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料∣中国国民党驻港澳总支部工作报告书

 哈哈狮的信箱 2017-03-01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刘长秀 选辑

摘要


1941 年香港沦陷后,港澳成为一特殊重要地区,随着对敌工作的不断深入,中国国民党驻港澳总支部作了大量工作。本组史料即是该支部在香港沦陷前后对协助英军抗敌经过等工作情形及工作计划、敌方动态等所作报告。


关键词:中国国民党港澳总支部  香港沦陷  应对  工作报告


中国国民党驻港澳总支部工作报告书

(1942年10月31日)


在我国抗战进入第二阶段时期,香港成为一特殊重要地区。去年六月一日,中央派策代吴铁城同志主持港澳党务,敬谨奉命之余,督率各同志推进各项业务,冀能配合抗战工作。所有工作经过,均已按月编为报告书,送呈中央常会鉴核。自十二月八日战事爆发,策即召集中央驻港各机关组织联合办事处,协助英军抗战。迨港督决定放弃香港,乃率英军突围回国,此役经过亦经报告中央常会鉴察在案。


吴铁城(图片来源:网络


本部协助英友军抗战之干部同志,自港退出后,策即令其在惠阳、曲江两处,于本年一月六日设立联合办事处,收容退出之工作同志,并办理协助救济侨胞,抢救技术人才内移等事宜。其尚潜伏港九同志,则令其化整为零,秘密工作。而澳门、广州湾,虽在敌方力量胁制之下,本部之澳湾两支部,尚能保持原有机构,秘密活动。迨本年九月,本部奉令改组,乃对各部门机构略事调整,并重新确定工作之目标,务求适合实际环境与抗战需要。兹谨将协助英军抗战经过及港九沦陷后工作情形与今后工作计划,并敌方动态略述如次:


协助英军抗战概况

香港在敌袭攻前,紧张已久。十二月一日,港政府发表紧急疏散令。七日,复公布应付任何紧急状态令,情势更见严重。讵八日晨,敌机突炸启德机场,敌军亦进袭九龙,战事遂即爆发。策以职责所在,决留港主持协助友军抗战工作,当即用港澳总支部名义,发告港九侨胞书,激励其参加抗战,并与港政府及英军部会商,决定尽量供给人力,协助其维持治安,立召集干部同志商讨进行。嗣以敌人之第五纵队已在九龙暴动,香港亦谣言甚炽,治安秩序有不能维持之势,复召集中央驻港各机关代表开会,组织“中国各机关驻港临时联合办事处”,领导本党同志组织爱国忠义侨胞,分头担任各项工作。一面扩大抗战宣传,亲自广播,加强国民日报战时宣传,散发传单战报,以安定人心; 一面逮捕敌伪潜伏分子,扑灭敌人第五纵队之活动。复挑选精壮,加入特务警察,扩组各街坊防卫队伍。将全港划为东、中、西三区,分区指挥,加强维持治安力量,并亲自巡视灾区,慰问侨胞,分派同志协助防空、救护死伤、参加粮站分米、办理免费食堂、征调汽车司机及夫役协助运输。先后参加工作者达一万五千余人,各能尽其责任,表现其工作效能。故在抗战十八日期间,后方秩序良好,绝未发生骚动与抢劫事件。及敌人登陆情势危急,复编组有作战经验侨胞一千人,拟加入前线之山地争夺战。卒因其枪弹迟误,未达志愿。二十五日,港督决定停战,策遂率领英军官佐士兵七十余人,及随侍从同志,分乘六鱼雷快艇,突围回国。虽遭敌军阻击,颇有死伤,策亦负伤落海,终于克服困难,冲过封锁线,抵达国境。其后各干部同志亦陆续安抵国内,乃从新计划工作,进行各种布置。

战时历任国民党港澳总支部委员名单

(图片来源:网络


港九沦陷后工作布置及活动

甲、集合退出同志

本部于港九失陷后,即依据预定计划,派遣干部同志,在惠阳及曲江两处设立办事处,从事收容。由港九退回之各机关工作同志,其循粤东边境回国者,多在惠阳集合。而转趋澳门、广州湾回国者,则至曲江集合。经照规定报到后,分别遣回原服务机关工作,对一般党员之内移,亦均为办理移转登记手续,使其参加国内各党部之活动。查本部及港九两支部工作同志,仅香港支部委员王棠一人附敌,业经撤职查办,呈请中央予以处分,其余尚能悉按本部所定之计划退出或潜伏继续工作。

