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文黄山】关德军:墨上方寸地 ,黄山显精神 —由汪近圣《黄山图诗墨》看徽墨制造艺术

 抹云阁 2017-03-01

编者按


作者简介

        关德军,1963年生。黄山书画院秘书长,安徽省美协会员,安徽省摄影家协会员。曾参与黄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蓝皮书和《黄山保护与管理实践》、《黄山是吾师》等书的编撰以及《神奇黄山》、《黄山四季》、《黄海大观》、《黄山世纪风》、《中国画里的乡村—西递》等系列影视风光片的摄制、编导等。

作品目录 

1,砚上黄山堪神游

2,墨上方寸地—由汪近圣《黄山图诗墨》看徽墨制造艺术

3,雪庄--黄山不能遗漏的记忆

墨上方寸地  ,黄山显精神

     


       制墨是我国先民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可以上溯到极为久远的年代。古人制墨多为丸状,魏晋时期,逐渐发展成梃状。唐末五代,由于战乱频繁,大量北方墨工纷纷南迁,制墨中心随之南移,徽墨因此雄踞天下。


      宋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和书画艺术的繁荣,使得文人学士对墨的需求更为扩大,对墨的形制、要求也更加讲究,这进一步刺激了墨模的发展。


       墨模在唐代制墨业中虽已普遍使用,但早期的墨模,还只是将墨丸压成几何形的粗坯,再用刻有图案或文字的墨印,趁墨坯将干未干时印压,作为装饰或店家标记(见图)。 


《墨谱法式》(载上海书店《丛书集成续编》80卷子部)


       墨模的雕刻可谓是徽墨发展的一大创举。各制墨家不惜耗巨资,或延请名家绘图,或聘请能工巧匠雕刻,各施绝技,异采纷呈。从留存下来的史料可见一斑:

      《程氏墨苑》520式,明代墨家程君房聘请著名画家丁云鹏①和刻工黄鏻等人完成。

       《方氏墨谱》385式,墨家方于鲁聘请丁云鹏和刻工黄德时等人完成。

      《方瑞生墨海》墨谱,为著名画家郑重②、魏之璜③所绘。

      

       汪节庵的墨模为画家吴采岩所绘。


      胡开文墨庄制有墨模近2000式,其中嘉庆年间的大型集锦墨“御制铭园图”64种最为精工,即由时任尚书的曹振镛请人绘图从京城寄回,并由当时名工镌刻完成。所制各墨供奉宫廷,深得皇上青睐:以致“开文墨业于休城,一艺名家。迄今贡墨均开文虔制” ④。


       黄山风景也在这个时期被搬上了墨模。相传绩溪小九华银瓶寺了空和尚就曾为休邑胡开文墨庄胡天注,绘制过黄山三十六景。现传胡开文《黄山图》墨,十八锭,双面刻,共为黄山三十六峰,为胡氏集锦墨中年代较早的墨,不知是否即为了空和尚所绘,模刻之精,直追汪氏。


      汪近圣《鉴古斋墨薮》墨谱,第四卷亦载有《黄山图》三十六景,恐为最早将黄山风景集中成套,制成墨模的。此套集景墨共三十六锭,正面镂黄山三十六峰,背镂七言绝句。雕刻之精为史所罕见,美不可言。据传图由彭元瑞⑤摹绘。诗为赵青藜⑥所题。

 

《黄山图诗墨》(载《鉴古斋墨薮》,上海书店《丛书集成续编》卷80子部)


       由上可见,徽州制墨到了清代,其规模之大,品式之多,艺术性之高都达到了极致:一是书画合璧,多由名家所作。二是刻工精美,结合浮雕、圆雕、半圆雕等诸多技法,实为微型版画与篆刻之杰作。三是用料、包装极为考究。载之图册,流传有序。


       2009年11月,北京保利秋拍一套汪近圣黄山图墨三十六锭,向我们展示了实物的精美。

  


