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里庄,传奇!

 昵称310096 2017-03-01

老北京有很多有意思的地名

像三里屯,八里桥,十里堡等等

大家或许都知道这些带“里”字的

源于古时候的“里程表”

不过东八里庄这个地方

却多出了一盘“菜”


因为一道菜,有了八里庄


那还是在清朝雍正年间

传说有一年连下了几个月的雨

朝阳门外运粮的土路泥泞难行

导致外省的新鲜果蔬无法及时进京

有天雍正皇帝想吃四川冒菜了

可偏偏运粮的土路无法使用

雍正一怒,下诏重修朝阳门外土路

就这样,上万工匠在朝阳门外修路

由于工程浩大,人们只能在路边住宿

京城的小贩看到商机,便来此做起生意

土路沿线就渐渐形成了一些村庄

而离朝阳门八里远的地方人最多

于是这里便被称为八里庄!

那么为什么叫八里庄呢?

古时候,京城周边很多地名

都是以老北京城门为参照

京城城门素有“里九外七皇城四”的说法

北京周边很多带“里”的地名

很多是以该地距离城门远近而确定的

八里庄的名字便是这么来的

东八里庄的历史与朝阳路紧密相关

事实上,朝阳路是20世纪50年代

修整道路后才起的名字,它的前身

是元大都齐化门外的驿路

明正统年间重修齐化门,改名朝阳门

朝阳门外的土路渐渐变成运粮通道

后来年久失修,路况越来越差

妨碍了雍正帝吃盘四川冒菜的梦想

于是下诏修建朝阳门外石路

这才有了八里庄的诞生


西八里庄的过街楼


实际上,据老北京人说

解放前北京近郊至少有四个八里庄

北边的在北苑附近,南边的在南磨房附近

西边的在阜成门外,东边的在朝阳门外

为了加以区别,人们在村名前

加上了“东南西北”表示方位


西八里庄过街楼


民国时,东八里庄又分前、后两处

是一座有着2700户人家的大村

这里的人主要以种菜为生

一部分自家吃,一部分拉到天桥卖


天桥的生意人


八里庄西边,直到小猪店(今小庄)

都没有什么大村,最近的就是慈云寺

所以今天坐112路电车从西向东走

先过慈云寺,再到东八里庄

随着时代变迁,目前京城还剩两个

就是东八里庄和西八里庄


北京纺织业的重镇


西八里庄的慈寿寺塔


东西两座八里庄各有特色

西八里庄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附近的慈寿寺塔、恩济庄关帝庙

北洼路上的摩诃庵等至今保存完好

而东八里庄则是共和国的纺织重镇

建国后,国家实施“一五”计划

主要发展重工业,而棉纺作为轻工业

因为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也得到政府重视

发展棉纺业的地点,就在东八里庄

从1953年到1957年,这里先后

建起北京第一、第二、第三

一共三座大型棉纺织厂

一举结束了北京有布无纱的历史

这里说的“八里庄”是广义的

不单指东八里庄一个村子

还包括了慈云寺、十里堡等地

也就是现在八里庄街道的前身

从行政管辖范围上

东至十里堡京包铁路以西

西到红庙、西大望路(含马道口)

南至通惠河,北到六里屯

1954年9月,京棉一厂率先建成投产

1955年和1957年,二厂、三厂也建成

除一厂和三厂个别设备从东德、日本进口

大部分设备都是国产设备


京棉女工为毛主席做操作演示


1958年,北京80%的产品

开始出口至东南亚国家,换取大量外汇

纺织业堪称解放初期北京的创汇大户

成为那个时代北京国民经济的一面旗帜

上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工厂的建立

这片地区渐渐有了居民区

三大棉纺厂的宿舍向西向东一字排开

以朝阳门外的石板路为界

路南是厂区,路北是生活区

医院、澡堂、中小学校等应有尽有


老北京的无轨电车


1958年,为改善周边居住环境

这里建成了红领巾公园

1960年,为方便职工上下班

石板路重修,并定名为朝阳路

同时开通了12路无轨电车

也就是今天的112路公交车

记者团来采访


“文革”时纺织厂受到影响

结束后便再度回到正轨

三个工厂创造出许多名片

一厂的高级府绸

二厂的“铜亭”牌纯棉精梳纱

还有“花蕾”细纺,“景山”棉纱

“灯笼”氨纶纱“珍珠”坯布等产品

在国际纺织制造业都名声赫赫

改革开放后,随着产业调整

1997年三座工厂整合为京棉集团

办公地在原京棉二厂,厂房设在顺义

八里庄一带结束了纺织车间的机器轰鸣

这一时期,东八里庄商业繁荣起来

原来的十里堡商店成为如今的云柏鞋业

八里庄合作社旧址上新建雪银大厦

也就是今天的苏宁电器

京棉一厂附近有华堂商场

在行政区划上,东八里庄也有变化

很多区域划归给六里屯和高碑店

不过,八里庄、慈云寺、十里堡

这三个代表性地名依然归八里庄

周边的路网越来越密,1999年

东四环路通车,慈云寺有了立交桥

2008年前后,开通了快速公交2号线

纺织城生活区高楼拔地而起

三厂原址建了远洋天地和住邦2000

二厂原址变为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

从东郊的荒凉村庄到著名的纺织城

再到CBD东部延长线上的繁华社区

八里庄的历史像一部传奇,令人感慨万千



文/老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