乙、协助救济归侨

本部于设立惠阳、曲江两处办事处后,即着手办理救济由港退出之其侨胞。一面与中央振济会第七、第九两救济区办事处及广东紧急救侨会密切合作,协助其办理救济,如抢救护送、安顿等事项,无不尽力以赴; 一面电令澳门、广州湾两支部积极发动各该地社团,复又救济归侨工作。澳门方面,因在敌胁制下,仅能由澳支部与澳门商会及慈善团体之镜湖医院秘密办理。广州湾方面,由湾支部同志策动该地社团组织“遂湾救济归侨委员会”,筹募振款达五十万元,在边界之寸金桥,办理救济归侨事宜。上月广东紧急救侨会,已公布停止招待归侨,而该会因回国归侨仍络绎不绝,尚继续办理、制发临时归侨证,使由香港经澳门来湾回国之侨胞,寻循粤桂边境转入国内各地。据湾支部最近报告,上月该会统计,归侨数目尚达三千人以上,其中有一部分归侨,系由星加坡、仰光,绕道海防,经湾回国。

归侨证明书,见证难民途径广州湾、遂溪

转往大后方(图片来源:网络


 丙、抢救专才及物资

香港失陷后,敌多方饵诱留港之技术人才,供其利用。本部据潜伏港九同志密报,即令其设法联络,劝告技术员工内移。除智识水准较高之工程师、测绘师、医药师、会计师接受劝告,先后回国外,本部同志更抢救汽车司机及海员技工二百余人内移。而其他造船、机器、电灯、电话、印刷、钢铁、树胶等技工,亦相继内移至韶。本部均分别协助救济,护送其转入湘桂黔川各省,并为之转请人才调剂协会,设法安顿。有不及携眷同行者,本部即令潜伏港九同志指导其安全路线,并令边界交通站同志接引护送。同时本部于指示商人抢运物资之工作,亦不遗余力。经迭令潜伏港九同志联络侨商,指示其抢运之方法路线,使其将物资内移,并为其联络边区游击队,予以便利,协助护送。其由本部潜伏港九同志,运用帮会关系,指示商人抢运。经东江内移者,有西药、布匹等类物资。复由本部潜伏港九同志,协助

商人,利用敌宪兵队护照,抢运大批无线电材料及西药、汽油等物资,均用蓬船运至澳门,经广州湾转运国内。此项抢运工作近犹继续不断,正在策划加强开展中。

丁、各区工作布置

港九沦陷后,本部同志一部分退出,在惠阳、曲江集合,一部分潜伏于港九继续活动,一部分则至澳门、广州湾,充实工作。除惠阳、曲江部分情形已详上述外,兹将港九、澳湾之布置,分述如下:

