑点,称作老年斑。汗腺、皮脂腺分泌减少使皮肤干燥,缺乏光泽。须发灰白,脱发甚至秃顶,眼睑下垂,角膜外周往往出现整环或半环白色狭带,叫做老年环(或老年弓),是脂质沉积所致。

牙齿脱落,但时间迟早因人而异。在行为方面,老年人反应迟钝,步履缓慢,面部表情渐趋呆滞,记忆力减退,注意不集中,语言常喜重复。视力减退,趋于远视。听力也易退化。上述情况个体差异很大,如秃顶未必落齿,面皱者也可能精神焕发。

组织与器官水平

整体所见的衰老变化有其组织与器官衰老变化的依据。

骨骼系统

骨组织随年龄衰老而钙质渐减,骨质变脆,易骨折,创伤愈合也比年轻时缓慢。关节活动能力下降,易患关节炎,脊柱椎体间的纤维软骨垫由于软骨萎缩而变薄,致使脊柱变短,这是老年人变矮的一个原因。

皮肤

老年人真皮乳头变低,使表皮与真皮界面变平,表皮变薄,真皮网状纤维减少,弹性纤维渐失弹性且易断裂,胶原纤维更新变慢,老纤维居多,胶原蛋白交联增加使胶原纤维网的弹性降低。皮肤松弛,不再紧附于皮下结构,细胞间质内透明质酸减少而硫酸软骨素相对增多,使真皮含水量降低,皮下脂肪减少,汗腺、皮脂腺萎缩,由于局部黑素细胞增生而出现老年斑。

肌肉

老年人肌重与体重之比下降。肌细胞外的水分、钠与氯化物有增加倾向、细胞内的钾含量则有下降倾向,此外,肌纤维数量下降,直径减小,使整个肌肉显得萎缩。这种衰老变化因功能不同而异,在不同的快缩肌或混合肌中收缩时间倾向于延长,而在慢缩肌中收缩时间倾向于缩短,这会影响不同运动单位的相互作用,降低肌群协调共济的有效性,很可能这是老人肌力不足的一个原因。当然,运动单位的老年变化还不足以解释老年人的一切运动障碍,因为神经系统不同水平上的复杂机理对运动都会产生影响。

神经系统

90岁时人脑重较20岁时减轻10~20%。造成减重的原因主要在于神经细胞的丧失。这种丧失有区域的特异性,例如大脑不同区域细胞减少程度不同。从出生到10岁神经细胞已增殖到最多,不再分裂,20岁以后细胞开始丧失。但全脑细胞基数很大,部分细胞死亡不致造成功能的严重障碍。况且人们对记忆机理了解得还不多,因此记忆减退未必是细胞丧失所致。

从大体解剖上看,老年人后脑膜加厚,脑回缩小,沟、裂宽而深,脑室腔扩大。在显微结构上可见神经细胞尼氏体减少,脂褐质沉积。在功能上则见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近期记忆比远期记忆减退得严重,生理睡眠时间缩短;感觉机能如温觉、触觉和振动感觉都下降,味觉阈升高,视听敏感度下降。反应能力普遍降低,特别是在要求通过选择做出决定的情况下反应更为迟缓。

心血管系统

老年心脏体积增大,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脂褐质沉积对心肌功能有何不良影响。在心脏的传导系统可见起搏细胞的数量减少,窦房结与结间束内纤维组织增加。在动脉方面,内膜也有不同程度的加厚,可因此而致小动脉管腔狭窄。冠状动脉分支在30岁后就开始出现内膜的增厚,中膜日趋纤维化,有些平滑肌可能坏死,最突出的衰老变化为弹性纤维板层变?动脉血管变性,外周血管阻力增加以致动脉压升高。

呼吸系统

在形态方面老年人肋软骨可能钙化,驼背情况有所增加导致胸腔前后径扩大成为“桶状胸”。显微镜下可见肺泡管与呼吸性细支气管扩大,使周围肺泡容积减少

消化系统

一般说来消化系统形态上的衰老变化不显著,落齿与对牙齿的保护良否有关,未必为衰老特征。显微镜下可见胃的泌酸细胞随衰老而减少,肝组织单位体积的细胞数也下降,小肠淋巴集结在年轻时最明显排泄系统?人与大鼠肾脏在老年时都失重达20~30%,肾小球数目减少,40岁时正常肾小球占95%,90岁时仅余63%,近曲小管长度与容积均下降,基底膜随年龄加厚,髓质内间质组织增多。在功能上肾小球过滤速度下降,用菊糖廓清率(C)计算可得下式:

C菊糖(毫升/分)=153.2-0.96×年龄

肾血流速度由20~70岁下降53%,如以对氨基马尿酸最大排出量(TMPAH)计算,肾小管功能则随年龄下降情况如下式:

