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里曾是商贾云集、名流进出的地方,福州第一条金融街,第一家银行都诞生于此

 fzzhd9033 2017-03-01

清朝同治年间,英国的汇丰银行在塔亭路设立了分理处,而后升级成为分行,这既是仓山的第一家金融机构,也是福州的第一家银行。


而到了民国时期,银行更多,很多集中在塔亭路,这里一度成为“银行一条街”,用现代的定义解释,烟台山便是福州最早的具有现代意义的金融街区。


150多年前烟台山(山上从左起英国领事馆附属楼、英国领事馆、乐群楼)

福州烟台山上,原汇丰银行福州分行大楼修复竣工已有好些日子了,我从仓山区梅坞路57号聚龙尚书院入口进去,顺着上坡路走了一二十米,即见修葺一新的汇丰银行大楼巍然矗立。道旁砌着一堆假山,其中一块长方形大石上嵌刻着“宁静致远”四个红色大字。楼正面,是一座二层古罗马柱廊式建筑,四面环廊,地面两层,地下一层,屋顶四面倒水,西式封檐。粉刷一新的大楼呈白色,二层开平窗,一层正面外廊有7道古罗马建筑的半圆拱券,正中拱门石柱上悬挂着“福州市仓山区文化馆”的牌子。

从拱形玻璃门进入厅堂,迎面是一座高大陡峭的西式楼梯,至少有30多级,楼梯及地板均为硬木,已使用100多年,依旧结实耐用。一上楼,墙上悬挂着几幅书法家的墨宝。走廊十分宽敞,足有四五米宽,长约20多米,地板和楼里所有地板一样都油漆成深红色。走廊外面是古罗马式石砌围栏,下面是一个个花瓶小柱子。


楼下有一个停车场,最早是汇丰银行的网球场,也是福州第一个网球场,其四周用铁丝网围起来。上世纪50年代初,网球场和紫藤花仍在,后来,网球场改造成篮球场,再后来建成了市二医院托儿所,这都是后话。

实际上,这次修复的只是汇丰银行主楼,其他附属建筑物均未修复。主楼的背面原有一整排足有几十米长的平房,东面是马厩,再下来是小车和轿子的房间,后面是车夫、轿夫及其他杂役的宿舍。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福州被定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英国驻福州首任领事李太郭于清道光二十四年五月(1844年7月)到福州,因设置领事馆过程中受到本地居民的一致反对,租不到房舍,几经周折才在官府的协调之下借住在乌山积翠寺厢房中。直到十年之后,经当时福建巡抚端德批准,承租城外的天安山(也就是烟台山)双江台2英亩土地建设领事馆。

该馆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动工,耗时五年,建成办公楼一座,乐群楼一座,以及一些住宅等配套建筑。英国领事馆所处的位置是烟台山的中心地带,这一带本是坟场。汇丰银行处于烟台山山坡,理应也是坟地。带着这个疑问,我曾询问文化馆那位工作人员,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事后,我在网上搜索到一张老照片,那是烟台山英国驻福州领事馆、英国领事馆住宅和乐群楼的全远景照片,建筑物下方全为墓地,这印证了我的判断。最早的烟台山根本就没有路,以前仓山人到台江和城里只能白天去,观音井那里有一道关卡,天一黑卡门一关就走不了,只能绕道从龙潭角摆渡过江。

在英国率先于烟台山建领事馆后,仓前山不到9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又有美、法、荷兰、丹麦、瑞典、挪威、西班牙、德国、俄国、日本、奥匈帝国、比利时、意大利、墨西哥等16国在此设立领事馆或代办处,形成了领事馆区,还有33家洋行、8座教堂、3家教会医院、11所教会学校相继开张,风格迥异的西式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星罗棋布,因此,包括烟台山在内的仓前山享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美誉。

早年跑马场赛马活动后合影(网络图片)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中文直译为“香港和上海银行有限公司”,英文缩写HSBC,中文简称汇丰,取“汇款丰裕”之意,创设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总行在香港,次年3月3日开始营业,是英国设于海外的最大私营银行之一。

