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奇葩段子,看完你就明白清朝为啥老挨揍

 茂林之家 2017-02-28

清朝奇葩段子,看完你就明白清朝为啥老挨揍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叫国人痛的羞耻的战争,当属鸦片战争。

当然这场战争里的清政府,除了丧权辱国,也十分招同情,比如经历了鸦片战争的道光皇帝,论勤政程度,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排的上,林则徐等一干名臣,也都是强到放眼看世界的人物,更有关天培等英雄浴血抵抗,真个是上下拼了全力!只怪闭关锁国挖坑,战场装备差人一大截,这才最后输到惨!

但如果看过下面这些搞笑事,恐怕这个观点,真心就可笑:鸦片战争为什么挨揍?装备军事差距,真得先靠边站!

一:吃碗片儿汤这么难?

道光皇帝旻宁,一辈子出名闪光的品质,就是艰苦朴素,其中特别艰苦的一件事,就是吃饭。别看成天扑在国事上,累心累力却吃的简单,有次百忙之中还特意嘱咐内务府:别给我弄山珍海味了,就弄个片儿汤就行!

清朝奇葩段子,看完你就明白清朝为啥老挨揍

谁知就这么个简单要求,内务府接着就来了个雷回应:皇上您要吃片儿汤没问题,但得给您盖个专用厨房,还要聘请专业厨师,样样都得高标准,费用也是高标准,最精打细算,做碗面汤也得七万五千两白银。掏钱吧皇上您。

一听数额,道光皇帝就心疼的肉哆嗦,连忙表示别做了,朕要求不算高,去街上买一碗就行。一听这话,内务府也是火速行动,风一般的跑街上,再风一般回复:启禀皇上,您说的做面汤的馆子歇业不干了,要吃就得七万五千两白银。道光皇帝听罢一阵叹息,老百姓家常吃的一碗面汤,到底没吃成。

其实哪里是吃面汤难?道光皇帝吃口面汤容易,可内务府一干人等,全指着这事捞钱,财路断了咋办?一个腐败到皇帝吃不上面汤的王朝,吃大亏当然不远。

二:十天不吃公款就没脸见人?

连口面汤都吃不上的道光帝,成日面对的,是一群上朝都穿补丁衣服,没事就展现艰苦朴素的官员。但他很难想象,这帮人吃起来有多狠。

以《道咸宦海见闻录》里的记录,清朝地方政府公款吃喝,哪怕是陕西这种穷地方,粮道衙门也得承办各种应酬宴会,通常一次二十桌,分为上中两席,上席特别丰盛,全是燕窝一类的精品,就算是普通宴席,也必须有鱼翅海参。这种等级的宴会,平均十天就要办一次。不办行不行?别说是不办,就是宴会办的不讲究,官员也得落下“悭吝”的名号,顶着这名号,以后就不好混。

清朝奇葩段子,看完你就明白清朝为啥老挨揍

为了有脸见人,各级衙门吃公款,当然是放开了吃。照着姚元之估算,道光年间的府衙,一多半费用都花再这事上。而一生勤俭的道光帝更想不到,他留给历史的,会有一句雷评价:骄奢淫逸,乃遂著称于道光时。

三:科举竟然靠抓阄?

封建时代,一个比较干净的领域,当然就是科考,毕竟国家伦常大典,再拼爹拼钱,也必须相对公正,但到了道光皇帝那时,这件干净事却坑了。

照着《清俾类钞》里的记载,长期主持道光年间科考的,就是道光皇帝无比信任的好干部穆彰阿。对这重点大事,这位好干部办事效率也十分高,什么阅卷审核的繁琐流程,统统都省略,直接来个快速处理:每次拿到卷子,都是口袋里放两个烟壶,摸到琥珀的就录取,摸到白玉的就算落榜。

清朝奇葩段子,看完你就明白清朝为啥老挨揍

所谓金榜题名,就是抓阄抓出来。拼爹是没用,就是拼“命”。

除了拼“命”外,还得拼字,照着道光年间规矩,科举一律都要用楷书,你学问再好能力再强,写不了楷书统统白费,相反好些蠢材,就凭一手楷书,也能官运亨通。照着清朝诗人龚自珍的吐槽说:我家小老婆都能写一手楷书,出来就能做翰林。

而以清朝同期的奏折说,道光年间的考生作弊,更是什么花样都有,替考成了常见事,还有专业考试,一口气替考过好几届,甚至还有人买通考官,公然在考场就把卷子调换了。每次开考前,好些考官就能收到纸条,该录取哪些人,不用考就内定好了。

到了鸦片战争开打前,大清朝官员的中坚力量,基本都是这群拼“命”拼“字”的,至于工作水平?可想而知。

四:花钱买你退休

除了官员水平差,鸦片战争前,也是大清朝迅速腐败的年头。

以道光年间的官员张集馨的话说,在当时的陕西,就是贿赂成风,特别是当地的旗人官员,简直是躺着就挣钱。规矩叫“三节两寿礼”,西安将军每次收银八百两,两个八旗都统每次收银二百两。中央级别的官员,定期更有黑钱拿,像按察使级别的官员,进一次京城,起码要送出去一万五千两。