TMPAH(毫克/分)=120.6-0.865×年龄

此外,65岁以上老人不同程度地出现夜尿、尿急、尿濒乃至失禁等现象。

内分泌系统性腺的萎缩是内分泌系统最明显的衰老变化。如女性45~50岁左右月经停止,雌激素分泌显著下降,男性从50~90岁雄激素逐渐减少,性机能减退。与此相应生殖及副性器官产生各种萎缩性变化,如卵巢淋巴细胞形成的激素,这都导致免疫机能下降。

由于各个器官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内分泌器官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细胞水平可以从体内细胞和离体细胞两方面来阐述。

在体内表现衰老的细胞主要为固定分裂后细胞,此类细胞出生后不久即停止分裂,死后也不能补充,如神经细胞、心肌细胞等。机体衰老时此类细胞在结构与组成上都有程度不同的改变,如细胞数量减少(源于局部细胞的死亡),线粒体嵴与基质减少、体积膨胀,甚至破坏消失。神经细胞粗面内质网失去典型构造,在光学显微镜下即见尼氏体减少。细胞核的衰老变化则表现为孚尔根氏染色阳性物质减弱,核膜内陷形成皱襞。比较突出的老年变化是脂褐质的堆积,在心肌细胞内的堆积情况已如前述。在神经细胞内堆积随年龄增加可占胞核外体积的一半以上。脂褐质呈褐色颗粒状,有自发荧光,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有单层膜包围,内有电子致密物质,有时具透明区或板层结构。其随年龄增加的速度因不同细胞与不同动物而异,堆积对细胞的功能有何影响仍是个有争论的问题。

离体细胞的衰老表现在随培养代龄增高而产生的胞内变化。自从1961年L.海弗利克等发现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寿限以来,对离体细胞的衰老已积累了相当资料。随着细胞增殖达到密布单层后即须分瓶传代,倘以1分为2计,则传代次数只有50±10次,是为细胞群体倍增的极限,也就是培养细胞的寿限。此数与供体年龄、种属有关。供体年老者其细胞培养的代数较来自年轻供体者少。种属寿限高的供体其细胞培养的代数也较来自短寿者多。培养到30~40代后细胞即出现荧光颗粒,核蛋白粒的RNA减少,缺嵴的线粒体增多。这都属衰老变化。在生化方面也已测知不少参数的变化。因此目前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者以此类细胞为衰老模型。除成纤维细胞外,诸如内皮组织、淋巴细胞、平滑肌细胞等都已建有细胞株,且有一定的培养寿限。

分子水平

器宫与细胞的衰老终归与分子水平的衰老有关,首先就细胞外的分子来说,充塞于全身的胞外结缔组织及上皮下方的基底膜均有特异的衰老变化。结缔组织富含胶原蛋白及弹性蛋白。随年龄增长胶原蛋白分子之间产生交联键。30~50岁为交联迅速增加的时期,随着交联的增多胶原纤维吸水性下降,失去韧性,趋于僵硬,不利于组织的活动。弹性蛋白为弹性纤维的主要成分,在衰老中也会进行交联。纤维断裂、脆化,外观黄色加深。至于基底膜只知其在衰老时加厚,其主要成分也是胶原蛋白,次为糖蛋白与碳水化合物。但这些分子如何改变导致膜的加厚还不清楚。此外,作为胞外物质当然还有血液、淋巴。这些物质经常处于运行状态,且不断更新,很难定出衰老的指标。

其次就细胞内分子的衰老来说,有些不断更新的胞内分子,如代谢反应中的酶,其实质性的衰老变化还很少见。但其更新速度——合成与降解速度——可能在衰老时减慢。其生物活性是升是降则因不同酶而异。另有一些合成后不再更新的分子,如细胞分裂时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在合成后即不降解。有人认为DNA分子随年龄增长而分子量下降,可能由于断裂增加所致,核小体上重复排列的DNA碱基对在老年比年轻时增多;DNA与组蛋白的结合增多,在染色质内组蛋白与非组蛋白的比值上升等等。至于衰老个体细胞内DNA损伤修复能力如何,人们尚不甚了解,但用离体细胞的研究大多认为DNA修复能力随培养代龄增加而下降,且与培养细胞的供体寿命似成正相关,即长寿动物的细胞在培养中有较高的修复能力。

除DNA外,细胞内的大分子如眼球晶体纤维中的晶体蛋白,随年龄增长而含量增加。人在50岁以前晶体的可溶性蛋白占优势,50岁后可溶性蛋白下降而不溶性或难溶性蛋白及其分子量均随年老而增加,尤以晶体中心部为甚,表明早期合成的可溶性蛋白在增龄中进行聚合形成分子量大的聚合体。

人们对分子水平的衰老所知有限,研究结果也常互相矛盾,有待于在技术改进的基础上深入探讨。

衰老理论和原因



衰老(AgingorSenesence)这个词意味着随着年龄增加,机体逐渐出现的退行性变化。衰老的普遍性、内因性、进行性及有害性作为衰老的标准被普遍接受。自19世纪末应用实验方法研究衰老以来,先后提出的学说不下20余种,很多学说并没有得到实验研究的支持。目前的研究认为,衰老由干细胞衰退、DNA退化、饮食精神因素、衰老基因活跃等是综合因素的结果,仍未形成统一的衰老理论。

