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祝福》课堂教学实录

 一寸大海 2017-03-01

《祝福》课堂教学实录


许国庆

 

(铃响)

师:上课。

生:起立!敬礼!

师:请坐!昨天我布置大家回去预习,现在我请两位同学上前来做个练习,给加点字注音或写出相应的汉字(打出幻灯:寒xuān   cǎi    炮烙   朱拓,指点前面两位上台),其他同学在下面做。一分钟。

师:好,写好请下去。大家看,“寒暄”,两位同学都写对了,这个“暄”不要写成“喧哗”的“喧”,“寒暄”是“问寒问暖”的意思。这个字出错率相当高,报纸杂志上经常可以看到。

“神采”的“采”,这位同学写成了“  ”,错了。另外也不能加三撇写成“色彩”的“彩”。表示“精神”的“采”是不能有三撇的,“神采飞扬”,“无精打采”,都用这个“采”。看,这位同学索性就不写了。

“穴位”,两位都注对了——“xué”。因为我们也常常可以听到有人会把“穴位”念成“xuè位”,另外也有人读成“xié”,譬如在“眼保健操”里面那个女孩子读成“揉天阴穴

xié)”,调读对了,音读错了。大家这一点要注意,“xu锓xuè ”“xié”很容易搞错。记得有个广告中把“头皮屑(xiè)”念成了“头皮屑(xuè)”。

“炮烙”,对了;“朱拓”的“拓”好像不太好,这个要钩(指“扌”)。

好,看来,预习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下面我请一位同学,你对中学里最长的小说——《祝福》,作一个情节的复述。两分钟,好吧?请哪位呢?数学科代表来吧。来,你拿个话筒,响一点。

1:这一篇课文讲的是祥林嫂两次进四叔家做工,后来因为丈夫死了再嫁;然后,第二个丈夫又死了,她因为旁人都看不起她,她去捐了门槛,结果旁人还是看不起她,她就最后沦为一个乞丐。

师:这位同学可以说复述得并不理想。好的,你请坐。应该说小说的情节还是相当清楚的。我们看(打出幻灯:

              情节               内容

              序幕             祝福景象

              结局             寂然死去

              开端             初到鲁镇

              发展             被迫改嫁

              高潮             再到鲁镇

              尾声             祝福景象)。

师:一开始是小说的序幕,写了鲁镇的祝福景象,对吧?接下来,先把结局放在前面讲,然后才是小说的开端。祥林死了以后,家里又有一个严厉的婆婆,反正,她逃出来了,对吧?逃出来了,又抓回去,被卖嫁给贺老六。没多久,第二个丈夫死了,再到鲁镇来。这个为什么是高潮?因为第二次到了鲁镇以后,祥林嫂的精神在这里受到了摧残,尤其是不让她备办福礼。而这一点对祥林嫂来讲是致命的打击。最终呢?精神窈陷下去了,成了一个木偶人。所以小说的一开始,当“我”碰到祥林嫂的时候,她已经沦为一个乞丐了,在爆竹声中,寂然死去。最后又写了鲁镇的祝福景象。

我们说,尽管阅读小说要能够理清情节线索,这也是《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而今天我们这一堂课的任务,倒不是主要地去理清情节,关键是要去体会,在一种怎样的典型的环境当中去塑造人物形象?所以我们今天的目的就是要搞清一个问题,理解环境,典型环境,是鲁镇这一个典型环境。

下面我先请位同学谈谈看,你是怎么理解典型环境的?(略顿)请化学科代表。

生2∶我觉得典型环境,就是祥林嫂死去的那个祝福夜晚的景象,它体现了祥林嫂悲惨的死去而一些封建卫道士他们却过得很好,体现了那种封建制度社会的残酷现象,揭露了封建社会这种不好的制度。

师:好了?我的意思呢,是想请你谈谈你对典型环境的理解。

生2:我觉得典型环境必须要能够体现出这篇文章的中心。

师:请坐。金陵中学也是一个典型环境吧?像尖顶的钟楼,科学馆等等,这些很好,很漂亮,这只是一个方面,是自然环境;而更重要的是金陵中学的——

生齐:社会环境。

师:对。这么多学生,你们聚在金陵中学,倒不是因为它的漂亮,漂亮的学校在南京肯定还有,关键是金陵中学的学风,一种氛围,一种造就人才的氛围,这就是社会环境。所以我们讲典型环境,它包含两个方面: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而社会环境则要能够体现时代特征和社会风貌。现在清楚了?

那么,在如此丰富的素材面前,怎么样在短时间内获得需要的信息呢?我给大家一个方法,这也是现代文阅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法:能够辨别筛选文中重要的信息和材料(同时打出相应内容的幻灯)。下面我们就从这样的角度去筛选,鲁镇这一个典型环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典型环境?

(学生思考,一会,老师插说)

师:也可以讨论讨论,把你认为重要的在边上做个符号,圈圈,划划,都可以。

(学生翻书,思考)

师:请位同学谈谈吧。来,物理科代表。

生3:我感觉鲁镇这个典型环境是一个封建思想很浓重的小镇。(略顿)

师:好,谈了一点,已经很好了,请坐。我们再请生物科代表来谈谈。

生4:鲁镇是一个受封建礼教影响深厚的农村小镇,是封建礼教笼罩下的社会缩影。

师:好,不错。两位同学认为鲁镇是封建迷信思想影响浓重的小镇,是封建礼教影响深厚的一个中国农村的小镇。再请语文科代表。

生5:我认为鲁镇是一个封建迷信和封建礼教影响集中体现中国农村的代表,从人们的思想上可以看出。(略顿)

师:好,她把刚才两位同学的看法结合起来,强调一下。下面再请8号,班号是8号的同学谈谈。

生6:我没有了。

(显出幻灯:封建迷信的毒害

      封建礼教的束缚)

