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乎”

 一只好笨蛋 2020-11-19

“乎”

其他字的写法,请查阅后台菜单目录




   “乎”字楷书临写一

“乎”字在两个多月前也是写过的,再写一遍,和之前区别很大,我只会把更好的内容提供给大家。(要查看之前的“乎字,点击这里”

1,字形看上去很简单,却很难写。

结构上,注意大致形状(整体上是不是特别像一把雨伞?),和一个关键比例,如下图:

图中画的线条很多,最重要的一个,是竖钩的上下比例。

而整体上,也是长横的上面,短于下面,所以竖钩是写的相对较长的。

2,横画的上面部分,结构上,有两点需要注意:

1)撇下的两点,宽度参照上图的三角形,是比较合理的,再宽,就松散了;再窄,就紧凑了。

2)依然是撇下的两点,它们的高度,同样参照上图的三角形。

这两个点与第一撇的距离,加上与长横的距离,就决定了上方部分的高度,而这个高度是需要“扁”而不需要“高”的。

最后出来的效果,我们看上方部分的“布白”,如下图:


这样,上方部分就得到了一个很均匀的布白效果。

3,再说一下上方部分的笔画。

1)撇的角度和形状,不要忽略,对这个字的整体美观会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注意三条边的角度。

2)两点的写法需要功力,尽量把形状写一致了,位置在前文讲过,不再赘述。

3)重点是长横,以竖钩为界,欧阳询这个字是两边相等,实际上,左边可以长过右边,右边不可以长过左边,因为下方有个往左的长钩,右边再长则会失去平衡。

这点在行书里会体现得较明显。

4最后,说重点中的重点:竖钩的写法!

毫无疑问,竖钩是这个字的主笔。

笔法是怎么样,我自己也在研究,很难说得清楚,我只能说这一笔要好,应该注意哪几个关键点,我们看图说话:


1)前面竖笔部分,左侧内凹,右侧外凸,(这个形状极其关键,不满足这个形状,可以说这一笔就是失败的)左侧比右侧明显。

与此同时,和竖笔的讲究一样,中间细而两头粗,所以同时满足这两点,就非常难把握了。

2)弯钩的部分,方向是水平往左,通常略微往下一点点。

弯钩的上部分,是一根圆滑的弧线,下部分,相对要方一点点。

逐渐加粗,然后慢慢变细,整个过程,平滑自然,妙到毫巅。

带“乎”的作品:


(楷书练习)


(行书练习。这是书法里面很有名的八个字,意思是我们临帖,临古代水平高的人的帖,水平可以达到中等,而不要临现在水平低劣者的帖,否则我们的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实际上,后面还有一句是:取法于中,仅得其下)

(有需要的读者可以在后台交自己写的作业,我每天晚上会抽时间批改建议!)


      谢谢您的驻足,我是一只笨蛋,

       85后,笨拙而努力的书法爱好者,

       如果您也是,扫描下方的二维码,

       关注我,我们一起研习书法!

如果觉得不错,一定要记得:

分享给你的小伙伴们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