体细胞突变学说

该学说认为在生物体的一生中,诱发(物理因素如电离辐射、X射线、化学因素及生物学因素等)和自发的突变破坏了细胞的基因和染色体,这种突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细胞功能下降,达到临界值后,细胞即发生死亡。支持该学说的证据有:X线照射能够加速小鼠的老化,短命小鼠的染色体畸变率较长命小鼠为高,老年人染色体畸变率较高;有人研究了转基因动物在衰老过程中出现的自发突变的频率和类型,也为该学说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然而,该学说也有解释不了的事实,如衰老究竟是损伤增加还是染色体修复能力降低,该学说无法解释;另外,现代生物学证明基因的突变率为10-6-10-9/细胞/基因位点/代,如此低的突变率不会造成细胞的全群死亡,而按该学说要求细胞应有异常高的突变率;衰老是突变造成的,转化细胞在体外能持续生长,就此而言,转化细胞应不发生突变,事实却并非如此。

自由基学说

衰老的自由基学说是DenhamHarman在1956年提出的,认为衰老过程中的退行性变化是由于细胞正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的有害作用造成的。生物体的衰老过程是机体的组织细胞不断产生的自由基积累结果,自由基可以引起DNA损伤从而导致突变,诱发肿瘤形成。自由基是正常代谢的中间产物,其反应能力很强,可使细胞中的多种物质发生氧化,损害生物膜。还能够使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交联,影响其正常功能。支持该学说的证据主要来自一些体内和体外实验。包括种间比较、饮食限制、与年龄相关的氧化压力现象测定、给予动物抗氧化饮食和药物处理;体外实验主要包括对体外二倍体成纤维细胞氧压力与代谢作用的观察、氧压力与倍增能力及抗氧化剂对细胞寿命的影响等。该学说的观点可以对一些实验现象加以解释如:自由基抑制剂及抗氧化剂可以延长细胞和动物的寿命。体内自由基防御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脊椎动物寿命长的,体内的氧自由基产率低。但是,自由基学说尚未提出自由基氧化反应及其产物是引发衰老直接原因的实验依据,也没有说明什么因子导致老年人自由基清除能力下降,为什么转化细胞可以不衰老,生殖细胞何以能世代相传维持种系存在这些问题。而且,自由基是新陈代谢的次级产物,不大可能是衰老的原发性原因。

生物分子自然交联学说

其主要论点是:机体中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可以通过共价交叉结合,形成巨大分子。这些巨大分子难以酶解,堆积在细胞内,干扰细胞的正常功能。这种交联反应可发生于细胞核DNA上,也可以发生在细胞外的蛋白胶原纤维中。目前有一些证据支持交联学说。皮肤胶原的可提取性以及胶原酶对其消化作用随增龄降低,而其热稳定性和抗张强度则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强了;大鼠尾腱上的条纹数目及所具备的热收缩力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加,溶解度却随年龄增高而降低。这些结果表明,在年老时胶原的多肽链发生了交联,并日益增多。该学说与自由基学说有类似之处,亦不能说明衰老发生的根本机制。

生物分子自然交联学说:

该学说在论证生物体衰老的分子机制时指出:生物体是一个不稳定的化学体系,属于耗散结构。体系中各种生物分子具有大量的活泼基团,它们必然相互作用发生化学反应使生物分子缓慢交联以趋向化学活性的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交联程度不断增加,生物分子的活泼基团不断消耗减少,原有的分子结构逐渐改变,这些变化的积累会使生物组织逐渐出现衰老现象。生物分子或基因的这些变化一方面会表现出不同活性甚至作用彻底改变的基因产物,另一方面还会干扰RNA聚合酶的识别结合,从而影响转录活性,表现出基因的转录活性有次序地逐渐丧失,促使细胞、组织发生进行性和规律性的表型变化乃至衰老死亡。

生物分子自然交联说论证生物衰老的分子机制的基本论点可归纳如下:其一,各种生物分子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推移按一定自然模式发生进行性自然交联。其二,进行性自然交联使生物分子缓慢联结,分子间键能不断增加,逐渐高分子化,溶解度和膨润能力逐渐降低和丧失,其表型特征是细胞和组织出现老态。其三,进行性自然交联导致基因的有序失活,使细胞按特定模式生长分化,使生物体表现出程序化和模式化生长、发育、衰老以至死亡的动态变化历程。

随年龄增长,对生命重要的大分子有交联增多倾向,或在同种分子间或在不同分子间都可能产生交联键从而改变了分子理化特性,使之不能正常发挥功能。细胞外的胶原蛋白进行交联已如前述,此说则设想胞内大分子如核酸、蛋白质也会进行交联,但迄今在体内还未见证实。把交联视为衰老的原发性因素也只是一种推测,然而这毕竟是研究衰老中值得探索的一个途径。

