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书馆不仅藏着书,还有……

 街心舞苑 2017-03-01



冬日的阳光在课桌上投下树叶的影子,黑板上稀疏潦草的书写着数字的排列组合.....这些场景是否是你看到“上课”这个词以后想象出的画面?现在让我们画一个Doctor Strange的传送圈,把课堂转换到图书馆,在图书馆里来一堂奇妙的学习之旅吧!


英语系系主任王文华老师开设的一堂英语笔译课,会有两个课时在图书馆里进行教授,而且一坚持就是十五年。其实图书馆中有很多宝贵的学习资源,却一直得不到我们的充分利用。所以,多来图书馆走一走吧,看看你之前在大学的日子里错过了多少“吉光片羽”。



缘起


王老师开设这节工具书使用课,已经有十五年了。


每年,他带的每一届学生,每个班,都有那么一节课(两课时到图书馆,在三层工具书阅览室,讲解工具书的使用


王文华老师


“我开这个课就是想让学生们知道,英语有哪些类的工具书?各类的工具书有什么用途?各类的工具书哪些是更有用的?有哪些是我们应该购买选用的?”




谈到这堂课的开端,王老师说,这是国关独特的资源,其他学校一般是没有专门的工具书阅览室的。我们学校图书馆购进了大量的工具书,工具书大多价格昂贵,大型的常常放在借阅处,人们通常无法借出来阅览,那就浪费了。由于工具书阅览室使用率不高,一度面临着被关闭的风险。


王老师感到实在可惜:“别呀,我可以来这里上课讲一讲,做个宣传啊




图书馆的李梅军老师也有话说:

“对于王文华老师在工具书阅览室开设课程的做法,图书馆也非常支持,每年都积极配合,主动落实。每年王老师开课的两个学时是工具书阅览室最有生气的时候。也欢迎其他老师到图书馆开课,使图书馆不被闲置浪费。”


2
关于翻译



1真正的翻译是表达顺畅,就和写作一样。


常规我们会认为,当我们遇到不认识的词的时候,直接用英汉词典查它的意思,查到以后把这些词的意思连起来,合成一句话。翻译也做了,单词也背了,英语也学了,一箭三雕呢!


在王老师看来,这是不可能的,真正的英文恰恰是这样机械连串丢掉的东西


“我的翻译课是按章来讲的,有一个章专门就讲如何使用词典,讲怎么定位词的意思。词典查的意思,通常是不能直接用的。如果能够直接使用的话还用你学翻译、学外语吗?直接采用机器翻译不就完了吗?那样的学习外语方法和翻译方法不就成了搬砖工了吗?”




2语言背后的文化是需要研究的。


王老师给我们举了这样一些例子:

比如说,到处都可以看到“请保护文物古迹”这个牌子,颐和园过去翻译成“Please protect the cultural relics.”,字面对应,但其实是不对的。




这类标语式的语言完全是中国特色的表达,很难直接翻译的。上面这个翻译,字面上和汉语是对应的,其实,这种译文,翻得越忠实就越显得傻里傻气。这是英汉语言差异,更是文化差异。


3毕业才是开始。


“大部分同学用的工具书都比较初级,其实有很多很好的工具书,大家并不知道,也想不到这些很好的工具书,甚至一辈子也不会用到。



我们平时用的词典&高大上的词典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书外有书


“还有些同学并不想去学那么深,上大学以后,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


王老师讲到,美国的毕业典礼叫做commencement,这个词是从法语“开始”来的,它的意思是说,大学毕业才是人生的真正开始


大家把学外语当做工具,工具的意思是简单地学会如何使用就行了,其实这是很狭隘的。语言既有工具的一面,也有人文的一面,我们应该进行更深入的学习。现在,没人认真学文学、读文学了,他们不知道,文学是语言的根本,只有从文学、语言、人文的角度来把握语言,才实现真正的工具之用的目标。“取法乎上得其中,取法乎中得其下。”语言是有根的,文史哲是相通的




3

金玉良言

1Tips


1. 使用搭配词典。不同水平都可以用,差异就是用到多大程度。


Vocabulary 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个是quantity,另一个是quality。事实上,我们常常过于注重quantity而对quality关注不够。