1

港九本部所属之香港、九龙两支部基层组织,

均颇健全,领导各外围社团之干部同志,亦迭经训练,故在港战前,本部所发动之各项配合抗战工作,皆能大规模进行,收获效果。当前敌方酝酿太平洋战争,局势渐趋紧张时,吴铁城同志主持本部,即虑敌若对英开战,香港必首当其冲,乃多方设计,预定应付紧急时期之规划,密召港九两支部之干部同志,指示应付及潜伏退出之方法,且曾为两度演习。策上年六月接办后,赓续前规,益筹精密。迨港战爆发,本部即密令各干部同志,依照预定计划,已公开活动者,应准备不能立足时之退出,其余悉应准备掩护潜伏。敌既陷港九,公开活动及参加协助英军抗战之干部同志,均经先后回国,或赴澳湾工作,并无一人遭敌逮捕或残害,实为屡经演习,早有准备之微效。而港九两支部所属各分部及其领导之社团,亦皆化整为零,分别潜伏,由各干部同志运用其各人与党员之关系,领导其组成小组,随时召集,以从事于各种秘密工作。本部之调查统计室,以前在港九两地,原均设有秘密电台,与中央及各区互通消息,当战事剧烈时,二电台先后毁于炮火,战事停后,即令其重新建立,恢复与中央及各区之电讯交通,传达本部指示港九工作命令。而调查统计室各工作同志在战事未发前,原有秘密组织以探取情报,及战事既发,除因协助英军抗战而公开之一部分同志不得不退出外,其未公开之一部分同志潜伏工作乃所优为,其中一部分并经打入敌伪机关团体中为内线,以分化敌伪,探取情报。本部即令港九两支部潜伏之干部同志,与调查统计室潜伏之同志个别取得联系,互相配合工作,作有计划之秘密活动。港九失陷之初期,干部与调工同志,散入各层同乡会,从事救助侨胞,分由陆路或者乘船回国; 凭内线消息,密告敌方欲逮捕之我方同志,指引其逃避离港; 利用取得之敌方通行证,援救被敌监视之我方重要人员,送回国内。旋即发动港九党员,分头扩大活动,劝告各公司工厂之技术员工,勿为敌用,引领其分批内移; 鼓励商人抢运物资,为之取得敌方护照,协助其运入国境; 照应我方要员及同志之留港家属,指示其安全路线,护送内移。而潜伏港九之干部与调工同志,复有一部分退出港九,散在边区,本部即令其在惠阳集合,组织新机构,设立电台。数月来之主要工作,为收容退出同志,救护归侨,抢救技工及物资,协助中英军布置边界游击,并调查东莞、宝安一带奸伪之武装队伍,监视其藉名救侨、勒收旅客及货运保护费之行动。最近潜伏港九干部与调工同志又发动扰乱敌方治安秩序,以破坏其统治之工作,领导工团,运用帮会分子,于西环枪杀日兵多名,更在九龙抢劫粮食,造成其市场恐慌状态。嗣恐影响其他工作,未敢作较大规模活动,如将来国军反攻,当可与散在边区同志更事准备配合,发挥相当作用。上述工作详况,及各同志姓名迭经密报中央察核,因均在港九区内或出入边境,故皆从略。

1941年12月底香港沦陷

居民在日军的监视下走出防空洞

(图片来源:网络


2

澳门 本部所属之澳门支部,其下层组织,尚见

充实。划分为十个分部,主持澳支部同志亦颇善于因应环境,在港战以前,关于我国抗战之各项工作,均能奉行本部命令,领导该地商工教育各外围社团顺利进行,且与葡政府亦早密取联系。当港战时,曾商请葡督转向英方及敌方提出派轮运送港九妇孺老弱离开战区之议。及港九陷敌,澳门已为敌军势力控制,澳支部同志曾秘密探询葡政府对我方态度以作应付事变之准备,尚寻其谅解,故澳支部仍能保持其所有机构。惟因已在敌方势力范围之内,不便公开活动,但仍秘密活动,从事救济侨胞经澳门转回国内之工作。本部调查统计室设在澳门之秘密电台,亦始终畅通。港九同志曾一度靠此电台,以与中央及各区互通消息,形成为国内与港九电讯交通之要站,中央各机关汇款接济羁留港九人员,常由澳支部与本部所派驻澳之同志为之办理。本部驻澳同志复与潜伏在边境伪军中之我方人员有经常联络,离港经澳门回国之要员及技术人才,常由其设法护送,抢运物资事项亦报寻其协助。


3

广州湾 本部所属之广州湾支部向未公开。自港

九沦陷,广州湾已受敌人势力支配,西营、赤坎两区内,敌谍汉奸充斥,情形尤为复杂。然湾支部虽限于环境,不便公开,而对其所属之分部,尚能加紧组训工作,后于各社团中筹设五个民众学校,以为党员经常集会场所。法方机关人员与本党同志,向来颇有联络,故能向市区秘密活动,开展工作。当地民众团体亦多能受本党同志之领导,常利用各种纪念日,加强抗战宣传,策动商民,努力于各种有助抗战之捐输。本部调查统计室近又在该地建立秘密电台,加强工作。故湾支部同志对协助抢运物资及救济侨胞工作,亦已积极展开。最近更运用法方机关人员分化敌伪,使广州伪组织之特务机关首恶陈明楼不能在广州湾立足,并捕获敌方女间谍麦四姑解入国内,皆予敌伪以有力打击。惟广州湾地域狭小,而我方机关近复日见增多,敌方已甚注意,殊为危险,业饬所属同志特别注意防备最严重局势之来临。

寸金桥旧照,国民党广州湾支部曾设在寸金桥华界一侧

(图片来源:网络


本部改组后工作计划

本部九月奉令改组,当即着手筹备,先派执委分赴各地,视察实际状况,检讨工作情形,一方予各该区支部以指示,一方为改进今后工作之依据。十月一日本部改组成立,即秉承中央指示配合环境需要重新确定工作实施之计划,兹将机构调整及工作目标略述如下:


甲、机构调整

陷敌后之港九,与在敌方军事控制下之澳湾,其环境既均特殊,所有工作更需配合抗战需要。欲使各项工作能逐步展开,自必于本部各基层组织以外,另行组织特种机构,以领导各种外围团体而运用之,以策动一切工作。故本部对以前各部门组织,悉予撤销,重新将机构调整,以配合目前需要。除仍设书记长室,总务、组训、宣传三科及调查统计室,办理经常工作外,为适应港九工作环境,使便于指挥,将香港、九龙两支部暂时合并,改派港九党务特派员,设立办事处,主持其事,并改设民众动员委员会,以策划组织各外围社团等事宜。设经济作战委员会,以策划抢运物资等事宜; 设救济委员会,以策划救济归侨等事宜; 设文化委员会,以策划扩大抗战宣传等事宜。更运用本部所属各区支部之基层组织,在各地进行各项工作,并分派本部委员至各该区负责督导,更于惠阳设立工作站,以便与港九密切联系,指挥工作。

乙、工作目标

本部整个工作之动向,既为配合抗战而适应目前需要,则为下列各项: 


(1) 抢运物资,必要时并发动、组织经济游击队;

(2) 分化敌伪之组织,以探取其情报; 

(3) 招致技术专才内移,勿为敌用; 

(4) 协助救济归侨,以维系侨胞爱国内向之心;

(5) 加强民众团体之组织与训练,以进行各项工作; 

(6) 争取智识分子,以从事于扩大抗战宣传; 

(7) 破坏敌方之统制,削弱敌方之力量。上述各项工作,皆必缜密策划,运用各种机构与人力,尽量展开。


而本部各基层组织,为推动上述各项工作之基础,尤当使其组织更臻严密。凡清厘党籍,吸收党员,训练干部,组织党团诸端,均应努力实施,并秉承中央颁示之各种宣传纲要,配合抗战现势,针对时事,确定宣传方略,指导本部所领导之各种刊物,以打击敌伪宣传,阐扬抗战正义。而调查工作,为各种抗战工作之所依据,更将力求其充实,以资运用。


本部之工作计划既略如上述,简言之,在国军未反攻前,则领导本党同志及忠义侨胞暂时潜伏工作,积极准备,并尽可能设法充实我方之力量,与削弱敌方之力量。而其最终目的,乃在国军反攻时,发动港九侨胞以为内应,使敌人腹背受击,不能拒守,以助国军之顺利收复失地。本部悬此工作目标,决努力赴之。


敌方动态

港九敌方情况,为本部工作之对象,兹分为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略附述如下:


甲、军事

(1) 敌军侵入香港时,海陆军及宪兵等部队总数约一万余人,旋以南太平洋军事紧张,即抽调所谓精锐者他往,其“畦田部队”“波部队”“晓部队”等各留数十人,负其部队之后方保管公物责任而已。而留在港九驻守之部队,则为守备队千余人,宪兵队千余人,海军派遣队二百余人,及陆续召训之中印籍宪查队二千余人。其初,陆军与海军两方面互争权利,暗斗殊剧。迄矶谷到港,始稍息争。查其守备队之千余人,皆分防于新界之大埔、沙田、沙头角、上水、粉岭、元朗、西贡等地,司令部设九龙塘特区内。


(2) 宪兵及宪查队,则一部分分配于各区区政所之所在地,名曰“宪兵派遣队”,负警察行政及执行法律之责。而大部分则分驻港九各货仓及香港山顶各炮台与赤柱。香港系各军事要区,宪兵队本部设前高等法院; 东地区宪兵队,设跑马地黄泥涌道,圣玛利亚学校; 西地区宪兵队,设前中央差馆; 九龙地区宪兵队,设前九龙巡理府; 水上宪兵队,设尖沙咀码头。每一宪兵派遣队之人数约宪兵十人,宪查三、五十人。


(3) 海军派遣队,分驻前兵器厂、海军船厂、海军兵房等地,负监督造船、制兵器等责任


(4) 香港海面除水上宪兵队之十余电船外,仅有铁拖三、五艘。本年六月间,敌将前英政府之小型兵舰一艘修竣,更名“须磨号”,负海港防卫之责。其军事配备力量,殊为薄弱。