衰老的免疫学说

衰老的免疫学说可以分为两种观点:第一,免疫功能的衰老是造成机体衰老的原因;第二,自身免疫学说,认为与自身抗体有关的自身免疫在导致衰老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衰老并非是细胞死亡和脱落的被动过程,而是最为积极地自身破坏过程。

从衰老的免疫学说可以看出免疫功能的强弱似乎与个体的寿命息息相关,迄今的研究表明机体在衰老的过程中确实伴有免疫功能的重要改变:

1、个体水平

伴随衰老免疫功能改变的特点是对外源性抗原的免疫应答降低,而对自身抗原免疫应答增强。据Whittingham报告,用抗原免疫后,老年人抗体效价比年轻人呈现有意义下降。此外随衰老自身抗体的检出率升高。细胞免疫也随增龄而降低。

2、器官、组织水平

人类的胸腺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变大,13-14岁时达到顶峰,之后开始萎缩,功能退化,25岁以后明显缩小。新生动物切除胸腺后即丧失免疫功能,年轻动物切除胸腺后,免疫功能逐渐衰退,抗体形成及移植物抗宿主反应下降。

3、细胞、分子水平

老年动物和人的T细胞功能下降,数量也减少。随年龄的增长,机体对有丝分裂原刀豆蛋白A(conA)、植物血凝素(PHA)及抗CD3抗体的增殖反应能力下降。这是衰老的免疫学特征之一。伴随老化,细胞因子的分泌有明显的改变。在T细胞的增殖中IL-2的产生和IL-2受体的出现是很重要的,老年人IL-2产生减少,IL-2受体,特别是高亲和性受体的出现亦减少。

自身免疫观点认为免疫系统任何水平上的失控都可以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的过高表达,也从而表现出许多衰老加速的证据。

免疫系统控制衰老也有许多相反的证据。小鼠中有一种长命的近交品系—C57BL/6,它的抗核抗体的比例及胸腺细胞毒抗体的含量相对较高,但未显示较高程度的免疫病理损伤。裸鼠是一种先天性无胸腺无毛综合症的小鼠,其T细胞免疫功能极度缺乏,以至于可以接受同种异体甚至异种移植物,这种小鼠如果饲养在普通条件下可致早期死亡,但是在无菌条件下饲养其寿命不低于正常鼠。如果在通常的饲养条件下切除新生小鼠的胸腺,死于3月龄左右,若将其置于无菌的环境中,大多数可以活得更长久。可见免疫系统虽然对生存期可以产生影响,但并非决定因素。免疫学说将免疫系统说成是衰老的领步者及根本原因所在,然而至今尚无明显的理由说明免疫系统随龄退化的原因,免疫系统的增龄改变也均是衰老导致的多种效应的表现,应该视为整体衰老的一部分,而不是衰老的始动原因。

端粒学说端粒学说由Olovnikov提出,认为细胞在每次分裂过程中都会由于DNA聚合酶功能障碍而不能完全复制它们的染色体,因此最后复制DNA序列可能会丢失,最终造成细胞衰老死亡。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由许多简单重复序列和相关蛋白组成的复合结构,具有维持染色体结构完整性和解决其末端复制难题的作用。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是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重复序列,加到新合成DNA链末端。在人体内端粒酶出现在大多数的胚胎组织、生殖细胞、炎性细胞、更新组织的增生细胞以及肿瘤细胞中。正因如此,细胞每有丝分裂一次,就有一段端粒序列丢失,当端粒长度缩短到一定程度,会使细胞停止分裂,导致衰老与死亡。

大量实验说明端粒、端粒酶活性与细胞衰老及永生有着一定的联系。第一个提供衰老细胞中端粒缩短的直接证据是来自对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的观察,通过对不同年龄供体成纤维细胞端粒长度与年龄及有丝分裂能力的关系观察到随着增龄,端粒的长度逐渐变短,有丝分裂的能力明显渐渐变弱;Hastie发现结肠端粒限制性片段的长度随供体年龄增加逐渐缩短,平均每年丢失33bp的重复序列;植物中不完整的染色体在受精作用中得以修复,而不能在已经分化的组织中修复,这在较为高等的真核生物中也证实了体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受抑制;精子的端粒要比体细胞长,体细胞缺失端粒酶活性就会逐渐衰老,而生殖细胞系的端粒却可以维持其长度;转化细胞能够通过端粒酶的活性完全复制端粒以得永生。但是许多问题用端粒学说还不能解释。体细胞端粒长度与有丝分裂能力呈正比,这一点实验已经证实了,而不同的体细胞其有丝分裂能力是不尽相同的,胃肠黏膜细胞的分裂增殖速度就比较快,神经细胞分裂的速度就比较慢。曾有人就不同年龄供体角膜内皮细胞的端粒长度进行研究发现角膜内皮细胞内端粒长度长期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而端粒酶却不表达。另外,Kippling发现,鼠的端粒比人类长近5-10倍,寿命却比人类短的多。这些都提示体细胞端粒长度与个体的寿命及不同组织器官的预期寿命并非一致。生殖细胞的端粒酶活性长期维持较高的水平却不会象肿瘤那样无限制分裂繁殖;端粒长度由端粒酶控制,那何种因素控制端粒酶呢?生殖细胞内端粒酶活性较高,为什么体细胞中没有较高的端粒酶活性。看来端粒的长度缩短是衰老的原因还是结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延缓衰老的方法



