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梧桐山的小确幸

 圆角望 2017-03-01

◎ 伍呆呆 (深圳 编剧)

晚上和欧巴到外面吃完饭散步回家,路遇水果档在卖新鲜甘蔗,便买了一根回去。

我小的时候有几年住在粤北的甘蔗产区英德,吃了不少的甘蔗,也顺带在蔗农处学会了选甘蔗的小窍门,就是看甘蔗身上是否有虫眼,是否有霜冻过的裂纹,如果两者皆有,就证明这根甘蔗十有八九是甘甜的,因为它糖分高,所以才会有虫子去吃,才会被寒霜冻至迸裂。

果不其然,买回去的甘蔗被欧巴高度赞赏,牙口不好的他一口气啃了半根,许久不曾正眼瞧我的眸中也多了几缕甜蜜的柔情。

我喜欢旅游,多是去一些尚未被过度开发,游客甚少的地方。倘若到了一座新的城市,我亦不喜欢到人多的景点,还如同在自己生活的城市一般,放下行李安顿好,便安步当车到当地的菜市场、小巷子去闲逛一番,不为美景名胜,只为觅得美食。在一个吃货的眼里,旅途中最好的风景莫过于所到之处的特色小吃,最好的小吃往往是藏身于深巷不为多数人所知,而在菜市场里,你能看到每个地方独有的食材。

和许多地地道道的南方人一样,如果每天不吃上一餐大米饭,我就会感觉这天根本没有吃饭,我唯一喜欢的面食就是馅饼,从前还喜肉食的时候吃过各式各样的肉馅饼,近几年改吃素后又吃过各式各样的素馅饼,所吃过的令我满意的馅饼为数不多。

大约八九年前,我从市区搬到梧桐山脚下的村子里居住。到了村里以后我又开启了逛菜市场和小巷子的模式,我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除了看书写字,便是逛逛吃吃。逛着,吃着,看着村里的小街、巷道内的餐馆、小吃店一间间走马灯一般地更换着,换老板、换厨师、换菜系……

就这样不经意地发现偏冷的小巷里一间小吃店,作为一个写作者,我常常留意的是店名,这间弹丸小店名字首先吸引我的眼球,叫“八九不离食”,蓝幽幽的灯箱上几个白色的隶书字,在一水儿花里胡哨的店面中颇有些素淡。

除了别致的店名,这简约的半清新半文艺范儿的小吃店,在村里众多的小吃店里并不起眼,引我注意到它的是店里挂满的一排小竹片儿,上面用毛笔写着菜品名称,其中有一块“玫瑰馅饼”让我驻足,试吃之下,玫瑰饼的酥皮脆而不粉,竟还有着几分嚼头,蜂蜜渍成的玫瑰花瓣从内到外渗出香味,入口甜而不腻,咀嚼下肚,口中犹有玫瑰的余香,除了玫瑰和酥皮的味道之外,总还有一种令人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这味道让我感觉恍惚。回头再看小黑板上写的“吃玫瑰饼,留玫瑰香”,颇觉吻合。

店主悠悠是个温和的女子,她云淡风轻地解释,因为忘不了当初和她一起吃玫瑰饼的人,因而学会了做玫瑰饼,她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地方做玫瑰饼,看似并未忘却,其实是对过去的一种释怀。她说有些东西不是因为有多好吃,味道有多特别,而是它的味道是你心底抹不去的记忆。这个年轻的女子,她做了一份记忆,而我品尝了一份记忆。

村里孩子们放学的时候,悠悠在店门口摆出了“小确幸”水煎包,每个包子都做得圆圆的,萌萌的,很快被孩子们哄抢一空,看他们边吃包子边雀跃着远去,连背影都写满了“小确幸”。未来的某一天,他们在别处吃水煎包的时候,也会有一份关于今天的“小确幸”记忆吧?

此后拉了一位成都的闺蜜花花去帮衬悠悠,店里的辣椒油让花花嬉笑之后泫然欲泣,因为她从浮在面汤上的辣椒油里尝到了家乡的味道和外婆的气息。

作为一枚吃货,我向来以为,一个地方的小吃能代表这个地方的气质。悠悠和她的玫瑰饼未必能代表梧桐山的气质,或许她能代表的是远去的记忆,反刍你记忆中食物的美好味道,你便有小确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