2. 学语言必须要有人文精神,别太功利。要从词源上学,要学习语言知识、文史知识。语言后面都是历史文化的东西。


2词典推荐



1. 词源学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Etymology


一般背单词,掌握简单的词根及其意思是不够的,应该对英语语言的主要词汇都有一些分析认识。


这个牛津词源词典,把主要词汇的词根进行了分析和讲解,讲解英语语言中每个单词都是怎么来的。


如果我们把这本词典里的主要词汇掌握得足够到位,那么,一般欧洲语言里的基本核心词汇就差不多都能认识。这时候,我们学到的就不只是英语一门语言了。欧洲语言是相通的嘛。


这本词典是原版书,价格比较贵,国内不容易买到,同学们可以看这个网站etymologyonline.com 国外的网站,只要有词源可以讲,网上就能查得到。




2.典故词典 Brewer's Dictionary

of Phrase and Fable


这个词典讲的是,一个词语或者表达为什么这么用,它后面的故事和道理是什么。


比如佛罗里达州,Florida,这个来自植物flora;还有阿根廷,Argentina的命名来自argent,这个词在法语中是钱、银子的意思,因为这个地方跟采银有关。




3. 名字词典 The Oxford Names

Companion


讲解英语语言中人名、姓氏和地名的含义及来源,里面充满西方的文史知识。




4. 搭配词典 Oxford Collocation

Dictionary


我们中国人学习英语的时候特别在意英语词语的用法,一般都会使用用法词典,而国外在这方面其实没有讲那么多、全。


这里,我建议大家使用搭配词典。这方面比较通用的是Oxford CollocationDictionary


英语到了大三、大四,一般单词都认识词义了,这时候,关键是不会用,用的时候都出错。


比如,一个名词做主语,后面该用什么动词,如果作宾语,前面用什么动词,什么形容词会放在前面修饰这个名词,这个名词的后面如果有介词的话一般会是什么介词,前面如果用介词又会是什么介词……一个词,你想到它的一个用法,如果你在搭配词典里查不到的话,你就小心啦,轻易不要用,用的话很可能是错误的。


与这本牛津的搭配词典相比,我更推荐一个日本人出的搭配词典,《英语搭配大辞典》,金黄色的封皮,词条罗列的很细很全,比牛津的这本还要细、全。这个词典很好用,我做翻译经常用的就是这个搭配词典。这种辞典是许多中国外语学习者没有认识到的。






5. 古典学词典 Oxford Classical

Dictionary


学外语的人了解外国古典文化,牛津出版社的,很权威。



6. 解经学词典 The ExegeticalDictionary of the New Testament


圣经研究用书,德国人编的,很严谨。原来是德文,现在翻译成了英文。圣经中每个关键词,在哪里出现的,各大圣经专家对这个词的有何研究,看了这个马上就都有所了解。咱们现在学习圣经,其实多少有点外行,只是简单听听圣经故事。





7. 牛津-杜登英语汉语图文对照词典The Oxford-Duden Pictorial English-ChineseDictionary


冬天了,大家会戴帽子。各种各样的帽子怎么叫呢?


这个词典里,许多常规的帽子、帽子的各个部位,都有图片摆在那里;又如各种发型、胡子、植物、泳姿都有图解。这是任何词典不能取代的。


很遗憾的是,商务出了第一版就没有再出,可能是销量不高吧。没事干每天翻翻看,是多么有趣的事情啊。







我们的图书馆,还有哪些我们并不熟悉的资源呢?李梅军老师对图书馆的存书情况做了以下简介:


图书馆的资源大概分为图书、期刊、报纸、光盘和电子资源。学校每年购入图书一万册以上,工具书大概占一百册左右,内容涵盖文学评论、词典、法律年鉴、百科全书等。


图书语言种类排行:

期刊:中、英、日、法

报纸:中、英、日

图书:(您查看的内容太长,暂无法显示)


在报刊方面,国关的图书馆有着先天的优势。学校是全国高校里可以杂志外借的独一家,每次可以借三本。600多种兼顾各个专业的杂志,六十多种报纸,月月更新,等待着同学们的借阅。


当图书馆暂无某些阅读资料时,同学们可以利用馆际互借到其他大学借书,图书馆还可以提供北大,北外等高校的借书证。


可是丰富的资源却对应着并不理想的利用情况。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图书馆的利用情况都在逐年下降。互联网,人工智能在极大地快捷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在吞噬着我们静下心来在图书馆阅读,自习的时间与激情。To be honest,互联网在报刊方面具有滞后性,很多网站更新刊物比实际出版的报刊读物会滞后两三个月甚至半年。而在工具书上,网络词典工具也并不够全面和权威。而且,基于互联网上对同学们有或多或少的干扰项,在图书馆自习室、阅览室中踏实地看书或许更有效率。



图书馆是一个有情怀的地方,也是一片神圣的资源海洋。被时光偷走的十五年,让你对图书馆恝然置之了吗?多去探索,多去感受,多去体察,图书馆还有很多你不知道的事。最后感谢王文华老师与李梅军老师为图书馆做的贡献和对新闻中心的支持。


责编:李钰姗

文编:杨皓敏 李玥

后期:李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