延缓皮肤衰老的科学方法和原则

1.食疗延缓衰老

延缓衰老-龙眼首乌羹〖来源〗:民间药膳方

〖原料〗:龙眼肉20颗,制首乌15克,当归6克,红枣6个,冰糖50克。

〖制作〗:1.将制首乌、当归去净杂质,烘干研成粉末;红枣去核,洗净,切成细粒;龙眼肉剁细。2.净锅置中火上,掺入清水约700克,加入首乌、当归粉末,煮几开之后,下龙眼肉、红枣、冰糖熬成约300克的羹汤即成。

〖特点〗:甜羹适口。

〖说明〗:制首乌补肝肾,益精血,黑头发,悦颜色,久服益寿。当归补血和血;龙眼补精益髓,美颜色,润肌肤;红枣养脾气,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久服轻身延年。此成菜有美容颜、润肌肤之功效。女性常吃可葆青春长在

2.长期食用滋补食品可延缓衰老

丰富的营养摄入有助于延缓衰老,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都开始注意到饮食养生的原因。在滋补品中,海参、燕窝一类高档补品自古就受到很高的评价。研究证明,海参具有很好的补充营养、延缓衰老的功效,同时,长期食用海参还能预防多种老年病的发生,如高血压、高血脂等。[3]?

3.适量运动延缓衰老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保持健康、延缓衰老的有效措施之一。所以,自古至今养生学上都积极主张运动。有人认为,人到老年才开始运动为时已晚,其实不然。经国外运动生理学家研究证实:“老年从事体育运动的效果虽然要比年轻人小得多,但只要投入,并通过适量负荷的体育运动,机体的生理机能和组织状态都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因此,任何老年人,只要坚持适量的体育运动,对健康和长寿都是有益的。但老年人参加体育运动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运动前先到医院全面检查一下身体,

2、循序渐进,运动量逐渐增加,掌握好适度的运动量。专家认为,老人每天坚持30分钟的轻松运动,每周5次,运动后每分钟的心率,加上自己的年龄数,不超过170,这就是最适度的运动量。另外,在运动结束后5分钟内,感到心跳、呼吸基本恢复正常,全身舒适且无疲劳感,这也说明运动量是适度的。

3、选择合理的运动项目。慢跑、快走、游泳是耐力锻炼,可使心脏保持健康;太极拳、跳舞、保健操等柔韧性锻炼,可活动肌肉、韧带及筋腱,防止关节僵硬及疼痛;肥胖老人最好做老年减肥健美操。

4、选择运动时间。锻炼时间选择在下午较为安全。5、持之以恒,贵在坚持。

6、运动前须做好准备活动,激烈运动后不要突然停顿下来。最好慢走2分钟后再停下来休息。运动后也不要立即洗澡,至少要等5分钟后。洗澡时最好用热水,以保安全。

美国抗衰老药物学会主席克拉茨博士每天服用的营养品,我们可以参考一下↓

·维他命E——800国际单位



·维他命C——2000到12000毫克

·胡萝卜素——15毫克

·硒——200微克

·辅酶Q-10——100毫克

·银杏叶提取物——80毫克

·大蒜胶囊——12粒

·大剂量的复合维他命矿物质片剂(不含铁和铜)

(维E建议各个年龄段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不要每天服用,否则可能有副作用)(银杏叶提取物可用白果来代替)→具体根据自己情况选用,否则物极必反!

抗氧化剂药物:维生素E、维生素C、茶黄烷醇、虾青素……

国际上开发的几种抗衰老药:益康胎盘多肽、生长因子IGF—1、胸腺肽、一珍胶囊、核苷酸等

另外,许多蔬菜和水果等食用品也对人体有保健和延长寿命的作用:茶叶、番茄、奇异果(猕猴桃)、菠菜、龙眼肉、洋葱、胡萝卜、苹果、生姜、牛奶、番薯(就是红薯、山芋,也



有叫地瓜的)、茄子、辣椒、桔子等。

中药抗衰老:五味子、枸杞子、何首乌、黄芪、人参……

药物都有或多或少的副作用,所以药补不如食补!