师:刚才三位同学谈得相当正确,鲁镇这个社会是弥漫着浓重的封建迷信色彩的社会,鲁镇这个小镇也是在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下面的小镇。既然大家清楚了这么两点,那我们要豁开去了,封建迷信体现在哪儿?你有了这个信息要材料说明,什么样的材料能说明这个信息呢?把有关体现封建迷信的都找出来。

(学生翻书,找寻)

师:好,请前面两位同学谈谈有关封建迷信的内容。

生7:首先是鲁镇进行祭祀的时候很隆重,还有柳妈和祥林嫂谈话时也体现出来了:“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

师:刚才这位同学谈了两点:冬至的祭祀和有关地狱的谈话。正是因为有了地狱,增添了祥林嫂的恐怖,所以去捐了门槛来赎罪。还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学生在下面小声议论,指点一位学生站起),来,你来说。

生8:就是鲁镇每年年底的祝福。

师:很好,请坐。那我要大家体会一下,鲁镇这个“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的祝福,这上面怎么来体现出封建迷信相当浓厚的。又要从信息回到材料了。因为小说中三次出现祝福:开头;中间,也就是祥林嫂来到鲁镇以后鲁四家的祝福,这个时候祥林嫂又白又胖,脸上也有了笑影;最后还有一次。下面请位同学谈谈开头的祝福景象中透露出来的封建迷信思想是相当浓重的。

生9:在第2小节中,“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今年自然也如此。”(以上学生朗读,此略)“拜的却只限于男人”,忙的只限于女人。

师:这里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生9:反映了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女子没有一点社会地位,她们只有忙这个份,拜的却只是男人。

师:对。“祝福”这一景象中透露来的是一种等级,对女子的蔑视,这其实也是一种封建礼教的体现。在这里,二者结合起来了,正像刚才那位语文科代表讲的。再说,“祝福”这一活动是“年年如此,家家如此”,说明鲁镇这一社会风俗关系没变吧,依旧!这里的阶级关系没变吧,还是依旧!人与人之间的这样一种等级关系没变,一切依旧!而祥林嫂就是生活在这种一切依旧、充满着封建迷信色彩的社会里,是吧?

我们再来看最后一节。我们一起来先把它读一遍。(学生朗读课文最后一节)

师:好。读了以后感觉怎样?这里面又一次的提到祝福的景象,作者有什么用意?难道纯粹是为了与祥林嫂的死构成一种对比嘛?对比的作用肯定是相当明显的。我要请同学们仔细体会体会,除了这个对比的强烈的反衬作用,还有什么?(略顿)这位男同学。

生10:我觉得封建思想在这个镇蔓延得还很重,因为他说:“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这个镇封建思想还是很重,封建思想在这个镇占据了统治地位。

师:请坐。还是强调一个封建思想。其实我们仔细体会一下,鲁迅在这里他是有暗示作用的。祥林嫂在这个祝福的爆竹声中寂然死去,可是鲁镇的人们没有因为她的死而改变他们对幸福的这种祈求的做法,他们还是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或者说某种愿望寄托在对天地圣众的祈求上,这个是没希望的,祥林嫂的死就是一个答案。是吧,我们要理解到这一层。好,这个是我们看了“祝福”得出的结论。

祭祀就不用说了,冬至的祭祀迷信色彩更明显。而我们这里的祭祀不一样。第一次我们不讲,关键看后面。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镇,鲁四老爷就告诫四婶,“不干不净”,“败坏风俗的”,祭祖的时候千万不要让她动手。所以,课文中提到四婶的两次话。当四婶第一次看到祥林嫂去系上桌帷,去分配酒杯,去放筷子的时候,四婶讲了两句话:“祥林嫂,你放着吧!我来摆。”“祥林嫂,你放着吧!我来拿。”到下面,当祥林嫂捐了门槛之后,她很坦然地很高兴地再去拿酒杯筷子的时候,四婶说的是:“你放着吧,祥林嫂!”我们不妨打个比方:“站起来!语文科代表”这个话什么语气?“语文科代表,站起来。”两种语气一比较我们可以体会出四婶在这里的“你放着吧,祥林嫂!”这一句可以说是对祥林嫂的当头棒喝,把祥林嫂那种免去生前的污辱,死后能够免遭锯刑的愿望粉碎了。从此以后的祥林嫂,怎么样?课文上找出句子(学生照,师读):“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了,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只是一个木偶人。”所以我们讲,冬至祭祖把祥林嫂推向了死亡的边缘,接着被鲁四赶出了家门,最后沦为乞丐。

这是我们讨论的第一个问题,从祝福的景象当中,祭祀和捐门槛的行为当中都可以感觉到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下面我们讨论封建封建礼教的束缚。所谓礼教,说白了就是一种男女之间的不平等,对女子的某种舒服。我们先来讨论一下祥林嫂这个称呼,能不能体现出某种封建礼教的色彩,能吧?嫁了祥林称祥林嫂,这还可以。可是第二次嫁了贺老六还是叫祥林嫂,你们想想看?(略顿)你来。

生11:当她嫁给祥林的时候叫祥林嫂,可她嫁给贺老六的时候还叫祥林嫂,这里面可以看出在古代,在封建社会,一女只能嫁一夫。

师:请坐。一女只能嫁一夫,“从一而终”(板书:从一而终);另外,我们还可以再看。祥林嫂第二次嫁人的时候不是有一个很出格的动作吗?(学生在下面讲:撞)对,撞。同学们这个字找得很准。一头撞在香案角上,为什么要撞?除了可以反映出祥林嫂有某种倔强的性格,关键我们还看到什么?(略顿)还是请这位同学回答。