 乙、政治

敌军侵入港九后,奸淫劫杀,无所不为,市区秩序,久陷混乱状态,复幽禁我寓港要员许崇智、颜惠庆、陈友仁、唐寿民等十余人,益使人人自危。敌方虽令伪方汉奸收买无耻败类罗旭龢等组织所谓“善后委员会”稍资维系,然居民恐惧,争相逃亡,十室九空。本年二月间,敌国东京派敌酋矶谷廉介来港,组织总督部。该部设在汇丰银行旧址,矶谷初上台,发表谈话,谓将繁荣香港,便如其养育子女之长大,以冀收复人心,作长治久安之迷梦。查敌方总督部之组织,分为总务、民政、财务、报道、交通各部及宪兵队。本部总督部之下,直接统辖香港、九龙、新界、长洲五个区事务所,其称谓为“总督部某某地区事务所”。每一地区事务所之下,设若干个区政所,查:

 

1. 香港地区分中央、上环、西环、石塘咀、坚尼地、城西营盘、湾仔、鹅岭桥、铜锣湾、跑马地、筲箕湾、赤柱、香港仔等十三个区政所; 

2. 九龙地区分九龙城、油麻地、深水埗、尖沙咀、红磡、旺角、青山道、荃湾等八个区政所; 3. 九龙塘因多数为敌方官民聚居之处,设为特别区; 

4. 新界地区分大埔、沙田、上水、粉岭、元朗等五个区政所;

5. 长洲地区属新设,未详。以上为总督部之直属行政体系。至各部之下,亦有若干附属机关,如交通部之下有电气、电话、电车等事务所。


此外,敌方为补助其统治力之不足,又有所谓民意机关之设立,由总督指派陈廉伯、刘铁城、李子芳、罗旭权等四逆为华人代表,并派郭泉、伍华、凌康发等十五逆组织华人代表会,而于各区区政所之区域内,各就所在地之绅士选派七人至十人组织区会议,各区中如发生行政上不能处理案件,即责由各该区会议处理之。此亦其以华制华之一贯政策。惟自矶谷上台,迄今七月,全港人口,经其强迫疏散,及自动内移,已由一百六十余万,减至不及八十万。港九市区劫案迭出,粮食尤为恐慌,居民须凭米票购米,每日仅能购糙米四两,不足一饱。市面日形萧条,惟湾仔与深水埔一带,“安慰所”林立,妓女满街,以点缀其所谓恢复繁荣。近又严厉执行其“管区法令”,限令居民申请“居民证”,并照其所发米票填报人数,又限令商人申请“营业许可证”,随而分区抽查各户人口,其不符或尚未申请者,即指为有不轨行为,予以处罚拘禁。嗣复大举执行调查户口,“所谓无业游民”,悉予驱逐出境,然抢劫仍不稍减。我侨胞之尚羁留港九者,不得安居,日惟呻吟辗转于敌人铁蹄蹂躏之下,过非人生活。

 丙、经济

敌方攫夺港九物资与金融之机构,初在民政部内设金融班。迨二月民政部改为总督部,金融班亦改为财政部,附设于总督府之下: 


(1) 财政部部长中西,即加紧指挥,掠夺港九之物资。七月间开始,接收管理其占香港时“畦田”“波”“晓”各部队所封管之一切公私货仓。此宗货价现约值八万万元港币。同时饬令各商行申报所存货物数量,以十分之一代价,收为公用,或公卖。对于出入口货物,更加以严密统制,如交通部则组“帆船运输组合”,以统制对外运输。财政部则组“贸易组合”以统制出入口贸易。商人运货出口,除私运外,其以正常手续申请,如经其准许,运货万元出口,须以经其认可之两商号作保人,负责担保该商于一定期间内,运回同量价值之粮食及必需品,或军用原料等入口。最近财务部复设立物产登记所等机关,限期各业主办理登记。于申请登记之始,须先补缴去冬至今之一切亲捐。随后亦须按月缴纳租税,方得认可其业权,如不依期登记补税之物业,即一律认为公有。而所有房产及各公用事业之资产股票,亦均得无偿征用。


