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庭院深深深几许(扬州园林之美妙)

 百合仔 2017-03-01


图文作者:郑波(@细草穿沙) 

尼康中国NPS摄影师,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者


内容概要:

扬州园林和苏园不同,扬州园林的格局,看上去既有山西大院的深远,又兼顾了苏园的精巧。文化与地理位置的息息相关,在扬州园林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大概因为扬州处于南北方的交界处,无论是扬州方言,淮扬菜的饮食,扬州清曲的调子,还有这扬州园林的格局,无处不透着南北文化融合的点滴。

走在大街上,好几次偶然抬头,看到路边的民宅院墙,都好似到了北京的四合院,但仔细看去,又有不同,四合院不会如此精巧,在细节处,又瞥见南人的细腻和精致。

摄影里,眼界本身有限,但也可以从一处,看到地域文化的妙处。

心灵,只会接纳它学习过的东西,若要在摄影里看到整个世界,你心里必须有整个世界的格局。



这青砖的院墙,在苏园里很少看到,倒是在山西大院里常见,但这窗子,又是别有一番精巧,完完全全南方园林精致的样子。





我倒是喜欢半圆的构图和取景,凡是不能太满,月满则亏,半圆,有时方才刚刚好。




腊梅已近凋零,但墙上的影子,看上去刚刚盛开。一个是现实的腊梅,一个是虚幻的影子,但同样可以给人美的感受。



庭院一角,单是窗,会显得单调,一颗春梅,就给这样的景色加上了世间轴,也就有了时节感。 




有没有想到那首词:


庭院深深深几许?.......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


庭院的眼睛,是窗,窗的点睛之笔是阳光,些许鲜花,就是这一切的生机盎然的希望。



第一次看到这样的院墙,圆孔一样的窗,几分傻,又几分拙,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一种思想是刻意追求拙的,比如,弹古琴要:大巧若拙,就是这个道理。


精巧固然美,有时,拙也是一种自然之美。



这样的围栏,已经是晚清或者民国风。


我认为,民国之所以被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怀念,不是因为那个时代美好,而是那个时代,把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结合的一切刚刚好。


你可以穿着西装旗袍,坐在中国雕花的窗前,弹着钢琴,而一切都显得那样自然和美好。




园林和民居,最大的不同是,园林每一处角落,都是经过精心设计,雕刻的风景。



阳光,是窗的点睛之笔,再一次被验证。



上面的色彩,和下面的色彩组合,看着随意,实际换了一个,都会违和感骤增。 这两种色彩的瓶子,可以简单称之中国风特有的颜色。



精巧的窗花,但却用了看着比较拙朴的材质。



若是看砖瓦之下,和苏园普通的房子并无分别,但上面那一组花纹,在苏园几乎少见。下面是精巧,是质朴,上面那一个花纹的横梁,一下徒增了几分厚重。




有光,才能清楚的看到这个窗花,若是天气不好,倒不会那么清晰。



在此展示扬州园林和苏园的不同,不为展示摄影技术,而是通过一组照片,看见地域文化融合在古建筑里的妙处。通过摄影,放大这样的分别,从而看到背后的文化色彩。


摄影的目的是传播美,不是为了竞技,愿更多人看见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妙处,而入目,入心。


1.本公众微信图文皆来自 郑波(@细草穿沙)原创;

2.欢迎原文转发传播,但保留图文版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