生12:说明她有一女只能嫁一男的想法,否则就失去了做女人的贞节。

师:好。这里可以用封建理学家的一句话来概括,叫:“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边讲边板书),所以她这一出格的撞,我们多多少少是可以看出她的这种反抗的一面,但关键的还是封建礼教对女子的束缚。没有这个束缚也就无所谓撞不撞了。还有在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鲁四老爷之所以认为祥林嫂是个“不干不净”,“败坏风俗的”,不能参加祭祀的,更不能备办福礼的,还是因为理学的这一原则,女子不能嫁第二个丈夫,要“从一而终”。所以当她第一次来到鲁家时,我们的鲁四老爷还是比较宽宏大量的,尽管也皱了皱眉,当然,这个背后主要的还是因为祥林嫂这个廉价劳动力,力气不惜,食物不论。那时候的祥林嫂相当幸福,满足得很,她“做稳了一个'奴隶’”,她为自己能暂时做稳奴隶而感到满足。而后来,她连暂时做奴隶的资格也没有了,所以她的精神更加不济了。

这是我们讨论的鲁镇这一个典型环境所体现出来的两点,都是同学们挖掘出来的。还能不能挖掘第三点第四点呢?大家看,我后边还藏着呢(指幻灯片下面还遮盖着的部分)。

鲁镇这个社会还有没有典型性?(略顿)18号同学。

生13:这是一个非常黑暗的社会。他们人与人之间没有一种同情心,显得特别的冷漠。

师:对了,这位同学正是18号(同学笑),请坐。被他“发”出来了。鲁镇群众表现出来的令人颤栗的凉薄与冷漠(显出幻灯:群众的凉薄与冷漠),我们要通过场面来理解。哪些场面可以看出群众的凉薄与冷漠?

(学生思考)5号同学。

生14:“我”在刚刚知道祥林嫂死了以后,有一段鲁四老爷家的短工的对话。祥林嫂是“怎么死的?”“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

师:很好。短工的一段话和当时的表情。还有吗?(略顿)最惊心动魄的一个场面在哪儿?我用“最惊心动魄”这几个词来形容。(略顿)好,这位同学先请坐,边上那位。

生15:就是镇上的人们问祥林嫂头上的伤疤是怎么回事,对它发生了兴趣。

师:这是第二次兴趣,鲁镇人们对祥林嫂发生的第一次兴趣在哪儿?

生15:她的儿子被狼吃了。

师:祥林嫂讲述阿毛被狼吃了的故事。请坐。同学们注意到了吧,这个场面看上去作者是用一种叙述的语气,但是给我们的感觉它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了,映照出了鲁镇社会人们的一种令人颤栗的凉薄和冷漠。这里我们还给它加了一个修饰语“令人颤栗”,怎么讲?

这些多鲁镇的人们把阿毛被吃的故事背后的祥林嫂的痛苦,作为一种兴趣,他们对祥林嫂的不幸表现出的是一种特别的敏感,特别的兴趣,他们在鉴赏祥林嫂的痛苦时自身得到一种(学生在下面讲:满足),满足,自己通过欣赏别人的痛苦使得自身的痛苦得到一种转移,甚至精神上面得到一种愉悦。你们看看,群众这样一种凉薄的心态体现出来了吧?所以我们要讲,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鲁迅在这里不单单是让我们感受到了鲁镇群众的凉薄,我说得更严重一点,鲁迅是在这里表现了人的残忍性。怎么讲呢?欣赏别人的痛苦,对人家的不幸表现出一种特别的敏感和兴趣,你们说,这不是人性的一种残忍吗?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出这里面的“我”在观照这一事件的时候一种悲悯的态度。这个不是我们今天第一堂课的任务。

最后,我们再要请大家看一下(显出幻灯:封闭的农村社会),鲁镇是一个封闭式的农村社会。前面同学们都提到鲁镇是一个农村社会,一个小镇,我们说是一个“封闭的农村社会”,怎么讲?材料里面告诉我们的,不是我硬加上去的,大家还是去筛选材料,可以看出这个封闭性。(略顿)来,后面这位女同学。

生16:我觉得从鲁四老爷大骂其新党的地方可以看出这个小镇的封闭性。因为这时候的社会已经是辛亥革民以后,而康有为作为新党的时候是戊戌变法,在1898年。而这个鲁四老爷还局限于戊戌变法那个时候的情况,所以说鲁镇这个社会是封闭的。

师:对,康有为这个时候已经成为保皇党了。好,你请坐。鲁四老爷见了面寒暄之后还在大骂其新党,封闭吧?还有“我”来到鲁镇的感觉是什么?这里的什么都没变,单是老了些。这些画在书上划出来(并读),“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没变,什么都没变,包括我们前面讲到的祝福,依旧,还是“年年如此,家家如此”。

所以我们讲,鲁镇这个典型环境是一个落后的、愚昧的、被封建迷信和封建礼教紧紧束缚着的小镇,是一个偏僻的封闭式的农村社会,而祥林嫂的悲剧就发生在这一个典型环境里。

那么,我们要问了,为什么叫“祝福”呢?(板书:祝福)取名“祝福”我们现在可以明白了吧?不叫“鲁镇的故事”,不叫“祥林嫂”,也不叫“一个女人的死”,就叫“祝福”,为什么?(略顿)刚才我们已经知道“祝福”是一种怎样的行为?(学生在下面小声议论)对,它是封建迷信和封建礼教的结合物(板书:封建迷信和封建礼教的结合物),作者通过这样一个结合物来揭示主题(板书:主题)。祥林嫂这个悲剧在其他环境当中就不可能产生,是在鲁镇这一个典型环境产生的。这一个环境刚才我们已经分析了。之所以叫“祝福”,小说开头,中间,结尾三处提到,而祥林嫂就是在“祝福”——封建迷信和封建礼教的结合物——的精神摧残下面死去的,四十岁上下,就老死掉了。鲁迅他不去写收租逼债,不去写杀人放火来揭露这个封建社会,而是写这一把软刀子——封建迷信和封建礼教——的毒害,因为这个软刀子它所毒害的人比收租逼债——杨白劳——多得多,你看鲁镇的整个的群众就是在这样一种毒害下生活着,他们表现出来的一种格外的凉薄与冷漠就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写照。所以我们讲鲁迅他之所以取名为“祝福”,目的是为了揭露这个社会,揭露这个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宗法思想统治下的社会,所以祥林嫂这样一个人物的命运在这样一个典型环境当中,我们也就可以知道了吧,她是必然的,在这样一个环境当中祥林嫂肯定要死,她连作稳一个奴隶也不能。是吧?

