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音乐知识:感受肖邦

 街心舞苑 2017-02-28




弗雷德里克.肖邦


{钢琴诗人}


出生: 1810年3月1日 波兰热拉佐瓦沃拉

逝世: 1849年10月17日 法国巴黎 39岁

所属时期: 浪漫主义

擅长类型: 钢琴独奏曲


【代表作】: 21首夜曲

27首练习曲

26首前奏曲

58首玛祖卡

20首圆舞曲

17首波兰舞曲

两部钢琴协奏曲


波兰作曲家和钢琴家,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代表曲目】:圆舞曲: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

降D大调{小狗}圆舞曲

升C小调圆舞曲

降A大调圆舞曲{告别圆舞曲}

降G大调圆舞曲


夜曲:降E大调夜曲

升F大调夜曲

降B小调夜曲

降A大调夜曲


波兰舞曲:降A大调波兰舞曲{英雄}

A大调波兰舞曲{军队}


玛祖卡舞曲:第23号玛祖卡舞曲

第44号玛祖卡舞曲


练习曲:C小调练习曲{革命}

E大调练习曲{离别}


第一号叙事曲


第一号诙谐曲


第七号前奏曲


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








肖邦本人是个悲剧性的人物,肖邦写东西总是带着强烈的对比。肖邦的音乐永远是诗人的话,派头很大。



肖邦的音乐充满了复调,很多地方不是一条线的伴奏,没有那么简单,要深刻得多。肖邦是最伟大的<蒙混过关>的大艺术家,他的乐曲看起来很容易,旋律很美,里面都有很多复杂的内容。不可能很明显的看见。



肖邦的乐曲,到处都有不同的旋律,都包在里面,像盖在花朵里看不见,实际上都在那儿,弹的时候就要尽力把那些盖在花朵里的东西挖掘出来,焕发出青春光彩,这才呈现出肖邦的诗一般的美的音乐。



肖邦的音乐,最主要的就是<故国之情>,再深一些的是一种无限的惋惜,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一种无穷的怀念。这种怀念不光是对故土的怀念,那种感情深入在他的音乐里,到处都是一个<情>字,这是讲肖邦音乐的境界。



肖邦的古典的根扎得很深,他的音乐和声非常丰满,同时对位复调的程度又非常高,不像巴赫,一听就是对位,肖邦的音乐不是,可是无处不在。可以说,在肖邦音乐里面包含着中国画,特别是山水画里面的线条艺术。尤其是黄宾虹山水画的线条艺术。有那种化境、自由自在的线条......



肖邦音乐是上头有个美丽的线条,下头还有几个美丽的线条,无孔不入,有很多的表现。除此之外,肖邦音乐里头还有和声的美,不像一般弹的曲子,右手是旋律的话,左手就是伴奏,肖邦音乐里头没有伴奏,全都是音乐,有丰富的内容。



肖邦的音乐最接近于诗。

肖邦是李后主,完全的后主。思乡,怀旧,思念祖国的感情。肖邦后期的作品,跟后主一样,都是用血泪写成的。

大家都说肖邦的音乐要歌唱,其实在歌唱之前,肖邦音乐一定要舞蹈。他的音乐全是从民间的舞蹈里来的,每一句都是这样。肖邦音乐跟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很接近。

肖邦那种诗一般的语言和他的深情,在这个世界上越来越少了,那种置生死于度外的执著真是很少很少了。



在音乐上,肖邦肯定是最被人爱的作曲家。肖邦音乐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至情至性>。真正的肖邦灵魂是非常热情,有很深的悲哀,有一种很强烈的追求,没有一点点感伤,或者是无病呻吟。



肖邦的音乐都是歌唱的。要把线条变得不单调,很自然,很自由,很随心所欲。







关于《二十四首前奏曲》


《二十四首前奏曲》在肖邦所有的作品中是独一无二的。是肖邦空前绝后的作品。肖邦的作品有些有一定程度的沙龙,或者有些不是最深刻的东西。而《二十四首前奏曲》是最深刻的。它把一切不必要的都去掉了,只剩下了最根本的必不可少的。



可以说是肖邦的最不波兰,最宇宙性的作品。他所感受到的整个生命最根本的东西。在音乐里表现出来的不光是他对死亡和生命的思考,而是他甚至感受到了宇宙的恐怖。虽然是二十四个小东西,事实上是个万花筒,可以看到整个生命的一切神秘。



肖邦的每一首前奏曲都前后关联,在心理上有一种内在的联系,都有伏笔。肖邦就好比一个大画家,《二十四首前奏曲》就像一套二十四页的画册,页页有伏笔。



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是音乐家的《圣经.旧约》,巴赫的《前奏曲》是C大调,C小调,半音递增上去的。

肖邦不一样,他的《前奏曲》是由相关的大调和小调组成,几乎用上了所有的因素,作品更为浓缩。











注: 本文内容选自:傅聪谈肖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