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日之惠,三十年未敢相忘

 岭下苏村 2017-03-01


生活也许告诉你,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把一个两岁的小女孩交到陌生人手上,从中国带到加拿大,很多人觉得不可想象。30年前,这样的事情真实地发生了,小女孩也因此与远隔重洋的父母团聚。

如今,小女孩长大成人。一日之惠,三十年未敢相忘。全家人展开了一场网络大搜索,寻找当年的好心人。

生活也许还会告诉你,人与人之间真的需要一点缘份。这位好心的叔叔找到了!今天,当年的小女孩和叔叔久别重逢,再相拥。



01

相识

▲临行前,奶奶抱着杨佳文和陌生的叔叔拍照合影。

1986年10月,两岁半的杨佳文在加拿大温哥华机场扑向爸爸的怀抱。身后那位带她从中国飘洋过海来找爸爸的叔叔,心思满足。这趟旅程之前,他与杨家并不相识,只因在大使馆办签证时的一场巧遇。

眼缘这种东西很神奇。“第一眼看到他,就觉得值得信赖。”小女孩的奶奶钮薇娜追忆。那年,在加拿大攻读数学博士的儿子,专门请了一个月的假回国接女儿和夫妻两人团聚。孙女的签证还没办下来,儿子的假期已到,必须回学校注册。

一个星期后,钮薇娜接到通知,签证办好了。在大使馆拿到签证,钮薇娜一脸愁绪,一直叨咕着“孙女该怎么办?”那时候,没有理由不能随便出国,当时50多岁的奶奶自己送孙女更不现实。

愁容满面之时,一位小伙子走了过来,问了情况后说:“我可以帮您把孩子带过去。”

眼前的小伙子相貌儒雅。他告诉钮薇娜,自己是政法大学的毕业生,要去多伦多留学,在温哥华转机,小孩的父亲可以在温哥华机场接上女儿。他自己有个一岁多的儿子,但同样是两地分离。他不懂带一个两岁的孩子有多麻烦,但是父女分离的滋味,他懂。

当真诚遇上信任,一切成为了自然。

钮薇娜带着孙女来到小伙子在上海的家。“他父亲很朴实,是一位土木工程师,也是一位看上去值得信赖的人。”

1986年10月2号,上海虹桥机场,钮薇娜将两岁半的孙女交到小伙子手上,挥手作别。临行前,钮薇娜抱着孙女,小伙子抱着儿子,一起合了张影。这张珍贵的照片,一直保存到了现在。照片中,杨佳文穿着一身红衣服,还穿了双红皮鞋,这被杨佳文后来形容为“红色带给了她幸运”。大手牵小手,踏上了赴北美的旅程。

小伙子当年说的一句话,感动了钮薇娜三十年。“这没什么,我也有孩子,将来说不定我也需要帮助。”


02

旅程

▲杨佳文顺利与父母团聚。

飞机上,小女孩静静地坐在他的身边,一声不吭,很乖的样子。他不时看看她,怕她不舒服。“饿了吗?是否喝点水?”一切很顺利。

十个小时后,一大一小来到了陌生的国度。他抱着小女孩过了海关,去拿行李。在见到她父亲前,小伙子想象着,他们该是如何兴奋。在接机口,杨佳文拽着叔叔的衣角,一蹦一跳走了出来。

实际上,孩子父亲比想象中更为沉着。“这可能就是理工科人的性格。”小伙子想。孩子父亲确实是有一段时间忘记了他的存在。

在那一刻,身为人父,与子女离别后再团圆的滋味,他能够体会。他静静地看着父女俩,分享着他们重聚的甘甜。

分别前,孩子父亲记下他的名字和学校,但初到加拿大,他还没有联络电话。孩子父亲送给他一部电话机表示感谢,还带有闹钟和收音机功能。这部电话机就放在床头,伴随了他很多年。


03

寻找

▲成年后杨佳文在Facebook工作,图为与扎克伯格合影。

杨佳文到加拿大的一年后,全家搬到了美国生活。如今,杨佳文已经大学毕业,在Facebook从事产品设计工作,是个活泼爱笑的姑娘。

“爸爸在我小时候讲过这件事,当时觉得好玩,一个两岁半的孩子还能没有家人陪伴就飞过来了。原来还有这样的好人!”

2015年,杨佳文的父亲因病去世。在整理东西时,杨佳文发现了这张小时候和陌生叔叔的照片,就又向奶奶问起来历。

她把这件事放到了Facebook上。没想到的是,500多人为此“点赞”,她收到不少留言,还有人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谢谢分享这样的故事,很多移民家庭都有着一段艰苦的岁月,你的成长故事就是美国梦。”

全家人回想过往,寻找那位好心人的想法萌生了。杨佳文姑姑把这个故事放到微信上,一位在德国的朋友看到后转发到微博。寻人的消息在网上传开。最终,一位中国政法大学的校友看到照片后回复,“这是我的同班同学,还在加拿大。”

时隔30年,杨佳文一家终于与好心人重新联系在一起。

现在,他就在加拿大温哥华居住,是一位著名律师。每每看到床头的电话机,他还会想起当年的故事,重温帮助别人的快乐。有时,他和家人聊起这件事,也会想,“她应该很大了。”

他不敢相信,失联30年后能通过这样的方式重逢,尤其是见到那张保存完好的合影。三十年的挂念,感恩,让他感动。“让我觉得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至少我碰到的,都是好人。” 听说孩子奶奶身体和精神都很好,他为杨佳文一家祝福。


04

重逢

▲三十年后,再谢恩人。

当地时间17日的下午3点半,杨佳文乘飞机抵达温哥华机场,这一天她特意穿了一件红色衣服。

下飞机前,杨佳文的心里五味杂陈,有些紧张,有些兴奋,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掉眼泪,也想起了爸爸。“他要是能看到我们今天的相聚该多好。”

在接机口,一位白发老人和夫人从座位上起身,向杨佳文挥手、点头。杨佳文走向老人,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她没有哭,30年后再相见的那一刻,完全被喜悦淹没。

杨佳文带来了当初那张已经放大做成相框的合影,背面用英文写着“谢谢您,在那一天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我会永远记得您的好。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需要帮助,希望在我们可以的时候,尽我们所能。”

看到这张照片,如今已鬓满霜的这位好心人特别高兴,“原来那时候我那么年轻。”看着照片,他又给杨佳文讲起了当年的故事。“一路上你很乖,一点都没哭。”听着叔叔讲起那段故事,仿佛打开了一扇可以看到往事的窗。

之前就知道这位叔叔是律师,所以杨佳文本以为他会是个严肃的人。没想到,他健谈爱笑,言谈举止那么让人愉快。叔叔说,他在机场接杨佳文的地方已不是原来的接机口了,带着她特意来到二楼当年的那个地方,两人拿着30年前的照片,再次合影。

叔叔夫妻二人带着杨佳文到温哥华一家上海餐馆吃了一顿晚餐,还和奶奶、姑姑视频连线,夸赞奶奶当初的勇敢,两家人笑逐颜开,像老朋友那样聊着家常。老人讲起自己在加拿大的奋斗经历,也说起儿子儿媳也在美国旧金山,和杨佳文在一个城市。

3个多小时过的很快,杨佳文告诉叔叔,有时间还会再来看望他们一家。

一面之缘的信任,三十年的感恩,人类高尚的情感让原本并不相识的人们联系在一起。





hanna/撰文   当当/编辑

北京晨报都市部出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