好,这是我们今天讲的《祝福》这一个典型环境,主要的方法是在如此繁杂的丰富的材料面前,如何去筛选它,获得有用的信息,可以说,同学们表现得相当的好。好,现在我们下课。

生:起立!敬礼!

师:下课,解散。(铃响)

 

 

 

 

附板书设计:

   “从一而终”          祝 福

   “饿死事小,     封建迷信和封建礼教的结合物

    失节事大”          主 题

 

附幻灯片内容:

1、给下列加点词注音或写出相应汉字

xuān      

cǎi     炮    

 

    2       情节               内容

              序幕             祝福景象

              结局             寂然死去

              开端             初到鲁镇

              发展             被迫改嫁

              高潮             再到鲁镇

              尾声             祝福景象

 

3       够辨别筛选文中重要的信息和材料

 

4、     典型环境

        封建迷信的毒害

        封建礼教的束缚

        群众的凉薄冷漠

        封闭的农村社会

 

 

 

 

 

深圳市南头中学  刘超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板书:祝福  鲁迅)

在学习之前,我们引入一个概念:悲剧。关于悲剧这个概念,鲁迅先生自己曾经有这样的解释,他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我们说,祥林嫂的故事是一个悲剧,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祥林嫂的悲剧“悲”在何处?(幻灯片放映:祥林嫂的悲剧“悲”在何处?)请大家在课文中找出你认为“悲”的地方,作一些圈点勾画,然后小组讨论一下。(板书:悲剧)

学生讨论

师:哪位同学来说一下,你觉得祥林嫂的悲剧“悲”在何处?

生:祥林嫂的悲剧悲在她被封建礼教和思想迫害的一个过程。比如说23页这里,祥林嫂嫁了两个男人,柳妈就对她说“将来下了地狱,阎罗王要把你锯成两半”,祥林嫂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接着祥林嫂又去捐了门槛,结果还是……

师:把这一段给大家读一下吧。

生1:(读)“我想,你不如及早抵当。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祥林嫂就是被这种封建思想,封建……

师:迷信思想。

生1:对,迷信思想害的,结果花去了一辈子赚来的……

师:一辈子?

生1:也不是,就是许多年换来的十二元鹰洋,结果还被拒绝参加祭祀。

师:当时是怎么拒绝她的?

生1:认为她晦气,所以拒绝让她参加祭祀

师:祥林嫂有什么反应?

生1:祥林嫂非常失望,24页这里写了“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这就是她的失落(的表现)。

师:好,说得很好。

生2:我觉得祥林嫂的悲剧从两方面来看:一个是她自身的遭遇,在18页有写“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年纪大约二十六岁,说明她很年轻,却“死了当家人”,年纪轻轻就当了寡妇,而且第20页,她被她的婆婆抓回家之后,再嫁了一次,但是还好,她嫁的那一家人对她还不错,“母亲也胖,儿子也胖;上头又没有婆婆,男人所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唉唉,她真是交了好运了”,但是她的好运并不长久。她的男人断送在伤寒上,她的孩子又被狼叼去了。这本身就是一个悲剧。

    接着再从她身边的人对她的遭遇(的态度)上来看,就举一个例子,21页最后一段“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从这一段我们可以看出,她周边的人那种(态度),只是把她当成是一个笑柄,来调剂一下自己乏味的生活而已。

师:好,说的非常好。第一,祥林嫂自身的遭遇是一个悲剧;第二,更可悲的是,别人在面对祥林嫂的悲剧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态度。并没有把它当成一个悲剧来看,只是把它当成自己无聊生活的调剂。说的很好。其他同学,谁还能说一下?

生3:我觉得祥林嫂的悲剧不仅是她一个人或者她自身经历的悲剧,而是当时一个封建时代的悲剧。《祝福》这篇文章主要描写的是封建社会、封建礼教对一个勤劳善良的朴素的妇女的迫害,这篇文章作者无处不穿插着一些对封建社会、封建礼教的讽刺和批判。全篇文章从第一自然段开始就是由一个描写旧历年底的祈福方式这么一个封建庆祝方式开始,然后逐渐地把祥林嫂受迫害的过程叙述给大家看。然后看24页,最后的时候,四婶说:“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这一句话无疑是在祥林嫂经受了无数的封建礼教迫害之后压垮祥林嫂的最后一根稻草,祝福的礼节也就是整个封建社会的缩影。这才是真正的悲剧所在。

师:这位同学刚才的回答把我的问题提升到了一个高度,我刚才问“祥林嫂的悲剧悲在何处” ,他告诉我,这不是祥林嫂一个人的悲剧,而是当时整个封建社会的悲剧,是当时像祥林嫂一样受封建社会迫害的人的悲剧。

    好,刚才几位同学回答的都很好,有一位同学说得更好,非常全面,她说了两个方面:一是祥林嫂自身的遭遇,另外一点是其他人对她的态度。那么我们看一看,她自身的可悲之处都有哪些?我们看书,她自身的可悲之处,哪里有?

生4:首先是她第一任丈夫死了,然后她本可以过上平静的生活,但是她的婆婆让她再嫁。再嫁这一点就非常严重了。首先我们可以扯到当时是以夫权为主的,丈夫死了后是婆婆为主,所以她一定要听婆婆的话。

    还有当时从古代到祥林嫂这个时代是以“女子无才便是德”(来要求妇女的),我在想,假如祥林嫂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她就不必在别人家里帮工,她可以自己闯出一片天地。事实上再嫁后她也可以过上平静的生活,非常讽刺、非常可怜的是,她的丈夫又死了,她的儿子还被狼给叼走了,所以这体现了祥林嫂非常可悲的历程。

师:我问你一个问题,大家也考虑一下:祥林嫂为什么要反抗再嫁?