清同治五年(1866年)汇丰银行在福州设分理处,行址位于南台汇丰弄1号,同治七年(1868年)升格为分行,经理是苏格兰人F·G·Walker,属上海汇丰银行管辖。这是福州第一家银行,汇丰银行系外汇指定银行,经营业务除侨汇及进出口外汇外,主要办理榕沪、榕津木材、笋干及茶叶等押汇。存款只有义和、天祥两洋行(均为英资洋行),以及英国圣公会、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及教会所属各学校、医院等机关存款。由于各国领事都通过这里办理经济业务,一些中国的商人也与汇丰银行有银钱往来,因此这一带成了商贾云集、名流进出的地方,甚至连银行旁边的巷子都被称为“汇丰弄”。

1887年,汇丰银行福州分行职员们的合影(来源:汇丰银行)

汇丰银行一楼是人们往来的厅堂,二楼才是银行办公的地方,银行的发票、档案等材料都存放在地下层。抗日战争期间,该行于民国31年(1942年)迁往重庆市,抗战胜利后又迁回福州复业。

曾在汇丰银行当过工友的陈依姆回忆说:“我就在银行里做工,洗衣、挑担,背都压弯了。银行里的那几个番仔(外国人)我都认识,都是女的,有的还会说福州话呢。

这位陈依姆所说应是上世纪40年代之事,可能那时汇丰银行职员多是女性,而非中早期。当时还出了一件事:1944年,日本人来时,就驻扎在银行里。有个妇女被日本人强奸,怀了孩子,就在银行地下的防空洞里,日本人要求塔亭医院(现福州市二医院)的护士去接生,护士怕出事。左右为难之际,陈为信医师就自己去。陈为信医师为福州老红十字会员、塔亭医院总务长、麻醉医师。

1944年10月5日,日军第二次入侵福州,汇丰银行成了日军宪兵队的驻地。也是同年,日军抓了一个抗日游击队员,用绳子捆绑在一棵树上打,当晚游击队员挣脱绳子,从汇丰银行墙边攀爬到隔壁马尾巷里,那里的居民帮他逃脱了。日军恼怒至极,准备对他们施行“三光政策”加以报复。马尾巷居民知道陈为信医师会日语,便求助于他,陈为信医师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出面与日军宪兵队交涉,终于化解了一场血光之灾。

1945年,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驻扎在福州期间,曾使用汇丰银行建筑的顶层搭建观察哨,监视闽江上日本船只的活动。当时在中美合作所埃尔沃斯·史密斯留下了208张福州老照片,并由其子现居住在美国加州的一位大学教授兰迪·史密斯公布在互联网上,其中可见汇丰银行及顶层观察哨旧影。

1947年,汇丰银行大楼转为福州私立塔亭护士学校,银行迁往进步路27号办公。由于该行原归上海行管辖,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上海,同上海失去联系,便直接归属香港总行领导。同年8月,香港总行致函该行停止营业。1949年8月17日,解放军攻占福州,9月该行同上海行取得联系,10月20日正式停业。

2004年的汇丰银行北立面(临江面)(拍摄:包子与小米粥)

福州私立塔亭护士学校创办于1921年,由英国圣公会女差会在塔亭医院内建立塔亭护士学校,医院的医师兼任该校教师。1947年成立福州私立塔亭高级护士学校,汇丰银行旧址作为教学楼。

1952年10月5日,塔亭医院、塔亭高级护士学校由福州市人民政府卫生局接办,分别定名为福州市立第二医院(先是改名为工人医院)、福州市第四护土学校。汇丰银行原址转为市二医院宿舍。

在保护烟台山历史风貌的大背景下,2009年,汇丰银行旧址终于得以重新修复,并被楼盘“聚龙尚书院”圈入,目前已挂牌为仓山区文化馆。2013年1月,原汇丰银行福州分行作为“烟台山近代建筑群”的一部分,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今天,汇丰大楼虽被包围在高楼大厦之中,但它那罗马式建筑依然别具一格,焕发出浓浓的西洋风情,使人很容易想起它历经150年的沧桑巨变。

2011年翻修一新的汇丰银行(拍摄:池志海)



原标题《烟台山汇丰银行沧桑》,选自《炎黄纵横》2017年2月刊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署名或删除  由福地炎黄(ID:fudiyanhuang)整理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盗用必究




福地炎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