3.破坏修复法

先破坏后修复,先生病后治愈。并且对每一种精神心理肢体的疾病都产生免疫。

4.坚持适量饮水延缓衰老

人体细胞中水的成分很大,人的生死过程也可以说是间接的脱水过程。

几种抗衰老的紫皮蔬菜



一、茄子把毒素排干净

茄子是常见的蔬菜,其表皮紫黑发亮,是一种高营养蔬菜,含有非常高的维生素P。茄子约94%是水分,但是它却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茄子含有丰富的植物纤维,可以改善便秘问题,防止身体发胖。钾元素的含量也很丰富,能防止身体浮肿和皮肤老化。

吃法:把茄子和南瓜、红辣椒一起用醋煮熟后食用。或者清蒸后蘸上一点调味品,也很好吃。

二、紫薯让肌肤保持水润亮泽

紫薯即紫红薯,它除了含有普通红薯的营养之外,还含有一种叫做花青素的元素,花青素被誉为第八大营养,是比维生素C还好的自由基清除剂。紫薯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β、维生素B1,维生素C、钙质、镁元素等营养物质。特别是它含有强效抗氧化作用的花青素,可以预防皱纹,防止眼睛疲劳!

吃法:把紫薯的表皮烤焦,蘸上蜂蜜,做成的紫薯甜品非常好吃哦。

三、紫甘蓝让你的眼睛远离倦态

紫甘蓝又称红甘蓝,它含有不同大量的维生素,紫甘蓝中的紫色色素就是花青素,它可以预防眼睛疲劳,同时也被公认为具有抗过敏的作用。身体容易过敏的人,可以多吃点紫甘蓝,对身体很有好处。

吃法:颜色十分鲜艳,切成细丝做成凉拌紫甘蓝沙拉,既漂亮又好吃。



四、紫苏让你的身体一直保持年轻苗条

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在胡萝卜素β、各种维生素和铁元素等的配合下让身体一直年轻!

紫苏醛具有促进消化和清肠作用外,还有强力的杀菌作用和防腐作用,和生食物一起吃能预防食物中毒。

吃法:把紫苏和冰糖、醋一起做成紫苏醋。兑水喝就可以防止身体衰老哦。

五、菊苣让肌肤保持年轻光滑

含有花青素,具有很强的抗衰老作用。钾元素的含量也很丰富,可以把体内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加热会让菊苣的苦味增强,同时花青素也会丧失,所有生吃更健康。

吃法:和生火腿配着吃非常爽口!在比萨上面放上菊苣,当成比萨沙拉来吃非常好吃,也更加营养。[4]?

未来抗衰老方法



全身基因的置换和修复。

重回“子宫”(将来可能出现转基因人类,将转基因人类的基因提取出来,输入普通人的体内,再通过基因杂交技术使人在巨型植物或巨型动物的子宫里重新成长或恢复)。

从生物分子的水平上抗衰老,研制能够延缓生物分子自然交联的药物保持生物分子结构的稳定可能是未来延缓衰老的有效方法。

再生医学:通过研究机体的正常组织特征与功能、创伤修复与再生机制及干细胞分化机理,寻找有效的生物治疗方法,促进机体自我修复与再生,或构建新的组织与器官,以改善或恢复损伤组织和器官的功能,从而达到了抗衰老的目的,也是目前国际最尖端的抗衰老技术

人体器官衰老时间



脸部皮肤:女性25岁就开始衰老了,慢慢长出皱纹;男性35岁脸部皮肤开始出现干燥、粗糙、松弛、面部轮廓不再清晰。

肺:20岁开始衰老。肺活量从20岁起开始缓慢下降,到了40岁,一些人就开始气喘吁吁。30岁,男性每次呼吸会吸入946ml空气,而到70岁,这一数字降至473ml。

大脑和神经系统:22岁开始衰老。大脑中的神经细胞会慢慢减少。40岁后,神经细胞将以每天1万个的速度递减,从而对记忆力及大脑功能造成影响。

头发:男性头发30岁后开始变白,女性则从35岁左右开始。60岁以后毛囊变少,头发变稀。头发乌黑是因为头发里含有一种黑色素,人体没有统一分泌黑色素的腺体,黑色素在每根头发中分别产生,所以头发总是一根一根变白。

乳房:35岁开始衰老。随着女性体内雌、孕激素水平减少,乳房逐渐衰老、下垂。40岁后,乳晕会急剧收缩。

肌肉:30岁开始衰老。肌肉一直在生长,衰竭;再生长,再衰竭。30岁后,肌肉衰竭速度大于生长速度。过了40岁,人们的肌肉开始以每年0.5~2%的速度减少。

骨骼:35岁开始衰老。25岁前骨密度一直在增加。但35岁骨质开始流失,进入自然老化过程。80岁时身高会降低5cm。

心脏:40岁开始衰老。随着身体日益变老,心脏向全身输送血液的效率也开始降低。45岁以上的男性和55岁以上的女性心脏病发作的概率较大。

牙齿:40岁开始衰老。40岁以上成年人唾液的分泌量会减少。唾液可冲走细菌,唾液减少,牙齿和牙龈更易腐烂。牙周的牙龈组织流失后,牙龈会萎缩。

眼睛:40岁开始衰老。近距离观察事物会非常费劲。接着,眼睛适应不同强度光的能力降低,对闪耀光更敏感,不适宜夜晚开车。

肾:50岁开始衰老。肾滤过率从50岁开始减少,后果是人失去了夜间憋尿的功能,需要多次跑卫生间。75岁老人的肾滤过率是30岁时的一半。

前列腺:50岁开始衰老。前列腺增生引发了包括尿频在内的一系列问题。困扰着50岁以上的半数男子。正常的前列腺大小有如一个胡桃,增生的前列腺有一个橘子那么大。

听力:55岁左右开始衰老。60多岁以上的人半数会因为老化导致听力受损。这叫老年性耳聋。老人的耳道壁变薄、耳膜增厚、听高频度声音变得吃力,所以在人多嘈杂的地方,交流十分困难。