生4:因为当时女子再嫁是道德问题,就是“三从四德”。

师:“三从四德”,女子要从一而终。女子改嫁这是旧社会(道德)不允许的。这是她不想改嫁的原因。但是,是谁在逼着她改嫁呢?

生4:她婆婆。

师:那么也就是说,这其实是一对矛盾,她本身不愿意改嫁是在遵循着……

生4:她婆婆的意愿。

师:她婆婆的意愿?是在封建社会遵循着封建社会的道德要求。而逼迫她改嫁的又是谁呢?

生4:她婆婆。

师:总之祥林嫂在这件事上她怎么做……

生4:都是错的。

师:都是错的。这是她的悲剧。谁还能再说一说?

生5:我觉得她悲的地方还有过于隐忍。例如23页的最后一段。她知道大家都在嘲笑她,但是她没有表态,而是默默地扫街扫地,这样就有助于助长那类风气,而对于她自身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师:就是说她对别人的嘲笑不加以反抗,对吧?

生5:她是有反抗再嫁的意愿,但是对这些流言蜚语或是嘲笑都默默地隐忍,在这方面她做得不太够。

师:她应该奋起反抗,对吧?好,请坐。

生6:我觉得她是不可能反抗的,她没有资本。

师:没有资本。

生6:整个氛围都是封建礼教的氛围,是完全没有可能反抗的,只能默默地忍受。

师:这也是一种(悲剧),是不是?

生7:其实我认为是没有人支持她,就连吃素不杀生的柳妈都在这方面压迫她。基本上没有什么人同情她,即使她反抗,也没什么用,甚至引来人们的唾骂。也就是说,最终的结局是没法改变的。

师:我想起来《狂人日记》里边的狂人。当一个人疯了的时候,或者说当所有人都觉得你这个人有问题,你这个人就是有问题了。好,罗昕同学说一下。

生8:先抛开前面同学说的,我请大家想一下卖猪的时候怎么卖。就是把腿全部绑起来扔到猪车上。那么大家可以看19段(页),下面这里:“祥林嫂竟肯依?……” “这有什么依不依。——闹是谁也总要闹一闹的,只要用绳子一捆,塞在花轿里,抬到男家,捺上花冠……”到这里“用绳子一捆”大家可以非常容易联想到卖猪的情景。然后前面再看这一页第七段:“我们山里人,小户人家,这算得什么?她有小叔子,也得娶老婆。”等于说把祥林嫂当牲口一样卖掉,为了赚钱,给她小叔子娶老婆。这就是她的悲剧。

师:说的非常好,总结一句话:别人把祥林嫂当成什么?

生8:牲口。

师:当作牲口,就是没有把她当成一个有血有肉,有……

生8:感情。

师:有感情,有尊严的人。是不是?好,请坐,说的非常好。这个比喻用得非常恰当。但是我要纠正一个字,文章里面的字是nài还是……

生齐:nà。

师:对,是nà上花冠。好,说的非常好。我们说祥林嫂的悲剧有这么多方面,有她个人的遭遇,别人对她的态度。著名作家丁玲曾经有这样一段话(幻灯片放映)

    “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他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地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同学们刚才所说的,所有人,包扩柳妈,包括这些嘲笑她的人,这些人本来没有特别地故意地想把祥林嫂置于死地,但是他们的言论,他们的所作所为,在不经意间在把祥林嫂往死里赶。这是祥林嫂的悲剧。鲁迅曾经有一个词来形容这些人,就叫做“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板书: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你不能说他们说是主谋,谁是主要的凶手,你不能说他们是故意的,但是在不经意间他们把祥林嫂推向了死亡。这就是我们读鲁迅的小说里一贯可以看到的一些看客的身影,他们在不经意间害死了很多人。这是我们所说的祥林嫂的悲剧,那么我们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刚才我们提到“祝福”,这篇课文写的是祥林嫂的悲剧,为什么要以祝福为题?大家考虑这个问题,下面小组讨论,一会请小组长推荐一位同学来发言。

(此处幻灯片放映出现了问题,由于操作失误本应进入下一问题,结果却返回了上一问题,至学生讨论过程中才改正过来)

学生讨论

师:(板书:祝福)怎么样?看大家讨论得很热烈,而且呢,的确有些同学的见解有独到高明之处。谁来说一下:以“祝福”为题,怎么理解?

生9:我觉得祥林嫂的悲剧是起于祝福而终于祝福,中间祥林嫂的悲剧跟祝福是密切相关的。还有整个文章的情节发展也跟祝福密切相关的。而且在祝福的欢乐气氛中祥林嫂悄然死去,这样的对比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师:深化了主题。说的很好,推动情节的发展。

生10:首先,这篇文章发生的大的背景是在他们要举行祝福的情况下的,在这样的大的背景之下,更能显示出祥林嫂命运的悲惨。而且在这样的祝福的情景当中,鲁四老爷说了一句话:“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他对于祥林嫂的悲剧,对于祥林嫂的死他不但不感觉到这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反而称祥林嫂在这个时候死是一个“谬种”,足以见到当时人们的麻木的心情,这种社会的黑暗,还有封建礼教的束缚之深。

师:我问你一个问题:“祝福”是什么?

生10:祝福,我觉得可以从两方面来讲。一方面从做表面的意思来讲,就是当地的一种习俗。

师:它的目的是……

生10:为了让大家过得更加开心。

师:让谁过得更加开心?、

生10:所有人过得更加开心。

师:所有人?这所有人里边包不包括祥林嫂?

