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藏作品](463)手握技术“金刚钻” 临朐农民创客忙

 我爱创造 2017-03-01

    本报记者 通讯员

       “过年串个门啥的,到这儿买花的人几乎没断过,平均下来一天能卖四五十盆,仔细一算,我两个花卉大棚收入能达到12万元哩。”前不久,临朐龙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宿家庄村村民宿金美告诉记者。

    宿金美只是临朐农民纷纷投入到“创业风潮”中的一个小例。如今这里的农民们整土地、进课堂、上淘宝,以最先进的知识武装提升自身技能,发展特色种植拓宽致富渠道,将农村创业搞得热火朝天。

    “仅春节期间,我们就卖出3万多元的核桃礼盒,比去年收入翻了一倍还多呢。”说这话的是临朐东城街道张家崖村清香核桃专业合作社社长张洁。小伙今年29岁,在国外打工多年,如今回到家乡,依托村里核桃种植优势,创办了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抱团致富。“不要小看我的合作社,现在拥有社员200多户,年收入达500多万元哩。”张洁告诉记者,像他这样投身创业大军的临朐农民不在少数。

    近年来,该县依托山水生态资源优势,出台农业扶持文件和落实创业优惠政策,大力鼓励农民创办合作社、发展休闲农业等新兴业态,使农民创客逐渐成为了农业发展的“主力军”。为了这些创客的技术需求,临朐县加大了农民培训力度,经常组织开展“培训大篷车”下乡和“实用技术田间课堂”等上门培训活动,农技专家下到田间地头手把手传授技术,专家学者亲临课堂面对面释疑答惑,因材施教扩充农民专业知识、提高农民实用技术。

    “手里有了技术的金刚钻,咱农民转型创业,照样可以在土地上挖出‘金子’”。张洁如是说。截至目前,临朐已注册成立合作社1694家,涵盖果品、瓜菜、乡村旅游等多个产业,带领近15万余户村民走上致富路。

    用才智武装头脑、以智慧引领发展,成为了当下临朐农民的发展共识。“图片怎么处理、页面怎么设计、如何跟顾客沟通,老师一个个地讲,教得别提多细了,我得好好和姐妹们说说。”

    当前,新形势下的临朐农民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突破传统思维局限,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创新农业经营模式,拓宽产品销售思路,农业发展道路呈现越来越多“创意性”。临朐村民将蔬菜杂粮、野味山珍、鲜花绿木、蔬菜盆栽等特色农产品, 通过互联网架起了土地与市场的桥梁,打通了线上线下生产销售通道,以往看似不起眼的农土特产品,如今却成了农民致富的“聚宝盆”。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2017年 2 月 21 日第 7 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