网络截图



      后世制墨也多有延请名家绘制黄山风景墨模,多为小品式,或单一题材,无论是绘图、规模、还是刻工,与《黄山图诗墨》相比,都难有望其项背者。

正是因为墨模的丰富与发展,才使徽墨具有了更高的艺术与收藏价值。


附:赵青藜《黄山三十六峰诗》⑦


盘空叠翠入天都,石室仙灵定可呼。

应恐世人柯烂尽,懒分白黑卧黄炉。----天都峰


欲访仙岩到翠微,松巅巢鹤未曾睐。

斜阳影里横银海,拔地捎天一色飞。----翠微峰


弦歌村老望三仙,玉履朱幡入九天。

底事不随轩帝去,笑人鸡犬弄云烟。----望仙峰


龙不见石石为龙,蜿蜒九子五云封。

如何解道神仙引,恋此人间六六峰。----九龙峰


中峰绝顶迸甘泉,细锁山腰隔紫烟。

西望桃花飞片片,更无人到问渔船。----圣泉峰


仙风吹玉横青嶂,绝地天通空帐望。

梦想容成启石函,焉知已出层云上。----叠嶂峰


寻游亦爱问仙人,峭削无阶绝夙因。

但看忘言与终古,何须强病浪吟呻。----仙人峰


晴空初日照芙蓉,一朵鲜争九子峰。

独立不教江上看,投深自爱隔崖松。----芙蓉峰


四百八十年成丹,轩后服之游汗漫。

道是溪流曾洗药,摩娑石臼触云寒。----炼丹峰


疑来青鸟落云端,捧出天孙又一般。

何代羽人凌绝顶,瑶池银汉路盘盘。----青鸾峰


孤峰玉立层霄紫,衔倩青鸾逾弱水。

却望仙人疑见之,深潭蓊郁乱云起。----紫石峰


丞相何来浪掷伊,曾闻黄海足松须。

懒从仙侣求丹药,肯向人间乞一盂。----钵盂峰


仙人手种玉蟠桃,耸干敷华接汉高。

若信渊明溪畔问,曾无一瓣落寒涛。----桃花峰


一株玉树净无瑕,岩腹深茂炼士家。

莫怪仙凡云路杳,盂泉涨落检丹砂。----硃砂峰


文殊院落脱青狮,猛气哮天拉虎貔。

拾得寒山坚入石,放蹲香木一成奇。----狮子峰


缘茎穿孔达华颠,面面峰环瓣瓣莲。

任道天都还俯首,江黄海黑两茫然。----莲花峰


独石峰抽幻石人,都无土附骨嶙峋。

何须法听生公说,自证如莲不染身。----石人峰


瘦谷天成迥入云,高标海外独离群。

中开福地迷难问,下视龙潭阴不分。----云际峰


青峰人艳说轩辕,紫霭红云护帝垣。

不信乘龙曾拔宅,芙蓉石上数蹄痕。----轩辕峰


御风仙子漫沉浮,吴楚山川幢盖椆。

帝佐皇师难尽说,药炉芝草任冥搜。----浮丘峰


浮邱峰外峙容成,蝉脱人间大隐清。

却怪石顽仙不得,冷云残雪费孤撑。----容成峰


名以阮公此上升,岚光冉冉海云蒸。

求仙自有神仙骨,试问丹书读未曾?----上升峰


如何翠岫号清潭,下有痴龙睡正酣。

黄海奇峰多逼仄,好从潭上著茅庵。----清潭峰


白鹤彤云半有无,翠微一色落西隅。

沿溪且看青牛逐,李耳归来此结都。----仙都峰


泉流活泼石为门,泰岳天关未足论。

苍豹只今埋宿雾,扳藤下涧戏群猿。----石门峰


道人采药怪闻棋,寻到山颠一局奇。

天宝载中传野语,狸翻枰子布离离。----棋石峰


八百仞余无寸土,撑天下砥狂澜苦。

若教韩子踏寻来,不教茫茫看此柱。----天柱峰


行来高岭骇盘云,不识云从此地分。

却恨石门云起处,层封仙乐秘难闻。----云门峰


水云天际纷飞布,不辨茫茫劳四顾。

忽见云中採药人,为言多药君无误。----布水峰


云埋石室不安床,绝顶横陈浥露香。

莫道仙翁贪稳睡,双丸抛向息中长。----石床峰


清溪活处怪流霞,尽是云根吐纳賖。

道与个中人著眼,晴光闪闪笔生花。----丹霞峰


黄海石云虬晻蔼,苍茫独立云之外。

非关西尽倦游人,不受悠悠俗子爱。----云外峰


扪萝无径到松林,选石临溪看碧岑。

倒影不知鳞甲老,惊心天半发龙吟。----松林峰


岂有山灵护紫云,榆花柏木两氤氲。

枝欄干柱真成用,荚叶空飞咏一文。----紫云峰


矫矫龙游向阙飞,如贪黄海老来归。

奇葩异草知名少,静听春雷坼甲肥。----飞龙峰


只道仙人能煮石,石原可煮光虚白。

山阴夜黑检星星,布水雷轰动心魄。----采石峰



①、丁云鹏 (1547~ ),字南羽,休宁西门人。丁氏自宋世业医,……云鹏尽得其传,以画名海内。人以比李龙眠,尤精佛像,得其片纸者以为珍。司马汪道昆为立传,(康熙《徽州府志》)其卒年不详, 为詹景凤门人。工书法,学钟繇、王羲之。画善白描人物、山水、佛像。曾为墨庄、书刊画了大量的墨谱、插画,对徽墨制模和新安木刻版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②、郑重,字千里,号无著,明歙(今安徽歙县)人,流寓金陵(今南京)。好楼居,日事香茗。善写佛像,必斋沐而后举笔。丁云鹏推为赵伯驹后身。亦画山水小景。摹仿宋、元体均精妍。


③、魏之璜(1568-1647),字叔考,明上元(今南京)人。出身孤贫,天性孝友,能书善画,以卖画为生。山水宗宋人,不袭粉本,岩壑树石多变化,别具风貌。晚年用浓墨秃笔,苍老厚实,颇见功底。


④、上庄《胡氏宗谱*善行》。(胡云《胡天注与“胡开文”墨业考证》)

⑤、彭元瑞(1731~1803),字掌仍,一字辑五,号云楣,南昌人,清乾隆丁丑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一家三代四人皆为翰林,曾向皇帝进献徽墨。


⑥、赵青藜,安徽泾县人,字然乙,号星阁。清乾隆元年进士,授编修。迁御史,劾言捐例之害等,能持大体。后以耳疾去官。曾从方苞学古文。有《读左管窥》、《漱芳居士诗文集》(载《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墨上所刊黄山三十六峰诗即载在其《漱芳居诗钞*黄游草》中。(见《清代诗文集汇编》306册)


⑦载《漱芳居诗钞*黄游草》(《清代诗文集汇编》第306卷,上海古籍出版社)


参考资料:

1、浅析徽墨墨模、墨谱艺术的美学价值----张忠平(《黄山学院学报》2012年4月第14卷第2期)


2、胡天注与“胡开文”墨店----胡云(《黄山学院学报》2005年10月第7卷第5期)


3、《墨谱法式》、《鉴古斋墨薮》(《丛书集成续编》第80卷  上海书店)


4、《清代诗文集汇编》第306卷,上海古籍出版社


编辑:侯晏
图片作者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