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言奥斯卡

 水生木219 2017-03-01

不一样的想法,开开脑洞,开开心!

点击上方“非常想说”加关注,了解更多详情

 非言非語

奥斯卡奖比诺贝尔奖更引大众关注:因为电影离我们很近,而那些高端科学离我们很远。


美国好莱坞一年一度的奥斯卡电影金象奖的举行,总是牵动着很多中国人的心。

(姚晨说:即便出现史诗级的尴尬,奥斯卡也依然是最美好华丽的电影梦。)

很多人把奥斯卡奖比作电影界的诺贝尔奖。

事实上,它比诺贝尔奖更引人关注:

因为电影离我们很近,而那些高端科学离我们很远。

要不然,何以屠呦呦老师破天荒获奖(大陆科学家第一人)没有引发持久的关注呢?

(与杨振宁娶娇妻的新闻更是天壤之别哦)

 


可是,让中国人非常伤心的是:

中国已经有莫言、屠呦呦分获诺贝尔文学奖、科学奖了,算上海外华人,更多。

至今,没有一部中国大陆电影斩获此等奖项。

要知道,奥斯卡可有20多个奖项啊!

(有人会说,有一部啊,《末代皇帝》在1988年获得多项。然而,仔细看看,只能说NO,因为这部电影是意大利、中国、英国、法国等多家公司合作出品,导演、主演主人公的演员、以及排名第一的出品人,都不是中国人噢。)

这让电影人、影迷们伤不起啊!

无怪乎网上、微信圈里一片热议。

或者有人异想天开:热议多了,好事就会出现。

就像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一样,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莫言获奖了。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给中国人带来什么呢?

一夜狂欢,第二天却发现:被誉为非常会讲故事的人,所讲故事,却让人不堪卒读。

20部长篇小说,能让人说上口的名字(且不说内容),竟然只有《红高粱》。

注意,是叫《红高粱》,而小说真正的名字叫《红高粱家族》。

何以如此?因为出名的是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而不是莫言的小说,电影名字叫《红高粱》。

出版社本以为可以借诺奖盛名大赚一笔,结果,洋洋《莫言全集》黯然收场。

搭顺风车的电视剧《红高粱》,也远远未取得预期效益。

莫言在网络、微信上被广泛传播的“讲话”“语录”,恰恰是造假师们编出来的一些鸡汤。段子。

 


有些人是硬着头皮去读莫言小说的,读着读着,小伙伴就目瞪口呆了。

硬着头皮,是因为他的叙事风格,完全是西方流行的魔幻主义现代派手法。

目瞪口呆,是因为故事内容触目惊心:两部代表作中,如果说《红高粱家族》里的麻风病、野合、撒尿酿酒还只是让人恶心想吐的话,那么,《酒国》里关于吃孩子肉的描写,简直变态之极,让人毛骨悚然了。

其中,莫大师详细描写了对婴儿的挑选评价、清洗宰杀、烹煮调味、品尝评价等过程,读后只能让人觉得作者是个深度精神病患者。

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

因为中西方审美有差异。



西方早在19世纪,就开始流行这种现代派文学。

开山大师有两位:

一位是大诗人波德莱尔,代表作叫《恶之花》。

“恶之花”的意思是,美好的东西可以开花,丑恶的东西也会开花。诗人一反过去吟唱风花雪月的诗词传统,专门描写那些丑陋、恶心、肮脏、变态的人、事、物。如:路边的大便,丑陋垂死的妓女,血腥的杀人场面,等等。

另一位大作家叫卡夫卡,代表作叫《变形记》。

“变形”讲的是一个人,早晨醒来,突然变成了一只虫子,然后,经历了各种“非人”的遭遇,直到凄凉、悲惨地死去。

现代派到了南美的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进入又一个高峰,里面全是看上去荒诞不经的事,以及变态丑陋的人。

对照社会上流行的吸毒、抑郁、同性恋、3P、霹雳舞、各种变态杀人等后工业文明时代的现象,这种文学可谓应运而生,事出有因,故而风行一百多年。

中国是这个样子吗?

中国人能接受这样的审美情趣吗?

回答显然是:否!

 

所以,莫言虽然获得了诺奖,但莫言作品,不是当今中国文学的主流,也不会遭大众喜爱。

问题是:作家可以小众,但电影不行!

电影要有大众,不然,没有票房,投资怎么回收?

于是,事情就很清楚了:在中国既叫座又叫好的电影,怎么可能获得以美国审美情趣为评奖标准的奥斯卡奖呢?!

(奥斯卡全名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

估计很多人也明白了:为什么获得柏林奖、嘎纳奖的电影,在中国没有票房。因为这些导演为了获得西方这些奖项,就一味地按西方标准来编故事、搞拍摄。


 

那么,一味模仿、看齐好莱坞,为什么也获不了奥斯卡呢?

因为编剧也好,导演也好,你根本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没有那个审美传统,没有鲜活的生活体验和深刻的心理体验,你怎么能编那个故事呢?

结果只能像《邯郸学步》里的那个少年,不仅学不会邯郸人的走路姿势,最后连自己的走路方式也忘记了,只能爬回家。

所以,《长城》虽然魔幻,虽然明星扎堆(还有好莱坞明星),虽然画面拍摄得极厉害,虽然号称有大情怀,但是,奥斯卡看不上你,国内观众也报以冷眼。


 

其实,电影人有光明大道,可是,他们不愿意走。

光明大道就是:用国际化、现代化的表达方式,讲好中国故事,表现中国情趣。这样,会让西方人眼睛一亮。

(就像旅游一样,老外来中国,难道会看中国人建的欧洲小镇?)

坚持自己,才有希望。

印度、伊朗就是这么做的!

 

其实,作为有包容精神的奥斯卡,是非常认同:

电影也应该如同世界一样:风格多样,风情万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