肠:55岁开始衰老。健康的肠道可以在有害和“友好”细菌之间找到良好的平衡。肠内“友好”细菌的数量在55岁后开始大幅减少,这一幕尤其会在大肠内上演。结果,人体消化功能下降,肠道疾病风险增大。

舌头和鼻子:60岁开始退化。一生中最初舌头上分布有大约1万个味蕾。60岁后这个数可能减半,味觉和嗅觉逐渐衰退。

声带:65岁开始衰老。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声音会变得轻声细气,且越来越沙哑。这是因为喉咙里的软组织弱化,影响声音的响亮程度。女人的声音变得越来越沙哑,音质越来越低,而男人的声音越来越弱,音质越来越高。

膀胱:65岁开始衰老。65岁时,我们更有可能丧失对排尿的控制。此时,膀胱会忽然间收缩,即便尿液尚未充满。如果说30岁时膀胱能容纳两杯尿液,那么70岁时只能容纳一杯。膀胱肌肉的伸缩性下降,使得其中的尿液不能彻底排空,反过来导致尿道感染。

性器官:65岁时,25%的人会勃起困难,男性渐渐出现ED。55岁,女性的阴道萎缩、干燥,阴道壁丧失弹性,性交越来越疼痛。

肝脏:70岁开始衰老。肝脏似乎是体内唯一能挑战衰老进程的器官。肝细胞的再生能力非常强大。手术切除部分肝后,3个月之内它就会长成一个完整的肝。如果捐赠人不饮酒不吸毒,没有患过传染病,一个70岁老人的肝也可以移植给20岁的年轻人。

神经内分泌学说认为,激发各种生理功能的信息在衰老中有重要作用。信息来源不外内分泌与神经,早在19世纪就有一种理论强调衰老源于性激素的缺乏,性腺移植成为风靡一时的复壮手术。其实衰老未必源于激素的缺乏,而可能是各种激素的平衡失调所致,维持激素平衡有赖于神经内分泌的反馈机理,衰老个体对反馈的敏感性下降,有人认为反馈的中心在下丘脑,这里接受反馈信息,然后转为激素反应,触发机体的生长、成熟和衰老。因此认为在下丘脑有所谓“衰老钟”,实验证明给老年性周期停止的雌鼠注射刺激下丘脑神经分泌的化学物质——左旋多巴则可恢复生殖周期,反映了老年下丘脑神经递质儿茶酚胺的缺陷。

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不是激素本身,而是靶细胞上的受体缺陷导致衰老,例如有些激素调控细胞对营养物的吸收与代谢,它们的受体在衰老时显著减少,以致老年人对营养的利用能力下降。

还有一种见解,认为一种激素对另一种激素的功能可以通过未知方式进行阻断。例如有人从切除垂体使老年大鼠部分地复壮,推测垂体有某种激素可干扰体细胞对甲状腺素的利用,复壮是源于这种干扰的解除,但迄今还不知垂体是否确有这类“死亡激素”。

神经内分泌说涉及激素与神经递质作用的许多方面,现代的实验根据还是有限的。

饮食恶习成衰老元凶



水果代替蔬菜

水果和蔬菜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为此,许多人以为,只要每天吃些水果,不吃或少吃蔬菜也无妨。其实,蔬菜是仅次于粮食的人体必需的食物,它更能有效地促进人体吸收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人如果仅食动物食品,蛋白质吸收率为70%;若兼食蔬菜,则吸收率可达90%以上。再者,蔬菜中含特有的植物粗纤维能刺激肠道蠕动,起到助消化、防肠癌之作用。

方便面代替早餐

经常食用方便面替代早餐,对人体健康和发育都是很不利的。因为,维持人体正常生理代谢需要六大要素,而方便面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其他营养成分很少。因此,如果长期以方便面代替早餐,会导致头晕、乏力、消瘦、心悸、精神不振等,严重者可出现体重下降,肌肉萎缩等营养缺乏之表现。

新鲜蔬菜代替冷藏蔬菜

如果是指刚从菜地里采摘下来的新鲜蔬菜,这种说法没有任何问题。但事实上我们吃到的蔬菜大都没有那么新鲜了,通常都是储存了几天的,其维生素也在储存的过程中逐渐地损失掉。相反,冷藏的蔬菜就能保持更多的维生素,因为蔬菜采摘之后冷藏,能很好地防止维生素的流失。