这么多钱,当然不能官员自己买单,送出去多少钱,自然要拼命找老百姓捞回来。以《履园丛话》说法,四川按察使俞某,为了多弄点钱,竟然就在衙门里公然开赌场,捞的盆满钵满。

清朝奇葩段子,看完你就明白清朝为啥老挨揍

捞钱如此容易,所以哪怕送钱多,是官就得抢。不单是跑官买官成风,还有雷买法,还是这个张集馨,1838年,也就是距离鸦片战争开打还有两年的时候,太原知府王友壬年近七十,而张集馨是最热门接任他知府的人选。不想王知府却给张集馨提条件:想补我的缺可以,拿七千两白银来,收了钱我立刻就退休。这事,都得花钱买。

而且千万别以为,这是二人私下交易,山西巡抚亲自出面牵线,而且七千两银子送出去,藩司巡抚各级领导,都要从中刮一笔。领导都变经纪人了,地方腐败程度,当然烂一片,后来被打的兵败如山倒,当然不奇怪。

五:卖鸦片的盼望禁鸦片

如此腐败风气,那时的大清朝,想做点事情,最后都是雷效果,比如查禁鸦片。

都知道大清朝鸦片泛滥,但要说清政府不作为?那是真冤:早在雍正年间,大清每年流入鸦片不过二百箱时,雍正皇帝就高瞻远瞩,大手一挥严禁。禁到嘉庆年间,变成了每年流入五千箱,然后又发狠严禁,禁到道光年间,每年流入上万箱,道光皇帝发飙一样禁,连几个抽鸦片的王爷都抓了,等到林则徐去禁烟前,变成了每年数万箱。

清朝奇葩段子,看完你就明白清朝为啥老挨揍

要是乍一看去,这哪里是禁鸦片?分明是越禁越多,简直绝佳促销广告。没错,英国鸦片贩子马地臣也是这么说,他说最盼望清朝禁鸦片,越禁价格越高,还卖的越快!

为什么会有这奇景象?除了老生常谈的腐败,其实还有另一毛病:不作为。各级衙门人浮于事,禁烟的时候不敢有大动作,基本能混则混,可混到最后,查禁的鸦片总得交吧?只能通过各种渠道买,又赶上禁烟年月,鸦片价格水涨船高,也只能咬牙挨宰,于是越是禁烟,越是帮人促销。

六:林则徐的真实水平

当然,虽然清朝腐败成风,但有操守水平的好官也不缺,比如林则徐。

这位鸦片战争里的大英雄,号称“放眼看世界第一人”,一百多年里,能给的荣誉都给了,甚至照某香港经典电影里去,某影后扮演的慈禧铿锵有力的豪言说:如果不是因为罢了林则徐,大清朝怎么会在鸦片战争里战败?

事实真如此?

就说林则徐人生辉煌一笔:虎门销烟。以《清俾类钞》里说法,林则徐之所以能顺利从英国人手里,收缴出两万多箱鸦片,就因为他软硬兼施的手段太强,一面是强硬压迫,同时也想英商所想:拿一箱茶叶换你一箱鸦片,参考当时国际市场价格就知道,英商非但不亏,反而还能赚不少钱。于是顺利收烟。

清朝奇葩段子,看完你就明白清朝为啥老挨揍

谁知这么个聪明好事,却叫林则徐部下们办坏,他的部下小吏们,各个都捞惯了,林则徐批的好茶叶,被他们以次充好,竟弄一些掺沙子的烂茶叶送过去,气得英商集体抓狂。直接丢脸到伦敦去。放眼看世界的林则徐,竟连这眼皮下的事,都给漏掉了。

而且就算放眼看世界,林则徐的好些认识,也叫人一声叹息。以他给道光皇帝的奏折说,就算英国人真诉诸武力,也没什么可怕的,他们的战舰再能打,进了内河也抓瞎,他们的火枪再强悍,可英国兵都有生理缺陷,腿脚都不能打弯,肉搏战肯定不是对手!类似观点,对比后来鸦片战争的场面,错到离谱。

但值得表扬的是,有一件事,林则徐办的,确实超过了其他官员的认知眼光:虎门销烟后,他亲笔给英国女王写了一封信,阐明中方对鸦片贸易的严正立场。可就是这么个好事,送信就送成了笑话:委托英国医生喜尔送信,顺便闲聊了几句,当得知土耳其也产鸦片时,直接一句话把喜尔医生说晕:土耳其在哪?是美国的吗?

清朝奇葩段子,看完你就明白清朝为啥老挨揍

如此水平,说放眼看世界,其实也只是睁开一条缝,但放在大清朝,确实已非常出色。这样的大清朝,挨揍,算是跑不掉了!

作者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