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容有风险,且美且谨慎--皮肤美容的并发症以及治疗方法(下)

 meinuo306 2017-03-01

接上篇文章

上一篇公众号文章我们了解了化学性皮肤美容的并发症与防治,今天我们继续来谈谈 物理疗法美容的并发症。物理疗法美容包括很广,种类甚多,这里主要与皮肤美容相关密切的,如:激光(光子嫩肤)、高频电、冷冻、皮肤磨削术、微晶磨皮术等。


物理疗法的并发症与治疗

激光、彩光等高能量的光作用于机体,被组织吸收后,光能变为热能,使组织发生凝固,炭化或汽化,治疗皮肤良性赘生物。


冷冻治疗是应用液氮–196℃低温作用于病变组织,使其发生坏死或诱发生物效应以达到治疗目的。


皮肤磨削术是采用机械的磨削,达到凹陷性疤痕及良性肿瘤磨除。

以上治疗,其主要共同的并发症:色素沉着、色素脱失、感染、疤痕形成。

1皮肤磨削术的并发症


皮肤磨削术对于常规药物和外科手术方法难以凑效的皮肤病及皮肤病后遗症(如痤疮、水痘等后遗凹陷性疤痕),均可以收到较好的美容效果。

色素沉着是每一个黄种人手术后的普通现象,其发生的机理,一是皮肤中的巯基被去除,酪氨酸酶活性增高。二是磨削术的强烈刺激,酪氨酸酶进一步激活,从而使色素增加而产生色素沉着。


处理:避免日晒,有条件者采用谷胱甘肽0.6、 维生素C 1.0加5%葡萄糖250ml静滴,2天一次,连续一个月,外用三维靓白肽、靓肤肽(水光)或三维肽素(含有多种细胞生长因子,有助于受损皮肤的修复和色素斑淡化)。

色素减退  主要是磨削过深造成,故磨削深度仅限真皮乳头层(点状出血)即可。

粟丘疹  皮肤磨削术部位在1个月左右约30%的人出现,主要是皮肤附属器再生到达表面时排出其内容物所致,其次是毛囊皮脂腺、汗腺导管受损有关,可自行消退,一般不需要处理,或用针尖挑破,刮匙刮除内容物即愈。

凹陷性疤痕  半年后,可采用皮肤磨削术,效果满意。

增生性疤痕  尽早采用确炎舒松—A局部封闭,一般1-2次即可,第二次局部封闭应间隔2周,每次不要超过20mg(2ml)。

防治:严格掌握其适应征,严格无菌观念,严格操作规程,有疤痕疙瘩体质者禁用。

生物性美容的并发症及防治

注射性胶原蛋白、玻尿酸是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一项整复面部软组织病变或缺损的新技术,美国FOA于1981年7月正式批准该材料用于临床,它主要用于面部软组织的凹陷性疤痕及面部皱纹或皱褶等,由于人胶原蛋白与宿主软组织胶原成分相同,注射到组织后,几个月便会吸收,每年要几次性的注射。


肉毒素是肉毒杆菌产生的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在1897年分离成功,1979年美国(FDA)批准应用于治疗神经肌肉疾病,1986年加拿大一眼科教授用A型肉毒素治疗眼睑痉挛时,意外发现它有皮肤祛皱的作用,1987年引入美容领域,取得了满意效果。其原理是阻断神经与肌肉间的神经冲动,使过度收缩的小肌肉放松,进而达到除皱的效果。或者是利用其可以暂时麻痹肌肉的特性,使肌肉因失去功能而萎缩,来达到雕塑线条的目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去皱和瘦脸。


这里主要介绍较常用的注射性胶原和A型肉毒素的并发症及处理

1注射性胶原的并发症及处理 


(1)面部反应:注射局部红肿、瘀斑、硬结和瘙痒。

(2)全身反应:关节炎、发热和皮疹等,可予以相应的对症处理。

(3)局部和全身反应同时存在,一般在注射后72小时内出现,治疗区并发症发生率极低。

(4)由于注射部位不当,严重者可造成血管栓塞。

发生上述并发症时可局部或口服皮质类固醇或抗过敏类药物,有些较轻的症状可自行缓解。为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发生,胶原注射后应避免饮酒、日晒等.

2A型肉毒素美容的并发症及防治


A型肉毒素注入体内,抑制神经末稍释放乙酰胆碱,导致肌肉松驰性麻痹,达到平复皱纹的目的,3-6个月后,肌力又增强,临床表现为皱纹再现。我国应用A型肉毒素美容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从临床报告看,其并发症大致分为三类,局部性、区域性、系统性。

局部性:常见注射局部红斑、皮疹、水肿、丘疹及疼痛。


上述并发症的出现,于操作者进针不当或针头粗大及刺破血管有关,避免上述症状,一是要提高注射技巧,二是进针后缓慢注射及注射后局部冰敷,防止或减轻注射液扩散。

区域性:注射区相邻的肌无力,表现为眼睑或口角下垂。

上述并发症是操作者的三维定位不熟悉,使注射物弥漫到其他部位肌肉中而发生,应采用高浓度、小溶量(不加利多卡因减少溶量),可避免药液扩散,减少上述并发症。

系统性:注射性美容,一般用量100个单位(100U),多则200个单位,由于剂量掌握不准或增大剂量,注射后可出现无力、眩晕、恶心、呕吐、头痛及皮疹、呼吸、吞咽困难甚至休克。

系统性并发症主要是由于制品中的用量及纯度问题,一般用于除皱<100单位是安全的(一般用40单位)。采用对症性的治疗,如注意休息,必要时可注射肉毒抗毒血清以对抗肉毒素,或选用盐酸胍治疗,促进末稍神经纤维释放乙酰胆碱;为避免上述并发症副反应发生,操作者要掌握注射原则,即高浓度、低溶量,即注射量要小,浓度要高;针头进入靶肌肉,上、下、旁不得超过1cm,注意对称性、均匀性。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