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入关时,五位汉人封王,个个悲惨收场

 尤溪莱野听风 2017-02-28

有清一代,所有军政要职,均是满人把持,汉人只是辅助,要想独掌大权,比登天还难。但是,却有五位却被封了王,而且有军队有地盘,曾经割据一方,威风的不得了。更有一位,还当了一阵子皇帝,咱们来了解一下他们的结局。

孔有德 恭顺王,后改为定南王

原为毛文龙部将,毛文龙死后,于崇祯四年(1631年)发动兵变,不久投降清朝,隶属汉军正红旗。崇祯九年(1636年),受封为恭顺王,出征朝鲜,锦州,松山等地。清朝入关后,随豫亲王多铎追剿农民起义军,镇压了江南各地的抗清斗争。顺治九年(1652年),被南明著名抗清将领李定国围困在桂林,兵败自杀,全家死光,绝后仅有一女孔四贞逃脱。

孔有德的妻子白氏自缢前,将儿子孔庭训托付给侍卫白云龙,嘱咐道:“如果能够逃脱,出家为尼,不要像他父亲一样当贼,落得现在的下场。”白氏大概也不认同丈夫叛明投清的立场和气节,所以才用了“贼”字。孔有德的女儿孔四贞乘乱逃出后,后来被满清封为和硕格格,嫁给了她父亲的旧部孙延龄,仍然驻守桂林。后来孙延龄跟随吴三桂复叛满清,在孔四贞的劝说下,又打算重新投降清朝,却被吴三桂先发制人,派孙子吴世琮将孙延龄骗出桂林后杀死。

耿仲明 怀顺王,后改为靖南王

1604年—1649年),清初三藩之一。古时皇帝后宫嫔妃三千,夜夜轮着玩,想想就觉得强,两个d两个n后跟669的嶶让你晚上同样强!明万历三十二年出生于辽东盖州卫,崇祯初为登州参将,也是毛文龙旧部。他和孔有德关系密切,两人一起渡海投降后金。崇德元年(1636年)被清朝封为怀顺王,隶汉军正黄旗。在军事方面,耿仲明也是非常的有才华有头脑,也正因为如此,耿仲明逃过了几次被杀。

清兵入关后,四处镇压农民起义军,顺治六年(1649年)改封靖南王,与吴三桂、尚可喜一起被称清初三藩。后来,他的部下部下私自带着几百号兵将当了逃兵,后来这件事情被顺治皇帝知道,顺治皇帝于是询问耿仲明。虽然有人替他说请,准备赦免,他却吓得要死,在于进军广东途中的江西吉安附近时,畏罪自杀。他的儿子耿精忠后来继承爵位,参与三藩反清失败,被凌迟处死。

尚可喜 智顺王,后改为平南王

尚可喜,儿子尚之信参与三藩叛乱,尚可喜不愿意叛乱,忧虑而死,儿子尚之信、之节、之璜、之瑛皆被清廷赐死,削爵。唯有二弟之孝、七弟之隆侥幸得免,回归辽东,守可喜墓。他的老爹和哥哥以前都被后金军杀死,投降前,尚家100多口人被杀到只剩27人,就这样,他还当汉奸,和范文程差不多,范文程的妻子被多铎强奸,范文程照样死心塌地跟着仇人卖力工作。

孙可望 被封为 义王

公元1630年(明崇祯三年),张献忠在陕北起义,出身贫苦的孙可望参加义军,被张献忠收为养子,改姓张。张献忠在川北牺牲后,孙可望与李定国等率大西军余部南下攻占云贵一带,和南明联合抗清。然而李定国的屡立战功引起了孙可望的嫉妒,后来孙可望与李定国发生内讧,孙可望企图挟持永历帝,李定国回军救驾,孙可望则率军与李部火并,结果被李定国击败。

失败之后,孙可望率余部投降了清朝,并向清朝和盘托出南明的虚实,顺治皇帝十分高兴,于1658年封孙可望为义王,想以此为榜样诱惑其他的南明将领。但是孙可望没有军队,他被封王只不过是形势所迫,在南明抗清运动渐渐趋弱以后,孙可望马上失去了利用价值,被大臣们弹劾,也不受朝廷待见,最终于永历十四年(1660年)去世,相传被毒死。(也有说是被射杀)

吴三桂,大名鼎鼎的原明朝山海关总兵,后被清朝封为平西王。

这一位恐怕不需要多介绍,大家对他都很了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汉奸,明朝山海关总兵,1644年北京城破之后,引满清入关为崇祯报仇,结果引狼入室,让满清坐收渔翁之利,此后吴三桂也死心塌地的位满清镇压农民起义,消灭南明抵抗政权,1662年在昆明将南明最后一任皇帝永历帝杀害。

1673年康熙下令削藩后,吴三桂不愿意就范,起兵反清。我们的吴三桂还过了一把皇帝瘾,1678年,吴三桂在湖南衡州称帝,国号大周,建元昭武。同年秋在长沙病死。其孙吴世璠继位,退据云南。在康熙二十年(1681年)昆明被围,吴世璠自杀,剩余的人出城出降。吴三桂的子孙后代被彻底杀光。包括襁褓中的婴儿

其实,论实力,吴三桂本来是有实力反叛成功的,可天不遂人愿,他起步的太晚,当时他年龄已经很老了,况且天下其他反清势力对他严重不信任,没多久病死了。他一病死,部属大乱。

满清一朝,汉人封王难于上青天,上述五位都是清朝为了取得天下而采取的权宜之计,五位的所作所为很有争议,虽然都位极人臣荣耀一时,却落得如此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