生10:不包括

师:我们把祝福的概念大家理清楚,祝福是一种什么?

生齐:仪式(活动、庆典)。

师:仪式、庆典。它的目的是为了祈求自己的福运,但是,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参加祝福?

生齐:不是。

师:是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祈求自己的福运?

生齐:不是。

师:这里面不包括祥林嫂。好。请坐。刚才他提到了这一点非常不错,他找到了书中一个关键的地方,鲁四老爷在祥林嫂死之后还说“偏偏要在这时候,可见是一个谬种”,那就是说,我们的“祝福”已经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而仅仅成为封建礼教的一个外壳而已。好,其他同学,谁还能说一说

生11:我们小组讨论之后总结了三点。第一点是文章以祝福为线索穿起全文,第二点是批判了当时的封建礼教,第三点是从祝福来反衬祥林嫂的悲剧。

师:反衬?怎么反衬的?

生11:因为祝福是祈求自己福运的的嘛,但是祥林嫂却不能够再参加这个祝福这个祭祀。而且她命运的悲,从祝福这个本来是褒义的词语来反衬出祥林嫂命运的悲。

师:好,请坐。我们大家考虑一下刚才她所说的话,注意一个词:反衬。我们还经常地说要制造一个氛围叫烘托。那么整个的氛围和祥林嫂的死形成了一种反衬,我们大家都读过课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写祝福的这一段文字,我们一起读一读,感受一下当时的氛围是什么样的。那我们是一起读,还是哪位同学来读一读?

生齐:一起读。

师:一起读。祝福,鲁迅,开始。

生齐读。

师:这有一个地方,大家读得有些障碍: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我们把这一句在重新读一遍。只觉得天地圣众……开始!

生齐读: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师:非常好。你们知道世界上最美丽的声音是什么吗?是你们读书的声音,真的非常好听。那么我问大家一个问题,现在鲁镇在祝福,整个的氛围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觉得应该是什么?

生:喜庆、热闹、欢乐、祥和、幸福、和谐。

师:大家刚才说了很多的词来形容现在鲁镇的场景和氛围,那我想问一下,在这样一个欢乐祥和的幸福的时刻,谁独独不能享受这种欢乐祥和幸福?

生齐:祥林嫂、以祥林嫂为代表的人。

师:有同学说祥林嫂,还有同学说是以祥林嫂为代表的……

生12:以祥林嫂为代表的底层被压迫的群众。例如,做祝福(准备)的佣人,还有14页“拜的却只是男人”,即使是在贵族和有钱人家里,太太做的祝福,但是拜的也只是她的丈夫,男权还是至上的。

师:具体到课文当中,你刚才说的话,谁能参加谁不能参加?

生12:能参加的是男人。

师:男人。课文里边能参加的是谁?

生12:鲁四老爷。

师:鲁四老爷的太太,作者所说的“四婶”,她能不能参加?

生12:能做准备,但是实际上不能。

师:好,请坐。在这样的时刻,不只是祥林嫂不能够享受这样的氛围,那些同样受压迫、受剥削的底层人民,甚至像鲁四老爷的夫人——四婶这样身份的女人,依然不能参加。我们说这也是封建社会女性的悲剧。

    我们今天探讨了祥林嫂这样的人的悲剧,我们再思考一个问题:结合特定的时代背景,说说《祝福》有着怎样的价值?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有什么意义?好,这位同学说一下吧?

生13:这祝福在文中是一个封建迷信和夫权色彩的一个庆祝仪式,它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矛盾,也深刻揭露了地主阶级甚至同样是劳动人民的每个人之间的隔膜。在这种残害下,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也指出了反封建的必要性。

师:这个问题大家不妨再仔细地思考一下,有可能的话,结合课文内容和时代背景仔细地考虑:《祝福》有着什么样的价值,鲁迅先生写《祝福》有着什么样的意义?个小组讨论一下,一会还是小组长推荐同学发言。

   学生讨论

师:怎么样?我看大家刚才的讨论非常细致,深入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什么时候写的啊,那个时候发生了什么事啊,想的非常的深刻。那一组说一说?好,那一组,王昱炜同学说。

生14:我觉得他写这篇《祝福》,结合那个时代,人们都是非常冷酷的,有一种看客的心理,我们可以在21也那里找得到。最后一段“那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那一段,她们不觉得祥林嫂的经历是一个悲剧,只是觉得祥林嫂的经历是她们的消遣而已了。结合我们以前学过的《藤野先生》,他看到那些中国人,看到影片那些俄国人、日本人杀掉中国人,而看的人都是中国人说“好也”,这句话就是说明,当时的社会是非常麻木的。鲁迅的弃医从文也是想要唤醒这个世界的麻木。

    还有就是课文选自《彷徨》,“彷徨”的意思就是大家都是彷徨的人那种情况之下找不到一个出口,找不到一个方向,鲁迅要写这篇文章就是让我们找到一个方向,帮我们指明方向,让我们不再彷徨。

师:说得非常好,王昱炜同学读书是非常细致认真的,初中学过的课文的原话都能够说出来而且还能够考虑到,我们这篇课文选自《彷徨》,联系这些背景来考虑问题,回答得非常好。

生15:我想问一下王昱炜同学一个问题,她说鲁迅写这篇文章的意义在于为彷徨的人们指明一个方向,我想问一下这个方向到底是什么?

师:王昱炜同学,你回答一下他的问题吧。

生14:鲁迅他比较深沉嘛,当你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你是不是感觉那种看客的心理让你感到非常地寒心,让你感到那些“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让你觉得你自己不会陷入他们的那种境地当中呢?他就是想要唤醒人们的麻木,唤醒人们的彷徨,所以才写了这篇文章。他指明了方向,这个方向是什么是不重要的,它只是一个途径,就是“殊途同归”吧,他的最后的目标就是让人们不再变得那么麻木,变得那么寒冷。

生15:其实刚刚王同学的意思还是这篇文章的意义在于为人们指出方向,而在于为当时时代彷徨的人们(觉醒),让他们去反思去思考去自己发现这个时代的悲剧。

师:说的都很好。

生16:在那段时间正好是闹“维新”,进步青年……

师:闹“维新”?