(2) 敌方对金融之搜刮与管制尤为严酷。当敌军侵入后,以命令定港币二元值军票一元。本年七月二十四日,更以命令改为港币四元值军票一元。九月十一日,有所谓总督部之金融库券,强迫行使市面,其价值定为港币八元兑库券一元,以实行搜刮现款。而对银行之管理,不论华资或敌方所称为敌性银行者,皆加以强制管理,如银行资产之清理,汇兑之管理,保险箱之检查、没收,存户之限制、提存等,无不尽其夺占能事。我侨胞在港银行之存款,凡美钞、黄金、钻石,皆美其名谓在其金融统制法下,应予给价收归国有。所谓给价,实由其自定最低价值没收,发回收据而已。而港币、国币存款,虽准发还,但每存户每月只限提款三百元,并严密监视各银行,每周须各将其业务详报财务部,由该部派员核查。以上种种皆敌方所谓“立即取偿战费”之政策。最近又拟归并各银行,仅留中国、交通、华侨、东亚四行,另发行新港币,更企图彻底管制香港金融,尽量吸收现款,以巩固其经济地位,而为与我国经济战之重要据点。

丁、文化

敌方民政部之内,设“民教课”,课长长尾正道,专负推行奴化教育总责,曾举办“小学教师训练班”两期。第一期学员百余,其训练场所为圣保罗书院。第二期学员百余,分在香港、九龙两区训练。此外复设“日语教师训练班”,抽调各日语学校教师入班受训,并极力设法恢复战前各私立学校,以施展其奴化教育网。助其办理此事者,为前广东教育厅督学张资模诸逆,且组织有“港九各校复课委员会”。而与民教课相互为用之机关,则为报道部。在报道部之下有“放送局”,除负教授日语及宣传虚伪战讯外,更组织所谓“日华文化协会”及“留日学会”供其驱使运用,以诱惑我侨胞。最近更主使陈廉伯、□□□二人合办“大同图书印务公司”,负麻醉一般侨胞神经之责。查第一期《大同画报》,经于八月出版,而报道部除利用报纸等为统制人民思想工具外,复于八月间联合宪兵队举办无线电收音机之登记,其条例甚为严密,以加强其对我侨胞之思想统制。

 戊、社会

在敌方势迫利诱下之港九社团,有下列几种组织: 


1.“日华文化协会”,系由敌方民教课与报道部主办,收容一般无聊文人及电影、粤剧、话剧等败类,联同组织。在筹备初期,各人皆饵以每月发给夫马费军票三百元,家属照人口发米,无耻之徒,嗜利附敌,甘供使用。讵未几即皆减给,嗣米不发,此辈始悔汉奸之难为,先后潜逃回国,惟张孤山等尚觍颜事敌,徘徊不能自拔。


2.“港九各校复课委员会”,系由地方“民教课”主办,收买前广东教育厅督学张资模及前港教育司督学梁世华、钥智中学校长陈恒初、梅芳中学校长陈铁一、德明中学教师李昂诸败类,及华仁书院圣玛利女书院外籍教会神父等,联名组织,标榜招生复课。顾劫后孤岛,混乱不堪,侨胞多不愿遣子弟入此奴化学校。延至九月,复课只有数校,全港学生不及千人。受敌训练之小学与日语教师,因失业请愿,丑态百出。民教课所指使之复课运动,乃徒见心劳日拙。


3.“留日学会”,系由敌方报道部主办,收容一班无耻甘为汉奸之留日学生,使其联合组织,以为敌役使之傀儡,主持其事者为刘铁城、黄霖生、陈季博、凌骥、罗四维、陈仪诸逆。


4.“记者俱乐部”,系由敌方新闻班班长松井主办。松井与敌方报道部长西川不睦,西川佞佛,而华侨日报社长岑维休为保存其汉奸报,购二万元金佛一尊,献媚西川事。闻松井更因西川曾提荐陈廉伯为各报联合董事长事,益为松井所忌,近两酋互相攻讦。此“记者俱乐部”,除收买汉奸外,又成为西川、松井争权之工具。


5.“工人团体”,敌方民教课唆使汉奸邝启东,利诱港九各工人团体领袖,恢复原有组织,以供驱使。但各工人团体领袖,以前曾受本党领导,具有爱国热情,经本党潜伏同志之劝告,其不甘为敌利用,又不能在港九立足者,即令潜避内移。其他意志动摇分子,虽愿虚与委蛇,然皆无号召能力,故敌方诱惑组织工团之诡谋,尚无结果。


综上所陈,为本部工作过程,及今后展望,并附敌方动态,备供参考,敬请鉴察。


                                                   主任委员 陈策报告

英国夏悫少将在1945年8月30日

率领皇家海军重光香港

图为英国及中华民国在和平纪念碑前举行典礼

(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