矿泉水代替白开水

很多人说矿泉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就不再喝白开水,全用矿泉水代替,但是矿泉水也会受到土地中有害物质的污染。近日,荷兰科学家对瓶装矿泉水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矿泉水更容易受到危险微生物和细菌的污染。尽管这些细菌可能并不会对健康人的身体造成太大的威胁,但对那些免疫力较弱的人来说,瓶装矿泉水中的细菌可能会造成相当大的危险。

畜肉代替鱼肉

只吃猪肉,少吃或不吃鱼肉是多数汉族人的习惯。虽然两者的蛋白质含量和吸收率差异不大,但脂肪的构成却有很大差异。鱼的脂肪含有较多的某种多不饱和脂肪酸,这种脂肪酸对儿童的大脑发育和预防心血管疾病起着有益的作用。而畜肉,尤其是牛羊肉,脂肪酸以饱和为主,过多摄入不利于健康。

红糖代替白糖

红糖和白糖都是由甘蔗或甜菜提取出来的,红糖的制作工艺较白糖稍微简单一些,其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纤维素也较多,而且释放能量较快,吸收利用率也更高。但是,红糖的味道不如白糖那么甜,人们在喝茶和咖啡时自然而然就会多放些,所以其实红糖有时候比白糖更危险。

补药代替营养品

不少人在医生建议加强点营养时,却往往去服用各种补药。然而,专家指出,补药不可代替营养品。氨基酸是常见补药,但若不是进食困难,则不必应用,盲目输氨基酸不仅可致过敏反应,对于肾功能不好者,还可能导致肝昏迷、尿毒症的发生。不少人认为,维生素类药物对身体有益,多吃点无妨,实则不然,长期服用维生素a、d丸可发生维生素a中毒,出现骨痛、呕吐、瘙痒、脱发等。因此,加强营养,应从调节饮食入手,切勿滥用营养品。

营养品代替天然食品

很多人越来越重视营养,这是好事,但滥用营养品,好事就变成坏事。把蛋白粉当饭吃,把维生素当水果和蔬菜,认为吃了这些营养品,身体就会长保健康。更有不少人认为,维生素类药物对身体有益,多吃点无妨,实则不然。例如,大量的维生素c与肾结石形成有关,加强营养,原则上应从饮食调节入手。如果饮食不够,确需补充时,应该由相关专家给予建议,切不可滥补。

人参延缓衰老的表现



下丘脑

下丘脑是重要的皮质下内脏神经中枢。它在大脑皮质的影响下可以对内脏的活动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包括心跳、呼吸、血压、消化、内分泌、体温调节及糖和脂肪代谢等。大量的实验告诉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下丘脑发生明显的老化性反应,对人体的影响巨大,以至于有人称下丘脑为人体的“老化钟”。人参对下丘脑的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可兴奋垂体前叶,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加,改善下丘脑老化性反应对人体的影响。

增强神经系统的兴奋过程

人体的衰老症状,提示了人体不同系统的功能衰退。随着年龄的增长,人脑特定区域的细胞数逐渐减少。从成年期到90岁以上,人大脑重量大约损失20%。25%。高龄老人不但在脑的形态上发生变化,而且在功能上也发生进行性智力减退,尤其表现记不住眼前发生的事情(短期记忆力减退)。另外,神经冲功的传导速度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慢,导致神经肌肉反射时间延长,出现行动迟缓。科学家们的研究表明,人参的功率可以增强神经系统的兴奋过程,人参的作用也可以使神经系统的抑制趋于集中和分化完全,从而使兴奋和抑制两种神经过程得到平衡,故而可以提高人的智力和劳动效率,缓解衰老引起的短期记忆力减退和行动迟缓的症状。

细胞免疫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的免疫器官及其免疫活性均有衰退的表现。老人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反应均明显下降。这与老年人易患感染、肿瘤、风湿症等有密切的关系。人参皂甙和人参多糖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刺激作用,可以增加人体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从而降低老年病症的发生。

自由基

自由基可以诱发肿瘤,引发动脉硬化,是加速人体衰老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参中含有的一种化合物(maltol)有明显的对抗自由基的作用。动物实验证明,其可强烈抑制乙醇引起的小鼠肝内脂类的过氧化反应,减少脂褐素等大分子的堆积,延缓细胞整合性的降低及减轻脂类过氧化物灭活酶的作用,从而起到延寿作用。

胆固醇

人参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并可抑制血小板凝集和使高密度脂蛋白增加,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症。这些良好的作用我们在临床上几乎都可以看到。

抗机体衰老

机体衰老时,体内代谢发生一系列包括蛋白质的合成能力降低、脱氧核糖核酸修复率下降等在内的退化性改变。人参皂甙对蛋白质、RNA和DNA的合成均有促进作用。这是人参的药用价值学基础之一,也是人参作为强壮剂用于老年病和恢复期病人的依据。

培养细胞

有人发现,无论细胞培养基的营养状态多好,正常细胞的分裂是不会超过一定次数的。而人参可以增加体外培养细胞的寿命,增幅可达20%!这也是人参可以益寿延年的佐证。



献花(0)
+1
(本文系平庸的人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