生16:就是有很多进步青年,他们就希望用他们自己的(力量)去建立一个社会,所以呢,鲁迅写了《呐喊》,他们要建立一个新的社会。他们心潮澎湃,血气方刚,后来经过辛亥革命这一系列的(运动)包括维新变法的失败,于是鲁迅他就开始彷徨,方向在哪里呢?因为他找不到方向,为什么呢?比方说,他们这些进步青年,遇到祥林嫂问这样的问题“人到底有没有魂灵”的时候,他没办法回答,也就是说,就算是他们这些所谓的进步青年,但他们却不能解救这广大人民群众,这就是说他们青年也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所以鲁迅的这本集子叫《彷徨》,方向是什么,正是因为不知道方向,所以他才彷徨。找不到方向。

师:找不到方向。我记得鲁迅在《<呐喊>自序》里边有这样一段话:钱玄同,当时说叫“金心异”,这个老朋友跟他说,你抄这些古碑文有什么意义,没什么意义,你不如做一些文章。鲁迅说,现在呢比如中国就是一个大的铁屋子,现在所有的人都闷在这个铁屋子里,马上就要死去,那么我站起来喊几声,我把一些人吵醒了,让他知道,让他能够感受得到自己这种将死的痛苦,你觉得这有意义吗?他问钱玄同。钱玄同说,你把他吵醒,你就不能说我们没有毁灭这铁屋子的希望。我把这段话说给大家,大家可以考虑,鲁迅的目的,他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能够马上把这铁屋子毁掉,但是我至少要唤起一种希望。我们至少要起来反抗,我现在不知道路在哪里,但是,我们的意志是要坚决的。我们是要有希望的。好,刚才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

我还有这两段资料给大家看一下。(幻灯片放映:鲁迅《我怎样做起小说来》资料)这是鲁迅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的一句话,他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中间,意在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是刚才几位同学争论的焦点,鲁迅说我是“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没说,我现在就能解救大家的痛苦,我只能“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用我刚才的话说,他在唤起一种希望。

另外还有一段资料是来自我刚才所说的鲁迅《<呐喊>自序》(幻灯片放映:鲁迅《<呐喊>自序》资料),这个同学们应该听说过,他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要改变他们的精神。”鲁迅写这篇文章的意义,它在当时时代的作用,我们可以从这几段话和几位同学刚才的讨论中得出。

简单地作一个小结。在我认真地读了一遍《祝福》之后,心里面有很多的感触,结合一些材料得到了这样一段话,拿出来和大家共勉(幻灯片放映:小结):

鲁迅先生在小说里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这样祥林嫂,她善良、勤劳、朴实,一心想用自己勤恳的劳动,换一种最起码的“人”的生活,甚至于她以自由的丧失为代价,来换取在这世上活命,可她最终仍没能逃脱“想做奴隶而不得”的这样的命运,在鲁镇人们迎接新年、祈求福运“欢乐祥和”的祝福的鞭炮声中,她寂然死去。这是她的悲剧,更是当时中国无数的我刚才所说的跟她一样的被压迫的人们的没有觉醒的人们的悲剧,“祥林嫂们”的悲剧。

然而,这场悲剧更深远的意义在于:祥林嫂的被吃与“祥林嫂们”的吃人——它在于“祥林嫂们”的被吃与“祥林嫂们”的吃人。几千年的中国封建史,就是在这样的轮回中继续的:人们不断被摧残、被异化,进而在不自知中摧残和异化着下一个不幸者。

幸运的是,在这样一个时代,有鲁迅先生这样的斗士,他用自己的笔,作投枪作匕首,向这些封建思想发起了攻击。他用自己的冷峻得近似手术刀般的如椽巨笔解剖着一个一个衰朽的灵魂,可以说,鲁迅先生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此。这是时代赋予他的使命,也是时代造就了这位现代中国的“至圣先师”。

好,这节课我们上到这里,下面布置作业(幻灯片放映:作业):第一个,再读课文,划出文中“祥林嫂们”的言行,就是对她们的描写,对“他(她)们”的精神世界作一次解剖。我们下节课重点分析这些人物的形象和鲁迅先生高超的写作手法。第二个呢,大家写一段文字,这一段文字的话题是“现代社会的'祥林嫂’”,大家思考一下,现代社会有没有“祥林嫂”?有没有需要我们拯救的“祥林嫂”?要求重点活画出她们的灵魂。

好,这节课我们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生: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

 

