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痛风病人发作起来都是一样的痛,但在中医眼里痛风却有不同的类型,需辨证施治。 1、脾虚湿阻型 关节酸楚沉重、疼痛部位不移,关节畸形、僵硬,有痛风石,自觉气短,纳呆不饥,舌淡红苔白腻。 用药:白术、川牛膝、石韦各20克,猪苓、滑石、桃仁各15克,瞿麦、蓄、车前子(包煎)、熟大黄、红花、穿山甲、当归各10克,桂枝5克,生薏米30克,土茯苓50克。 2、寒湿痹阻型 寒湿痹阻型痛风的症状主要有肢体关节疼痛剧烈,红肿不甚,得热则减,关节曲伸不利,局部有冷感,舌淡红苔白,脉弦紧。 用药:川乌头、麻黄各6克,黄芪20克,炒白芍、鸡血藤、当归、生苡米、萆各15克,甘草9克,桂枝5克,细辛3克,土茯苓30克,生姜3片。 3、湿热痹阻型 此类型的痛风主要症状有关节红肿热痛,肿胀疼痛剧烈,筋脉拘急,手不可近,更难下床活动,日轻夜重,舌红苔黄、脉滑数。治以清热除湿,活血通络,宣痹汤加减。 用药:防己、杏仁、连翘、蚕沙、赤小豆、姜黄、秦艽各10克,滑石、海桐皮、灵仙、萆、泽泻各15克,山栀、半夏各6克,薏苡仁、土茯苓各30克,虎杖20克。 4、肝肾亏虚型 痛风日久,关节肿胀畸形,不可屈伸,重着疼痛,腰膝酸软,肢体活动不便,脉沉细数或沉细无力。 用药:独活、防风、川芎各10克,秦艽、当归、生地、白芍、杜仲、川牛膝、茯苓、鸡血藤各15克,细辛3克,肉桂、人参各5克,甘草6克,寄生20克。 相较于中医的不同辨证,西医上对痛风的总结就简单多了,无非就是体内尿酸含量过高,所以在治疗上也以降尿酸为准,其实也可以中药西用,比如苦菊根就是中药中可以降低尿酸的良药。 苦菊根味道微苦,有清香味,类似淡咖啡的味道。痛风或者尿酸偏高人群,可以每次取苦菊根5-10g,加入热水浸泡代茶饮,每天2-3次,坚持一个月就能让尿酸降低,减少痛风发生。离疼痛远一点,更健康一点! 药理作用:有研究显示苦菊根有效组分可以显著降低高甘油三酯血症并高尿酸或高血糖血症动物血清甘油三酯 、尿酸和血糖水平, 且降脂作用明显优于对照药非诺贝特, 同时对尿酸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均有降低作用 ,作用持久稳定。 痛风人群,饮食上要注意,尽量少吃海鲜,吃海鲜的时候一定不要喝啤酒。吃火锅的时候,也千万不要喝汤,久煮的火锅汤里,嘌呤含量过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