师:上课。(师生问好) 
师:(板书:“祥林嫂死了!”感叹号写得很夸张,上面如一把匕首,下面似滴着鲜血。) 
上一堂课,我们从鲁迅先生笔下获知,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在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了。一个人死,无非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自然死亡,二是意外死亡,三是自杀,四是他杀。这堂课我们讨论一下,祥林嫂属于哪一种死亡? 
生:(感到新奇,交头接耳) 
师:有结论的同学站起来说一说。 
生1:这还用说,肯定是他杀。 
师:是他杀?那么,谁是凶手?(板书:“谁是凶手?”) 
生2:鲁四老爷呗! 
生3:还有四婶。 
生4:柳妈也是的。 
生5:卫老婆子多少也沾点儿边。 
生6:别忘了祥林嫂的婆家人。 
生7:我看“我”也脱不了干系。(众笑)我这个“我”可是带引号的,你们别瞎笑。(又笑) 
生8:总之,鲁镇的一群鸟男女呗! 
师:(笑)鲁镇人统统是凶手?我看你们得说说理由。 
生9:鲁四老爷肯定是凶手。祥林嫂初到鲁镇的时候,他皱了皱眉,讨厌她是一个寡妇,祥林嫂被婆家抢回,他一句“可恶!然而……”多少带了点支持的味道。祥林嫂再到鲁镇,他说她“败坏风俗”、“不干不净”,祝福时不让她沾手;就是祥林嫂死了,他还骂她是个“谬种”。他在精神上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了死路。 
生10:这个家伙自私伪善、冷酷无情。 
生11:鲁四老爷还有一个帮凶,就是四婶。 
生12:我赞成。“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一声喝令,把祥林嫂在死亡边缘挣扎的勇气和希望都给粉碎了。 
师:我打断同学们一下。“你放着罢,祥林嫂!”是个怎样的句式? 
生13:感叹句。 
师:好。这是从语气上说。从语序上说呢? 
生14:倒装句。 
师:对了。这一倒装,就突出了四婶要祥林嫂赶快放手的迫切心情。这里要注意,感叹号要放到句子的最后,而不是中间。请大家继续发表高见。 
生15:祥林嫂的婆家人也是杀人犯。他们强迫祥林嫂改嫁,改变了她的命运。 
生16:柳妈讲阴司故事给祥林嫂听,让她害怕,把她推向了恐怖的深渊。 
生17:“我”没有正面回答祥林嫂关于“灵魂有无”的问题,也有一份罪责。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18:我觉得柳妈不是凶手。因为她自己也和祥林嫂一样,是鲁四老爷家的帮工,阶级出身决定她的阶级意识,她不会残害祥林嫂的。 
生16:那她为什么要讲阴司的故事给祥林嫂听?还给祥林嫂出“捐门槛”的馊主意! 
生18:讲故事是因为她自己也相信;出主意则完全出于善意。 
师:我来说吧,从总体描写上看,柳妈还是同情祥林嫂的一个。同情祥林嫂的人,也把祥林嫂推向深渊,更显示出悲剧之可悲。就算柳妈是凶手,也是无意识杀人。你们同意我的说法吗? 
生:(点头) 
生19:“我”不是凶手。他是同情祥林嫂,憎恶鲁四老爷的。他只是没有办法救祥林嫂于死地。 
师:用你们历史书上的话来讲,这叫什么? 
生20: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阶级局限性。 
师:很好。现在还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21:有。 
师:你认为“我”也是凶手? 
生21:不,我认为祥林嫂不是他杀。 
师:(笑)杀出程咬金来了。好,你说说你的观点。 
生21:我认为祥林嫂是自杀! 
生:(一片哗然) 
师:讲讲道理。 
生21:(振振有词地)如果当初祥林嫂不从婆家逃出来,是不是也就不会改嫁? 
生22:(自发起立反驳)我认为还是会被迫改嫁。——就是不改嫁,也会被虐待而死。 
生21:那她再到鲁镇之后,鲁四老爷家还是收留她的,不让她沾手祝福,她不沾手就是了。——心理承受能力太差。 
生23:这不是心理承受能力差与不差的问题,这是精神打击,比肉体折磨更痛苦! 
生21:捐门槛也是她自己要去捐的。 
生24:不捐门槛她会更痛苦。 
生21:那她沦为乞丐,也可以到鲁镇以外的地方去呀,幸许李镇、王镇什么的,还能让她谋到一份帮工呢! 
生25:你以为。“天下乌鸦一般黑”,李镇会有李四老爷,王镇会有王四老爷。(众生笑) 
[经过一番激烈辩论,21号同学开始处下风。 
师:打住,请你们打住。这其实已经牵涉到小说的一个重要问题——当时的社会环境。你们说是不是? 
生:(齐)是。 
师:请大家把小说开头两小节齐读一遍,想一想当时是怎样的一个社会环境。 
[生齐读。 
生26:当时是辛亥革命以后。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26:因为鲁四老爷大骂新党。新党也叫“维新党”,辛亥革命前后,用它称呼革命党人和拥护革命的新派人物。 
师:注意到了课文注释,很好。 
生27:文中说“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我想是有深意的。 
师:什么深意? 
生27:祝福是“鲁镇年终的大典”,富人们要在这一天“迎接福神, 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而制作“福社”的却是像祥林嫂一样的女人,她们“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没日没夜地劳动。 
师:很好。女人除了劳动,当时还要受到“三权”的统治,这“三权”就是,神权、族权、夫权。女子有“七出”,也就是说七种被丈夫休弃的理由。无子当然是一条,生重病也是一条。你看,这是多么可怕的遭遇!这样看来,祥林嫂之死是被杀是毫无疑问的了,不知道刚才那位同学还有没有意见? 
生21:(害羞地摇头) 
师:可是,元凶——我是说元凶——到底是谁,却值得大家认真地思考一下。 
生28:是封建礼教。 
师:为什么? 
生28:正因为有了封建礼教,鲁四老爷才会那么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地逼迫祥林嫂。 
生29:也正是因为有了封建礼教,柳妈也会在不知不觉中用迷信思想把祥林嫂往悬崖边推了一把。 
生30:还是因为有了封建礼教,祥林嫂教务长挣脱不了命运的绞索。 
师:祥林嫂和命运抗争过吗? 
生31:抗争过的。 
师:请你详细说说。 
生31:先是逃出婆家,到了鲁镇;后是头撞香案,抗拒改嫁;再又捐了门槛,试图赎罪;最后是问“我”灵魂有无。 
师:说得很好。确实是这样,这一“逃”一“撞”一“捐”一“问”构成了祥林嫂追求生活、抗争命运的发展图。可惜的是,她的追求最后是幻灭了,她的抗争当然也徒劳。这是因为,封建礼教害人太深了。正像丁玲同志所说的那样:“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我提议,我们下一堂课公开审理“祥林嫂被杀”一案。届时请同学们对包括罪魁祸首封建礼教在内的凶手提起“公诉”,并下达“判决书”。 
生:(跃跃欲试) 
师:这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